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桥在尚田镇溪汪村。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造横山水库时被改建,现为五孔水泥桥。桥碑仍存,立于桥北的凉亭里。《新丰桥记》碑记既是记述建桥经过,也是为一个叫唐了未的人立传。唐了未是溪汪村人,参加过北伐,归乡后,在主事奉化县水利总局松林分局期间,建成此桥。
撰文者庄崧甫,名景仲,号求我山人,奉化曹村人。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致力于农林水利,是国民政府首届立法委员,民国时期的奉化名人。撰文时,任奉化县水利总局局长。
碑高1.99 米,宽0.87 米。圭首,碑脚与亭内地坪平齐。额“新丰桥记”,大字篆书。碑记文字楷书,正文17 行,满行43 字,共721 字,黄家齐书丹。立碑时间为民国十九年(1930)五月。通碑文字除两字不辨外,其余皆可辨识。
碑 文
新豐橋記(额)(www.xing528.com)
縣南二十里有溪焉,曰白溪,發源于奉寧界之杉樹嶺,委蛇三十里,流經龔原、排溪、夾岙諸村而至溪汪,崇山環」列,眾流匯合,霪雨連綿,水勢奔騰,萬頃汪洋,村之以溪汪名者,蓋亦天生地作之然也。建國十有一年壬戌秋,天□」雨、山洪發,而白溪大水為災,堤崩壞,而田沙礫者,不可勝數。溪汪之北有十畝塘,圍田約七八頃,堤垠橋梁冲」潰無遺,有失業辳□村父老蹙額而相告曰:水患不除,民將不堪矣。是年,余適長縣水利局,思有以除之,苦乏人」專理,獨推唐君了未任松林分局事。人謂唐君革命,專事破壞,興辦水利,用非其材,予亦為之信疑參半。某日,同」唐君履勘形勢,計劃善後,唐君依議興工,督促指導,不遺餘力。灣貯者疏直之,决漏者葺補之,崩壞者填築之,積」心竭力,期年而工竣。于是,唐君鑒實地工作之有效,而築橋利濟之心油然而興。初,十畝塘畔設有竹橋,一遇水」患,隨波漂散,村人苦之。十三年冬,乃創議建築,鳩工飭材,慘澹經營,十五年夏而橋成,名曰新豐。予與同人往觀」之,則見夫左銜山、右依岸,中柱石墩二,上架以老木,長百尺廣十尺,望之若長虹然,懿歟美矣!一般橋梁咸以石」為之,而斯橋獨以木成,其堅固不亞於石,豈徒壯觀瞻已哉。溪汪築堤建橋將及十載,而沿溪諸村無水患,橋之」以新豐名者,蓋也為辳民誌豐年之新紀元。當日,唐君語予曰:斯橋之成,歷時三載,需費三千五百餘金,設無家」慈促成之,恐不有今日;緣橋工將半而經費不敷,予奔走革命,將橋事俟諸異日。吾母嚴責之曰:此慈善事業,亦」吾村之要道,費不足可將己產抵借之,橋不成決不許汝外出!予不得不遵命而行,以庇于成。嗚呼!唐君志大材」高,孝行聞鄉曲,癸丑以來,南走閩粤,北至魯直,革命十餘年,而功未及就退守一鄉,無所用心,畧施其餘,以利民」眾,由是而知唐君之志,不茍虛譽,唐君之才,不專破壞,斯橋之成,唐君建之,實太夫人有以促成之也。予與唐」君交,自辦水利始,審知其固勇于任事,即知即行,不避嫌怨,不辭勞瘁,視公事如己事者。世所稱革命家知破壞」而不知建設,自詡能治國而德惠不加鄉里者,則又視唐君為何如耶?爰記其巔末如此。」
邑人莊景仲崧甫氏撰。(钤两印)」
滇南黄家齊教成氏書。(钤两印)」
中華民國十九年五月吉日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