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核心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是由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ohn.H.Dunning)在1977年提出的[9],它是在借鉴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折衷而成的。邓宁认为,一国的商品贸易、资源转移、国际直接投资的总和构成其国际经济活动;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只是孤立地对国际直接投资做出部分的解释,没有形成一整套将国际贸易、资源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等对外经济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般理论。邓宁指出,企业之所以能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同时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s;O)、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incentive advantages;I)和区位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L)。所以,该理论也被称为OLI范式,它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
2.跨国公司的三种优势
(1)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或称企业特定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的国家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各种优势,邓宁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在跨国化之前就已存在的优势,主要有:企业规模、产品和工序的多样化、利用分工和专业化优势的能力、垄断市场的能力、获得资源的能力、作为所有权的技术和商标、生产管理、组织及营销体系、研究开发能力、人力资本的积累、排他性地获得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信息及接近产品市场的能力、政府的保护等。
第二类是现有国外子公司相对于新建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如能以有利的价格获得母公司的中间产品、管理经验、销售渠道及研究开发成果等。
第三类是企业跨国化所产生的优势,包括:第一,各子公司能以更有利的条件在全世界获得经营资源,并利用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二,同一产品各国生产函数不同时,跨国生产活动有助于实现成本最小化;第三,企业内部各部门可用低廉成本和便捷方式获得信息和知识,又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信息扩散给竞争对手而贬值;第四,在全球范围内调配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资源,可以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第五,能在不同的货币区域内分散外汇风险等。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是企业从事跨国生产的基础,这一优势必须足以补偿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产生的附加成本。
(2)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市场的不完全,在内部配置、转移和有效利用所有权优势而产生的优势。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不仅存在于中间产品市场,而且也存在于最终产品市场;市场不完全可分为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两类,前者是指由于竞争壁垒、外部市场交易成本高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后者是指由于不容易获得或需要支付较高代价才能获得生产与销售的有关信息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全;因此,将市场内部化可以消除买卖双方的不确定性,节约交易成本及行使所有权时产生的其他成本。同时,邓宁认为,买卖双方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得到相互依赖进行经济活动的共同利益、弥补期货市场的缺陷、避免或利用政府的干预(进口数量限制、关税、价格差别、税率等国别差异)、控制技术等中间产品的供给和销售条件、作为竞争或反竞争的手段而制订转让价格以及企业成员间相互提供援助,这些都只有在市场内部化的条件下,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进行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交易,用企业自己的程序在国际范围内来配置资源,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
(3)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优良的投资环境,企业在该国直接投资可以进一步获得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主要变量包括:
第一,要素禀赋、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及市场容量;
第四,该国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贸易政策、金融状况及相关税率;
第六,研究开发、专业集群、生产营销等方面的效率等。
一般而言,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市场需求量大且多样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健全、政府实施投资鼓励政策,没有政策性或政治性风险的国家或地区具有区位优势。邓宁认为,区位优势不仅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而且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及国际生产的类型。(www.xing528.com)
3.三种优势的组合及进入方式的选择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这三个优势的组合才能准确地解释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即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这三种主要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参见表3-1)。当某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而不同时拥有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表明该企业没有组织和管理国外生产的能力,也不能充分利用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所以合理的选择应是从事许可证贸易,通过向其他国家转让技术来获取所有权优势的利益。当某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但不同时具有区位优势时,说明东道国不能向该企业提供对外直接投资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所以合理的选择应是从事出口贸易,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控制世界市场的能力,通过出口贸易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当某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便可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并可决定向哪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以及进入哪个行业。
表3-1 OLI范式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资料来源:Dunning J.H.“Explaining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In Support of 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in Kumar,K.and McLeod,M.G.(ed.),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1981.
