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较长时期内,国际投资中间接投资仍占主导地位。如1945年510亿美元的国际投资总额中,直接投资额为200亿美元,占39.2%;1972年3 450美元的国际投资总额中,直接投资额为1 469亿美元,占42.6%;1975年5 800美元的国际投资总额中,直接投资额为2 590亿美元,占44.7%[9]。直到1976年,对外直接投资才超过对外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
此外,政府对外投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内国际投资的另一种形式。如为了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美国于1947年7月实施了“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或称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凭借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雄厚经济实力帮助欧洲盟国恢复因战争破坏而濒临崩溃的经济。该计划持续了4年之久,共向西欧国家提供了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没有“马歇尔计划”等政府援助,就不可能出现20世纪50年代美国私人企业对欧洲直接投资的高潮。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政府的对外投资为私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基础,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从而大大促进了私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发达国家仍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为了控制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依然凭借其强大的竞争优势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显示,发达国家年平均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率1971—1980年为98.1%,1981—1990年为93.9%,1991—2000年为88.7%,之后尽管比率略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60%以上,表明发达国家仍是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参见表2-1)。不过,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欧盟(1993年前为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及日本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率一段时期迅速上升,美国所占比率相对下降。如欧洲共同体及日本所占比率分别从1971—1980年平均的44.3%和0.6%上升为1981—1990年平均的53.2%和17.7%,美国所占比率分别从1971—1980年平均的48.4%下降为1981—1990年平均的22.2%;20世纪90年代,欧盟所占比率有所上升,而日本所占比率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美国所占比率也有小幅下降。2014年三者分别为34.0%、13.8%和40.9%(参见表2-1)。
同时,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产业内水平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相互之间的需求迅速增加。为了尽快抢占对方的市场,企业纷纷采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从而使发达国家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体。统计显示,发达国家年平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比率1971—1980年为75.7%,1981—1990年为78.3%,1991—2000年为72.1%,之后尽管比率略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40%以上。其中,欧盟(1993年前为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及美国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如欧盟在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率1971—1980年平均为53.5%,1981—1990年平均为43.3%,1991—2000年平均为58.7%,2014年为51.6%;同期美国在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率分别为38.2%、48.2%、35.2%和18.5%(参见表2-2)。
表2-2 世界各国(区域)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
(续表)
注:1)1971—1980年、1981—1990年及1991—2000年为年平均;2008年以后的数据做过汇率调整。2)转型国家:包括地处亚洲及欧洲的转型经济国家。
资料来源:UNCTAD《世界投资报告》,各年资料。
(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及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很低,对外直接投资只是偶然的特例。之后,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拓展国外市场,尤其是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进入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一次新的高潮,其增长势头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头几年曾一度下降,但2005年后又迅速增加。统计显示,发展中国家年平均对外直接投资额1971—1980年只有6亿美元,1981—1990年增至68亿美元,1991—2000年进一步升至570亿美元,2014年高达4 681亿美元;同期,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率从1.9%升至6.1%、11.0%和34.6%(参见表2-1)。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地区)别来看,早期主要集中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及部分拉美国家,现已扩大到包括转型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地区,甚至一些低收入国家也开始积极参与。直接投资对象在8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与其相邻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较低的国家和地区,80年代中后期曾出现超过60%的资金投向发达国家的情况,但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又重新回归到发展中国家。统计显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额从1985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598亿美元,所占比重从52.6%上升到98.4%[10]。
此外,从20世纪60年代起,不少发展中国家先后调整外资政策,旨在通过大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来推进本国工业化,尤其是促进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的实现。统计显示,发展中国家年平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971—1980年的63亿美元增加到1981—1990年的234亿美元和1991—2000年的1 403亿美元,2014年高达6 814亿美元;占同期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比率分别为22.5%、21.7%、26.9%和55.5%。其中,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速更快,在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率迅速提高;转型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也出现加速的态势(参见表2-2)。
(4)对外直接投资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中服务业迅速增长。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尽管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石油及矿产等资源性行业所占比率持续下降,但仍占到50%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获得了政治独立,对资源性行业的经济民族主义倾向日益强烈,不少国家从西方列强手中夺回了天然资源的开采权,并禁止外国资本进入相关行业。因此,发达国家不得不减少对发展中国家资源性行业的投资,而扩大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使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了新的行业特征。以美国为例,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存量)中石油及矿产等第一产业所占比率从1950年38.3%下降为1980年的25.0%,制造业所占比率从32.5%上升为41.7%[11]。同期,其他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出现了同样的行业结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展和世界经济服务化的发展,世界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发生了如下变化:首先,第一产业所占比率继续下降,从1990年的8.8%下降为2006年的7.4%;其次,第二产业在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迅速发展后,所占比率从1990年的43.5%下降为2006年的26.4%;再次,服务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所占比率从1990年的47.4%迅速提高为2006年的64.1%(参见表2-3)。
