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这个名称出现之前,最先称为勐泐,[28] 时为宋代。元代开始在这块地方实行土司制度,元贞二年(1296年),设立彻里军民总管府。27年后,彻里改写为车里。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明朝委任刀应猛为车里宣慰使,即土司。刀应猛管辖相当广的地区,计有在平坝的35个勐:景洪、勐罕、勐仑、大勐宋、勐遮、景鲁、勐翁、勐阿、勐龙、勐混、勐板、勐海、景真、勐养、勐宽、勐远、勐醒(位于勐腊县)、景洛(打洛)、勐满(位于勐海县)、朗勒、勐万、勐腊、勐醒(普文)、勐旺、勐拉(景讷)、勐往、勐捧、勐满(位于勐腊县)、乌勒、乌岱、景董、倚邦(勐腊县象明)、磨腊、易武、勐润,以及哈尼等山居民族的12个“火圈”。为了摊派田赋、贡品方便,于是划分为12个版纳。傣语“版纳”的意思是1000块水田。刀应猛征纳的贡品一个“版纳”的田赋额为一份。傣语12音译为“西双”。于是十二版纳或西双版纳之名沿用了700年时间。壮语、布依语“西双版纳”一词的声韵调完全一样,其含义“西双”也是12,“版”是村,“纳”是水田。整个意思是12个村子的水田。这或许对“西双版纳”的本意会提供一点参考。
宣慰使刀应猛建立的12个版纳,以澜沧江为界,江东和江西各有6个版纳。据傣族的《泐史》[29] 记载,澜沧江以西的6个版纳是:
景龙、勐罕为一版纳。此两地均在今景洪县境内。
勐遮、景鲁、勐翁为一版纳,此三地均在今勐海县境内。
勐笼为一版纳,即今景洪县之大勐龙。
勐混、勐板为一版纳,此两地均位于今勐海县境内。
景真、勐海、勐阿为一版纳,此三地均位于今勐海县境内。
景洛、勐满、勐昂、朗、勐康为一版纳,此五地位于今勐海县境内。
澜沧江以东的6个版纳是:
勐腊、勐半为一版纳,此两地位于今勐腊县境内。
勐岭(普腾)、勐旺为一版纳,此两地位于今景洪县境内。
勐拉、勐往为一版纳,勐拉即思茅,辖地的一小部分在今景洪县境内,大部分在今思茅县境内。勐往位于今景洪县境内。
勐捧、勐润、勐满为一版纳,前两地位于今勐海县境内,后一地位于今景洪县境内。
勐乌、勐乌得为一版纳,后又译为勐乌、乌得,此两地位于今老挝。
整董、播刺(倚邦)、易武为一版纳,前一地位于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内,后两地位于今勐腊县境内。
还有十三版纳的记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甲辰。协办大学士公副将军、尚书参赞大臣舒赫德复奏:‘……康熙年间,土司刀孟挑内附,属宣慰司统辖。普腾、六困、整董、猛旺、乌得、猛乌、猛腊、猛阿、猛遮、倚邦、易武、猛笼,是为十二土司,加以宣慰司,为十三版纳。’”[30] 宣慰司即车里。
此后,十二版纳屡有变动,流传下来的资料,或有版纳名称,但无年号,或资料残缺不全。傣历一一四七年(1785年),十二版纳的区划又有调整,经车里宣慰使议事庭和各勐土司协商,“召片领”(意为广大疆土之主,是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最高封建统治者)批准,重新调整各勐与版纳的组合,鉴于出现过有些版纳属下的各勐联合起来反对“召片领”,于是这次调整将某个版纳内连成一片的各勐打散,分属距离远的版纳管辖,呈插花状,也可以说是飞地,这种反常规的统治,目的是分而治之。区划如下:
景洪、勐罕、勐、勐松为一版纳。
景真、勐阿、勐养、勐宽、勐远为一版纳。
勐笼为一版纳。
勐遮为一版纳。
勐混、勐板、勐腊为一版纳。
整糯、整董、勐旺为一版纳。
勐满、勐康、打洛为一版纳。
勐捧、勐润为一版纳。
勐醒为一版纳。
勐拉为一版纳。
勐乌、乌得为一版纳。
倚邦、易武为一版纳。[31]
1893年,法国使老挝成为其殖民地,从而染指中国边疆。1895年,法国殖民者占有勐乌、乌得,使之成为老挝的领土。勐乌、乌得与倚邦相邻,现位于老挝丰沙里省。这样,西双版纳只有11个版纳,但仍沿用十二版纳之称。
民国建立不久,将11个版纳划为11个区;1913年把11个区调整为8个区;1927年把8个区改为7个县和1个殖边分局;1929年改设11个县2个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所辖12个版纳是:景洪、勐养、勐龙、勐旺、勐海、勐混、勐阿、勐遮、西定、勐腊、勐捧、易武。1955年6月,将自治区改称自治州。1957年7月,把12个版纳合并为5个版纳,即景洪、勐遮、勐海、易武、勐腊。1959年7月,将这5个版纳改为3个县:景洪、勐海、勐腊。
旧时的西双版纳比现今西双版纳所辖区域要广。东南面的整(景)董勐靠近越南的莱州,这是越南泰族聚居区,双方交往一蹴即至。西双版纳南面与老挝佬龙族、缅甸掸族聚居区接壤,离泰国也近在咫尺。
现今西双版纳村寨的名字,还保留着他们迁徙过程的痕迹。与迁徙有关的地名大致有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以旧居地名或旧居地的某事物命名新村寨。如勐海县的曼伦,傣语“曼”是村寨,“伦”是勐伦的意思,他们是从勐腊县勐伦迁来此地,思念旧居,故名。曼缅,“缅”是普洱县勐缅,怀念旧居地,故名。景洪县的曼磨协,“磨”是井,“协”是盐的意思,即盐井寨。他们是从勐腊县磨歇迁来此地的,故名。曼景列,“景”是城,“列”是观望的意思,即观望城。他们是从曼景尖迁移来此地建寨的,因思念故乡,故名。曼养,“养”是草场之意。他们是从思茅县景栋、曼养囡迁到景洪县的勐罕区建寨,仍用旧寨名。
第二类,以迁移过程中发生的事命名村寨。如勐海县的曼杠,“杠”是阻挡之意。该寨的祖先在迁移途中被山阻挡于此,便建寨定居,故名阻挡寨。浓养,“浓”是池塘,“养”是剩余的意思。原来这里有个池塘,附近建有6个寨子,先后迁走5个寨,只剩下1个寨,故名。曼尾,“尾”是快之意。他们的先人来到这里时抢先占了这块地方建寨,故名。景洪县的勐板,“勐”是平坝,“板”是呆板之意。他们的祖先分批次迁移,前行的人以砍倒芭蕉树为路标,后面的人跟进,第3批人路经此地时,发现砍倒的芭蕉树已发芽,认为前面的人已走远,追赶不上,便呆板地定居于此,故名。大干田,1974年,他们从大黑山迁至有一块大干田的地方建寨定居,故名。曼团,“团”是抽签之意。他们的祖辈从内地迁来,向土司借田地耕种,用抽签的方法选中此地,故名。
第三类,以迁来新居住地的特点命名。如景洪县的曼回索,“回”是箐,“索”是甑子木之意。100年前,该寨祖先从景谷县迁来此地,建寨于有甑子木的箐边,故名。曼坝过,“坝”是荒地,“过”是开辟之意。该寨祖辈从景龙迁来此地开荒种地建寨,故名。曼迈广掌,“迈”是新,“广”是山,“掌”是大象之意,即象山新寨。1969年,由曼贺纳新寨迁来此建寨,其山形好似大象,故名。曼桂,“桂”是芭蕉之意,其先人从勐嘎比腊瓦迁居于此,在芭蕉林里建寨,故名。曼纳,“纳”是水田之意。1967年,他们从帕当乡迁至有水田的地方建寨,故名。(www.xing528.com)
第四类,以第一个建寨者名字命名。如勐海县的曼宰,“宰”是大哥之意。传说是勐卯(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王子的长兄建立此寨,故名。表明西双版纳傣族与德宏傣族有联系。
