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的语言技能优化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的语言技能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数学语言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指在小学数学语言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的语言技能优化方案

良好的教学设计仅仅使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成为可能,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做好教学的实施过程。实施课堂教学,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渠道。

(一)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语言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运用语言传递知识信息、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进行师生交流的行为方式,它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却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教学行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学语言来实现,教学语言是主要的信息载体。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师的授课技能,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语言技能。

数学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所使用的语言。数学教学语言的内容主要表达本学科的知识,必然受数学学科语言性质的制约,具备专业语言的性质和特点。因此,它既具有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的双重性,又具有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双重性。由于小学数学语言的特点、小学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小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心理特征,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数学是一种研究存在的形式或关系的学科,是一种用符号化、精确化的语言来表现“抽象的抽象”的形式化科学,它是对现实世界更合理、更准确的一般反映,因此数学的科学性是最重要的。数学的概念、法则、规律都需要用准确简练的教学语言表达,使其符合本学科的科学性。数学语言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如“除”与“除以”,“降低了”与“降低到”,“计算”与“运算”,“时间”与“时刻”等。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用语规范、精练,语义确切,能准确无误地表达概念,推导公式,总结规律。准确规范表现在:数学语言中所表达的对象和意义是确定的、正确的、无歧义的。

2.严谨性原则

所谓严谨,就是要符合逻辑。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严密的逻辑结构是小学数学语言的特点。数学符号语言和数学形式化都体现出数学对严谨性的要求。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定义、定理等,其语言的逻辑结构是非常严密的。对于任何一个数学命题,严密性应体现在:条件必须是充分而不矛盾的,独立而且是最少的;结论必须是合理的。条件不能过剩,更不能不足。例如,把矩形的定义说成“四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就属于条件过剩。因为平行四边形有对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定义中的条件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够了。

小学数学语言教学的严谨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小学教学中数学语言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叙述严密、因果关系恰当、符合逻辑。教师在小学数学语言教学中如果逻辑混乱,缺少条理,即使语言再生动、精练,也只能是一盘散沙,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3.简洁性原则

为了反映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文学家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语句中往往要增加一些形容词加以修饰,这对文学而言是必要的,但对数学而言,却是无用的。小学数学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简洁性,小学数学语言的简洁性要求教师教学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小学数学语言的简洁性主要是借助于数学符号来实现的。在小学数学语言中,用一个符号(数字、字母、运算符号或关系符号)代替自然语言表示的东西,这样可以缩短语言表达的“长度”。

4.启发性原则

数学被誉为思维训练的体操,在小学数学语言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更具有价值。小学数学语言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指在小学数学语言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人的思维活动总是由于碰到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引起的,贯彻启发性原则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小学数学语言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个人人都能思考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5.可接受性原则

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相适应。比如,在低年级,形象描述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具体、形象、生动的文字语言占绝对优势,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逐步向抽象、概括、理性的方向发展,符号语言的成分在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中逐渐增大。所以,可接受性也是小学数学语言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为了贯彻可接受性原则,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加强。教师可先从模仿着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一些重要的规范语言,然后再逐渐提高要求,使学生能准确牢固地掌握小学数学语言。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叙述,往往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小学数学语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妨采用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还应随时注意学生听课的反映,适时地调整教学过程,使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形象、通俗原则

贯彻可接受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语言教学中要深入浅出,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状态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思维情境之中,启其心扉,促其思维。教师形象生动、通俗明白的语言,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复杂的问题简洁化。

7.示范性原则

示范性之所以成为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原则之一,是因为教师处处模范地使用小学数学语言,对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语言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又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拥有很多自己的专业术语,如果使用不当或不完整,就可能导致歧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充分考虑小学数学语言如何使用,给学生做出示范。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随意性很大。教师的小学数学语言艺术是需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的要素

数学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是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教学行为,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该项教学技能的保证。

1.教师态势语要素

口头语言是数学教学表达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非语言行为同样起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作用。这里的“非语言”主要指身体的动作变化所传递的信息或表现的意义——态势语。

