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要求】
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抒情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审题提示】
题目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要写自己的家乡。家乡可写的内容有很多:家乡的人物、景色、物产、习俗以及在家乡的生活……这些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一种、两种或几种重点描写,要写出它们的特色。在文章中要通过对家乡的人、事、物的描写来体现自己对家乡的某种情感,比如热爱、怀念(思念),等等。
【作文指导】
写家乡的人、事、物,可以采用叙述、描写的方式,但要体现自己对家乡这些人、事、物的某种情感,就必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来使文字充满情意和张力。情感从何而来?可以通过回味或实地考察家乡,再度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找到情感的触发点,然后自然而然通过对家乡的人、事、物的描写来抒写对家乡的情感。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者可以结合运用。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示例:如今,我已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离开了您——我的妈妈。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会放弃,因为您说过的话,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语言。尽管有些是批评,是责骂。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柔和的春风,抚弄着我这枝新发的柳条;您是淅沥的细雨,滋润着我这株娇嫩的小草;您是蓬勃的大树,为我遮挡了狂风暴雨;您是冬日的暖阳,用您那温暖的光芒,照进我迷失的心房……妈妈,谢谢您!
这段文字除叙述外还大量采用了比喻句来直接抒发自己对妈妈的感谢之情,最后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感谢之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把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让读者去慢慢体会。写家乡的景物、习俗或生活经历时,主要采用描写、叙述的手法,在写作过程中把作者自己的感情渗透在这些叙述、描写、议论中,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优美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习作选编】
乡 情
对成都,我有一股化不开的浓情;对成都,我有一种说不清的自豪;对成都,我的情流淌在了血液里……
成 都 的 味
纵横交错的街道人头攒动,最热闹的还数那一条条小巷。收拾好心情,漫步在古朴祥和又不乏现代气息的成都小巷,四周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整条街飘散着诱人的香气,每家小铺的美食都锁住了你的目光:香喷喷的酸辣粉,甜滋滋的三大炮,热乎乎的油茶,火辣辣的凉粉……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碗可口美味,仿佛化身成了美食家享受着四周的轻松。细细品味,热烈的辣,细腻的甜,醇厚的酸……鲜美的味道缠绕在舌尖。满街是欢快的脚步。
成都的韵
早晨的锦里安静祥和又不失繁华,放眼望去,一排排棕色的房屋排列着,郁郁葱葱的树叶簌簌地抖动。蜿蜒曲折的青石路被岁月的脚步打磨出浅浅的光滑,似乎在诉说着对岁月流逝的感叹。“锦官故里留诗韵,蜀汉遗风第一街。”不宽不窄的小巷有着明朝的印迹,小桥流水边的木楼茶馆里,悠闲的人喝着盖碗茶,享受着那份宁静淡远。
午间的杜甫草堂弥漫着诗香气息,漫步清幽秀丽的园林,你将会被这份安静所感染。走至花径,满园繁花仿佛就在眼前,红绿交相辉映,蝴蝶蜜蜂忙碌不停,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傍晚的宽窄巷子华灯璀璨,一片片红灯笼挂在街道两侧,现代又不乏古朴。披着一身红光穿梭在摩肩接踵的巷子里,流连在琳琅满目的商铺中,令人乐不思归。
