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笔者都认为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较难的一类,而在中学教材中,大多数的诗歌作品都可谓佳作,想要将这些经典作品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并不是一件易事,是需要通过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审美想象等一系列的审美活动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下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语文的诗歌教育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口。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承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甚至生命感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美好心灵、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诗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和穿透灵魂的智慧,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都具有审美要素,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最大可能地驾驭文本,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之中,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地把握好读诗、品诗和悟诗的节奏,会更好地帮助我们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境界,受到美的陶冶,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笔者曾经有幸听了余映潮老师的《荷叶·母亲》,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对笔者有很大的启发,也给了笔者极大的鼓舞。余老师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寥寥数语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通过课堂切实学到了知识。
余映潮老师的《荷叶·母亲》课堂实录如下:
(师生问好后)
师:请把书打开,我们今天学习冰心先生的《荷叶母亲》,咱们首先熟悉课文,慢慢地、轻声地、自由地朗读起来。开始。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看着同学们刚才读书的神态,我想大家已经进入课文里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屏幕,了解一下作者。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师:请把“母爱、自然、童心”六个字旁批在课题旁边。(静候30秒)好的,下面有一个“默思静想”的学习过程,尝试一下“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什么是术语点评?很简单。所谓术语,在咱们的课堂上,就是语文的话语。比如,老师常常给你们讲的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等,都是语文的术语。现在默读课文,拿起笔,对课文进行发现。哪个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好,老师再举一个例子,在这篇课文中,2、3两段,从全文的脉络来讲,是插叙。从全文的构思来讲,因为莲花所以作者展开了联想,“联想”两个字也是术语。好,开始行动。
(静候近两分钟)
师:好,咱们来尝试一下。
(一学生举手起立)
师:好,谢谢!
生1:8、9两段,触景生情。
师:前面是景,后面是情,行,谢谢你!
生2:我认为最后一段升华了主题,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
师:继续说,中心是什么?
生2:本文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
师:注意,她用了一个关键的词——升华。升华的含义是什么?
生2:把一篇文章的中心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就叫升华。
师:很快地、急剧地,从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来叫作升华。概括得很好,谢谢你!
师:烘托的作用,很好。白莲谢了,出现了描写的主体,就是红莲。
生4:最后一段是对本文的总结,是以物寓人,借物抒情。对红莲的描写来烘托母爱,抒发情感。
师:好,借物抒情。
生5:第6节有一个省略号,它可以使我们展开联想。
师:这个省略号让我来体会的话,也许就是作者的一个感慨,她看见荷叶倾侧下来,为红莲挡住了大雨。那么你用了什么术语啊?
生5:是展开联想。
师:或者是让我们发挥想象。谢谢。
生6:第4节一段话——“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句话为后文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埋下了伏笔。
师:这里还用了一个术语——“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是一个很漂亮的白描,一笔就匀勒出了红莲的形象。
生7:最后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用了反问。
师:念一下。
(生念)
师:解释一下术语。
生7:反问。
师: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还有呢?“心中的雨点来了”——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生7:比喻。
生8:第3节的“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写了三蒂莲,又写了三姐妹,用了比喻。
师:这里是以花喻人,那么后面全部是以花喻人。发现得很好。谢谢。
生9:第一小节虽然很短,但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师:还可用一个术语,人家一开始就写莲花——哎,开门见山。那么和结尾照应,卒章显志了。
生10:第4节写了白莲,也写了红莲将要盛开,白和红的对比显得红莲更有生机,为下文蓄势。
师:她用了一个术语,很高雅——蓄势。这两个字怎么写?哎,对了。所谓蓄势,就是前面的内容好好地写、满满地写、生动地写,写足了,为后面升华文章的主题服务。行,谢谢你!咱们来小结一下。
(屏幕显示:以物喻人、写物抒情、融情于景、一线串珠、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生动照应)
师:“一线串珠”就是线索。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呢?很明显,红莲就是线索,它贯串全文;如果深一点看,作者的心情也是一条线索,贯串在文章的主要部分。(www.xing528.com)
师(强调):用语文的术语读文章是一种习惯,读任何文章都要这么去想、这么去看。好,我们继续,学用一下“课文集美”的方法。
(屏幕显示要求:从课文的4—7段里选句子,组合起来,放在下面两段话的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注意用温婉的语调。
(学生齐读)
师:刚才朗读的弱点在于速度,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快是读不出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我们把最后两段再体会一下,注意速度。
(范读)
师(强调):很抒情,很轻柔。
(学生齐读)
师:拿起笔匀画几个句子,和刚才朗读的8、9两段连起来。
(师巡视,慢慢地、认真地看学生的匀画)
师:根据老师的意见再修正一下:第一,以红莲为主积累句子,白莲的都不需要;第二,做适当的调整,句子之间尽量联系紧密。
(静候半分钟左右)
师:好,你来读一下自己的创作。
生1: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展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响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我觉得很满意,有背景的设置——雨,有主体的形象——红莲,有作者的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谢谢你!谁再来?