态势语是口语的辅助形式,是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辅助形式,又称为体态语。通常使用的态势语有面部表情、手势语与姿势语等。我们平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多只注重说话及黑板等教学用具、教学媒体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教学中的肢体语言,其实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1)姿势语。教师的姿势语给学生以第一印象,能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教师的站姿要端庄、稳健、挺直、精神饱满。教师讲课时站累了,可做稍息的站姿,要注意克服教学中常见的不良习惯。

(2)手势语。教师的手势语是教态美在三维空间的延伸,恰当的手势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以手势助说话,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参与,促进学生的理解,更能积累学生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教学对象,适当地选用不同含义、不同指向的手势语,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当学生自己参与到手势语的交流中来时,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手势一定要适度。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遵循五个原则:①手势要适度,包括速度、频率、幅度、角度等;②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③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④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⑤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基本没有手势,这显然也不恰当。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及教学内容等不断探索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手势。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同事专门观察并评点自己的手势,也可以通过摄像将自己的手势录下来加以分析。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手势存在意义和重要性,然后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手势运用得好,不仅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且有助于与其他人的交往与沟通。

(3)表情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性的,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常带微笑,这是教师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它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态势,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另一种是变化的面部表情,如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出赞赏、遗憾、鼓励的表情,随教学情境变化与学生发生的感情共鸣等。教师的表情语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而充满活力和吸引力。

(4)目光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目光来联系,教师讲课时要扩大目光语的视区,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始终把全部同学都置于自己视角范围内,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学生的关注。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目光点视,如对听讲认真、思维活跃的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对思想开小差的同学投以制止的目光,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同学投以鼓励的目光等,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要保持神采,用丰富明快的眼神使口语表达更生动传神。

(5)空间距离。教师讲课时,站位以讲台后边为主,根据教学需要可适当变化,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师生关系密切。例如走下讲台,站在前排或深入学生座位之间去指导、帮助学生;走近后排学生,使他们感到亲切等。上课走动不宜频繁,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宜脚步匆匆,也不宜过于迟缓。教师与个别学生交谈时的空间距离要适中,一般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用近距离,可用拍学生的肩以示亲近;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异性学生,空间距离不可太近,以免引起学生反感。(www.xing528.com)

2.教学口语要素

教学口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完成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口头教学语言。课堂,既有空间的确定性,又有时间和对象的确定性。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不仅对语言内容有所要求,还要对声音形式有所要求。教师应重视声音的音高、音量以及语速的变化和组合,要通过语流松紧疏密的变化来传情达意,做到音随意转、气随情变、抑扬顿挫、和谐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联想,丰富学生的情感,它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稳定清晰,始终能积极、轻松、有序地表达。

(1)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普通话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音不标准、不规范将影响学生的理解。

(2)吐字发音清楚。教师语音吐字的清晰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语言内容的辨析。清晰的吐字发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尽量做到咬字紧而不死,吐字力度灵活,掌握强弱不同的多种吐字技巧;应保证各个音素整齐完全,不能使发音含糊于有无之间;咬每一个字时,“出口”和“收音”都要分明。

(3)音量适当、语速适当。语音由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构成。音量是指语音的音强,它由发声时力的大小决定,平时上课,宜以中强度音量为主。音量过大,学生反而听得不真切,还容易造成听觉疲劳。音量大小应以最后一排学生能听清为宜。教学中,发音要有足够的底气,就是通过肺部的运动产生足够的发音动力。教学时应注意克服语尾弱化、虚化,最后一个字的字音消失,或者说长句子时不能连贯和完整的毛病。另外,音量要有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合教学内容发展的需要和交流时情感变化的需要,音量要有所变化,用以显示教师教学语言的层次感和声音的错落感。

语言的速度是指讲话的快慢,其快慢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讲话的速度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教学语言是一门专门的工作语言,不应该用日常习惯的语言速度去讲课,而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受到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支配,不得有任意性。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会使学生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势必会造成信息的遗漏、积压,而导致信息处理的障碍。因此,语言速度过快或过慢对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而言,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时,讲话速度可以快一些,声调可以低一些;在学生思维疲劳,注意力分散时,讲话速度可以慢一些,声调可以高一些。电影电视解说的速度为每分钟250~300字,课堂教学的语言速度还要慢一些,以每分钟200~250字为合适速度。

