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她掌控西班牙一切,引发独立风波

她掌控西班牙一切,引发独立风波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完全架空了卡洛斯四世,独揽大权,掌控西班牙的一切。6月,他们毅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9月,召开国民大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审判路易十六并将其押上了断头台,锋利的斧头从天而降,一代君主转眼身首异处,魂飞天外。卡洛斯四世及其所代表的政府对法国大革命又怕又恨,害怕法国大革命引起西班牙连锁反应。

她掌控西班牙一切,引发独立风波

1788年,心怀重振西班牙帝国未竟梦想的卡洛斯三世驾崩,他的儿子卡洛斯四世继位。卡洛斯四世很不幸,他的王后玛利亚·路易莎绝非善类,有野心,工于权谋,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是一个心狠手辣的蛇蝎女人。她完全架空了卡洛斯四世,独揽大权,掌控西班牙的一切。而卡洛斯四世不但没有政治才能,不善于处理国家政务,而且只喜欢狩猎等娱乐,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大权旁落心不在焉。毫无疑问,卡洛斯四世只是玛利亚·路易莎王后的傀儡,是受其摆布的一个提线木偶

卡洛斯四世胸无大志,只想平平安安、无忧无虑地当一个快乐国王。但是天算不如人算,在他登基的第二年,即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影响,卡洛斯四世的平静生活也被打破了。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震古烁今、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用了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法国的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成为领头羊。

1789年5月,由于财政困难,国库空虚,王室收入锐减,使得日常开销都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再也过不了以前奢侈糜烂的生活,怨声载道,要求国王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集三级会议,企图向第三等级征收新税,要求他们上缴更多钱财。但第三等级的钱财也不是轻轻松松赚得的,每一个法郎都是他们付出辛劳,一个汗珠子掉地上摔成八瓣换来的,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额外上缴,增加了第三等级的负担,他们自然满心的不情愿,因此他们纷纷抵制三级会议,要求限制王权,实行改革。6月,他们毅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路易十六一看情况不妙,再通过协商讨论也无济于事,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双方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处于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状态,当时武力已成为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有鉴于此,巴黎人民于7月14日发动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之火开始熊熊燃烧,星星之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这是普通百姓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和骄傲。《人权宣言》确立了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宣布人与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1792年8月,巴黎群众再次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路易十六政权。9月,召开国民大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审判路易十六并将其押上了断头台,锋利的斧头从天而降,一代君主转眼身首异处,魂飞天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犹如春雷一般,把欧洲固有的政治制度击碎,在欧洲引起巨大震动,西班牙整个社会对法国革命的反应尤其强烈,卡洛斯四世则对法国波旁家族的命运更为关心。

法国大革命期间,西班牙的局势很紧张,经济困难,农业歉收导致城市食品供应不足,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民众生活困苦,只能过着吃糠咽菜的苦难日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百姓愤怒的情绪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日益高涨,西班牙的革命形势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卡洛斯四世及其所代表的政府对法国大革命又怕又恨,害怕法国大革命引起西班牙连锁反应。不过,此时革命的大潮已经不可阻挡,西班牙多地发生了起义和暴动,许多高利贷和恶霸豪绅被群众杀死而一命呜呼。在西班牙有很多法国商人,他们对法国大革命给予了深深同情,并向西班牙商界同仁宣传大革命思想。为了防止法国大革命的进一步影响,卡洛斯四世命令在西法边境增兵派将,防止法国革命者到西班牙煽动民众的革命热情。尽管如此严防死守,还是有很多法国革命者来到西班牙,西班牙政府紧张极了,赶紧对这些人严密监视,像防贼一样,禁止他们同西班牙人接触,还把居住在马德里法国人全部驱逐出城,以便达到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的目的。西班牙政府视法国大革命为洪水猛兽,一些权贵、主教和教皇秘密联系,他们甚至计划再进行一次十字军远征,扑灭法国大革命烈火。

西班牙政府的一系列反动举动无疑引起了广大进步人士和群众的强烈不满。为了平息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只好将替罪羊佛罗里达布兰卡首相的职务罢免。几个月后,一位年轻人曼努埃尔·戈多伊成为首相,此项任命引起了轩然大波,全国反应激烈,犹如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水,激起了层层涟漪。曼努埃尔·戈多伊何许人也?原来,他也是来头不小,绝非善类之人。王后玛丽亚·路易莎在与卡洛斯四世结婚前,就已经与曼努埃尔·戈多伊发展成为情人关系,互生爱慕,难舍难分。玛丽亚·路易莎成为王后,胆子更大,甚至肆无忌惮地与曼努埃尔·戈多伊公开调情嬉戏,一时间他们的绯闻在欧洲宫廷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为人们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卡洛斯四世不是一名合格的国王,而是一名昏庸君主,他整天胡吃海喝山珍海味,嬉戏狩猎,不干正经事,对于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对于王后出轨一事一无所知。宫廷人员对于王后红杏出墙的事心知肚明,也许慑于王后的权威,没有人敢告诉卡洛斯四世,因此卡洛斯四世的绿帽子戴得稳稳当当,他也许是宫廷中唯一不知道这件丑事的人,只有他自己被蒙在鼓里。也许“当