(一位学生起身朗读自己的创作)
师:嗯,两位同学的思路差不多,比老师选得要好,好在观照到了心情的描写,老师就没有。你们看——
(屏幕显示,少了心理描写的几句。学生齐读)
师:这么长的文章变成这么短了,这就是“课文集美”,这种方法,你们平时其实用得很多,平时读书的摘抄就是这种方法。最后我们实践一下“妙点揣摩”的方法,这是欣赏方法。把我们的视点集中在最后一段话,说一说它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学生静静地思考,约两分钟)
生1: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最后一句是反问。
师:嗯,作者的修辞手法用得好。她欣赏得也好。
生2: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在最后两句话中用了反问的手法,语调也非常好。
生3:我觉得是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师:伟大的母爱,无私的母爱,博大的母爱,都给写出来了。这句话其实是全文的眼,全文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妙在思路的安排。
生4:这段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
生5:篇末点题。
师: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还表现出了句式的美。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请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的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生6:第二人称将感情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
师:她看出了人称变化的好处。还有吗?
生7:在下雨的时候,荷叶保护着红莲,就像母亲保护着“我”一样,作者借用了荷叶来赞美伟大的母爱,这是画龙点睛。
师:她又运用了一个术语——画龙点睛。很好。我们来小结一下。
(屏幕显示:比喻之美、句式之美、抒情之美、点题之美、升华之美、虚实之美)
师:最后一个“虚实之美”,我给大家讲析一下。什么是虚?有些事物看不见摸不到,比如说气味,比如说母爱,我们能感受到但看不到。作者用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这样实实在在的事来比喻伟大的母爱,就将母爱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这就是虚实美。好,这节课我们做了三件事。
(屏幕显示:全篇术语点评、局部课文集美、细部妙点揣摩)
师:希望这些方法对大家有用。谢谢!下课。
(掌声)
余映潮先生在《教学创意十谈》中说道:“成功的教学创意的设计,要求之一: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要求之二: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提问是预设,答问是生成。”两句话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简”而“丰”。余老师的这堂《荷叶母亲》,便一丝不苟地向我们演绎了他的这种教学创意。
其简有三:一简在导入。先熟悉课文,再了解作者,对作者的介绍也仅止于跟本文密切相关的六个字——“母爱,自然,童心”。开门见山,一点也不繁华,没有半点煽情的新手段,用到的课件也只是简洁的几段文字,似乎仅仅为省去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和听课教师看得更清晰。二简在思路。三个环节,凡用心听课者,一下即可梳理出“术语点评—课文集美—妙点揣摩”,由全篇到局部再到细部,层层缩小,逐层取舍。最后总结这三种学习方法,收束全课。干干净净,前后呼应,简明而流畅。三简在点拨。教师主导,只有寥寥数语,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讲对的他肯定;学生找到了说不清楚的他补充;学生找不到的他直接告诉。课上多次静静地等候学生旁批关键词,很常态、很从容;没有一丁点儿使出浑身解数大费周章地诱入“陷阱”,很自然、很真实。
余老师的“简”,妙就妙在好像很简单,其实内容很丰富。其“丰”处处可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语点评”之“丰满”。余老师用两个例子引路,便负手而立,任学生默思静想。片刻,学生的灵感纷至沓来,十来个学生踊跃发言,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等,如数家珍,像模像样,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当然,如果要更深入地解读,单是这一环也可以讨论个一两课时的,毕竟是七年级的学生,其旨仅在让学生多知道一些术语。但是,又绝不放任学生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例如,学生讲出“升华”这个术语时,余老师首先加以肯定,又不疾不徐追问,什么叫升华?学生很快答出后,他又复述一遍,并且更精准、更明晰。再如,后面的“蓄势”,首先力求所有的学生会写这两个字,一个一个地来,不厌其烦;接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丰满”加工,可谓咬文嚼字,明明白白。二是“课文集美”之“丰姿”。并未因这一环貌似简单而放任学生,而是先组织诵读,反复地玩味,深入地体悟作者的情感。其间既有训练又有指点兼有范读,读足了火候才让学生慢慢去勾画。发现勾画有了问题后,并未回避,而是立即有针对性地点拨,并气定神闲地静候学生修正。这也是一种“丰”。学生做出正确解答后,余老师的评价也见“丰姿”,“丰”就“丰”在对其创意的评析:“有背景的设置——雨,有主体的形象——红莲,有作者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这样的评析其实是将教师自己的理解艺术地化作了学生的理解。最难得的是,自始至终,几乎每次学生答对,余老师都不忘由衷地道一声“谢谢”。这样的评析远非一个廉价简易的“好”字了得,这样的“丰姿”远非一句“绅士”了得!三是“妙点揣摩”之“丰厚”。在学生揣摩出“篇末点题”这个妙点时,余老师慢慢加上了四个字,“直抒胸臆”,并由此谈到句式的美,进而提及“呼告”“人称的变化”,这时有学生顿悟“第二人称将感情抒发得更淋漓尽致”,可谓渐渐得法。余老师马上止住自己的赏析,追问一句:“还有?”于是学生又悟出了“画龙点睛”,直到总结时,还不忘给学生细细讲析什么是“虚实之美”。短短的一段话,在余老师的及时引导和深度解读之下,竟有了如此内涵,实在是“丰厚”之至。
总结一下余老师的创意,四个字——“简”中求“丰”。教师的“简”,求的是学生的“丰”。一方面,教师的创意简洁明了,另一方面,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真正做到了他所推崇的“既可用,又有用。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语文,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积累,少一些花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