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对小学生人格特征的塑造与完善,主要目标是全方面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和气质。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小学生塑造情感与道德素养。
(一)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全方位地培养小学生的素质,挖掘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特殊性,将德育和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拓展,鼓励其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促使其热爱生活,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在行动上更为积极主动,并且关心集体、遵守纪律,在精神上也能够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品质。
从小学体育教学的性质上来看,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功能,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优秀品格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实践过程来看,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及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设计,能够对小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引导和影响。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具备良好的品德,规范教育言语,通过认真的态度来影响身边的学生。
另外,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这门学科的改革与进步,使其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且更加贴近学生主体人格完善的需要。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当中,很多体育教师都没能注意到体育教学当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在,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无疑能够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使学生在掌握重点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综合素质。
就现有状况来看,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无论是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在观念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能深刻地意识到体育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使得现阶段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当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主要问题体现在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地位缺失、德育教育方式尚且停留在传统层面上、材料当中的价值点没有得到完全地挖掘等。伴随着类似问题的不断滋生,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素质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小学体育德育渗透的策略
1.开展多方面培训,全面提高体育教师渗透德育的能力
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举办师德培训班、德育经验交流会、公开课等,共同探讨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的育人观念和德育素质,从而自觉地把学科教学与渗透德育作为重点目标来对待。
(1)提高体育教师把握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的能力
体育教材本身就蕴含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教师上课前要把教材研究透,深入挖掘,把握每节课蕴含的德育内容,选准体育技能教学和进行德育教育的“穴位”,巧抓时机,进行教育。例如,通过对学生讲述体育名人的生平经历和为国争光的典型事迹,让学生去感受、学习他们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学生通过参加篮球、手球等各种比赛活动,在实践中培养敢于拼搏、团结协作、虚心学习的良好品德,具体如表3-8所示。
表3-8 小学体育教材与德育内容对照表
(2)提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适度进行德育渗透的能力
众所周知,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分寸,讲究一个“度”,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也不例外,要想使德育教育更有魅力、更有效果,也需要适度地把握分寸,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在教学中画蛇添足,过量过分。因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是以传授体育基本知识、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为主,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选取的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适度而止,不能本着多多益善的心态随便发挥。二是不要在教学中不痛不痒地轻点德育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时,渗透点或者是内容如果把握不好,仅仅是应付公事、走过场地说教一番,根本就不能起到育人的作用。
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方法的选择能力
有效地挖掘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资源,全面实现“寓德于体”的育人目标,必须通过选择好的渗透德育的方法来完成,这是是否能有效渗透德育关键所在。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体育教学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学生才易于接受,才能受到感染和教育。对形式单一的纯说教方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叛逆或抵触情绪。这样,不但技能学习受到影响,德育渗透的目的也达不到。总的来说,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有以下五种。
(1)游戏比赛法(www.xing528.com)
体育游戏不仅能活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为教师向学生渗透德育工作提供一个非常有利的阵地。为了遵守规则,顺利地进行游戏,也为了集体的胜利,学生必须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符合群体共同的要求,有利于逐渐培养人的自制力和自觉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互尊互谅、互助友爱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竞争精神,使学生体验到个人只有在集体的力量中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在如此交融愉悦的游戏活动中,真的做到了“寓德于体”。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游戏规则启发学生遵守纪律,进而使他们逐步养成遵法、守法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参与其中,比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教师根据需要来充当各种角色,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和学生打成一片,融洽了师生关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充分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措施,巧抓时机,寓德育于体育游戏之中。
(2)竞赛评比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适当地运用竞赛评比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勇于拼搏、力争上游的竞争精神,以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胜负。例如,在50米教学训练中,通过分组比赛的方法,教育学生为了比别人更好地抓住起跑时机,就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全力以赴地时刻准备着起动。因为仅在“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稍微放松就预示着比赛结果的输赢。又如,在进行队列练习时,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看哪一小组做到了快、静、齐,通过竞赛评比,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情况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荣誉,而小组的荣誉又会带给每个学生不一样的体验。
(3)名人效应法
利用天气不好时的室内教学或者是在学习某项技能时,教师可以借助名人文化让学生了解体育名人的生平经历和故事,去感受、学习他们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意志品质。例如,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因为身材矮小而被国家队拒之门外,但是她并不气馁,化失败为动力,更加持之以恒地刻苦训练球技,终于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又如,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带伤参加比赛连夺3块金牌的李宁,有一天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胸肌、肩背受伤了,但是他没有说出来,而是暗自发誓:“拼了,就是比赛后肩膀断了,也不后悔。”李宁靠着顽强的毅力、熟练的技术夺得3块金牌。这些事例让学生明白,在体育赛场上,金牌是重要的,但是比这更重要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
(4)暗示同化法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能让受教育者领会、明白,欣然接受这份特殊的“关照”,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眼神、手势来制止说话的学生,或者不经意地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后背等方法,既不影响自己的教学,又可以起到告知学生的作用,暗示学生“老师已经注意到你了,不要再继续下去了”。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表率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尊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得做到,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这样才能真正有说服力,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上体育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穿运动鞋,那么自己就不能穿着随便,穿着拖鞋去给学生上课。
(5)巧抓时机法
小学体育教学大都在操场上进行,教师面对的又是活生生的人,德育渗透不可能按部就班地、一成不变地按照教师的预定进行,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再者说,学生只有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各种行为表现和言谈举止才会真实地流露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体育教师细心观察、巧抓时机,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教育,把不良萌芽坚决消灭。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时,就可以利用学生收拿体操垫的契机,引导他们要轻拿慢放、不摔不踢、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和自觉为班级服务的良好品德。又如在接力赛跑的过程中,有学生不小心鞋子甩掉了,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脚丫继续跑完全程的生动事例。这个时候体育教师立刻对该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和肯定,在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努力进取的品质和团队精神。在学生团结不好、自私自利、集体凝聚力不强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组织“拔河”比赛或“两人三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团结的重要性,无论什么事情,团结就是取得胜利的前提,使个别学生从中受到感悟,培养合作精神,体验胜利的喜悦。学生亲身体验的教育,比起纯说教的教育取得的效果会更大。
3.健全德育评价体系,把体育教学落到实处
(1)健全体育教师的师德工作评价体系
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贯彻落实教师行为规范,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使每位教师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各学校都会进行一些考评办法,像学生考评教师、教师间的互评、领导评价教师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科任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其他一些方面,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及年龄大小的影响,教师互评时人为因素也不可避免等。因此,应采取民主公开的方法,注意把握评价的权重,鉴别评价的可信度,进一步健全教师的师德评价体系。
(2)健全学生的品德评价体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评价中,教师可以借助自己学校的德育特色评价方式,借助德育校本课程评价这一载体,关注学生的品德评价,让学生的自信心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例如,可以建立“七色阳光卡”评价,这就是结合了小学生爱卡就喜欢集卡的心理特点,从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入手,建立的一套体现学生自求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此项评价分为A级综合卡(七大类)和B级单项卡(二十一项),包含了小学生每天在校全部的行为规范。各班每两周进行一次评卡,集齐三张同类不同项的B卡可以换一张A卡,集齐三张不同类的A卡到学期末就可获得“阳光少年”的光荣称号。具体如表3-9所示。
表3-9 七色阳光卡评价
“阳光少年”称号是学生通过日常表现累积得分,经小组评选,最后班级学生共同评定才最终确定的。另外,由于学生的体能、先天素质、个人爱好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刀切”,要运用不同的语言和差异性评价方法,因人而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做到的,而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评价,积攒到学期末“算总账”是没有价值的,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