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从个人反叛到集体良知

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从个人反叛到集体良知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312年,一场斗争正在进行,作为竞争者之一,君士坦丁试图寻求一种克敌制胜的法宝,最终他求助于基督教,把自己置于十字架的保护之下。如此,基督教经过漫长的斗争并遭受了无数迫害,一夜之间成了帝国的官方宗教。但基督教是排它的,皇帝是它的领导者,因此需要帝国所有公民的服从,而这种服从必须付出代价。基督教通过个人良知的反叛取得了胜利;如今它要尝试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创造集体的良知。

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从个人反叛到集体良知

公元312年,一场斗争正在进行,作为竞争者之一,君士坦丁试图寻求一种克敌制胜的法宝,最终他求助于基督教,把自己置于十字架的保护之下。且不论他实际的宗教信仰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君士坦丁的这步棋走对了。就在异教崇拜仍然希望通过习惯和感官诉求留住平民大众的时候,基督教已经把精英阶层聚拢到了自己身边,特别是在帝国的西部地区。行政官员、商人、有地位和影响力的人,都成了基督徒。君士坦丁需要他们的帮助,并且也通过接受他们的信仰,实现了得到帮助的愿望。

如此,基督教经过漫长的斗争并遭受了无数迫害,一夜之间成了帝国的官方宗教。但基督教是排它的,皇帝是它的领导者,因此需要帝国所有公民的服从,而这种服从必须付出代价。平民百姓依然固守着他们古老的信仰,古老的神祇,古老的神庙,以及古老的仪式。祭司、神庙、仪式、雕像,虽然全都保留了下来,但它们却被重新贴上了基督教的标签,在这些“古老”外衣的掩护之下,基督教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入侵,一场巨变就这样发生了,今天细心的读者和旅行者依然可以找到这场巨变留下的痕迹。(www.xing528.com)

美的形式,感人的场面,在满是大理石雕刻玫瑰花环和充满激情的地中海地区,如今这一切正渐渐消失,并成为梦想家们幻想的素材。身着白衣的祭司和烟雾缭绕的祭坛,喧闹狂欢的队列和神秘的仪式也不再是人类感情的纽带。不再有牧羊人吹响胫骨笛向西布利女神致敬,不再有无数令人心醉的神话故事,也不再有用充满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的精美丝网出现在神圣的小树林里和诸神的柱廊之上。日复一日,四季变换,就像阿波罗和狄安娜在天上走着各自的路径一样,世间万物仍在地上有序进行;但如今它们陷入了加利利人的魔套,幻化成一缕五彩斑斓的烟雾,一片过去时代的迷蒙轻纱,虚幻而不可企及。虽然在某些地方,历史学家可以修复几处遗址,诗人也可以再次体验过去的生活,但留下来的仅仅是各个异教物质的外表,因为受到打击的,是异教的心,那是最柔弱的地方。它也曾努力获得良知,但失败了,而此时新的信仰已经在坚硬的岩石上建立起来。基督教通过个人良知的反叛取得了胜利;如今它要尝试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创造集体的良知。[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