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古诗词审美教学案例分析

中学古诗词审美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笔者在此以《春江花月夜》作为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这首古诗的音韵、语言、意象、意境、情感、哲思无一不让人为之倾倒,是古典诗词中的巅峰之作,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中学古诗词审美教学案例分析

(一)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模块《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升学生的诗词阅读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诵读,能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能够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意象,掌握语言技巧,能够对诗歌进行初步的赏析,受到诗歌魅力的熏陶,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感受。根据新课程标准,笔者在此以《春江花月夜》作为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介绍写作背景,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全面感知《春江花月夜》。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3.德育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诗词内容中所描述的大自然亘古不变,而人类的生命却如此短暂,但是不必哀伤,短暂的生命仍然能够焕发出光彩。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蕴含其中深邃的哲理,能够初步形成情景交融、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

找到情感的切入点,深入地挖掘内涵,领悟意境美、意象美。

三、教法探究

主体探究法;导学点拨法;情景设置法。

【设计依据】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之中发现诗词的意境内涵。鼓励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春江花月夜》的内涵,最后能够实现再创造。通过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推动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发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月”的诗句,摘抄下来,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讨论。

2.教学新课

(1)知人论世

鼓励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和《春江花月夜》的写作背景,介绍作者时应该包括年代、生平简历等,介绍诗词时应该包括创作的原因、引发作者情感波动的缘由,学生介绍的不足之处,教师补充说明。

①诗意朗读,领悟诗情

通过多媒体,直接播放名家朗读的《春江花月夜》,学生能够在悠扬的音乐中,听着抑扬顿挫的朗读,边感受诗的优美意境,鼓励学生进行模仿。个人朗读,分别让不同的学生模仿名家的朗读,朗读过程中要注意高低、快慢、节奏等,教师可以对此进行点拨。集体朗读,可以分为男声朗读、女声朗读、男女同时朗读等形式,对诗进行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之中领悟诗的韵律之美,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领悟到作者情感的波动,真正走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②师生共同研讨诗歌的声韵美和节奏美

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鼓励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收集的有关月的诗句,共同交流这些诗句所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生1:描写自然美景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这句诗中,月亮就像自己亲密的伙伴,在孤独无助时来到自己身边,照亮前行的路。

生2:带有生命哲理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生命如斯,岁月如流,月亮仍然还是那个月亮,但是月亮下的人却早已不知去向。

生3:描写思乡怀人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远方的牵挂,归乡的脚步仍然遥远,但是照亮故乡的月亮就挂在头顶。

生4:描写离愁别绪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明日就要离开熟悉的地方,走向远方的未知,不知何时何月才能够再次回来,圆月也残缺不全,点点哀愁涌上心头。

【设计依据】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只有领悟到情感,才能触及诗歌的灵魂。让学生反复诵读,注意节奏和音律,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能够让学生找到感情的契合点,能够品味诗词中的意境,能够产生独特的体会。任何人诵读诗词,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一首诗词很难让学生有质的飞跃,只有在不断的诵读之中,不断地联想比较,才能够真正地把握诗词的情感所在。

(2)鉴赏品评,品悟诗的意境美

根据教学重点,主要体会诗歌的意象美,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思和哲思。

首先,再次了解一下诗的含义,提出问题:通过初次对《春江花月夜》的诵读,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内容?从哪些内容中能够体现出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上述问题,把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罗列,选出其中最佳内容。

根据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和画面美。

通过多媒体,教师挑选了一些和诗歌意境相配的优美的山水图画,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进入情境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让每个学生反复诵读能够打动自己心灵的诗句,用语言描述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首先对其中的一幅图画进行了阐述,做示范解读,然后让学生对此进行补充,共同对图画进行点评,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把自己的理解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描述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如梦如幻的景色中感受画面所透出的感情。

(3)赏析诗的情感美和哲理美

根据本文的教学重点,针对主要诗句进行分析;通过图画引出古诗,对图画进行解读,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赏景——寂静幽美

析理——哀而不伤

明情——哀伤悲凉

六、案例设计思想

《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为优秀的作品,被闻一多先生高度称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这首古诗的音韵、语言、意象、意境、情感、哲思无一不让人为之倾倒,是古典诗词中的巅峰之作,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到诗词的韵味,所以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就采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进行反复的重读,让学生感受诗词中哪一句最能打动自己,针对这一句再次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美和语言美,对诗文的鉴赏能力也不断地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对古典诗词的讨论中,鼓励学生自主发言,把自身对诗词的感受和欣赏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向纵深处挖掘诗歌的美。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会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不断地抛出各种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指定方向。在多媒体的作用下,音乐响起时,名家朗读《春江花月夜》的声音也随之而来,一下子就把学生拉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示范解读和指导之下,迅速地通过举一反三,自主品读《春江花月夜》的精华。根据上述环节,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意境,也能从微观上了解字里行间的情感,不同学生对此体会不同,真正实现了个性化阅读。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课堂的描绘,通过想象的再创造,再次展现了诗的意境,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反复的诵读和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一起对诗词进行鉴赏,不断地提出新的看法,闪出新的灵光,实现艺术的再创造。古典诗词带给学生的是无尽的美,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也能够让学生的灵魂得到洗涤,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真正领悟到生活中的美,最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苏教版必修四《声声慢》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2.设计特色