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对于卡洛斯四世在这件丑事中的最好的注释。

曼努埃尔·戈多伊凭借与王后玛丽亚·路易莎的特殊关系踏入仕途,朝中有人好做官,依靠这棵大树,他仕途顺达,职务晋升如同乘坐火箭般一样快速上升。1792年,他担任政府首相,位极人臣,达到人生巅峰,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曼努埃尔·戈多伊对国家大政简直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在西班牙和法国关系问题上,他束手无策,完全没有一名政府合格首相应具备的政治才能。最后,他选择与法国开战,这就是西法战争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震动了整个欧洲,各国封建君主出于对革命的恐惧,组成了反法联盟,进行武装干涉,扼杀革命。卡洛斯四世极端仇视法国大革命,于是加入了反法联盟。

西班牙首先同英国签订条约,加入了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兰西共和联盟。随后,法国向西班牙宣战,战争的主战场是罗塞永,也称“罗塞永战争”。不过,这是西班牙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参加的一场愚蠢、不合时宜的战争。战争为英国抢夺西班牙海外殖民地及其海外贸易市场提供了绝佳时机。不过,西班牙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其军事实力也远远不如法国,这场战争如同两名不同级别的拳击手在拳击台进行决战,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西班牙战败。1795年7月,西班牙、法国签订《巴塞尔和约》。法国得到了最大的好处,而西班牙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当时,法国考虑尽快同西班牙达成协议,消除两国的军事对峙状态,获得一个和平边界,最好能与西班牙结盟,共同对付英国。不过,这个条约给西班牙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一场深重灾难。

西法战争后,西法结成联盟。军事奇才、一代天骄拿破仑在法国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后,卡洛斯四世这个受气的小媳妇此后又多了一个严厉的婆婆,任其摆布,成为拿破仑的傀儡。卡洛斯四世政治上完全就是一个侏儒,他在强人拿破仑面前除了俯首听命,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呢?西班牙人如果还指望他抗衡拿破仑,重振西班牙王朝往日的雄风,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无异于痴人说梦。

1801年,曼努埃尔·戈多伊卷土重来,重新掌握权力。这个期间,西班牙在法国强迫下,被迫同葡萄牙打了一场十分不情愿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橘子战争”。这场战争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名字呢?这是因为在攻打葡萄牙的奥利文萨城时,曼努埃尔·戈多伊随手摘下一束橘子树枝献给他的情人王后玛丽亚·路易莎而得名。可见,他们两人之间的情人关系真是不假,于是这种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竟然给尸山血海、血流成河的残酷战争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白纱。西班牙为什么不愿意与葡萄牙打仗呢?原来,卡洛斯四世是葡萄牙国王的老岳父,卡洛斯即使愿意对葡萄牙宣战,但是因为他的女儿的关系,他又如何愿意打一场岳父与女婿之间的战争呢?卡洛斯四世的确很为难。曼努埃尔·戈多伊也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如果不按照主人拿破仑的命令办事,那么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劝说卡洛斯四世对葡萄牙宣战,后者无奈之下只好同意。1801年,西班牙向葡萄牙宣战。战争时间很短,最后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议和,双方签订条约。此后,法国与葡萄牙签订《马德里条约》。不过,拿破仑对战争结果并不满意,他本意是把葡萄牙作为同英国讨价还价的一张牌,他同时对办事不利的曼努埃尔·戈多伊非常不满,认为其没有满足自己的意愿。世界各国从来都是依靠真正实力来交往,从来也没有,也不会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一切都在随着国家利益而不断变化。大国眼中,一些弱小的国家不过是随时可以用来交换利益的筹码而已。弱小国家想获得独立、尊重,只有靠自己不断增强的实力。实力等同于尊严,尊严绝不可能依靠他国恩赐,只能依靠自己争取,依靠自己拼搏才能得到。

