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通过发现精神分析所揭示无意识现象和语言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对被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指责为缺少科学性的无意识概念做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表述。由于语言学被认为是社会科学领域中唯一达到科学水平的学科,拉康所进行的研究的意义就不同寻常了。
这里所说的无意识就是拉康的真实界,就是说,是一种个体无意识。关于无意识,拉康有两个非常著名的表述:
(1)无意识有语言的结构;
(2)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正如拉康所期望的那样,把无意识语言化的结果,是使无意识变得更容易理解了。无意识在弗洛伊德的语境中充其量只是一个“混沌的表象”[43],拉康通过把它放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境中使之成了名副其实的“思维具体”。在这种情况下,无意识不再被理解为某一种已经充实了的内容,而是被理解为一种可以不断地充实其内容的形式,正如罗兰·巴尔特所描述的那样:
在拉康看来,欲望本身是作为一种意指系统而被表达的,这种看法导致或将导致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描绘集体的想象界,即不是像迄今为止人们所做的那样去按其“主题”,而是按其形式和形式功能去描绘它;或者更一般地但也更明确地说,更多地按其能指而非按其所指去描绘它。[44]
这样一来,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存在主义阐释学的总体氛围之中了。并且,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会明白,“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的意思是:
(1)话语(言语)是组合起来的语词实体,即能指链。这是一种“或由空白点标志或表现为虚假的迹象”的“初级本文”,“对立体是实在的一切”。
(2)他者就是使无意识话语能够“说出”的无意识语言系统,是一个“真实存寄之场所”。
由此,“无意识有语言的结构”的含义也清楚了:
(3)在“表现”出来的无意识话语“背后”,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语言系统,即“语言的结构”。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有待进一步“破译”的遗传密码的词总汇及代码总汇。
(4)无意识话语的构成和语言学话语的构成,遵循着同样的原则,即从聚合走向组合以及隐喻和换喻的机制。
现在,当我们说“无意识就是力比多的故乡,真实界的王国”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这样说的真正含义。(www.xing528.com)
拉康的弟子曾这样描述无意识:
无意识不是为了使彩色构图更鲜丽的画架底布,它是在先的素描,它在画布用于另一幅画之前已被覆盖住。如果用音乐比喻,无意识不是赋格曲的对位或旋律的和声,它是人们听见的爵士乐,尽管它传自海顿四重奏背后,当无线电未调准或选择不佳时就会如此。无意识是信息,甚至不是人在一旧黄卷上用心读解的奇怪的或编码的信息,它是写在文章下面的另一本文。[45]
人们必须通过从后面照亮它或借助显色剂来阅读。
对此,麦雷尔(Myrell)还有过一个类似的描述:
意识的话语是有空隙的。在某些特殊点,如失言与玩笑中,言语似乎撕裂了,于是使真的言语——无意识的——穿出,但往往呈现出掩饰的、不可理解的形式。意识的话语如同这样的手稿纸,在它上面的第一个本文被涂掉并由第二个本文覆盖住,我们可以通过后者的空隙瞥见前者。
这里关于“文章下面的另一本文”以及“被涂掉并由第二个本文覆盖住”的本文的提法都引导我们去考虑拉康的“金字塔形系统”中的三个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拉康本人对此并未做出明确表述,但根据拉康的有关论述,我认为,这一“金字塔形系统”可用图2-23表示。
图2-23 拉康的“金字塔形系统”
这一人格模型可以大体上与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相对应:象征界相当于超我;想象界相当于自我;真实界相当于本我。而且,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模型加以对照,并对拉康的模型做更详细的标明,就可以得到图2-24。
图2-24 拉康与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对照图
图2-24中的ex-sistence是拉康把 exsistence(存在)这个词加以分割所形成的一个新词,按照拉康的意思,它表明一种精神分裂性地脱离了所指的能指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