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掸国与勐果占壁国的历史与划界情况

掸国与勐果占壁国的历史与划界情况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世纪末或11世纪时,在今中缅边境一带建立了“勐果占壁”,“勐”在傣、泰、掸语中均有地方或国家的意思,“果占壁”是地名,“勐果占壁”即果占壁国的意思。在缅甸掸邦和我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中流传着掸文和傣文的《银云瑞雾的勐果占壁简史》[3]。该书叙述的勐果占壁范围,包括今缅甸的一部分和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地方,后因划分国界,分割成两个国度。

掸国与勐果占壁国的历史与划界情况

7世纪时,掸族在蛮莫(今缅甸八莫60公里处)一带和伊洛瓦底江左岸地区建立了掸王国。13世纪末叶,缅甸分裂为许多王国,在战乱中,掸族崛起,势力强大,建立了阿瓦王朝(1287—1531年),进入了掸族统治缅甸时期,长达244年。

南诏,即蒙舍诏(734—902年),设置永昌节度,郡治在永昌城(今云南省保山市)。其下辖十六城,其中十四城在今中缅边境中方一侧,另两城在今缅甸境内,即广荡城(今缅甸坎底,即葡萄)、长傍城(今缅甸拖角)。丽水节度下有十四城,其中两城在今中国云南省盈江县境内,其他十二城均在今缅甸境内——丽水城(今缅甸达罗基talawgyi,丽水即伊洛瓦底江)、苍望城(今缅甸八莫)、安西城(今缅甸孟拱)、金宝城(今缅甸密支那)、宝山城(今缅甸昔马)、牟郎城(今缅甸外恩莫,即晚暮)、眉罗苴(今缅甸达罗基对岸)、金生城(今缅甸青蒲sinbo)、道吉川(今缅甸岗板)、门波城(今缅甸昔董sadon)、祁鲜(今缅甸瑞姑shwegu)、摩零城(今缅甸蛮莫)。

大理国(937—1253年)前期设置的茫乃道,后期建立的猛泐,包括今中国西双版纳、老挝和缅甸东北境;前期设置的金齿地,后期建立的金齿镇,包括镇西镇(今云南省盈江县)、镇康城(今云南省镇康县、永德县)和蒙光(今缅甸掸邦)。

10世纪末或11世纪时,在今中缅边境一带建立了“勐果占壁”,“勐”(məŋ)在傣、泰、掸语中均有地方或国家的意思,“果占壁”是地名,“勐果占壁”即果占壁国的意思。有的人认为“果占壁”是历史上在勐卯建立的政权。有的书又记载为“骄赏弥国”。西文写为Kocambi,是勐卯、勐生威、勐兴古、勐兴色4个部落联盟。缅甸史中有“果掸蔽”,是指“九个掸族地区或国家”。其他外国史书由此译为Kawsampi或Koshanpye。英国哈威所著的《缅甸史》,姚枬在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译本注释中,译为“九掸卑”或“九掸当”,意思是9个泰族地区。在缅甸掸邦和我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中流传着掸文和傣文的《银云瑞雾的勐果占壁简史》[3] 。该书叙述的勐果占壁范围,包括今缅甸的一部分和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地方,后因划分国界,分割成两个国度。这就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渊源关系。

勐卯,现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旧城还称勐卯。瑞丽之名是1932年才取的,以前称为勐卯。勐卯的范围大致在瑞丽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即今中缅边境两侧。明代建立勐卯安抚司。掸、傣语“勐”是地方、国家的意思,“卯”是云雾缭绕的意思,连在一起是云雾缭绕的地方。(www.xing528.com)

勐生威,辖境在萨尔温江中游,北至麓川(今中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南抵孟峨,东达公明山,西北接伊洛瓦底江。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麓川路,治所在今缅甸北境瑞丽江畔的姐兰。后治所移至今云南省瑞丽市。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为麓川平缅宣慰司,治所仍设在瑞丽市。元代时其归云南行省管辖,另元代置木邦路。当时的中缅国界并不在现今的位置,而是更往南。因此,缅甸的掸族与云南的傣族的交往是非常密切的。

勐兴古,其范围在伊洛瓦底江西岸和瑞丽江下游的部分地区,相当于勐养府范围。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将云远府改称勐养府。

勐兴色,辖境在今缅甸木邦以南地区,或亲敦江下游戛里一带的勐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