拿破仑

橘子战争后,英法两国背着西班牙签订了《亚眠条约》。由于法国没有事先同西班牙沟通,更没有考虑西班牙的利益,这使得西班牙感觉自己国家被架空了,被拿破仑当成反对英国的工具,西班牙表现出了十分的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现状。不过《亚眠条约》并没有给欧洲带来真正的和平。没有彻底解决英法两国继续扩张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拿破仑始终将英国视为称霸欧洲的最大敌人。于是,1803年,英法两国再次大打出手。

此次战争的导火线源于英国拒绝从马耳他撤军,法国拒绝从荷兰撤军,双方如斗牛场上两头斗牛顶上了,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面对英法对峙态势,西班牙就像一只钻进风箱里的老鼠——左右为难,两头受气。多年战争使西班牙精疲力竭,陷入财政危机。曼努埃尔·戈多伊只知道与王后约会偷情,尽干一些见不得人的龌龊事情,却不会治理国家,只会向法国出卖国家利益,唯拿破仑马首是瞻,使西班牙完全成为拿破仑对外扩张的一枚棋子,这些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西班牙人民的强烈不满。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被战争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西班牙人民已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只有起义造反才是唯一生路。卡洛斯四世和曼努埃尔·戈多伊这时打算保持中立,不再参与英法两国之间的争斗。但是,这只能是他俩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拿破仑要称霸欧洲必须得到西班牙的支持,西班牙已经完全被拿破仑绑架了,被绑在拿破仑的战车上了。为了实现中立目标,西班牙不得不花钱买平安,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但是,钱花出去了,事情并未如意,英国对西班牙还是虎视眈眈,充满了敌意。对于西班牙来说,这种得不到承认的中立政策形同虚设,得不偿失,卡洛斯四世和曼努埃尔·戈多伊并未为西班牙争取到一个安定的地位。没有办法,西班牙在1804年改变中立立场,放弃中立国地位,向英国宣战。此时,曼努埃尔·戈多伊犹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既是摇摆不定的骑墙派,还沦为拿破仑对外扩张争霸欧洲政策的一个得力工具。曼努埃尔·戈多伊还有一个梦想,即借助拿破仑的势力实现西班牙与葡萄牙的统一,然后登上王位宝座,青史留名,看来他也有自己的政治野心,不过政治强人拿破仑一心与英国争霸欧洲,西班牙不过是拿破仑的傀儡,又受到强大英国的敌视,他只能是白日做梦,其政治野心注定无法实现。(www.xing528.com)

该来的还是来了。1805年10月,法西舰队和英国舰队在特拉法尔加海上相遇,立刻交火,法西联合舰队被重创,英国舰队获得完胜,不过英海军将领纳尔逊阵亡。此次海战使法国海军受到重创,拿破仑海上称霸梦想破灭,他只能继续寻求实现在欧洲大陆称霸的野心。西班牙海军损失巨大,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而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则得以巩固。

拿破仑为了实现领土扩张的野心,他将目光盯上了伊比利亚半岛,如同一只饥饿的老虎盯上了一只肥羊。为了切断英国的海上交通运输,拿破仑决定使用武力控制和占领伊比利亚半岛。而此时的曼努埃尔·戈多伊已经完全沉浸在称王梦想中,他现在需要依靠拿破仑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拿破仑只不过将其视为一条摇尾乞怜的走狗而已。1806年,法国出兵葡萄牙,借口是葡萄牙拒绝对英宣战,其实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狼子野心,早有所图而已。1807年,西法签订了秘密瓜分葡萄牙的条约。根据条约,法国军队可以取道西班牙进攻葡萄牙。同年11月,西法联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里斯本。葡萄牙国王一看大事不好,早已亡命天涯,逃亡巴西。

法军占领葡萄牙后,拿破仑实行他的第二个计划——占领西班牙。1808年,法军进驻西班牙。卡洛斯四世被迫逃到阿兰胡埃斯,当地人民发动起义反对曼努埃尔·戈多伊,烧毁他的官邸,并指责他是卖国贼,这当然一点都不错,如果不是他一心渴望得到拿破仑的肯定并以此谋取私利,而不断与其签订那些荒谬的、不平等的条约,西班牙怎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最后,曼努埃尔·戈多伊丢官罢职,但保住了性命,同时,卡洛斯四世宣布退位。

