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笼统到具体的民族认识: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

从笼统到具体的民族认识: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史籍记载中,对不同民族的认识最早是笼统的。由于当时对各个不同民族的区别、认识还不十分深刻,没有更细的具体族称,往往在蛮夷之前冠上地名或首领姓氏作为区别的标志。唐、宋及其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交通的日趋方便,各族人民之间的接触、交往进一步频繁、密切,对民族的认识深入了一步,民族名称也日趋增多。

从笼统到具体的民族认识: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

在我国史籍记载中,对不同民族的认识最早是笼统的。夏、商、周、春秋战国的上古时期,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稍后,人们对民族有了略微进一步的认识,夷有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九夷之分,后来演化为四夷,指的是我国四周的少数民族。蛮也有乌蛮、白蛮、乌浒蛮、东谢蛮、牂牁蛮、西赵蛮、武陵蛮、五溪蛮、板楯蛮、西原蛮、荆蛮之别。戎也分为北戎、犬戎、骊戎、戎蛮、己氏之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七种。狄又有白狄、赤狄、长狄三种。后来有人概括为九夷八狄、七戎八蛮。

现今通行的《新华字典》对夷字的释文是:“我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其实,稍后夷不仅限于指东方的民族,对南方的某些民族也可称为西夷、南夷、西南夷,甚至蛮夷也可以混合连用,如《汉书》卷95就有“……此皆巴蜀西南外徼蛮夷也”,“蛮夷遂杀益州太守”。《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槃瓠“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在此前后的史籍,对南方少数民族以蛮夷连用来称呼的并非少见,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就有苍梧蛮夷、武陵蛮夷等。由于当时对各个不同民族的区别、认识还不十分深刻,没有更细的具体族称,往往在蛮夷之前冠上地名或首领姓氏作为区别的标志。

蛮也可以跟越连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当时蛮的分布很广,包括闽、粤、湘、桂、黔、滇、川等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越人包括在其中。蛮越可作蛮人中的越人,即越人是蛮人的一个种属来理解。而越人的分布也很广,“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3] 。秦汉时,越亦可写为粤,互相通用。这种交错的分布现象,自然也反映到称谓上。

夷和越也可以连用,《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秦汉以前,“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唐宋以后,蛮僚也可以连用。

唐、宋及其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交通的日趋方便,各族人民之间的接触、交往进一步频繁、密切,对民族的认识深入了一步,民族名称也日趋增多。南宋范成大撰《桂海虞衡志》就说:“僚在右江溪洞之外……旧传其类有飞头、凿齿、鼻饮、白衫、花面、赤裈之属二十一种。今在江西南一带甚多,殆百余种也。”由此推知,全国的民族是相当庞杂的,如回鹘分为河西回鹘、黄头回鹘、沙州回鹘、阿萨兰回鹘、和州回鹘、西州回鹘。

到了明清时,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统称为回,其下又分为撒兰回、缠回、汉回等。对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一概称之为苗,计有82种之多,如花苗、白苗、黑苗、东苗、西苗、仲家苗、倮倮苗、侬苗、仡佬苗、瑶苗、伶家苗、侗家苗、水家苗等。

有的分得更细,在民族之下又分不同的支系,以生产、文化习俗的不同取名,如仡佬族又分为花仡佬,因妇女衣袖绣有五彩颜色而得名;水仡佬,因善捕鱼而得名;锅圈仡佬,因妇女用青帕包头发,称锅圈,故此得名;披袍仡佬,因男女披着袍而得名。摆衣又分为水摆衣,因以种水稻而得名;旱摆衣,因以种旱地作物而得名。[4](www.xing528.com)

用今天的观点来说,把苗族分为82种,似乎是古人把很多民族搞混了,甚至可以说搞错了。后人研究时,把他们区分为广义的苗族和狭义的苗族。其实不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对民族的认识,也就是说古人区别不同民族的观点与今人有所不同。

宋代以后,封建统治者又把少数民族分为生、熟两种,如生蛮、熟蛮,生僚、熟僚,生苗、熟苗,生瑶、熟瑶,生黎、熟黎,生傈僳、熟傈僳,生佤、熟佤,生回、熟回,等等。

生和熟如何区别?且看南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说:“海南有黎母山,内为生黎,去州县远,不供赋役;外为熟黎,耕省地,供赋役。”

清人李调元撰《南越笔记》卷7则说:“黎母山高大而险,中有五指、七指之峰。生黎兽居其中,熟黎环之。熟黎能汉语,常入州县贸易,暮则鸣角结队而归。生黎素不到城,人稀得见。”

清人陆次云著《洞溪纤志》说:“近为熟苗,远为生苗。”

由此观之,生和熟的区别在于是否向封建王朝供赋役、与汉族接近或疏远以及经济文化水平的高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