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对民族认识的标志:语言与服饰的差异

民间对民族认识的标志:语言与服饰的差异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就有这类的故事。同一个母亲,生下3个民族的祖先;同一个意思,用3种不同的语言表达。这些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民间区别民族的标志:一是语言,二是服饰。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似乎是古人对民族认识的错误。其实不然,这正反映了古人对民族的认识跟今人的差距与不同。

民间对民族认识的标志:语言与服饰的差异

人类的起源是人们首先最普遍关心的问题,其次一个问题就是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分成不同的民族?过去,在民间,由于文化科学水平低下,人们无法用科学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难题,只好抓住区别民族的某一特殊现象,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解答这一悬念问题。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就有这类的故事。

苗族有这样一个故事,前段讲述了天地星辰的由来,姐弟成婚,繁衍了人类,接着讲到,人们怀念从前“阴阳嘎”(译音)天堂般的田园生活,想上天去寻找。于是他们建起一座很高的塔,有台阶登高玉皇大帝怕这些人到了天上会扰乱他的幽静生活,就差遣雷神把塔劈倒。玉皇大帝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建塔登高是因为讲的是一种共同语言,为使他们不能协调配合再造塔,用了法术,在塔被劈倒之后,人们也就各操不同的语言,成为不同的民族,分散到各地自行谋生。

玉皇大帝是道教的天神,道教是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期开始逐渐形成的。如果这个苗族故事没有经过后人添枝加叶,是原型的话,这则故事只会在公元126—144年以后出现。

彝族创世纪长篇叙事史诗《查姆》,在讲到人类起源和民族来源时说:神王和仙王,水王和龙王派遣“涅侬撒萨歇”为天使,到人间查访好心人。天使见阿朴、独姆兄妹俩是好心的庄稼人,便给他俩一颗大瓜种,3月种下,10月结成一个房子大的葫芦。这时,天下洪水泛滥,兄妹俩钻进葫芦里,死里逃生,躲过了这场灾难。洪水消退后,世上只有他们兄妹俩生存,于是结成夫妻,生下36个小娃娃,却不会说话,天使便叫兄妹俩砍来竹子,放在火塘里烧,火星溅到这些娃娃。叫出“阿孑孓”的娃娃,讲的是彝语,成为今天的彝族;喊出“阿喳喳”的娃娃,说的是哈尼语,他成了哈尼族的祖先;喊出“啊呀呀”的娃娃,讲的是汉语,成了后来的汉族

纳西族的长篇叙事史诗《创世纪》,在讲到民族的形成时说:利恩小伙子和白鹤姑娘结成夫妻后,生了3个儿子,3岁了还不会说话,父母很焦急,便叫蝙蝠到天上问问男神(东神)如何办。男神不愿告诉会说话的秘方。到了夜半三更时,男神向女神阿仔说出会讲话的秘方。蝙蝠把偷听到的秘方告诉了利恩,3个儿子按秘方做了之后,突然跑来一匹马吃蔓菁,3个儿子急了,齐声说出3种不同的语言,老大讲的是藏语,老二讲的是纳西族话,老三讲的是白族话。同一个母亲,生下3个民族的祖先;同一个意思,用3种不同的语言表达

傈僳族的一个民间故事说,洪水滔天之后,世上只剩下兄妹两人,后来他们结成夫妻,生下5个子女,一个说傈僳话,成为傈僳人;一个说汉话,成为汉人;一个说独龙话,成为独龙人;一个说怒族话,成为怒人;一个说白族话,成为白人。

侗族的史诗《侗族祖先哪里来》中说,雷婆被关在铁笼里,丈美舀了一瓢淘米水给口渴的雷婆喝,雷婆顿时有了力量,破铁笼而出。雷婆感谢丈美救命之恩,送给丈美一颗瓜种,长出一个大瓜。雷婆发大水,天下一片汪洋。丈美与兄丈良躲进大瓜得救,洪水退后,世上只有他们兄妹俩,只好结成夫妻,生出一个肉团,于是用刀剁、用斧砍这肉团,把肉末撒到山里,变成了很多娃娃:“汉、苗、侗、瑶各种话都有,不同的话语满山响。”