联系作者的生平与其他作品,感受本词中沉重复杂的愁情;联系法国诗人克洛代尔的译文,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通过联系本板块其他词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练习,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二、教材分析

1《.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1)基本要求

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理解《声声慢》中语言和情感抒发的一致性;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能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2)发展要求

体会并总结本板块四首词在选材和写法上的共同点,从而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

《声声慢》中的“愁”的感悟和表达如此沉重复杂的愁的表现手法。

3.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声声慢》又是其后期的代表作品,故通过对本词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和婉约派风格特点的认识。

4.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教材有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内容情感和写法上难度相应低一点。联系与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清照其人、其词和婉约派词有一定的接触,但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和婉约派风格特点没有深入明确的感受;学生在意象和表达“愁”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联系她的其他作品理解她的“愁”;分析词中情感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叙抒情)结合,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比较阅读,感受婉约派的艺术风格,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作者沉重复杂的“愁”。

2.教学难点

作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六、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清照语言的独特魅力。

3.比较鉴赏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诵读课文,疏通文义,初步感受;提出预习中遇到的字、词、句、文义等方面的疑问。

2.教师的教学准备

与上课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1.以《如梦令》导入

(1)诵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师:此词描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生:乐。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

(2)诵读《声声慢》

师: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哪里直接传达出来了?

生:愁,从“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传达出来的。

师:作者的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怎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她在写《声声慢》时怎会有如此浓重的愁呢?联系其生平,运用知人论世法去理解。

(多媒体展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两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师:《声声慢》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生:后期。悼亡之悲、流亡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愁苦。

2.朗读,初步感受。

学生齐读,听录音朗读。

师:录音朗读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词中平声音字较多,平声音的延长性使感情深沉苍凉。故朗读时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以传达深沉的愁苦情感。

3.全词赏析

师:作者是怎样传达她那沉重的愁苦的?

生1:直接抒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2:间接抒情,包括借叙抒情和借景抒情。借叙抒情表现在“寻寻觅觅”“守着窗儿”;借景抒情表现在上阕的淡酒、急风、过雁,下阕的黄花、梧桐、细雨。

师(讲解):“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词人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溃、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为全词打下了哀婉凄凉的情感基调。

师:紧接着词人写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天气

师(讲解):“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

师:这愁苦如何排遣?结果如何?

生:喝酒、看天空,结果是愁更浓重。

师(讲解):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风之急可见身之冷、心之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酒之淡更显愁之浓重,借酒消愁尽管愁更愁,但最起码有醉时的片刻解脱,而酒不管怎么喝却片刻都压不了悲愁,是酒太淡还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惨淡。“晚来风急”承前“乍暖还寒”,秋天的晚上与白天温差较大,喝酒一般在晚上比较多,并且夜晚更显凄苦,衬托愁苦的浓重。“晚来风急”,古人有晨起喝扶头酒的习俗。下阕的“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与之照应。白天尚且无法排遣愁苦,更何况是凄苦的漫漫长夜?一天到晚都在受愁苦的煎熬,甚至接下来的夜晚,也许第二天又是如此,“晚”字使愁苦煎熬的时间显得很长,可见其浓重。

师:意象“雁”如何理解?

生:“雁”点明秋,象征离愁。

师: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似曾相识”如何理解?

(明确:

匀起思乡之愁、亡国之痛: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流露悼亡之悲: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

师:紧承上阕仰望天空,下阕作者是如何排遣愁苦的?(www.xing528.com)

生:“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作者俯视地上的黄花。

(出示幻灯片:“黄花”意象在史正志的《菊谱》中解释为:“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师:如何理解“如今有谁堪摘”?

(多媒体展示:

“有谁堪与共摘”:当年也曾与丈夫“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而今“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又匀起了悼亡之悲。

“有何可摘”: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摘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你看,它们都抱枝枯萎了。枯萎凋零的菊花多像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师(讲解):“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不能看天空过雁,不想摘地上黄花,只好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

师:如何理解意象“梧桐”“细雨”?