第五类,混合建寨。勐海县勐遮区有个曼国,勐混区也有一个曼国。“国”是合建、合并的意思,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傣人合建的寨子。[32]
这些迁移至20世纪70年代还有,但规模小,迁移距离不远。在西双版纳,曼迈是新寨的音译,有的意译为新寨,一种是刚迁来不久的村寨,另一种是人口繁衍,从老寨分出去,故名新寨,这种新寨较多。
【注释】
[1]岩温扁(傣族)译:《巴塔麻嘎捧尚罗》(铅印汉文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1986年,第459—523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并公开发行,书名依旧。
[2]一部记载傣族祖先起源、变迁与宗教的书,用傣文写成。
[3]岩温扁(傣族)译:《论傣族诗歌》,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96—100页。
[4]景洪县民委编:《傣族歌谣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9—162页。
[5]景洪县民委编:《傣族歌谣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2—165页。
[6]周明镇:《哺乳类化石与更新世气候》,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3年第4期。
[7]黄万波:《华南洞穴动物群的性质与时代》,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9年第4期。
[8]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训练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南宁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载《考古》,1975年第5期。
[9]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载《考古》,1976年第3期。
[10]柳州市博物馆:《广西柳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载《考古》,1983年第7期。
[11]广东博物馆:《广东东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载《考古》,1961年第12期。东兴各族自治县现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并改名防城港市。
[1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8年第9期。
[1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风流岭三十一号西汉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84年第1期。
[1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二号汉墓》,载《考古》,1982年第4期。
[15]梧州市博物馆:《广西梧州市近年来出土的一批汉代文物》,载《文物》,1977年第2期。
[16]蒋廷瑜:《广西汉代农业考古概述》,载《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17]柳州市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柳州市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载《考古》,1983年第9期。
[18]蒋廷瑜:《广西汉代农业考古概述》,载《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19]方一中:《感驮岩古文化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载广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博物馆印《文物博物通讯》,1962年第1期。
[20]广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21]广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22]黄增庆:《广西贵县汉代木椁墓清理简报》,载《考古通讯》,1956年第4期。
[23]梁景津:《广西出土的青铜器》,载《考古》,1979年第10期;蒋廷瑜、兰日勇:《广西先秦青铜文化初论》,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重建三十周年论文选集》,1986年。
[24]梁景津:《广西出土的青铜器》,载《考古》,1979年第10期;蒋廷瑜、兰日勇:《广西先秦青铜文化初论》,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重建三十周年论文选集》,1986年。
[2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近年来广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载《考古》,1984年第9期。
[2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恭城县出土的青铜器》,载《考古》,1973年第1期。
[27]《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13页。
[28]地名勐,书写时很不统一,也可写为猛、孟,为使行文统一,本书均用勐。
[29]李拂一译:《泐史》中卷,昆明: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印行,1947年,第23—24页。
[30]《高宗实录》卷811。
[31]《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综合调查(一)》,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83页。
[32]参见景洪县人民政府编:《云南省景洪县地名志》,1985年;勐海县人民政府编:《云南省勐海县地名志》,198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