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东第二桥的历史记忆

浙东第二桥的历史记忆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东第二桥在余姚兰江街道的沈湾村。光绪《余姚县志》载:“江口桥,都御史周如斗重建,更名永思,俗又呼为新桥。同治六年修,更名浙东第二桥。光绪十四年圮,十七年杨福基修。直上则为通明矣。”永思桥是跨姚江的第二座石桥,所以,同治六年修桥,改此桥名为浙东第二桥。额“重修浙东第二桥记”,大字,正书。从碑记可知,此次修桥,由杨福基出全资,沈氏族人监修。

浙东第二桥的历史记忆

浙东第二桥在余姚兰江街道的沈湾村。光绪《余姚县志》载:“江口桥,都御史周如斗重建,更名永思,俗又呼为新桥。同治六年修,更名浙东第二桥。光绪十四年圮,十七年杨福基修。直上则为通明矣。”它是姚江流入余姚境内的第一桥,“姚江自上虞县东流至永思桥入邑(余姚)境”。姚江东入于海,自永思桥至海,长二百余里,从前跨江只有余姚县城南北双城之间的通济桥一座桥,故号称浙东第一桥,其余皆为渡口。永思桥是跨姚江的第二座石桥,所以,同治六年修桥,改此桥名为浙东第二桥。桥今已不存,仅留一碑,是光绪十七年(1891)的修桥碑。此碑几经移迁,今置于村委会内。

碑高1.31 米,宽0.64 米,圭首。额“重修浙东第二桥记”,大字,正书。碑记11行,满行27 字,共278 字。落款一行:“光绪辛卯季夏之月,监修沈福清、作霖、澄清谨立。”石面虽糙,但文字能全辨。从碑记可知,此次修桥,由杨福基出全资,沈氏族人监修。

碑 文

重脩浙東第二橋記(额)(www.xing528.com)

浙東第二橋者,舊永思橋也,自同治丁卯族人海洋等捐脩,改今名。其橋」東西接官路,上抵通明,下達姚江,實為水陸通衢。光緒戊子夏大水,東」之第一洞圮,車輿徒行,兩不得濟。族榮文房架木設板衹便往來,終非久長」之計,計圖脩復,則任其資者無人。楊君福基,素行急公,凡築湖塘脩道路,」茍有益於地方,罔不輸銀以襄其成,余等高其義,因以橋事請焉。詎知福」基勇於義,其妻屠氏尤汲汲以行善為務,力勉其夫為之,福基遂慨然自」任,曰:君等謬以義舉相囑,敢不勉從。計既定。余等即擇吉開工。經始於辛」卯之正月。閲五月而事竣。計工料費洋三百一十元有奇。雖其事余等共」任之,而其洋悉出自福基一人,然則此橋之克復其舊,資乎福基,而福基」之心乎濟世也,畧見於此橋,橋堪千古,斯福基濟世之心,亦並昭千古矣。」爰勒之石,以紀其實。」

光緒辛卯季夏之月,監脩沈福清、作霖、澄清謹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