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王李乾德命掌握李朝兵权的辅国太尉李常杰和宗亶率领10多万交趾兵入侵宋朝领土,分水陆两路。李常杰率领的一支军队从水路进攻,十一月二十一日攻陷钦州,十一月二十五日占领廉州(今广西合浦县)。宗亶率领陆军,先攻占了邕州管辖的永平寨(今中国广西宁明县及越南谅山省禄平县)、太平寨(今广西崇左)。李常杰、宗亶的军队会师邕州城下,宋朝的邕州城守军仅有2800人,众寡悬殊,但在邕州知州苏缄的领导下,凭城墙坚守。交趾兵以围城打援的战术,又兵分两路,宗亶师继续围攻邕州城,李常杰师则北上打援。交趾兵4次攻城,苏缄率宋朝守兵坚持了42天,邕州城破,交趾兵屠杀邕州城吏民58000余人。[31] 1076年2月,宋朝任命郭逵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率领30万大军从湖南出发;3月,将交趾兵逐出宋境;12月抵达富良江(今红河),离李朝京都升龙(越南河内)仅15公里。
交趾兵在邕州城败退时,掳去七八万人。[32] 15岁以上的男子额头上刺有“天子兵”,20岁以上的男子则刺上“投南朝”,妇女的左手上刺“官客”。[33]
战后,宋朝向李朝索要被掳去的人,但李朝于元丰二年(1079年)只归还了221人。[34] 这就是说,绝大多数被掳去的人留在交趾了。那时邕州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山獠”或“蛮”,即壮族的先民。七八万人之众,可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些人的额头和身上都刺上字,社会地位很低,生活状况可想而知,交趾李朝为防不测,把他们安置在远离宋朝边境的地方。他们及其子孙为了逃避这种厄运,逃亡或迁走是较好的办法。他们中的一部分或其子孙进入泰国东北部是有可能的。这批人被交趾兵掳往交趾,是在侬智高兵败邕州城之后23年的事。侬智高起兵的事记忆犹新,关于侬智高的故事也就流传到他们迁徙定居的地方。
宋代,福建、广东、广西、交趾盛行掠夺、贩卖奴婢,而卖到交趾获利更厚,“南州客旅,诱人作婢仆担夫,至州洞则缚而卖之,一人取黄金二两。州洞转卖入交趾,取黄金三两,岁不下数百千人,有艺能者金倍之,知文书者又倍。面缚驱行,仰系其首,俾不省来路。既出其国,各认买主,为奴终身,皆刺额上为四五字,妇人刺胸乳至肋,拘系严酷,逃亡必杀”[35] 。每年掠卖到交趾的人数可观,世代留居交趾。
到了元代,这股由北朝南的迁徙仍在持续着,“南丹溪洞之人呼为撞,其始未尝至省(广西),元至元间(1264—1294年),莫国旗献图纳土,自是撞人方入省地”[36] 。“撞性质粗悍,露顶跣足,花衣短裙……出湖南溪洞,后稍入广西古田(今永福县东)等县,佃耕荒田,聚种稍多,因逼胁田主,占据乡村。遂蔓延入广东。”[37] “(广西)永福南撞,原自(贵州)黎平、(广西)庆远溪峒出。正统间,浸没理定县(今永福县土城),渐入本县毛峒地方。”[38] “湖北撞,原出自湖广靖州(今湖南省靖县),由怀远(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流来,浸没古田境土,与南撞异。”[39] 这里的记载,说的只是僮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僮人在此之前早已分布在广西各地,但这些记载说明了他们的迁徙路线。
“世传此辈(沙人)原籍粤之西东,元初入(云南)罗(平)充实地方,年远相沿,遂化为彝。”[40] 沙人即今壮族的一个支系,12世纪由广西、广东迁入云南,时间久远。这里所说的“彝”,并不一定是今天的彝族,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
到了明代,人们已知侬人(壮族的一个支系)与傣族既有关系又有区别,如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纂写的《滇志》卷30就说:“侬人,其种在广南,习俗大略与百夷同。其酋为侬智高裔,部夷亦自号侬。”所谓百夷,就是傣族。
“万历三年(1575年),先是云南临安(今建水县)地方土官普崇正与侬人殿占地方。”[41] 还有文献记载说,侬人在临安“劫掠”。这表明明代已有相当数量的侬人在建水县了。