(4)语调自然适度,声韵达情。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教师有声语言的表达应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赋予声音以生命力,使其能够更生动、更深刻地传导出教师的意图。抑扬指语句的起伏高低,根据表达内容和情感的不同,语势可以上扬、下抑或保持不变;顿挫使教师语言层次更清晰,更有立体感,有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逻辑停顿之分。语法停顿是语法结构需要的自然停顿,感情停顿可以满足教师表达情感的需要,逻辑停顿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语义和逻辑关系。轻重是对语音强弱的处理,或增强,或减弱,若能恰当运用,可以突显词语的语义特征,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缓急指教师语速上的变化,缓与急是相对而言的,这里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标准。

教师语速受讲解内容的制约,过快或过慢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感。因此教师应避免使用缺乏对比的单一语速,尽可能缓中有急、急中有缓,通过语速的快慢变化,将内容和思想的差异表达出来。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的分类

1.导入语

教学中为了提示学生为学习做好准备,协调教学活动,推进学习进程,教师常常使用导入语言。一段精妙的导入语,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扣住学生的心弦,较快地激发学生探新觅胜的兴趣,并立即形成学生想学、爱学、急于学的气氛。导入语犹如一条纽带,把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探求新知识的轨迹。对各种不同的导入语,在设计和实施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应注意以下五点:

(1)导入语要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针对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当的引语。

(2)导入语要与本节所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要与新课重点紧密相关,并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3)导入语要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产生丰富联想,起到设疑激趣的作用。

(4)导入语时间要适度,少则一句话、两句话,最长不应超过两分钟。否则喧宾夺主,影响讲课进程。

(5)导入语应以“问题意识”为首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过渡衔接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的导入语能够吸引学生,为上课定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转换时的过渡语,可以使教学环节自然衔接,上下贯通,把一课内容连成整体,给学生以系统感、层次感。过渡性语言既有承上又有启下的作用。所以科学得体地运用问题之间的连接语,既能确保课堂教学的衔接紧密、转换自然,使教学结构完整、内容贯通、思路相承,又能确保学生在探究问题时的心理自然衔接,保持探究的欲望。过渡语可以有顺承式,总结上个环节,为下一步学习指出方向;也可以有提示式,指出上下环节的关系,对下面学习做提示;还可以有悬念式或设疑式,由前面的学习推导的结果,提出一个悬念,巧妙引入下一步学习。

3.小结语

小结语又称课堂教学的结尾语、断课语,是指一堂课或某一教学环节、阶段将要结束时,教师对前面的教学进行巩固和强化所用的总结性语言。

(1)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教学是由一系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组成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中能从所教内容中总结归纳出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就可以起到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的作用。

(2)指导实践,培养能力。学生感知、理解、记住了知识,并不等于完全掌握了知识。如果教师在下课前,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或对课后的学习活动提出一些要求,对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3)承前启后,过渡自然。任何知识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每节课后或每个章节之后,用小结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在总结的基础上预告新的学习内容,使前后内容连接紧密,过渡自然。

(4)形成评价,进行反思。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失败常常不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缺乏,而是由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非有效的应用,学生的评价和反思的意识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应通过设计并清晰地讲述促进学生反思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反思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4.引导启发语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引导”是指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联想、比较与综合,让学生的脑筋积极开动起来,师生、生生合作,共同完成所探究的任务。引导性语言是教师活动向学生活动过渡的衔接点,是引导学生去积极动脑动手,探求问题答案的语言,它的要求是不急于让学生寻找答案,而是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指点出解题的切口或思路,以便学生顺利找到答案。

引导启发语的特点在于提出问题后,分析条件,分析结论,联系有关知识,寻找条件和结论的联系,探索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用一系列小问题做导引,逐步接近结论。采用的语言多是带疑问的语句。引导启发语可以控制话题和思维流向,问题和悬念又具有无穷吸引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他们去探索真理。

5.评价语

课堂评价语言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有利于师生双方互动与交流。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教师的评价语言更应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当然,老师的评价要注意实效,既不要大肆夸张,也不要泛泛而谈,要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长处和缺点。评价的语言要富于变化;评价应体现教师的“因材施评”;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机智,更应该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要真诚、朴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