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优选集

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优选集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性学习案例(一)[课题名称]《北大附中小论文写作课》[选题论证说明]小论文写作,是北大附中传统的写作活动,从197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20多个年头。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论文写作”激发了同学们不可抑制的创造精神。“小论文写作课”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之一当之无愧。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性学习案例(二)[课题名称]《走近鲁迅》[选题论证说明]鲁迅先生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代骁将,中国新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优选集

研究性学习案例(一)

[课题名称]

《北大附中小论文写作课》

[选题论证说明]

小论文写作,是北大附中传统的写作活动,从197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20多个年头。在当年,它可以说是“离经叛道”之举,直到现在,它也还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写作教学行为。从1993年起,北大附中便把“小论文写作”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列入高二年级课程序列。并进一步确立开“小论文写作课”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的未来型人才。20多年过去了,经过语文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当然也渗透着其他老师的心血,北大附中的小论文写作活动的操作规程越来越完善,“小论文写作课”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完成率高。如93年的论文写作中,全年级240名学生都交出了论文,完成率为100%。这种完成率在任何作业中都是少有的。

(2)投入量大。在论文写作中,学生们为收集材料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多的读了100万字),作了大量的卡片,个别学生还到实验室作了许多实验。在写作阶段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有的同学为写论文4个星期日没有休息,许多同学为写论文熬了夜,高二(3)班的一位体育尖子学生平时晚上不做作业,但论文写作时每晚看书学习,因而使他的父母产生怀疑,以致来校询问这一活动是否属于学校课程的范畴。当论文进入交流阶段时,全年级学生都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之中,这一点在过去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中都是看不到的。

2.培养了学生勤奋实践,深入钻研的学习精神

小论文写作是中学生首次遇到的综合活动,它需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精力、智力上做出大量投入才能完成。所以,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能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如高三(1)班的叶云同学为写关于琼瑶小说的论文阅读各种资料近100万字,写作论文又花了近50个小时,有一个月的星期日基本上都投入到论文写作之中。毋庸置疑,这样的实践锻炼有效地培养了同学们在学业上顽强进取的精神,并能帮助他们养成严谨的学风。

3.使学生大量地汲取了知识,增长了才能,写出了很多具有一定创见的“小论文”

在小论文写作中,由于阅读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参加了一定的社会实践,再加上经过论文的宣传答辩活动,同学们不仅大量地获取了知识,而且还摸索了一些学习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答辩中培养了应变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论文写作”激发了同学们不可抑制的创造精神。首先,同学们的思路相当活跃,视野相当开阔,如93年高二全年级240篇论文没有两篇的论文题目是相同的。其次,许多论文内容之新颖、见解之独到、论证之充分足以使专家、学者们为之赞叹。

由此看来,小论文写作课确实是一门使学生高效益的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综合训练课程,是一门最大限度的贯彻学习的主动性、活动性、创造性原则的课程。“小论文写作”通过搜集、归纳材料的训练能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论题的探索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刻苦写作论文及在集体中交流论文的过程又能培养他们顽强进取的创业精神与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群体意识。这些都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小论文写作课”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之一当之无愧。

[试验计划]

试验学校:北大附中(2003届学生)

时 间: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

步 骤:

(1)思想动员、明确目的。(2课时)

让学生认识小论文的特点和写作小论文的意义。

(2)讲授材料的搜集与归纳的方法。(2课时)

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收集信息与归纳信息的方法——卡片法。

(3)选题。(4课时)

让学生确定论文写作的方向,填写“论文选题论证报告”。

(4)围绕论题收集材料。(8课时)

①讲授检索文献与使用各种工具书的方法。

②填写“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研究过程设计”

③填写“指导教师意见”

④填写“电子文献资料的查询和整理”

(收集工作在课外进行)

(5)撰写论文写作提纲。(2课时)

①学生分析归纳所收集的材料,得出论文的论点与分论点,并安排好论证顺序,根据论证需要对材料进行筛选。

②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与

归纳,有针对性的提出新颖而又有实际意义的论点。

(6)写作论文。(6课时)

①教师讲授论文的格式及行文的具体要求。

②学生在课下写论文。

③教师进行具体的辅导。

(7)交流论文。(4课时)

进一步扩大论文写作成果,使学生在论文交流中进一步扩充知识,并培养相互学习的群体意识与应变能力

交流方式:

①宣讲与答辩。分三级进行。A小组答辩.B班级

答辩.C年级答辩。

②组织论文公开展览。

[评价方案]

1.关于论文选题的评价

(1)选题的时代性。

(2)选题的现实性。

(3)选题的实用性。

(4)选题的可行性。

(5)选题的开放性。

2.学生自我评价

(1)所选调查题目的目的和意义。

(2)调查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整体安排。(www.xing528.com)

(3)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预期成果及其表达形式。

3.小组评议个人方案、小组方案的设计

(1)个人在组内做开题报告。

(2)小组成员对每个成员的设计进行评议。

(3)个人报告结束后进行小组评议。

(4)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小组集体对选题的方案进行再设计。

4.开题报告及设计方案的评审

(1)小组汇报。

(2)评审小组对有关问题提问,小组成员回答。

(3)教师评议讨论评审意见并决定是否通过评审。

(4)反馈评审意见,向小组提供修改完善的建议。

(5)对小组的设计给出成绩等级。

研究性学习案例(二)

[课题名称]

《走近鲁迅

[选题论证说明]