表2-3 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产业流向和比重
(续表)
资料来源:UNCTAD《世界投资报告》,各年资料。
从发达国家来看,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所占比率从1990年8.8%下降为2006年7.9%,其中采矿、采石和石油业同期从8.6%下降为7.9%;第二产业所占比率从1990年的43.6%下降为2006年的28.5%,其中机动车辆及其他运输设备、化学品及化学产品和食品、饮料及烟草等行业所占比率有不同程度的相对上升外,其他行业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率则从1990年的47.4%上升为2006年的61.7%(参见表2-3)。
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所占比率从1990年12.8%下降为2006年3.4%;第二产业所占比率从1990年的35.5%大幅下降为2006年的9.4%,其中电器及电子设备、金属及金属制品、化学品及化学产品、机动车辆及其他运输设备等行业所占比率有一定程度的相对上升外,其他行业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率则从1990年的48.3%快速上升为2006年的83.7%,其中商务活动所占比率大幅度提高,即与贸易及信息等相关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参见表2-3)。
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特征方面,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所占比率从1990年的9.6%降为2006年的7.6%,第二产业同期从40.6%降为29.1%,第三产业同期从49.3%升至62.1%,其主要集中在金融、商务活动及贸易等部门;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产业所占比率从1990年的8.4%降为2006年的8.2%,第二产业同期从43.1%降为25.7%,第三产业同期从47.1%升至63.8%,其主要分布在商务活动、金融及贸易等领域(参见表2-4)。
表2-4 世界各产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比重
(续表)
资料来源:UNCTAD《世界投资报告》,各年资料。
近年来世界对外直接(绿地)投资额的产业流向如表2-5所示。
表2-5 世界对外直接(绿地)投资额的产业流向
(续表)
(www.xing528.com)
注:不包括加勒比海地区金融中心的投资额。
资料来源:UNCTAD《世界投资报告》,各年资料。
(5)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新建投资(绿地投资)尽管所需投入的资源量较大,前期的准备时间较长,但对外部资源的依存度较低,易于通过掌握所有权而获得企业的控制权,所以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国际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或尽快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实现产业和产品的多样化经营,便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于是,作为企业全球竞争战略的重要一环,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如图2-3所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跨国并购的交易额从1991年的588.9亿美元迅速上升为1998年的3 497.3亿美元和2000年的9 596.8亿美元;由于全球性的跨国并购产生了垄断,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全球反垄断力量的增强,这对跨国并购活动产生了抑制作用,导致全球跨国并购一度下降;但2005年以后,全球跨国并购再度出现高潮,交易额在2007年进一步上升为10 326.9亿美元;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以后交易额一直徘徊不前。
不仅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交易额已从1991年的43.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 369.4亿美元和2014年的1 521.1亿美元,占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额的比率同期已从7.4%上升为13.3%和38.1%(参见图2-3)。
图2-3 全球跨国并购的交易额(买方)
资料来源:UNCTAD跨国并购数据库(www.unctad.org/fdistatistics)。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促进因素
(1)经济国际化及全球化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主要发达国家引领的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各国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业内国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的深化和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增长。即各国(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成本和竞争优势,在同一产业内按不同的生产工序或产品附加值进行分工,生产和交换相关的中间产品及附加值不同的最终产品。产业内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而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内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商品、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大大加快,世界各国及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空前紧密,世界经济日益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经济全球化便是上述经济国际化过程的深化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产业内国际分工进一步拓展、产品内国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迅速形成、企业内国际分工(intra-firm specialization)日益细化等方面。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本内涵是指技术革新使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可以细分,并可配置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形成跨国或跨区域的生产链或生产体系。而企业内国际分工,即是跨国公司利用其经营资源方面的优势,并根据各国(地区)要素禀赋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生产基地,以实现最优的生产配置。可见,产业内国际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及企业内国际分工的深化大大促进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大,加快了整个世界贸易的发展,进而形成产业内、产品内及企业内垂直分工及水平分工交错的多重结构的国际分工体系,从而进一步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经济区域化及集团化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经济国际化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同时,经济区域化及集团化的进展也在加速,尤其是在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更为显著。无论是1967年7月成立的欧洲共同体,1992年1月设立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还是1994年1月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基本宗旨是在区域内降低及逐渐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实现直接投资的自由化。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欧洲共同体的投资自由化已不限于直接投资,还适用于不动产投资、上市和非上市企业证券投资等几乎所有的投资领域;此外,从1994年起,不仅成员国之间,而且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资本转移及支付的限制也被逐渐取消。北美自由贸易区关于投资自由化的适用范围限于除金融服务业以外的行业(设立子公司、取得股权、向子公司贷款、购买不动产及有形及无形资产等),各成员国必须对来自其他成员国的投资给予国民待遇及最惠国待遇。1998年通过的《东盟投资地区(AIA)框架协议》规定,至2010年对来自东盟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及服务贸易有关协定暂时限制的领域除外)、至2020年对来自东盟区域外的直接投资给予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经济区域化的进展及区域内投资自由化的实现,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成员国之间及区域外国家对这些区域的直接投资。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或各具比较优势,容易通过直接投资开展产业内、产品内及企业内的国际分工,并扩大区域内的国际贸易。从地域的角度来看,地理上相近的国家发展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各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来看,各国积极地签订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相互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能从政策方面支持区域内外的直接投资。