成都的每一处都烙印在我心里,无论是它的味,还是它的韵,都是繁华的象征。“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是我的精神驿站,也是宜人的天府之国。我愿意梦落天府,醉在成都。(何美羲)
点评
作者开头以“化不开的浓情”“说不清的自豪”“流淌在了血液里”直抒浓浓的故乡情,然后选择故乡成都的“味”和“韵”,把“故乡情”融入特色的美食描写里,也融入古朴优雅的锦官城的建筑里。这两段的景物描写,无处不透出一个情字,再加上巧妙引用古典诗句,文章更显历史的温情。文章结尾的“成都,是我的精神驿站”“我愿意梦落天府,醉在成都”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热爱之情。
乡 情
我的故乡在云南省景谷,这是我爸爸的家乡,每到春节时,我们全家都会回去过年。
在那里,我认为最漂亮的就是被称为云海的地方。每到早晨雾大时,那里的云便会压得很低。如果站在观景台上,就可以看见云海了。一片一片层层叠叠的白云向同一个方向缓缓地飘着,太阳的光洒在上面,把云朵染得金灿灿的。从云中露出的山顶,就像一座座小岛,坐落在空中。等云散开后,还能看见下面的山谷田地,整个县城也尽收眼底。
景谷还有一个特色是过年前要吃杀猪饭,在那里家家户户都要杀猪请客,来庆祝新年的到来。在这顿杀猪饭中会有蘸水白肉、烤肉、酸菜炒肉等几个大菜。我最喜欢的是烤肉,景谷的烤肉是用现杀的土猪肉刷上油,再将它放进专门的夹子来烤,最后再配上辣椒粉,伴随着新鲜土猪肉的味道,真是香极了。
每年最有趣的就是抓鱼了。先用石头在小河中围一道弧形,然后用泥沙将其填满不漏水,这样,就基本上阻断了河水。接着把河水引流到另外一条分岔后,就可以直接抓鱼了。这里的小河有一种叫红尾巴的鱼最多,常常藏在石头缝里,每次我都是寻觅半天都见不到,可姑爹却每隔不久就会抓到一条。抓完后,我们便会把这些鱼和菜炖起来,最后就可以吃到可口的红尾巴鱼和喝到鲜美的鱼汤了。
每当大年三十吃年夜饭时,姑姑和姑爹、大伯和大妈,还有苗苗姐姐都会回到爷爷奶奶家,我们一大家子总是团聚在一起,非常热闹。吃完年夜饭,我们还会一起看春晚、放烟花。
故乡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每当想起这些事,我的心中总会思念起故乡。(李宜谦)
点评
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故乡的云海、每年的“杀猪饭”、和姑爹一起抓鱼、一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几个片段。这几个片段是作者精心选择的,体现了故乡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这也是作者对故乡深深眷念的地方。片段描写没有太多抒情的语句,但对故乡生活的思念之情融入了字里行间。
乡 情
说到家乡,你也一定会有一种亲切感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也不例外,那里承载着我最美好的回忆……
乐至,高峰乡,一个很偏远的地方,那里科技并不发达,人们也并不富裕,而这里,就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的乐园。
初春,大地刚刚从沉睡中醒来,小草拉开了土的窗帘,小动物们也纷纷出来舒展着筋骨。而度过一个寒冷冬天的我,脱去了厚重的外套,浑身清爽,也撒丫子到处窜着。当然,这也正是采春的好时机,自然不能错过!(www.xing528.com)
缓缓爬上后山,那儿便是植物的乐园了,有野花、野草,还有不知名的野菜。最好玩的便数睫毛草了。这草可真怪,没叶子,还是一节一节的,活脱脱一个天然的拼接玩具。不过,嫩的,绿得漂亮,但不经折腾;老的,耐玩,却是黄绿黄绿的,不好看。为此,我总得纠结好半天,要知道,想找到完美的一株可不容易。直到回了家,终于可以享受成果啦!拼小鱼,拼花篮,还能锁睫毛。这个乐趣,直到夏天到来,都不会消逝。
夏日,太阳正是毒辣,这时,荷塘便成了我的乐园。脱了鞋,踩到泥里,凉飕飕的。头上烈日当空,脚下却是凉凉爽爽,在夏天能这样,也是难得。有时玩累了,随手摘一个莲蓬,掰开,去掉苦芯,张口就吃。纯天然,无公害,甜甜的,味道棒极了!
叶儿枯黄,风也呼呼吹起来,秋天到了。这便是……吃的季节了!山脚的沙棘,树上的野果,还有拐枣,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时刻!最好吃的还数田旁树上结的甜果了,婆婆说那果子早上吃不得,只有晚上才能摘下吃,为此我总会在晚上黑漆漆的时候缠着婆婆带我去摘。一个标标准准的圆球,鲜红鲜红的,因为甜,我总爱叫它甜甜果。手电一照,它在叶子中间显得尤为突出,手轻轻一打,“唰啦”,一个黏糊糊的小球应声而落。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到了嘴里,嗯,好甜,像蜜一样甜!一下便吃完了,还不忘舔舔手指,又急忙叫着婆婆:“再来几个,再来几个!”简直一副小馋猫模样!
