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新路径:白话小说审美教学优化的实践

探索新路径:白话小说审美教学优化的实践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白话小说教学如果遵循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进行解剖,教学只能停留在知识的巩固上,而不是美的体验。(一)整体感知,把握结构之美只有好的框架所构成的房屋才能耐用、美观,同样只有好的结构的小说才能显示出美的价值。在鉴赏古代白话小说时,适当地转变视角有益于审美教学的展开。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自然通俗,但其韵味也丝毫不亚于文言小说。

探索新路径:白话小说审美教学优化的实践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课程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内容问题,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不单是怎么教,更侧重的是教什么。古代白话小说教学如果遵循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进行解剖,教学只能停留在知识的巩固上,而不是美的体验。那么,古代白话小说审美教学要教些什么呢?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取舍呢?

(一)整体感知,把握结构之美

只有好的框架所构成的房屋才能耐用、美观,同样只有好的结构的小说才能显示出美的价值。古代白话小说是由庞大的人物体系、复杂的故事情节、纷繁的社会风俗构成的鸿篇巨制,而这都需要有一个好的结构来联结,才能使得小说脉络清晰、浑然天成。

中学语文课本的古代白话小说都是节选经典部分,但如果仅从单一的章节中去体会整个结构之美,只会导致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应该把人物放进原著中,整体感知,来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结构之美。

这种独特的结构艺术不能单从一个章节中显现出来,人物的经历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显现出不同的人格魅力,其情节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强化了金家父女与郑屠之间的矛盾,鲁达适时地出现在潘家酒楼,遇到啼哭的金家父女,接着细心地保护金家父女逃离虎口,三次激怒郑屠、拳打镇关西,骂他诈死借机出逃,这一情节的安排不仅突出了其脾气暴躁、疾恶如仇的性格,同时也显现出鲁达粗中有细、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

而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火烧瓦罐寺”这些部分,也彰显了人物的另一个性格特点——不受束缚。鲁智深即使做和尚也依旧我行我素,不守清规戒律,照样喝酒吃肉,喝醉之后还缠拴菩萨和山门,杀人放火,路遇不平依旧行侠仗义,酣畅淋漓,快意人生。人物的性格特征依据情节发展在不同部分中显现出不同的一面,整体去感知全文,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能更全面地了解人物的形象。

同时,单一的人物情节结构的安排往往对整个情节结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由鲁达倒拔垂杨柳引出了林冲,之后才有林教头刺配沧州道中,他在野猪林一条铁禅杖打破了高俅的阴谋,救下林冲且一路风雪护送到沧州之事,从而把叙述视角转到林冲,结构自然而衔接。这种把主要人物的矛盾和事件相对集中起来加以叙述,英雄的个人传奇往往交织着其他英雄人物,以不同人物的传奇故事串联在一起,形成了《水浒传》独特的结构艺术。

古代白话小说的结构艺术往往在单篇单章中不能完全显示出来,如果割裂原著来分析,往往是一叶障目。教师在审美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事件讲解为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关注原著,扩大阅读面,去感受不同的章节的不同的结构之美,感受作者的不同的艺术构思之美。

(二)转变视角,品析人物之美

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收获,更何况是复杂多变的人。因此,要深入了解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必须尝试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欣赏。(www.xing528.com)