生3:梧桐叶落,秋色愁人。例如,温庭筠的《更漏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生4:雨丝象征愁丝。例如,杜牧的《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出示幻灯片:

细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壮志难酬之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师: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师(讲解):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比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师: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4.比较阅读

师:法国诗人克洛代尔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做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

(多媒体展示: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师:比较《声声慢》与《绝望》,就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谈谈你的看法。

(多媒体展示:

《绝望》直抒胸臆,声嘶力竭,未选取任何意象。

《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师(讲解):改写的诗,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直白浅露,并显得情感“泛滥成灾”。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已面目全非了。

九、板书设计

直接抒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借叙抒情“寻寻觅觅”“守着窗儿”

借景抒情: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十、作业设计

1.背诵《声声慢》。

2.思考课后练习4。

3.比较本板块四首词,总结其艺术上的共同特点。

4.比较《声声慢》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认识婉约派词和豪放派词的风格特点。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雨霖铃》教学设计

一、概述

《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教读诗词,作为婉约派的创新者,柳永的这首词抒写离情,通过对惜别场面和别后情景的描写,抒发深沉和离情别绪;通过秋景的衬托,写出男女恋人分别时的万千愁绪。这首词做到了雅不避俗、俗不伤雅、雅俗共赏、和谐共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会《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把握意象,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对于诗词等文学类的阅读就更少得可怜;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人生体验较贫乏,而对于诗词这种对语言感悟、对人生体验要求较高的文体来说,学生的阅读品味更是一个难点。

2.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课件展示、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本课综合运用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各种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投影;《雨霖铃》MTV;朗读Flash。

六、教学时长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聆听《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中凄美的意境,从而导入本课。

2.讲授新课

(1)一进感觉,初步感受

①听录音,全班跟读

师:刚才我们第一次共同走进了这首词,听了录音,自己也读了一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这是一首有关什么内容的词?

生:送别词。

师:哪个词可以体现这一主旨?

生:“伤离别”。

师:你们觉得这首词美吗?

(学生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师:我的感受这首词很美,它是一种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

②知人论世

师:是谁创作了这样一首凄美的词?

生:柳永。

(多媒体展示:

柳永: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现存有《乐章集》。

写作背景:作者才情卓著,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③明确基调

师:通过对柳永的生平以及这首词创作背景的介绍,结合同学们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我们朗读这首词,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呢?换句话说,这首词的基调应该是什么?请一位同学谈一谈。

生:这首词的基调应该是低沉、哀婉、悲伤、凄清。

(2)二进文字,整体把握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这样的基调诵读这首词,让我们再次共同走进这首词的世界。如果说第一次是走进这首词的第一感觉,这一次我们要走进这首词的文字,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这首词的文字,理解词的字面意思,有疑问请举手,并且思考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同桌讨论,回答)

生1:上阕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生2:下阕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

(3)三进意境

学生朗读全文。

师:通过几次朗读,我相信同学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幅爱人离别图,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词,通过分析意象去品味意境,掌握词的艺术技巧。

(学生朗读、分析,教师点拨)

(明确:

词中描写的景物、意象、意境:

上阕实写:寒蝉、长亭、骤雨(凄切悲凉);烟波、暮霭、楚天(苍茫落寞)。

下阕虚写:杨柳、晓风、残月(凄清孤寂)。)

(4)课外延伸(课堂练习)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师: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写饯别?请做简要分析。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多媒体展示:

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亦可)的手法,借助眼前烟水、飞鸟、青山和白苹等意象,通过遥望和凝思,想象别后友人的情景,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融为一体,来表达离情别绪。)

师:柳永的《雨霖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把离情别绪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通过前面的诵读、感悟,想必同学们对此已有了较深刻的体会。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会,说一说自己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并做简要分析。

生:我最喜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此句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想象与友人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在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此情此景,越发增添了凄清、伤感的情调。此句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精心刻画了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从表现手法上看,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多媒体展示:

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设想别后场景,是虚写;铺写别时之情,是实写。)

八、课后作业

自读《语文读本》上的柳永的《望海潮》,感受其意境。

九、教学反思

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活力和人文精神。在上完《雨霖铃》后,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第一,朗读环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地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词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介绍完作者之后,就以学生自由朗读、个人朗读、教师示范、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这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了诗词朗读的指导。

第二,诗词鉴赏环节。笔者在课堂一开始就呈现了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这些诗词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习,又为本课的意境创设做了铺垫。在语言赏析中,笔者也注意到引用一些诗词来丰富这堂课浓浓的诗词意境。笔者认为这种无形中的渗透远比直白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尚有一些笔者还没有兼顾到的问题。首先,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感觉时间很紧张,不够舒展自如。其次,在引导学生感悟词人表达情感的教学中,稍显生硬。学生拥有感知感情的能力以及拥有发现美、表达审美体验甚至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各个阶段的目标。笔者奢望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变成灵动的语言。最后,学生讨论不够充分,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希望笔者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改观自身目前的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