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制度,是指事先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以揭示成本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因素分析,进而加强对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一种系统或制度。
标准成本法由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和差异处理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按标准成本和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其主要特点是:
1.事先制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应发生的各项目成本,亦称标准成本,可作为员工努力的目标以及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从而起到成本的事前控制作用。
2.在生产过程中将成本的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比较,及时地揭示和分析脱离成本标准的差异,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
3.每月终了按实际产量乘以各项目的成本标准,将求得的标准成本同计算出来的实际成本相比较,揭示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查明责任归属,评估业绩,从而制定有效措施,以避免不合理支出和损失的再次发生,为未来的成本管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途径指出努力方向,实现成本的事后控制。
由此可见,标准成本法并不单单是指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在内的完整系统。它不仅可以用来确定事后的产品实际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用来加强事前和事中的成本控制,从而成为加强成本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制定标准成本必须确定选择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目标作为标准成本,通常可供选择的标准成本主要有正常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和理想标准成本三种类型。
1.正常标准成本。它是以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条件为基础制定的标准成本。这里所谓的“正常”,一般是指过去较长时期的实际数据的平均。这种标准成本只是过去经验估计的,往往不能反映目前的实际水平,用它来控制成本也不够积极。
2.现实标准成本,亦称可达到标准成本。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进行有效经营的基础上,根据下一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耗用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可以包含管理层认为短期内还不能完全避免的某些不应有的低效、失误和超量消耗。因而切实可行,最接近成本,因此不仅可以用于成本控制,也可用于存货计价。标准成本法一般采用这种标准成本。(www.xing528.com)
3.理想标准成本。它是指现有的技术设备和生产经营管理条件处于最佳状态制定的标准成本,是在排除了工作中的一切失误、浪费和耽搁(如机器故障、工作停顿等)的基础上,只有最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在最佳状态下尽最大努力才能实现,具有很强的激励性。由于这种标准提出的要求太高,即使对最优秀的工作人员也很难达到,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较少采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标准成本的制定和采用,不论哪种,都应考虑标准的先进性,面向未来。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尽量吸收负责执行标准的职工参加,使标准成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标准成本的作用
标准成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是在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制定出来的,是比历史成本水平更为优越的控制依据,所以其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成本差异是成本升降的数量反映,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不断地计算和分析差异,可以找到成本升降的真正原因,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实际成本超出标准成本的差异,从而进行成本控制。
2.有利于分清部门责任。由于标准成本的每个成本项目均采用单独的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及时掌握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各个成本项目之间的差异的责任归属,从而有利于分清各部门的责任,便于责任会计的推行。
3.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由于标准成本能使企业管工理者达到期望的预定目标成本,剔除了各种不利因素,因此它可以作为确定产品价格的基础,用于产品销售定价决策。同时,由于标准成本是采用科学方法制定的,既不是高不可攀,也并非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的,因此它又可以作为定量化决策成本分析的依据,用于对有关方案的鉴别与优选。
4.标准成本有利于实施例外管理。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繁复杂,企业管理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全部的经济活动不分巨细、毫无遗漏地一一做出妥善安排。根据例外管理原则的要求,企业管理者只需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未能符合标准的重大事件上。在实施标准成本法的情况下,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所产生的差异,是例外管理赖以进行的必要信息。
5.简化成本核算工作。采用标准成本法,由于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及产品销售成本均按标准成本计价,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分别列示,所以不必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就使得成本核算的日常账务处理工作大为简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