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一】据《六韬·文韬·举贤》记载:“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文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文王曰:‘何如?’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文王曰:‘举贤奈何?’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矣。’”周文王问姜太公说:“君主致力于举用贤能。但不能收到实效,社会越来越乱,以致国家陷于危亡,这是什么道理呢?”姜太公答道:“选拔出贤能而不加以任用,这是有举贤的虚名,而没有用贤的实质。”文王问道:“导致这种过失的原因是什么呢?”太公答导致:“寻致这一过失的原因在于君主喜欢任用世俗所称赞的人,因而就不能得到真正的贤人了。”文王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太公说:“君主以世俗所称赞的人为贤能,以世俗所诋毁的人为不肖之徒,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被进用,党羽少的人就会被排斥。这样邪恶之人就会结党营私而埋没贤能,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凭借虚名骗取爵位,所以社会越来越混乱,国家也就不能避免危亡了。”文王问道:“应该怎样举贤呢?”太公答道:“将相分工,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根据官吏的职责考核其工作实绩,选拔各类人才。考察其能力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官位同德才相称。这样就掌握了举贤的原则和方法了。”
这段记载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发现与培养人才至关重要。这里首先阐明了‘举贤而不获其功”导致“世乱愈甚,以致危亡”的原因在于“举贤而不能用”,有举贤之名,无用贤之实。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是用世俗之誉为标准取人,因此难以得到真正的人才。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
第二,发现与培养人才需要制度化。齐国注重对官吏的监督,就是要督促执政者尽职尽责、不辱使命。通过推选荐举而选拔官员的办法在齐国是相当盛行的。齐国同当时其他各国对官吏的考核一样,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在年终进行考核,视其政绩的好坏给以赏、罚、任、免。“五官之计,不可不日听也而数览。”(《战国策·齐策一》)可见齐国在对官吏的管理方面也是异常重视的。这与当今对干部的考核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其目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精神是一致的。
第三,发现与培养人才需要一套激励机制。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是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关键。选拔任用的核心是选贤任用,择优汰劣;监督管理的核心是有效约束,预先防范,而做好这两点的前提是识人。识人才能善任,识人才能善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识人?干部的优劣由谁来评判?怎样加以科学评判?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形成制度。这些方面,传统古老的齐文化也许会给我们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实例二】《管子·小匡》记载,“正月之朝,乡长复事,公亲问焉,曰:‘于子之乡,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悌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公又问焉,曰:‘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公又问焉,曰:‘于子之乡,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悌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于是乎乡长退而修德进贤。桓公亲见之,遂使役之官。公令官长,期而书伐以告,且令选官之贤者而复之。曰:‘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维顺,端悫以待时使。使民恭敬以劝。其称秉言,则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乃召而与之坐,省相其质,以参其成功成事。可立而时。设问国家之患而不,退而察问其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名之曰三选。’”
正月初起,乡长报告公事,齐桓公亲自询问,说:“在你们乡中,有无平时行义、好学、聪明、质性仁厚、慈孝于父母、长悌之名闻于乡里的人?有,就要报告,有而不报,叫作埋没人才,有五种罪。”主事的人报告完毕而退。桓公又问:“在你们乡中,有无勇气、体力、筋骨强壮出众的人?有,就要报告。有而不报,叫作埋没人才,有五种罪。”主事的人报告完毕而退。桓公说:“在你们乡中,有无不慈孝于父母,不长悌于乡里,骄傲淫暴,不遵行君令的人?有,就要报告。有而不报,叫包庇属下,也有五种罪。”主事人报告完毕而退。这样,乡长都回去勤修德政,并把贤士送来。桓公则亲自接见,就用这些人在官府工作。桓公命令官长,年终用书面报告新官成绩并且命令官长挑选新官中的贤者上报。指示说:“有人在我官府有功,德性好而又顺从,要老实地待命使用,以使人们严肃而勉励。至于人民的非议言词,则足以补救官吏的不善之政。”桓公还普遍调查其乡里意见,而加以验证。然后召来与他共坐,仔细观察他的素质,以便了解他的成功成事之处。如可以举拔,就待时任用。凡是问其国家忧患之事而应对不穷的,下到乡里调查了解他的能力,而没有大过的,便提作上卿的助手。这叫作“三选”。
这段记载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www.xing528.com)