卡洛斯四世退位后,阿斯图里亚斯王子继位,王号为费尔南多七世。他继位后,实行了一些有益于民的措施,例如,减免农产品和葡萄酒税收,释放进步人士。但是,这些措施对早已千疮百孔的国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并未见到太多效果,形势依旧严峻。当时,民族矛盾已经超过阶级矛盾上升到第一位,全国上下将法国视为最大的敌人。他们要求费尔南多七世坚决反抗拿破仑入侵,维护西班牙的国家尊严和主权。不过,费尔南多七世根本不是政坛老手拿破仑的对手。在拿破仑威胁之下,费尔南多七世被迫将王位交还给其父亲卡洛斯四世,而卡洛斯四世则不得不宣布放弃王位,立拿破仑长兄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看到亡国危机,西班牙人民怒火中烧,义愤填膺,忍无可忍,只好拿起武器抗击法国军队入侵,反对约瑟夫·波拿巴为国王。1808年5月2日,马德里爆发大规模起义。法国侵略军大肆屠杀市民,对人民起义进行残酷镇压,马德里民众死伤大半,企图迫使西班牙人民屈服。“5·2”起义加速了拿破仑废黜费尔南多七世和卡洛斯四世,结束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统治的决心。西班牙的伟大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为此创作了《五月二日》和《枪杀》这两幅不朽的绘画巨作,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情景,起义者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两幅画作既纪念了在起义中壮烈牺牲的爱国英雄,又表现了法军的残暴和拿破仑的虚伪,指责他所谓的民主制度,不过是建立在他国民众的鲜血之上而已!“5·2”起义具有重要意义,像一把干柴点燃了独立战争的烈火,西班牙独立战争开始,西班牙的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西班牙独立战争时间漫长,波折众多,涉及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关系。国际上,既有大国之间的联合,也有大国之间的斗争;国内,既有爱国者抛头颅洒热血,也有卖国者背叛祖国,认贼作父。总之,这是一段纷繁复杂并令人感到难解难分的历史时期。

1808年6月,拿破仑宣布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王号为约瑟夫一世。同月,西班牙召开会议,讨论和制定西班牙新宪法。会上,约瑟夫一世宣誓就任西班牙国王,并颁布了西班牙宪法,即《巴永宪法》。其中,规定西班牙的政治制度需和法国保持一致,即结成永远联盟。同时,西班牙保有开战以前的全部领土,法国不多取一分,也不干涉民众的宗教自由。拿破仑的如意算盘是打算利用这部宪法换得西班牙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但是西班牙人民拒绝了这部强加于他们意志之上的宪法。其实,这部宪法就是一纸空文、一张空头支票,从未实行。尽管宪法没有实施,但是法国波拿巴家族成为了西班牙的主宰,曾经辉煌伟大的波旁家族失去了在欧洲的最后一点王权,仅剩余一些零星散落的爵位,标志着他们的贵族地位,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他们辉煌的过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西班牙全国各地群众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热情拿起武器反抗法国军队入侵,他们知道如果再逆来顺受任人宰割下去,迎接他们的只能是西班牙亡国灭种的悲惨命运。一个民族失去了祖国,那就如同孩子失去了母亲,大树失去了根系,摩天大楼失去了地基。犹太民族几千年历史中就经历过这样悲惨的命运,亡命天涯,流落四方,在其他国家谨小慎微地活着,只能接受二等公民的悲惨命运。在西班牙反抗法军,争取独立战争的过程中,地方权力机构“洪达”如同雨后的春笋纷纷建立。“洪达”领导各地武装起义,提供武器给民众,组织起义武装队伍,同法国侵略军进行殊死搏斗。西班牙人民抵抗运动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而那些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贵族和资产阶级成为“洪达”的领导阶级。战争一旦开始,伤亡是不可避免的,许多“洪达”领导人为了西班牙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血洒疆场。

广大人民群众是反法斗争的主力军。俗话说“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反抗法国侵略需要组织机构来领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洪达”产生了。“洪达”最早是由广大民众建立的,但是人民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人民的权力最后却被资产阶级和贵族所掌握。“洪达”是具有政治和军事双重性质的权力机构,主要任务是领导抗法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在抗法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费尔南多七世和卡洛斯四世已经被拿破仑囚禁,沦为阶下囚,尽管拿破仑强行立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但是从未得到西班牙人民的承认。这样造成西班牙没有人民承认的国王,由于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9月25日“中央洪达”成立,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总部在阿兰胡埃斯,称呼为“陛下”。在“中央洪达”领导下,广大人民积极参与,西班牙独立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蓬勃发展。西班牙人民在独立战争中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广泛的人民战争,牵制了大量法国侵略军,与曼努埃尔·戈多伊为代表的大贵族卖国求荣的卑鄙伎俩形成了鲜明对比。面对西班牙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拿破仑制订的速战速决计划最终失败,但是他依然不会改变占领西班牙的既定计划。可见,拿破仑是一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坚强的伟大君主和强人,否则他也不能横扫欧洲大陆,所到之处,一顶顶王冠落地。1808年6月,加泰罗尼亚人民武装消灭了一支法国军队,这是西班牙人民反法战争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此后,双方在战争中互有胜负,战场呈现胶着状态。

