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金管理:目标与方法

资金管理:目标与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缓解上述约束,保证资金跨国的自由流动,跨国公司的资金管理必须同时实现效率目标和税收目标。因此,选择这种方式转移资金的跨国公司,需要审慎考虑东道国的税收、政治风险、外汇风险、子公司的历史及规模、资金可供性、合资伙伴的立场等。特许权使用费一般被看作成本支出,能在东道国的应税额中予以扣除。

1.效率及税收目标

资金跨国的自由流动是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其规避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然而,与一般的国内企业相比,跨国公司的资金管理(money management)面临更多的约束条件。

第一,来自东道国政府的限制,如通过外汇管制严格限制外汇的自由兑换,强制要求外国企业的利润用于当地再投资,禁止对外支付股息或红利及其他费用等。

第二,来自东道国的税收制度,如对外国企业实施差别化的税收制度,对外国企业的利润征收较高的所得税,对利润的汇出课以较高的预提税等。

第三,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如外汇市场上东道国货币大幅度贬值造成的利润缩水,各国货币汇率剧烈波动产生的外汇损失等。

为了缓解上述约束,保证资金跨国的自由流动,跨国公司的资金管理必须同时实现效率目标和税收目标。所谓效率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动性账户中所持有的资金量,只要能满足当期应付账款及少量的备用金即可,因为流动性账户中的资金尽管在流动性方面不受限制,但是收益率较低,并有较大的风险;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即不仅要减少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以节约外汇交易费用,还要减少国际间汇款的货币转移费用(transfer fee);三是利用一切可能疏通内部融资及资金调拨的渠道,保障母公司及国外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并提高资金跨国转移的效率。所谓税收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效利用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及国际租税条约,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抵免,或通过利润的国际转移,以实现全球税收的最小化;二是有效地选择资金筹集方法及设计利润汇出方式,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应税利润,另一方面用支付利息、专利费及管理费等形式来替代股息及红利的汇出,以规避东道国政府的税收措施和缓解民众的不满情绪;三是通过在低税或无税国(如巴拿马、百慕大、瑞士等)建立避税公司(tax haven company),利用这些避税港(tax havens)的特殊功能转移利润,实现税收最小化。

为了在资金管理中有效地实现效率目标和税收目标,跨国公司不是消极被动地应对国际市场上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及各国的税收政策,而是积极主动地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资金转移,来获得效率和减少税收。

2.跨国资金转移

资金的跨国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汇出股息或红利。

汇出股息或红利(dividend remittances)是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向母公司转移资金的最常用的手段,也是资金转移成本较高的一种方法。因为东道国政府一般首先要对外国子公司的利润征收所得税,然后当利润作为股息或红利汇出境外时还要征收预提税。然而,当该子公司面临较高的国家风险及外汇风险时,一般会选择利用这种方式尽快转移资金。同时,一些在东道国有较长经营历史的子公司,由于需要的后续投资不多,通常也会采用这种方法汇出利润。因此,选择这种方式转移资金的跨国公司,需要审慎考虑东道国的税收、政治风险、外汇风险、子公司的历史及规模、资金可供性、合资伙伴的立场等。

(2)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支付特许权使用费(royalties)是向技术、专利、商标等持有者支付在生产及销售中使用这些特许权的报酬,既有按一定金额支付的、也有按销售额的一定比率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一般被看作成本支出,能在东道国的应税额中予以扣除。所以,当东道国的所得税率比母公司所在国高很多时,特许权使用费在纳税方面要优于股息或红利的汇出。而且,技术、专利、商标等特许权中包含较多的无形资产,作为持有者的跨国公司在价值评估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如果跨国公司用下述的转让定价高估特许权使用费,就更能达到在东道国避税的目的。

(3)支付酬金。

支付酬金(fees)是对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提供的专门服务及专门知识所支付的报酬,大体可分为管理指导费(management fee)、技术协助费(technical assistance fee)等,酬金一般可作为经营成本,在东道国的应税额中予以扣除。因此,高估管理指导费及技术协助费或直接向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派遣的管理人员支付高额酬金,也成为跨国公司从东道国转移利润的主要手段。

(4)支付间接费用。

支付间接费用(overhead allocation)这类支出主要包括国外子公司应分担的研究开发费用、广告及公关费用、全公司的法律及会计费用、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金等一般管理费用等。过多地把这些间接费用分摊给国外子公司,一直是跨国公司利用其内部化优势从东道国转移利润的重要手段,也是东道国政府与跨国公司长期纷争的焦点。尽管有些东道国政府试图通过与跨国公司签订协议,来确定上述间接费用的合理分摊比率,但是,向母公司支付间接费用是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重要部分,外部人对此交易过程知之甚少,所以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一般难以制止外国子公司的利润流出。(www.xing528.com)