在鉴赏古代白话小说时,适当地转变视角有益于审美教学的展开。例如,《范进中举》一文,首先作者以整体的视角来叙述范进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内心世界,对腐朽的封建科举的不屑以及对热衷于功名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批判嘲讽,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世风日下。在作者眼中,范进是一个可悲的腐儒。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着力刻画了范进的疯态,同时在情节安排上,范进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受辱,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同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为读者展示了另一个典型人物——胡屠户,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刻画当时的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其次,文章又用个人的视角来叙述范进中举前后的差距和变化。事件中的范进是一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考了整整35年,终于中举。他的迂腐及封建腐儒的那种执着促使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去应考,等到听到中举消息时他不敢信,亲眼所见后竟然喜极而疯。最后,从胡屠户、老太太、众邻居的视角来看,中举前范进是一个不懂得谋生技巧,只顾读圣贤书的迂腐无能的腐儒,四个小时连只鸡都没有卖出去。在胡屠户眼中,范进是一个迂腐无能的腐儒,说把女儿嫁给范进这“现世宝”“穷鬼”是倒运。中举后在胡屠户众人的眼中,范进是“天上文曲星”,学高貌堂,胡屠户不敢动手打范进,称呼也立即变成了“贤婿”,说女儿嫁给范进是“有福气”。中举前后的巨大反差,以胡屠户等人的视角来显现,带给读者“叙述空白”,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也增加了文本的讽刺性韵味。

又如,在《香菱学诗》一文中,在作者眼中,香菱是一个充满灵气、有气质的女子,因此作者大篇幅地描写刻画一个侍妾学诗,可见其爱惜之心;在黛玉眼中,香菱是一个聪慧灵秀、有悟性的女子,因而一改往常孤傲、目下无尘的性格,热情地教导香菱;在宝钗眼中,香菱却是一个呆子,学诗是自寻烦恼,因而我们看到了一向温柔敦厚的宝钗却说出“得陇望蜀”的话,可见多么不支持;在整个学诗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香菱是-个学习刻苦、锲而不舍的好学生。

人物性格与所处环境的不同,导致人物对待事件的看法也不同。转变视角来分析人物,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作者的构思意图,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作品,发现人物性格的魅力,体会人生百态,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情。

(三)从空白点切入,感受语言之美

中国国画讲究留白,一幅画总会有一些空白留给后人来品评,留有余地,留有韵味,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往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细品之下,韵味无穷。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自然通俗,但其韵味也丝毫不亚于文言小说。

例如,在《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要拜黛玉学诗,黛玉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从这句话的“虽不通”“大略”“也”几个词中,我们感觉这似乎是黛玉谦虚的说法。其实不然,这是由于黛玉寄人篱下的身份、敏感多疑的性格才导致她这样说话,使得她这样表达。要不然在众人知道是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她也不会这样为自己解脱:“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这句话可以看出,黛玉在众人的询问及开玩笑地责备时,她不是大方承认自己教香菱,而是用古人的话来推脱,说是“我是应别人的请求来解惑,并不是老师”。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崇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和“男尊女卑”,女子的诗歌写得再好也是不能传到外面去的,香菱在探春邀请她入海棠诗社时说她学诗是“顽”,而探春与黛玉也说学诗是“顽”,并不是认真作诗。在我们看来,香菱作诗的态度很严肃、很从真,并不能看出丝毫“顽”的意思,她几乎竭尽心血地学习作诗,十分珍惜这一次学习的机会。从黛玉、香菱的语言来看,每个人物的语言表层下其实都含有其他韵味,从中可以看出人物的多层性格特点。从香菱学诗这一件事中,我们看到的黛玉不再多愁善感、孤傲尖刻,而是一个学识渊博、热情宽厚的女子。

又如,在《杨修之死》一文中,把杨修死因归结于“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特别爱才重才的人,对徐庶“终身不设一谋”,他一直以礼相待;对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也能够原谅;对夏侯惇的听风就是雨,也只是伴怒……这都是惜才爱才,为何却不能容忍杨修呢?主要原因还是在杨修本人,从“园门改阔”“众人分酥”小事上卖弄聪明,又在“梦中杀人”事件中当众揭曹操的短;在大事上无贡献且不自知,参与立太子的斗争,犯了为人臣的大忌,而后更是不助军队渡过难关反而动摇军心。因此,杨修卖弄小聪明且不自知才导致其悲剧的产生。

细细品味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找出文本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下的留白的韵味,感受到语言之美,而且也能加深对文本、对人物的理解。古代白话小说文本中总是充满美的语言,需要教师去引导。如果教师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体会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对养成学生对美的

追求、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