随着战争进行,西班牙军民认识到要想有尊严地活下去,只有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击法国军队,增强西班牙反侵略实力,才能彻底粉碎拿破仑吞并西班牙的梦想。1808年7月,拜伦战役打响。战役中,西班牙正规军同人民武装“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并肩作战,取得胜利。法军大败,宣布投降。同月,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拜伦战役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西班牙及整个欧洲,打破了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西班牙人民的斗志。这场胜利改变了西班牙独立战争的格局,扭转了战争态势,由防御转为进攻,其地位如同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拜伦战役后,约瑟夫一世一看败局已定,大事不好,迅速逃离马德里,逃之夭夭。此后,形势对西班牙越来越有利,简直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欧洲为西班牙欢呼,英国表示结束同西班牙战争状态,对法国侵略行为实行武装干涉,葡萄牙反抗拿破仑的斗争也进展顺利。8月,法国军队撤出葡萄牙。可见,实力才是赢得尊重的不二法门,个人如此,国家以及民族更是如此。国与国之间,历来都是利益至上,国家有难,摊上事了,雪中送炭的少;国家强盛了,锦上添花的多,都不请而来。正如古人总结的“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句话,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最好概括。因此,国富民强才应该是国家追求的真正的、根本的目标,这关系到国家和人们的生存和尊严。

拜伦战役后,1808年11月,拿破仑率大军御驾亲征西班牙,他采取一些措施企图安抚西班牙人民的反抗情绪,但是没有效果。拿破仑只能无功而返,撤回巴黎。此后,法军围攻萨拉戈萨,最终将其攻陷,5万多军民宁死不降。而法军围攻赫罗纳长达8个月,城内守军不足2万人,均不屈战死,在西班牙抗法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法军虽然占领了西班牙大多数城市,但是西班牙人民继续开展游击战,不断骚扰法国侵略者,使法国军队疲于奔命。此外,开辟了第二战场,打击法国侵略者,使法军疲惫不堪,为西班牙正规军提供强有力支持。

同时,正面战场的反法战争继续进行。1812年7月,西英联军打败了法国侵略军,获得了阿拉皮莱斯战役胜利。第二年,西英联军于维多利亚再次击败法军。西班牙反法斗争的胜利指日可待,西班牙人民终于要拨开云雾见青天了。不过,西班牙独立战争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波折。在反法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不和谐音符再次出现,这就是西班牙自由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愈演愈烈。在保守派支持下,费尔南多七世回到西班牙,重新上台,他的国王生涯可谓是一波三折,历经磨难。费尔南多七世复位后,立刻对自由派和进步力量进行疯狂报复,看来他的心胸不甚宽广,是个睚眦必报之人。一批在西班牙独立战争中英勇奋战的爱国志士被杀或被投入监牢。随着费尔南多七世卷土重来,大肆屠杀爱国志士,这标志着西班牙重新回到封建专制和军事独裁的统治之下,资产阶级自由派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了。

费尔南多七世为什么能够复位呢?源于当时欧洲出现了反革命逆流,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流血牺牲,是实打实的实力和意志的较量。拿破仑帝国垮台后,欧洲列强开始瓜分欧洲领土。1814年10月,战胜国召开维也纳会议,明确支持费尔南多七世复位。会后,神圣同盟建立,这是一个反动同盟,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个同盟建立后,效率还是很高的,立刻向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进步力量举起了屠刀,杀气腾腾,气焰很是嚣张。费尔南多七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复位,岂能轻易放弃王位?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他向欧洲国家寻找外部援助。首先是英国,然后是

俄国,他们都表示愿意援助费尔南多七世。不过,天下毕竟没有免费的午餐,英国、俄国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们绝非善类,也不是什么慈善家,都是一些无利不起早的家伙,都是一些贪婪无比、唯利是图的列强。

在英国、俄国所谓的援助下,费尔南多七世以出卖大量国家利益为代价换来了王位的稳定。此后,他还恢复了宗教法庭,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此外,费尔南多七世信任一批奸佞之臣,他们虽然不学无术、唯利是图,但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极端仇视资产阶级自由派。西班牙在这些奸佞之人操纵之下,政令朝令夕改,政府几乎瘫痪到无法正常运转的地步;法律废弛,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无法得到基本保证,西班牙转眼如同一个轮回,光明的曙光一闪而过,又回到了黑暗中世纪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