美食的盛会渐渐落下了帷幕,寒风猖狂地呼啸着。冬天,来了。
正是在这个冬天,我告别了这个乐园,告别了睫毛草,也告别了甜甜果。为了上学,我回到了成都。当我坐在车上,看见熟悉的村落渐渐变小时,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正一点点地走出了花儿、小草、果子的怀抱,走向冰冷城市的大门。此时的我坐在车里,穿着羽绒服,却丝毫感受不到温暖。
学业渐渐繁重起来,我也不常回去了,只是这份乡情,却一直、一直被我珍藏着。这,是我最难忘的情,也是我最美好的情。(黄思绮)
点评
作者的故乡之情融入在对故乡的几个片段描写中。文章开头以“我的乐园”称自己的家乡,足见故乡给作者带来的快乐。故乡的后山,是植物园,当然也是作者的乐园了,一节小小的睫毛草,就是“我们”的全部世界。夏季采摘路旁的甜果,更是祖孙二人幸福的回忆。欢乐落下帷幕,自己为了学业,不得不离开故乡,来到冰冷的大城市,虽然穿着羽绒服,却丝毫感受不到温暖。这里,作者的情感变得直接起来,没有一点掩饰。在文章结尾,更是直抒胸臆:这份乡情“是我最难忘的情,也是我最美好的情”。
乡 情
又到满城金桂飘香的季节,乡下的核桃树也坠满了沉甸甸、绿油油的核桃果。姨妈发来的照片里,三姨婆怀里的小表弟睁着亮晶晶的眼睛,两只白嫩嫩的小手使劲儿拽着没剥壳的绿色核桃果就想啃,嘴巴上还挂着晶莹的口水。看到照片,我嚷嚷着要回乡下看看。
乡间公路旁,远远就看见了三姨婆背着小表弟。三姨公扛着锄头,笑呵呵地向我们招手:“回来啦!慢点开,慢点开!看我们把进院的路修好了,你们好停车。”说着,院子里就横冲直撞地跑出来一群鸭子,“嘎嘎嘎”地叫着,旁若无人大摇大摆着屁股,一头扎进屋边的池塘。春节才买回来的小羊羔慢慢地踱出来,好奇地看着我,“咩咩”叫着,似乎已经忘记我这个老朋友了。几只骄傲的公鸡“喔喔”打着鸣走开了。乡下的一切仍然这么亲切!
爸爸和表叔负责在院坝里打核桃,我们一行人则浩浩荡荡去后山坡挖花生。
说是山,只不过是一座小丘陵。前两天刚下过雨,湿润的泥土里长出了一丛一丛地木耳(地衣)。一路上,我们遇见两只黑狗汪汪大叫,一只小猫跑得飞快,“唰”地一声消失在林子里,一窝鸡叽叽咕咕地闲庭信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当年的田园生活,跟我们现在也并无二致啊!
