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名:佛教信徒的命名习俗和历史变迁

人名:佛教信徒的命名习俗和历史变迁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升为大佛爷,高级僧侣后,人名也随之发生变化。二佛爷、大佛爷还俗后改称“康朗某某”。婴儿出生后即取乳名。由于他们信仰佛教,年龄稍大后,要请佛爷、寨中有威望的老人或家中的长辈取佛名。当过和尚或大和尚的人还俗后,在乳名或佛名之后,加上和尚或大和尚的尊称。此外,有用金银财富、吉祥物、天地日月星辰取名的。1943年7月28日,法国殖民者为了统治、管理方便,下令每人要有姓,一般官员和平民才出现有姓。

人名:佛教信徒的命名习俗和历史变迁

壮族的先民只有名无姓,南朝梁代(502—557年),俚人的上层人士受汉族的影响开始有姓陈、宁的,但不普遍,民间老百姓仍是有名无姓。到了唐代(618—907年),被称为“西原蛮”的壮族先民有黄、韦、周、侬、廖、莫、梁、武、覃、罗、方、相、甘、张、宋、真、吴、夏、陈等姓,前4个是大姓。同一祖先繁衍下来的子孙,不论年龄大小,均按字辈排列,如富、裕、增、强、福、禄、寿、世、代、平、安11个字,按辈分依次取字辈,周而复始。如侬智高之兄就叫侬智聪,侬智高之子叫侬继宗、侬继封。也有单名的,单名则无字辈。布依、侗等族大体如此。越南的岱族、侬族与壮族相似,与越南的京(越)人迥异,越人没有字辈,例如祖父叫阮文强,儿子叫阮文凯,孙子叫阮文里,从名字看不出辈分。

西双版纳傣族,直到现在仍然是有名无姓。男性小时有乳名,按排行顺序取名,岩表示男性,玉表示女性,长子就叫岩温,长女叫玉香。此外,有按出生时间取名的,有用动物取名的,有用植物取名的,有用体重取名的,还有带迷信色彩取名的。男子在七八岁时有义务去当和尚,先有一个预备期,结束后便升为和尚,佛爷给他取僧名,其中有一个“帕”字,意为和尚,另一个是“翁”字,表示是贵族子弟,平民则无此字。20岁时,由和尚升为二佛爷,在原有名字前加一个“都”字,意为二佛爷。再升为大佛爷,高级僧侣后,人名也随之发生变化。女子的乳名一直用到结婚,婚后改称为“摆”(妻子)某某(丈夫名),即某某的妻子。有孩子后便称某某的妈妈。取名的方法较简单,于是重名的现象很多。如在寨里或学校喊一声“岩温”(男子老大),会有好几个人答应。于是在人名之后加上一些有特征的名词,如胖瘦高矮、大眼小嘴等,或是地名。

和尚还俗后,改称“吉囡某某”。二佛爷、大佛爷还俗后改称“康朗某某”。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傣族,至今仍是有名无姓。婴儿出生后即取乳名。7天为1周,每天有1个属相名,从第一天算起,属相名依次是:虎、狮、象、鼠、牛、蛇、鸟。以出生那天的属相取名,小孩若有异常现象就另外取名。

由于他们信仰佛教,年龄稍大后,要请佛爷、寨中有威望的老人或家中的长辈取佛名。在乳名后加上一个与佛教有关的名字。当过和尚或大和尚的人还俗后,在乳名或佛名之后,加上和尚或大和尚的尊称。佛爷还俗后,名字后加上“塌”字以示尊敬,意为脱了袈裟的佛爷。