此外,还有一些民间传说。1950年8月—1951年5月中央访问团在云南慰问期间,做了一些民族情况调查,其中有傣族来源的点滴调查,如元阳县太和乡牛角寨调查报告说,窝尼(哈尼)族是最早的土著居民。“在窝尼之后迁来的是倮倮(彝)人,随后是摆夷(傣),汉族。摆夷人说他们的老祖公是从广南县迁来的,因为那边‘毛人’吃人。”[42] 元江县的“摆夷来自石屏。据说是被汉族统治者压迫而来,此地有一句俗话说:‘倮倮’被赶山头上,摆夷被赶山冲冲(山沟之意)”[43] 。
1988年,笔者在云南调查民族情况时得知,位于元江河畔的新平县漠沙乡的花腰傣,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广西迁到新平县的。迁徙到此地时,有个头人带领众人打猎充饥,追赶马鹿,来到元江,肚子饿了,烧蚌壳充饥,直至太阳落山,天黑了,又走累了,没有再跟随大队人员迁到西双版纳,留居在新平、元江。因此,西双版纳的傣人称新平、元江县的傣人为tai ia lət(傣雅泐)或tai lo kia(傣倮该),意为停留下来的傣人或漏下来的傣人。而他们自称为tai tsuŋ(傣仲)。在以往的历史上,新平、元江县的傣族青年男子有的为了逃婚,与情人双双避居西双版纳。又传说,傣人的祖先迁到元江县后,原先居住在这里的民族说,他们不能在这里住,箭射到哪里,你们(傣人)就搬到哪里。结果一箭射到西双版纳。其实他们是派人先到西双版纳,把箭插在地上。傣人到达西双版纳后,又遇到上述的情况,使用同一方法,把箭插到泰国,于是傣人迁到泰国居住。[44]
在勐腊县,“传说居住这里的傣族人民远在宋末元初年间,从现在的文山专区所属广南、丘北等县,打仗出来,道经安南奠边府、勐莱至勐乌、乌得后流入此地,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曼勒老人波保说,“该寨的历史有七八百年了,大部分是从外国的奠边、林边来,其余小部分是由车里来。这寨以勐腊地区说,历史最早,以前插满人居住此地,当时人口稀少,勐腊坝子大部分是一片青荒。此寨建立后,插满人与傣族同居,因两族互相争夺土地,因而闹成了极大纠纷。在打仗时,外国来的人口日渐增多,插满人不能抵抗,有的北上,有的逃往外国,该寨被傣族人占了。”[45] 后来有相当一部分插满人与进入该地区的傣族融合成为今天勐腊县的傣族。[46]
“傣族未进入勐腊、勐搻之前,是插满人和布角人居住。迁徙的原因,与忽必烈占领洱海区与滇池区域后,遣元将兀良合台南征交趾有密切关系,从资料中只有因打仗而迁的线索,其中大致年限与迁移路线是:(1253—1270年)1253年是忽必烈征云南的时间;1269年南宋覆亡;1270年,元蒙正式称元朝。其路线是从其故地广南、丘北南下至越南奠边府,再往西北进入(老挝)勐乌、乌得,辗转流徙至勐腊地区,迄今已有七八百年。”[47] 广南、丘北是壮族聚居区,可见壮、傣、泰、佬龙等族关系密切。
有一支是由东向西北迁移。(www.xing528.com)
金沙江流域云南省武定县傣族来源有3种说法,第一种,田心区老人讲:“‘很早以前傣族大迁徙,多数人走一股,我们少数人迷了路,落伍了,来到金沙江边定居。’这里说‘很早’,不知何时。但今田心区傣族聚居的老把村旁,有石棺墓,石棺用薄石板拼接而成。棺内还有酸浆草的遗迹。因山洪冲刷,未发现随葬品。又东坡区傣族村寨‘所所卡’,发现铜犁铜叉。考这一带村名、山名、河流名称多系傣族名称,可知武定县傣族由来已久。”第二种说法,一部分傣族是从四川省米易县一带迁来。第三种说法,东坡区东甸傣族乡、白马口傣族和田心区利米乡一带传说从元谋县迁来。他们说:“元谋县的吾必奎被打败了,元谋县在不住了,只好搬家。”阿吾是云南省元谋县的土官,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投降明朝;吾必奎是阿吾的第十一代土官,天启五年(1625年)吾必奎奉官府调遣平叛有功,晋升为土守备。清朝初期的顺治二年(1645年),明朝参将李大贽贪婪,“数侵诸夷,吾必奎不堪忍受,率众反叛,不料吾必奎大败,逃往江外。《土官底簿》记载,吾氏土官是百夷(今傣族)人[48] 。地名学家认为,元谋县名是由傣语音译而来。该县产日行千里的马。傣语‘元’为飞跃、神异的意思,‘谋’或‘麻’为马的意思,元谋即骏马、飞马的意思。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环州为元谋县。元谋县境内有一条元马河,是龙川江的支流,自大姚县东流与苴宁河汇合,北流入金沙江。苴宁是傣语音译,现今还有苴宁乡,傣语‘苴’意为年代,‘宁’意为祖辈,‘苴宁’的意思是:傣族祖辈居住的地方。”[49] 由此可见,13世纪,傣族已在元谋县居住,人数不会很少。