鲁迅先生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代骁将,中国文化的奠基人之一。百年中国文坛,坐第一把交椅的无疑是鲁迅先生。其作品,选入开明版初中教材的就有8篇,另外还有4篇是写鲁迅的。引导学生多读点鲁迅,对他们成长期中观察、思考问题很有裨益,而且将使他们终身受用。因为他们几年后即将踏入社会,直面人生,如何认识社会至关重要。而论对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社会层面的认识,理解和剖析,鲁迅的深刻、精辟和犀利,无人能出其右。尽管我们所处时代与鲁迅不可同日而语,但由于产生鲁迅作品的文化土壤依然存在,就使得鲁迅当年笔锋所指,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学生普遍不喜欢鲁迅,也不大喜欢读鲁迅的作品。认为他为人太死板,严肃,他的作品晦涩难懂,语言刻薄,不够宽容等。因此,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鲁迅,用自己的思考去分析鲁迅,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去了解鲁迅,发掘出他们所不了解的那个更接近于真实的鲁迅,是一个积极有益的尝试。

[基本情况]

(1)试点学校:人大附中

(2)时间:2001.10

(3)课时情况:4周

(4)指导教师情况:凌晟 26岁 大学本科 人大附中教师

[实施步骤]

探究性学习案例(三)

[课题名称]

《我国古代诗词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选题论证说明]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根据课的形式,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两类。我进行的《我国古代诗词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探究性学习属于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我国古代有着许多优秀的诗人、词人,他们创作的大量优秀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瑰宝。高二阶段的教学目标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二上学期语文课本(试验修订本)中有两个单元古典诗词教学任务,“读本”中又选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要求学生阅读。因此,教会学生自己鉴赏我国古典诗词,认识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寻找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就成了语文教师在高二阶段的重要任务。但是,如果按照旧有的教学方式去上课,不但不能完成这样重要的教学任务,培养出学生应有的能力,而且,那么多的古典诗词要求学生去读、去背,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我在评点课、讨论课的基础上,又设计了探究课的方案。在与部分学生交谈时,我向他们提出了我的“学生探究性自主学习”构想,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支持。这就更增强了我要研究这一教学新模式的信心。

[基本情况]

(1)试点单位:北医附中高中二年级一班

(2)时间:2001年11月初-2001年12月底

(3)课时情况:两个月

(4)指导教师情况:赵文惠 北医附中退休返聘教师

[实施步骤]

1.提出课题

教师要提出探究课题时,先阐明进行探究性教学尝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加这一活动的热情。再提出要探究的课题和活动的计划,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为了顺利开展这一活动,还有必要事先提出明确的要求。如阅读的数量、论文的字数、完成各阶段任务与全部任务的时间等。

2.教师运用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

教师先行制作幻灯片,利用两个课时与学生共同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幻灯片从“分清类别、知人论世、体味意境、咀嚼字词、了解典故、明辨手法”等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又以十首比较典型的诗词为例,进行示范性的指导,对学生在活动中的鉴赏分析起到引路的作用。

3.学习课本中的诗词和自读“读本”中的诗词

教师要对课本中的诗词进行分类,选出重点篇目作示范,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研究,其余篇目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为主。每周还布置一些“读本”中的诗词篇目,要求学生回家自学,教师一周检查一次。这样做的直接目的当然是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资料,但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增加阅读量,扩大学生视野,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学的能力。

4.学生阅读并鉴赏自己喜爱的古典诗词

对于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首先是教师推荐与学生自己查找相结合,教师推荐优秀作品时,要照顾到一般程度的学生与程度比较高的学生的区别,还要注意作者时代、作品风格的代表性。然后要求学生从推荐篇目和自选篇目中再行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诗人词人的作品(必须是课本、读本以外的)去阅读鉴赏,这一活动大约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

5.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更好地进行研究活动,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图书、上网查讯等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词人生活的时代、他们的经历遭遇、思想倾向等情况,然后加以筛选、整理,作为自己写论文的材料。还提倡了资源共享,同学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帮助。

6.学生完成论文,制作幻灯片或准备实物投影片

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自行命题,写出能表达自己观点的小论文。家中有电脑的学生要制作一组幻灯片,无条件制作幻灯片的学生要准备实物投影片(诗词原件、打印的或书写的讲解提纲)。这一活动与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活动共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注:我们在高一第二个学期讲授《石钟山记》一文时已经教会了学生制作幻灯片的方法。)在学生写小论文,制作幻灯片、实物投影片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在汇报前,学生的这些“成品”孰优孰劣,教师要作到心中有数。

7.学生通过演示幻灯片和展示实物投影进行课堂汇报

汇报课前要准备好电脑、录音机、实物投影仪、个人制作的幻灯片、用于投影的实物等。用两个课时进行全班性汇报。由语文课代表主持汇报会,学生自由发言与指定发言相结合。发言的学生要演示自己的幻灯片或进行实物投影,同时阐释自己的观点。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发言,我们就努力做到使学生的发言具有代表性。

8.总结、评定

教师要当堂小结,表扬学生的自学精神、研究精神,起到鼓励作用。千万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不等同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因此,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教师看重的应当是研究的过程。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否精辟、准确,不易于刻意追究,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不能强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尤其要鼓励大胆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论发言还是没有发言的学生,教师在课后都要给予恰当的等级评定。

[评价方案]

正确的评价方案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多地参与探究性活动的积极性,并使之不断地提高鉴赏水平与分析、表达、写作等能力。评价时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水平等方面去衡量。具体分为以下几项:诗词阅读量、小论文质量、幻灯片水平、实物投影片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其中以小论文质量为主。每一项都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几个等级。然后综合评定为一个成绩。对于能够在自己的小论文中提出一定观点,并能够比较充分论证的学生应当大力表扬,给予较高的成绩。对那些平时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最低要求是要在阅读一定量的诗词(指语文课本与读本以外的诗词)的前提下,用学到的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去分析至少两首老师没有讲解过的诗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