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良好的审美心理状态是养成健全人格和完整人性的前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心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完整的人格,有效促进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人类心理具有需要排解矛盾、追求理性的固定特点,人类不愿承受过度的紧张,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欲望的快乐,而是完整的人。
中学生独有的年龄阶段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三观与审美观尚未成熟定型,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习压力大,加之父母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与自己沟通,因此他们很难从生活中得到排解或启发,容易寄情网络。当前的社会文化鱼龙混杂,网络文化良莠不齐,他们很容易出现审美上的偏差,对事物产生偏激的看法。
但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验生活的能力,通过语文美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的内涵,文学作品通过其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运用深刻的主题、优美的意境等陶冶学生的情感,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提高人生境界,使学生能够理性地分析和看待周围的事物。(www.xing528.com)
(二)实现中学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美育的重任。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功利主义的长期熏陶下,语文课堂的效率极其低下,学生认为语文课作为母语学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语文教师较为偏重工具性知识的讲授,忽略人文价值熏陶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更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学生接受答题模式的训练,忽视情感与内心世界。这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
而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创造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美,体会教材编者的意图,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所有这些包含了审美因素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就有可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通过人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得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熏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