4.OLI范式的动态化——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宁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作了动态化发展,他分析了67个国家1967—1978年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了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净额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命题[10],即投资发展周期理论(theory of 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IDP)
邓宁按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把67个国家分成四组。第一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由于较为贫穷,对外资的吸引力很小,因而很少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更谈不上对外直接投资,所以对外投资净额为较小的负数。第二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 000美元,该组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明显增加,因而外资大量进入,尽管有些国家可能略有对外直接投资,但资金流入大于流出,所以对外投资净额有较大的负值。第三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 000—4 750美元,尽管对外直接投资稳定增加,但外资还在不断流入,所以对外净投资仍是负值。第四组国家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 000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外资的流入速度,因此对外净投资额为正值。
邓宁认为,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能解释上述直接投资发展周期的各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该国几乎没有企业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更无法利用外国的区位优势,同时该国的区位优势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很小,所以在此阶段该国的对外投资基本没有,外国对该国的直接投资也甚少。在第二阶段,一国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律制度,逐渐创造了区位优势,所以直接投资的流入开始增加;同时为取得外国先进技术和接近外国市场,该国也出现少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在第三阶段,企业特定优势不断发展,利用外国区位优势的能力逐渐增强,于是在那些区位优势相对较强、企业特定优势相对较弱的部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而在那些企业特定优势相对较强、区位优势相对较弱的部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第四阶段,外资流入明显少于该国的对外投资,这反映了该国拥有较强的企业特定优势和通过内部化利用这些优势的能力,并且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他国家的区位优势。
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范式)提出后,尤其是随着跨国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重大变化,国际学术界对该理论的分析框架及适用性等提出了不少批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OLI范式没有说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之间是否存在自相关及因果关系;第二,OLI范式只能分析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不能分析宏观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第三,OLI范式偏向均衡状态分析,忽视变化的动态过程,即只适用于静态分析,不适用于动态分析;第四,OLI范式强调如何利用企业自身已有的优势,忽视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如何利用新的优势的机会和创造交易价值;第五,OLI范式更多适合于分析发达国家企业而不适合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
对此,邓宁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更有效地解释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行为方式的变化[11]。
首先,细分了所有权优势的两个来源:第一,资产优势(Oa),它在从事跨国经营之前已经存在;第二,交易优势(Ot),它是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后由内部化优势派生并强化的资产优势。这种划分方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OLI范式各变量之间的自相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跨国公司战略行为的变化。
其次,承认不同行业及生产类型的企业,其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时对三种优势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即资源寻求型(resource-seeking)、市场寻求型(market-seeking)和效率寻求型(efficient-seeking)及战略性资产寻求型(strategic assets-seeking),认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机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战略性资产寻求型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此时跨国公司强调的主要不是利用既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而是更加关注通过全球化战略以获取技术等关键资产,以扩展自身优势及提高国际竞争力。
再次,在企业跨国联盟及全球网络的背景下,对OLI范式各变量进行扩充或作出新的解释。关于企业所有权优势,同时考虑来自企业之间互动关系和交易的成本收益,尤其是企业的战略联盟和全球网络给跨国公司带来的竞争优势;关于内部化优势,更加强调来自企业全球网络治理结构的影响,并对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及战略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公司的内部化动因及主要优势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关于区位优势,重点考察不可移动资产的区域专有性、关联企业的空间集聚、地方行政力量对当地子公司绩效和地位方面的影响。
6.简要评述
综上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了多种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庞大的理论体系,所以该理论不仅能够解释不同层面的国际商务活动,还能给跨国公司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提供决策参考,相对于其他传统理论,是理论性及应用性很强的学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邓宁对原有理论作了拓展后,对跨国公司国际生产活动的解释力和预测性进一步提高。
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活动复杂性的增加,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内涵式扩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以至于面对复杂的跨国经营活动而丧失部分的解释力。首先,该理论无法充分解释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别是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活动;其次,该理论还是局限在微观层面对企业跨国行为的分析上,缺乏从国家利益的宏观角度来分析不同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再次,该理论侧重于成本分析而忽略收入分析,其实企业在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必须同时考虑技术转让、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三种进入方式的收入差异。因此,增加OLI范式的变量,将各变量动态化,并引进宏观分析及收入分析法,以实现理论的外延式拓展,这也许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