与元谋县相毗邻的大姚县湾碧区傣族也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大迁徙中的掉队者,然后定居大姚县。[5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现辖一市九县:楚雄市、永仁、武定、元谋、大姚、姚安、牟定、禄丰、南华、双柏县。该自治州主要居住着彝、汉、苗、傣、壮、回、傈僳、白等民族。据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名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全自治州有400多个傣族地名,绝大部分在金沙江畔的元谋、武定、永仁、大姚,其中元谋县有300多个傣族地名。
楚雄市南25公里的子午乡小河边有“摆夷坟”墓群,云南省民间称傣族为摆夷、摆衣。自治州文物管理所搜集了不少有关摆夷墓的历史文物。[51]
双柏县南部还保留有傣族地名。礼社江、绿汁江、马龙河与红河(元江)汇合,成为一个三江口,沿江而下,先经过新平县嘎晒、漠沙,现在这两个地方还是傣族聚居地。再顺流而下,就经过元江、元阳、屏边县,这些县现在还有傣族居住。傣族迁徙传说中讲,在三江口居住过。三江口颇多,这个三江口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晚近迁徙的还有,如云南省元阳县大坪区大寨的壮族,过去称为沙人,祖籍贵州,后迁到广西,再经越南,转至今居住地,到大寨定居已5代人。金平县城关区三家村的壮族与大寨壮族有亲戚关系,很可能他们的祖先是从元阳县大寨迁来的。金平县勐拉区小铜厂的壮人,过去也叫沙人,是太平天国失败后,由广西迁到越南,然后再移居现住地的。壮、傣族毗邻居住,壮、傣、汉族互相通婚,但不与哈尼等民族通婚。壮、傣族间的交往比与其他民族更为密切。[52]
云南省通海县位于广西、贵州、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西面,由此向南行不远就可抵达西双版纳。通海县有傣族3431人(1992年),主要聚居于高大傣族彝族乡的乌刀村、阿家村、老毛村、阿泥坊、野猪坝、阿板村、白泥山、姑娘村、大寨、高寨村、摆衣寨。他们的来源有几种,其中之一是定居通海县已很久远,何时来、从何处来已无从考察,人们便认为他们世居此地。经该县调查研究证明,现今四街乡的六街村在元代时叫易门陇,是傣族村名。二街村北面山脚还有摆夷寨遗址。现团田乡的白新寨村,纳左乡的古城村、三家村,里山彝族乡的高家庄,在明代以前是傣族居住的摆衣寨。传说古城村原是摆衣人居住,筑有土墙防卫,故名。到了明代汉人、回民迁入,摆衣迁走,迁往何处不详,村名则沿袭下来。今里山彝族乡的高家庄原来叫摆衣寨,后来高姓人家迁来,摆衣迁走,改为今名。看来这些傣族在中、晚期迁徙过程中留居此地的是少数人,大队人马则继续向南迁。
云南省通海县乌刀村白姓傣人,原住元江县,后因闹事而避居此地。姑娘村的陶姓人家则因得罪县官从勐海逃居此地。
1981年,傣语专家张秋生、陈相木教授到云南省金平县调查傣族语言和文字,得悉金平县有黑傣约7000人,自称tai dam。他们从西双版纳景洪大勐龙移居缅甸,又转到越南,约200年前定居金平县金水河勐拉。竹楼与西双版纳傣族相似,衣服则不同。上普洱、下普洱两村黑傣还保留有西双版纳傣族的赞哈、象脚和吹“把乌”(傣语叫pi)的吹奏乐器。此外还有白泰(tai duan),上衣是白色,用金属硬币做扣子。与越南莱州省封土县的白泰相同,现在还有亲戚关系,互相探访。
20世纪50年代初和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还有西双版纳的傣人移居老挝、泰国。
在由北向南迁移的浪潮中,这些由南向北逆方向的迁移是少数,且时间也是稍晚的事了。
现今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元阳、屏边、蒙自、开远、潞西等县市还有自称侬人、沙人的壮族,这是他们迁移过程中停留下来的人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