壮族有一则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个巧木匠造人,在沟边造的是瑶人,在半坡上造的是侬人(今壮族的一个支系),在坡梁上造的是苗人。后来巧木匠烧着了一根木棍,蔓延开来,沟边地势低,木人被烧得黑焦焦的,所以瑶人喜欢穿黑衣服。半山腰的火势不太大,所以侬人喜欢穿蓝衣服。山顶的火势小,木人被烧了几处,所以苗人喜欢穿花裙,有的则喜欢穿白裙。

布依族的民间故事讲,天下大雨,洪水滔滔,有兄妹俩坐在自己种的大葫芦里得救,天下只剩下他们兄妹俩,结成夫妻,生下一个没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的肉团团,兄妹一气之下,把肉团团砍成100多块,撒向四面八方,脑壳成了布依族,心脏成了汉族,肠子成了苗族。壮族的另一则民间故事与此相似,兄妹成婚后,生出怪胎,是一团肉,砍碎后,有的成为沙人(今壮族的一个支系),有的成为汉人。

这些民间故事是什么时代开始流传的,已无从查考。从内容看,不会很远古。后人在讲述故事时,也会添油加醋,丰富这些故事。这些故事当然经不起细细推敲,也经不起科学的检验。这些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民间区别民族的标志:一是语言,二是服饰。

由于古代人们生活简单,一个小地方、一个少数人结合的集团的生产活动就能解决自身的衣食住行的要求,再加上交通不便、山川阻隔,各地、各族人们之间的交往是有限的,除对毗邻民族有所认识外,对距离稍远的民族,认识不可能很深刻,因而是笼统的,各族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晰。有人认为,唐代樊绰撰的《蛮书》中记载的栏人,宋朝朱辅撰的《溪蛮丛笑》中提到的仡佬、瑶苗,指的是今天的仡伶人。[1] 《南诏野史》说:“三苗之后,有九种,黔省最多,流入滇中者,惟仲家、花苗而已。”仲家即今天的布依族。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似乎是古人对民族认识的错误。其实不然,这正反映了古人对民族的认识跟今人的差距与不同。当然也有真正搞错了的,如晚近的清朝满族就误把西夏人和藏人当成一个民族。[2] 就是对今天的人来说,这种差错也是难免的,有人就把瑶族误认为苗族。过去所称的西番族,其实是居住在云南省的普米族,居住在四川省的是藏族。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地区的蒙古族,其实是纳西族。南方人对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族,也一时难于区别,混为一谈。由此也就可以推断古人区别民族的能力了。

明清时期,伶人的分布,东自广西的荔浦县,西至贵州的荔波县,北从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南抵广西的柳州,共13个县的广大地区。伶人是什么民族呢?各说不一。

《龙胜厅志》说:“一种伶人,即平地瑶。”(www.xing528.com)

南越笔记》卷7载:“伶人者,瑶之别种。”

《平乐府志》却说:“荔浦溪峒中有伶,俗与瑶异。”

《桂海志续》说:“伶与侗同。”

《马平县志》载:“伶人即僮人,柳州伶人,于元时应募垦田,遂别置‘僮里’以居之。”

《庆远府志》说:“伶者僮之别种,其性情、气习、饮食、居处、服用器械及婚葬奠祭,皆与僮同。”

《皇清职贡图》说:“怀远县(今三江侗族自治县)伶人,伶者另也。诸蛮之外,与瑶、僮又别,故曰伶人。”

《新天河县志》载:“伶人又名僚,俗名姆姥。”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庆远风俗考》说:“天河县(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分四乡,东乡八里,咸属伶种,名曰姆姥。”

《广西通志》卷279说:“马平(今柳州市)有伢种,猎兽为生,与伶同。”伢人居住在柳州、来宾、柳江、武宣等地,所操语言属客家话系统,现报为汉族。

从上述记载看,伶人是瑶族、侗族、壮族、仫佬族、汉族。现在我国并没有伶族,那么,伶人去哪里了呢?现在的研究认为,伶人演变为今天的毛南族、仫佬族,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伶人,成为今天苗族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对民族的认识有时代性。对有的民族,前后时代的认识是有差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