第一,关于人才的地位问题。《管子》一书高度重视人才,把人才的得失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管仲认为,“求天下之精材”“收天下之豪杰”是实现国家富强兴盛的根本保证,强调“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管子·权修》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就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培养人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战略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把人才的培养视为百年大计,体现了管仲的远见卓识。
关于人才的选拔问题。对于为政者来说,人才的发现与选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举贤是基础,选贤是关键。从《管子》一书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齐国,齐桓公求贤若渴,鲍叔牙荐贤让能,管仲知人善任。可以说,这三人组成了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决策群体,成为成就“一匡天下”霸业的领导核心。在人才的选拔上,齐国制定了“三选”制度,即由乡长、官长、君主三个层次逐级选拔。这种“三选”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基层官员埋没人才、有贤不报,也可防止君主随心所欲、任人唯亲。
关于人才的使用与考核问题。《管子》一书提出了“三本”“四固”“五务”与“省官”制度。所谓“三本”,是指用人的三个标准,即“重德”“察能”“量功”。通过这三项指标的分析、考察,看所选用之人的品德与地位、功绩与报酬、才能与官职是否相称。所谓“四固”,是指把能否行仁、辞让、公正、恪职四个方面作为人才选用的基本标准。所谓“五务”,是指“君择臣而任官,大夫任官辩事,官长任事守职,士修身功材,庶人耕农树艺”,也就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意思。所谓“省官”制度,是指对各级官吏的职责进行考核、检查和监督的制度。“省官”的前提是要明确官员的职责,并根据职责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要具体,不仅看大德与大节,而且看实绩。
第二,为能及时发现、发掘国内各类人才,将各地有才能的贤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做到野无遗贤,齐桓公在齐国建立了层层举荐、逐级选拔责任到人的人才选任机制:治理“五属”的各级官员,齐桓公要他们随时报告本辖区的优秀人才和不良分子。若隐而不报就要受到惩罚。齐桓公在乡长报告政事时郑重宣布:蔽明、蔽贤、下比(包庇无德无才之人)之罪列在五刑之列。同时,在国中推行层层举荐人才的“三选制”。规定各乡乡长要把本乡有才学和武功的人才推荐给政府,称为“乡长所进”,是为第一选;乡长推荐的人经过官府有关部门一段时间的试用考核,优秀者推荐给国君,称为“官长所选”,是为第二选;国君再亲自用一系列治理国家的难题询问,并通过具体的做事办差考察,合格者任命为上卿的助手,称为“公所曾相”,是为第三选。“三选制”以才能为用人标准,通过层层举荐、考察,将大家公认的各层次的人才逐级筛选出来,基本排除了当时各国“世官世禄”的贵族世袭制的束缚,形成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第三,“三选”制度所体现出的是德才并重的用人理念。《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都记载了齐桓公要求乡长和五鄙大夫每年定期向他推荐德、才之士,即在全国二十一乡和五鄙中从基层选拔有德(即慈孝父母、悌爱兄弟闻名于乡、里)和有才(即强壮勇猛闻名于乡里)之士留以备用,而对于那些不慈孝父母、不悌爱兄弟的无德之徒也要上报朝廷,准备予以应有的惩罚。在《管子》一书中强调,“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管子·牧民》),“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管子·立政》),“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管子·五辅》),“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管子·君臣上》),这些都说明齐国统治者用人方面德才并重的主导精神。齐国的三选制度对于当今的人才选拔具有启迪意义。一种好的制度,能真正提拔有才能的人,并委以合适的位子。经过“三选”,能有效避免错误的决定,淘汰弄虚作假的人。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第四,从实践中提炼经验,加以理性地总结,形成一套理论,然后再把这种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加以政策化、制度化,这是齐国有为政治家遵循的思维原则。齐国有为的政治家们高度重视用人方面的理论建设,如姜太公就提出了“六守”“八征”的用人理论。六守是指“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姜太公从德、能两大方面对人才进行了界定,并提倡对人才进行系统的考察、测试,并最终加以验证,认为“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断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六韬·文韬》)八征是指“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六韬·龙韬》)。主要是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识别人才的具体办法。另外,管子的“三本”“四固”说也是齐国用人理论系统化、科学化的代表。
齐国有为的政治家不光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全面、系统、条理的科学理论,而且勇于将理论应用于政治实践,形成完整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和制度。管仲所推行的三选法就是齐国用人制度建设的杰出代表。据《管子·小匡》记载,当时齐国的用人不但在中央决策层有明确分工,各成员各自分管一个方面人才的选拔任用,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的体系,实行乡长、官长、君主三级管理。不但规定了各个领导者的职责,而且还有监督、考核,谁蔽贤谁就要被问罪。从三选法看,齐国的有为政治家们不光喊口号,作姿态,或者只把问题放在理论层面;而是扎扎实实地应用思想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其加以补充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