(5)平行贷款。

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是指不同国家的两家母公司分别向在本国境内的对方子公司提供金额相等的本币贷款,并在指定到期日归还各自所借资金的筹资方式,计息方法一般采用固定利率。平行贷款给各自的子公司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资金来源,不仅可在对方国家享受一定的税收抵免,也容易使利润集中于母公司,并能有效地消除跨国经营的外汇风险。尤其是在实行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国家,通过平行贷款还能有效地越过各种制度及政策规制,完成利润及资本的跨国转移。

(6)内部贸易的支付。

内部贸易(intra-firm trade)的支付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有关国际贸易的支付,它是基于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体系而形成的内部市场中商品和劳务,尤其是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母公司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有计划安排的。于是,跨国公司根据母国及不同东道国的所得税率、汇率风险及政治风险等,通过下面要详细分析的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高估或低估进出口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规避税收和各种风险,以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3.全球资金管理

运用有效的管理技术来系统管理全球资金,是跨国公司国际财务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管理目标是要实现最高的资金效率、最小的资本成本及最低的资金风险。主要包括现金管理(cash management)、债权管理(creditor management)及库存资产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19]

(1)现金管理。

为了保证母公司及国外子公司的对外应付账款及应对临时的资金需要,跨国公司必须在其流动性账户中持有一定的现金。在上述流动性资金最小化的原则下,跨国公司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现金管理。

第一,集中管理,即让国外子公司保留交易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现金,而其他现金(包括备用金)都集中到母公司的资金管理中心(或称中央现金库)。跨国公司的资金管理中心一般设在伦敦、纽约等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或巴拿马、百慕大、瑞士等避税港,在那里配有国际金融专家,能利用其资金规模及市场信息方面的优势,持有最有利的各种货币资金,并在各国金融市场上有效地运用。由此,跨国公司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流动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并能规避资金风险。

第二,多边净额(multilateral netting),即采用净额结算的方法,让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债权与债务相互抵消,只要转移所需的净值,从而减少因子公司之间发生大量交易所产生的交易成本,避免汇率变动引发的风险。多边净额是双边净额(bilateral netting)的一种扩展,双边净额只涉及在不同东道国的两家子公司之间的结算,其过程相对简单,而多边净额则是在复数以上东道国的多家子公司之间的结算,一般需要在母公司或专门的财务子公司内设立中央结算中心,通过连接各家子公司的账户来处理净额的收支。

第三,跨国调配(multinational mobilization),即通过监控在外子公司现在及未来持有的现金余额,及时发现资金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国际间进行重新调配,使资金的错配(misallocation)最小化。所谓资金错配,是指国外子公司持有的货币存在较大汇率风险或东道国的货币贬值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以及运用某种货币得到的收益不能填补外汇风险导致的损失等。

(2)债权管理。

债权管理是跨国公司全球资金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其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及国外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中产生的债权,也包括母公司及国外子公司与国际上无资本关系的独立企业交易中产生的债权。根据债权产生的地点、货币、金额等,跨国公司一般采用以下两种管理方法。第一,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提前和延迟回收债权,来防止可能产生的外汇风险。第二,通过再开票中心(reinvoicing center)集中处理国外子公司的交易账目,将汇率风险集中转移到再开票中心,并通过选择最优的保值方法,利用期货及期权交易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外汇风险,有效管理子公司之间的现金流。再开票中心是专门从事内部财务管理的独立子公司,通常设在国外的避税港,一般不直接参与所在国市场的金融交易,只是在子公司达成销售协议后,处理转账及结算手续。

再开票中心从以下几方面提高了跨国公司对债权管理的效率:第一,可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的国家,从而降低整体的税收水平;第二,通过集中管理,为双边和多边净额结算提供了便利;第三,能通过提前付款或延期收款的方式,向资金短缺的子公司融资;第四,能将外汇交易风险集中起来后选择最优的避险方法;第五,能通过市场交易信息的内部化而增强内部化优势。

(3)库存资产管理。

跨国公司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及东道国的经济状况、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等,经常对国外子公司的库存资产进行调整。例如,当某东道国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汇率剧烈波动,或出现政治动荡而不利于子公司时,母公司就会单独或会同在其他东道国的子公司,帮助该子公司适当调整库存资产,以避免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