(3)各国(地区)政府的鼓励。
作为经济政策及产业政策的实施对象,对外直接投资一直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所积极推动的。
第一,当国内生产能力与国内市场发生尖锐矛盾,导致经济危机发生时,政府会通过税收及融资等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第二,当国内部分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时,政府会把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提升国内产业结构的层次;
第三,作为国家综合安全战略之一,政府会支持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控制世界的资源产业,以确保能源及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第四,当一国出现巨额的贸易顺差及经常收支顺差,由此将加剧对外经济贸易摩擦时,政府会引导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国外生产比率,以此来缓解对外经济贸易摩擦;
第五,当一国货币大幅度升值,导致企业的出口环境及经营条件恶化时,政府会帮助企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货币升值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半期因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扰乱了美国政府的国内外政策,导致政府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外,发达国家政府在应对上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一般对本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都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政策。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出于对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考虑,也积极鼓励和引导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4)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存在。
尽管1948年正式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及1994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高举自由(将贸易限制措施转为关税以及降低关税税率)、无差别(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及多元化的大旗,并通过多次全球性贸易谈判,旨在实现关税减让、降低非关税壁垒、实现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自由化、通过实施最惠国待遇达成贸易非歧视性原则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以及建立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等目标,但是由于GATT和WTO的体制及机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难以协调,导致多边贸易自由化迟迟不能进展。尤其是当世界经济进入衰退阶段,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就连信奉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也常常挥舞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高筑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关税(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过境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及非关税壁垒(配额、出口补贴、倾销与反倾销、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技术及卫生检疫标准等)在阻碍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同时,客观上诱发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因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跨越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直接进入东道国或区域市场,在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例如,1968年欧洲共同体建立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及限额,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后,美国产品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变得困难,由此加速美国企业对欧共体成员国的直接投资。
(5)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
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及区域化的发展,产业内及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深化,迫使企业不断地调整经营战略,通过多元化配置其生产和经营,以适应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
第一,为了实现全球利润的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企业必须根据各国(地区)的要素禀赋及价格、市场规模及成熟度、竞争结构及规范性、税收制度及政策等因素,通过直接投资有效地配置生产和经营环节,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
第二,随着产业内国际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及企业内国际分工的深化,为了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企业有必要通过直接投资和当地生产,确保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投入;
第三,当技术竞争成为国际化及全球化时代企业主要的竞争形态时,通过直接投资接近或进入技术先进国家的相关领域,就成为企业有效的国际竞争方式;
第四,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通过直接投资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各类风险较低的国家(地区),由此分散可能产生的经营风险;
第五,为了应对日益激化的全球竞争,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纷纷采取全球竞争战略,包括先声夺人地进入东道国的有关行业、率先控制当地市场的“领先战略”,紧跟国内外竞争者投资于东道国的相关领域、分享当地市场利益的“跟随战略”(band wagon effect)。
(6)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也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在提升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同时,深刻地改变着产品的生产方式及生产过程。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高效化,使产品生产的工序及过程可以进一步细分,并能有效地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整个附加值生产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扩大,得益于上述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产业技术革命加速了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的深化,信息技术革命进一步细化了产品内分工和企业内分工,促进了通讯及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从而为大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的国际化及全球化提供了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