此外,有用金银财富、吉祥物、天地日月星辰取名的。

元代开始出现刀姓,傣语称贵族男子为tao,音译为刀,也有音译为岛、刁的。明代以后,史籍中常见刀姓的人,但仅限于贵族。此后在贵族中又出现多、思、衎、罕等姓。

民国以后,傣族子弟入学校读书,老师给取汉族姓名,如李、陶、赵等姓,但仅用于学校范围。

越南泰族中的贵族有姓,平民则无姓,据在勐征搜集到的《版勐纪事》记载:“当泰人来到勐罗时,lo,lwəŋ,ka,vi,me,lem等姓的人推举lwəŋ姓为巫师,lo姓的人为‘道’。”这本《版勐纪事》译成越文,越文的姓译成汉文都有严格的规则,不能乱译,这6个姓中只有ka可译为袈,vi译成韦。后来lo姓的一支成为统治者,于是从lo姓中分支出来,成为姓lo kam或lo kham,kam或kham为黄金之意,人们称他们为大lo,其他的称为小lo和有盗窃习惯的lo。后来他们取姓kam或kham、bak kam、huaŋ(黄)、deo(或dieu刁、kham)、tao(或deo、dao陶),取消了lo,但在家谱里仍写姓lo kam(或kham)。tao译成汉文,由于读音的不同,有译为刀或刁的。kam或kham泰语意为黄金,而huaŋ(黄)也有黄金的含义,于是kam或kham改为黄姓,ka改为ha何姓,kuaŋ改为huaŋ黄姓,lem改为lam林姓,lu改为lw姓。在一个家庭内有3种姓——父姓,又叫内姓,是主要的;母姓,又叫外姓;儿媳妇的姓。以姓构成一个血亲和姻亲的关系网络。(www.xing528.com)

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卷之7载:“开佑九年(1337年),九月,命兴孝王讨平牛吼蛮,入郑旗寨,大破之,斩其酋车焚,即还。”同书本纪实录卷之2《黎纪二》载:“黎仁宗延宁三年(1456年),夏,五月八日,木忙宣慰车萝顺,枚州经略使道车,越州知州道萝,玉麻观察使琴柯等来献方物,赐钱各有差。”

《大南实录》正编第一纪卷29载:“黎永治(1676—1679年)初,清致莫俘复归其地,其后土目韦福廉受贿,复阴以三峒属清。”同书卷41载:“兴化琼崖州长刁政矫,副州长刁政宣,以逋负官税卖其民于昭晋州,土目刁国葵取其银钱供纳。”同书卷42载:“以兴化土酋琴因恚为扶华(即今扶安)州长州,琴因罗副之。”

《大南实录》正编卷26载:明命五年(1824年),“以兴化酋招讨同知刁国体兼管水尾州,该州正队长岑因壮兼管文盘州、该州……帝曰:二州向来土司继袭,体、壮是别州异姓人,使之管牧,恐致隙生滋事”。

从上述史籍记载看,越南泰族贵族还有车姓。“道”是贵族的称谓,同时也有刁姓。其实都是从tao演化而来的。琴姓是从kam意译而来的,泰语kam意为黄金,越南语kam是琴的意思,越人撰史书,用越语kam的意思译成汉文。正如我们译越南泰族学者琴仲的著作,琴仲是按越南语译出一样,并非泰语原意。上述史籍还证实泰语的vi就是韦姓,而壮族、布依族中韦是大姓。从韦、岑的姓氏也可以看出,壮族、布依族演化为泰族的痕迹显然可见。

老挝的佬龙族和泰族原来也是有名无姓的,只有皇族为了继承地位才有姓。1943年7月28日,法国殖民者为了统治、管理方便,下令每人要有姓,一般官员和平民才出现有姓。现今他们的姓名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称呼时叫名不叫姓。但据明代《太宗永乐实录》卷28记载:“永乐二年(1404年),夏,四月……设老挝军民宣慰使司,以土官刀线歹为宣慰使,命礼部铸印给之。”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1《黎纪一》载,黎太祖“顺天五年(1432年),春,正月,命亲王思斋将兵征忙礼州,州酋刀吉罕子刀孟旺出降,居于东京,立为司马,后年杀之。冬十一月,帝复征哀牢”。该书其他卷记载还有琴、陶、道等姓,其由来与上述越南泰族相同,也仅限于贵族。《大南实录》下编第二纪卷80载,明命十三年(1832年),“夏,五月……万象属蛮有芒险者,地与县相接,情愿内属,置为险县……帝命改为廉县,蛮长造芒赐姓效,名良,授土知县,阐阿轩赐姓善,名安,授土县丞”。这些姓只用于官方,实际上并不通用

泰国的泰族原先也是有名无姓的。拉玛六世(1910—1925年)时,感到有名无姓在管理上很不方便,于是规定每人都要有一个姓,名在前,姓在后,招呼人时喊名不喊姓。1993年10月,笔者一行人访问泰国时,曾到离曼谷50公里的佛统参观拉玛六世国王宫殿,保存有国王赐姓给官员、商人、平民的档案,姓的含义一般与历史、职业有关,共赐6432个姓。

明代《太祖洪武实录》卷209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六月壬午,云南八百宣慰使司土官刀板冕遣使入贡象及方物。”此后该书其他卷记载,八百国遣使洪都入贡。八百土官刀板冕遣其叔父刀板直进贡,土官刀板冕遣其下招板阿亩旷等进贡,八百大甸土酋刀招你遣头目板暖等贡方物。刀姓的来由与上述相同。洪都是人名,招是泰语王的音译。刀姓与前述情况相同,实际上是人身等级的称呼,并非姓,因此,在民间还未形成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