不一会儿,我们就走到花生地。
花生地只有我的小书房那么大,已经长成了绿茵茵的一片。三姨婆麻利地解开背带,铺在田埂上,抱着小表弟坐下。三姨公放下锄头和背篼,一脚踏进地里,顺手拔起一株花生,笑呵呵地说:“才下过雨,泥土很松,花生一下就拔起来啰!”我“扑通”一脚踩进地里,“哧溜”拔起一株,高高举起来,看着满串的花生果,欣赏着自己的“佳作”。突然,妈妈指着我沾满泥土的凉鞋,哈哈大笑:“你看你穿了一双松糕鞋!”我低头看了看,“扑哧”一声笑了。
三姨婆前一阵在镇上照顾小表弟,和三姨公老两口几月不见,闲闲地拉起家常。三姨公笑道:“那天我种花生的时候下起大雨,我还以为今年收成不行。结果还真不错呐!”三姨婆剥了一颗花生塞进嘴里:“嗯,还甜,好吃!”三姨公又说:“你还是经常回来看看吧!”三姨婆点点头:“要得!”不知不觉,花生已装满大半筐,我们也该下山了。
妈妈帮助三姨婆背好小表弟,三姨公扛起锄头,背着背篼,我和表妹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沿途,我们还拔了一把蒜苗,挖了一包生姜,摘了两个柚子。那只跑得飞快的猫不知从哪里又冒出来,“咻”地冲到队伍前面,为我们带路。
院坝里,爸爸远远地朝我们挥手:“你们下来啦?核桃打好了!”我招呼着表妹欢蹦乱跳地冲了下去。
再回头望一望背后的小山丘,竟然也有点“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了。(程惟扬)
点评
家乡可写的内容很多,作者只选择了家乡的人物、景色、物产做重点描写,在平实的叙述中,融进了自己对故乡的情感。文章虽然有点长,但叙述得有条有理,一点也不显凌乱。其中所透露出的生活气息,非身历其境者难以描写得这么细致与生动。
乡 情
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我都会经过一棵芭蕉树,它总是让我想起故乡的奶奶对我的关爱。
端午前夜,我们都回到了老家。端午早上,我刚起床,就被奶奶拉到厨房去选蛋。“要选又大又白的。”奶奶叮嘱。选蛋?干什么?“嘿嘿,烧蛋吃。”奶奶看出了我的不解。烧蛋?这又是啥?我满腹疑问,但还是从一堆蛋里挑出一个又大又白的给她看。奶奶哈哈笑起来:“那是鹅蛋。”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那你帮我选。”她没有应话,弯腰挑起来,一会儿,就拿了一个又大又白的蛋给我。接着,她又给了我一根黑的棉线,叫我缠到蛋上去。我摇摇头说:“我不会弄……”奶奶笑笑,拉着我的手,将线一圈一圈地缠在蛋上。
我拿着缠好线的蛋去厨房,几个堂兄妹也都拿着蛋站在灶前。奶奶叫我们把蛋轻轻地放进灶膛。那时用的是土灶,奶奶拿起火钳,不时夹起柴火放进灶膛里。“啊,蛋会不会被烧烂啊?”我看向奶奶,奶奶微微摇了摇头。
我只好按捺住心中的诸多疑问,专注地看着奶奶烧火。火红的火苗掉下来,我愈发紧张了。突然,奶奶说了一声“好咯”,好了,可以吃啦?我兴奋起来,看着奶奶将蛋一个一个夹出来。
蛋壳白中带着柴灰的颜色,在我眼中格外好看。“别碰,还烫!”奶奶惊叫一声,我看见堂弟悻悻收回手,撇了一下嘴。我也默默收回手,揣进衣兜。
“不烫了。”我感觉等了很久很久以后,奶奶终于将蛋分到了我们每个人手里。我捧住鸡蛋,发现那圈细长如发丝般的黑线仍然绕在蛋上,居然没断!
我扯开黑线,习惯性就丢。奶奶一把抓住我的手,紧张地说:“别丢!还有用的!”说罢,将黑线小心翼翼地绕在我的手腕上。
“快吃吧。”奶奶碰了碰我。我轻松地剥开了蛋壳,嫩嫩的蛋白露了出来,一口咬下去,糯糯的,香香的,比白水蛋好吃多了。
吃完蛋,奶奶带我们来到一棵芭蕉树前,让我们把手中的黑线缠到树上去。“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你们会像芭蕉一样壮实。”奶奶神秘地眨了眨眼。
“奶奶,我能把线带回家吗?”“好啊”,奶奶告诫我,“一定要找一棵又高又壮的树哦。”
我听从奶奶的话,将黑线缠在了一棵又高又壮的芭蕉树上。它长在我每天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每次看见它,我都会想起那个端午节,想起奶奶对我的爱。(黄紫蓝)
点评
这篇写人叙事文章紧紧扣住“奶奶对我的关爱”,把我们带入到美好的回忆中去,让我们得到美感享受。第一段睹物思人,由上学路上的一棵芭蕉树想到故乡的奶奶,总起全文,也是情感的起点。中间详细描写了端午节回老家,奶奶亲自给我们烧蛋的过程,细微的动作、人物之间的对话无不突出奶奶对我们的爱。结尾又回到上学放学路上看见的这棵芭蕉树,又勾起奶奶对我的关爱。全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作者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抒发得非常自然,可谓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