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黎族与其他民族的渊源关系及海南岛的定居时间

黎族与其他民族的渊源关系及海南岛的定居时间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黎族分布在海南省。这表明黎族与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水等民族有渊源关系。海南省黎族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铲与广西邕宁、南宁、武鸣、扶绥、崇左等18个县市发现的石铲相似,这类石铲在河南省郑州西郊、临汝县大张、禹县谷水河、广东中部和南部也有发现,表明他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再结合考古发掘来考查,黎族居住在海南岛较早。当今研究黎族的学者推断,黎族是从大陆迁移到海南岛的。

黎族与其他民族的渊源关系及海南岛的定居时间

黎族分布在海南省。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都未发现黎族祖先的迁徙资料。现在最有力的证据是黎语与壮侗语族壮、布依、傣、侗、仫佬、毛南、水族语言的相近。语言学家欧阳觉亚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在五百多个常用的基本词里,黎语与同语族其他语言相同的词约在18%—30%之间,平均大约为22%。如果以一百个最常用的基本词来比较,相同的词平均为38%左右。”[8] “在这五十二个相同的词当中,黎语跟壮语相同的有四十七个,跟傣语相同的有四十四个,跟侗语相同的有三十一个,跟水语相同的有三十个。”[9]

笔者用黎语通什话与壮语龙州话进行比较,在941个词中,相同的有27个,占2.87%;声母或韵母中有一个相同的有182个,占19.34%。二者加在一起共209个,占22.21%。

这表明黎族与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水等民族有渊源关系。

与同语族其他民族语言相同的基本词,大致是部分天体、人体部位、人称代词。

海南岛与大陆本来是相连的,大约在300万—200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变动,海南与大陆相连的一段陆地下陷,形成琼州海峡,海南岛便孤悬海外。

海南省的汉族苗族是从大陆迁移去的,这有历史记载。至今海南省还未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的文化遗址。海南省黎族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6000年前)的石铲与广西邕宁、南宁武鸣扶绥崇左等18个县市发现的石铲相似,这类石铲在河南省郑州西郊、临汝县大张、禹县谷水河、广东中部和南部也有发现,表明他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10]

在大陆的壮、布依、傣、侗、仫佬、毛南、水族语言的词汇,相近的较多,比率较高,而黎语与上述大陆民族语言的词汇虽然有相同的部分,但比率相对来说较低。再结合考古发掘来考查,黎族居住在海南岛较早。由于海峡的隔离,交往不便,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当今研究黎族的学者推断,黎族是从大陆迁移到海南岛的。这种推测还缺乏凭据,还有待今后发现更多更新的资料。

在此也顺便谈谈“临高人”。所谓“临高人”是指分布在海南省临高、琼山、澄迈、儋县、海口市郊讲“村话”的人,有50多万人。过去曾有人把他们称为“熟黎”。现在他们报的是汉族。据张元生等语言学家的调查研究,在2686个词中(包括少部分汉语借词),临高话与壮语相同的有1544个,占57.5%;不同的有1142个,占42.5%。临高话与黎语进行比较,在2528个词中,相同的有570个,占22.5%;不同的有1958个,占77.5%。临高话和壮语的音韵系统基本相同,语法无大差别。然而,临高话在语音和词汇上也有自己的特点。[11] 传说,他们是从广西迁移去的,在地名用字上,与壮族一样,多用那、博、南、和、文、美等为地名的第一个字音。生活习俗与壮族也接近。

【注释】

[1]潘一志(水族)编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铅印本),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文史研究组编印,1981年,第3—5页。(www.xing528.com)

[2]潘一志(水族)编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铅印本),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文史研究组编印,1981年,第3—5页。

[3]贵州省志民族志编委会编:《民族志资料汇编》(铅印本)第七集(水族、壮族),1988年,第1—2页。“恒虽”系水族语言的音译,意思是“水族的地方”。古歌中说到“岜虽(虚)山”,原在南宁下面。

[4]黔南文学艺术研究室、三都水族自治县文史研究组编:《岛黛瓦》(铅印本),1981年,第44—45页。牙巫,是水语,“牙”是奶,婆之意,“巫”是名字。牙巫是水族神话传说中造万事万物的女神。殷公,水语叫拱殷,是神话传说中踏平山坡、开凡间的神。踩在广东,传说殷公从广东踩拓凡间。水语中只有广东、广西、贵州3省区的读音。

[5]王胜先:《侗族族源考略》,载《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2期。

[6]王均、郑国乔编著:《仫佬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2页。

[7]梁敏编著:《毛南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86页。

[8]欧阳觉亚:《黎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75、76页。

[9]欧阳觉亚:《黎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75、76页。

[10]广西文物考古队:《广西南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载《文物》,1987年第9期。

[11]张元生等:《海南临高话》,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