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2015级 张潇涵 李坤荣 等
摘 要:《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本文既展示了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片段,也展示了深刻与真诚的教学反思,表达了师范生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关键词:《木兰诗》;微格教学;教学反思
吸取了《项羽之死》的教训,在《木兰诗》的教学设计上我就别出心裁了一些,采用了“花木兰履历表”的形式带领同学们走进文本,走近主人公花木兰。而且因为在之前构思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一篇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三个地方关于《木兰诗》的教学对比,发觉我们传统的教学过于死板固执。以往老师讲授这种文言文(包含叙事性古代诗歌)时,都是采用“串讲字词——疏通文意——分析归纳”的思路,虽朴实却无灵气,因呆板而觉费力。所以在《木兰诗》的设计上,我特意换了一个角度,用“履历表”的形式吸睛,带领同学们走近花木兰,了解当时的历史,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这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项羽之死》有所进步,其间也没有因为讲得兴起而把手插进裤兜,但是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时间上的把控还是不够得心应手,以致有一处课外拓展没有讲到,课堂后半段讲得比较仓促。
在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参与同组其他同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也着重注意了他们的教学技巧。在《项羽之死》的教学上,陈筱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学中卖了个关子,让我听得饶有兴味——
师:项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死的?是走投无路吗?
生:不是的。是在有活路的时候选择了自刎。
师:东城溃围的时候,情况危急,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八十对上千。
师:为什么死路选择生,活路选择死,这不是矛盾吗?
从“矛盾”切入,让学生带着探究心理与问题意识走进文本,水到渠成柳成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自然而然中,同学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答案的寻找、文本的解读,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导引方法,我不禁为此称妙。
关于《木兰诗》,我很喜欢林金壹的教学。她以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为切入点,导入课文《木兰诗》。正式导入课文后,她又以“叹”“替”“征”“归”“还”几个字串联起整篇课文,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带领同学们梳理了整篇课文的内容,分析了花木兰的性格特点。(中文151张潇涵)
通过这两次微格教学我明确这样一个观念:绝不可刻意求新,对教师来说某些“套路化”的内容仍是不可回避的教学重点,教师的创新依旧要为学生服务,还没走稳就先不要着急跑,形式的适当创新是为更好地讲授内容。(2015级 李坤荣)
林金壹同学的改写让我眼前一亮:她让学生比较“东西南北市,买骏马鞍鞯,买辔头长鞭”和原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哪个更好,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破坏对仗工整,失去紧张节奏”的答案。(2015级 段明月)
当我还在纠结紧张与不紧张时,同学已经在比拼教学切入点与教学设计优劣了,差距就这样明显。但从这些差距中,我看到了两篇课文中许多新的挖掘点,有几位同学的教学片段让我真切感受到课堂中活力的存在,也时常有“原来还能这样教”的感慨。(2015级 杜林云)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一群人为完成同一件事,纷纷献出自己的智慧和新意,组合在一起的力量会产生无限量的功效。我从组员的身上看到了合作和分享的益处,这些都会成为我们起步时的巨大财富。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一定会走得很远。(2015级 宋秋泓)
引用刘再复的名言作结,让学生理解《木兰诗》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重构了英雄的概念。英雄也可以是温情的女子,也可以儿女情长,英雄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人,他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也只有这样的英雄,才更加真实,更加生动。(2015级 姚庆华)
备课是辛苦的,但是当自己完美地将其呈现出来的时候又会获得一种巨大的满足;讲课是不易的,但是从中取得的许多收获和经验又是令人愉快的;反思是必要的,使我发现前方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同仁在向我们招手。(2015级 朱喜爱)
我们周围的同学在某一方面或者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当我们的老师,所以学习万万不可独学,要融入集体,要与人为善,互相沟通、切磋、学习。(2015级 胡娴静)
课越顺我越不安,教学应当是学生从疑到解疑的过程,学生如果没有疑惑,则反映出教师准备的不充分。(2015级 王晓丽)
两次微格教学……可以看出大家的教学水平之间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课文的不同并不会让教学有很大的水平起伏,能上好《项羽之死》的也能上好《木兰诗》,无论什么课文,或许都能有新的教学设计亮点出来。(2015级 杜林云)
自己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有教学框架,但最值得警惕的地方也恰恰是它:为了搭建框架,可能会陷入形式主义而舍弃真正值得教学的内容,或是陷入设计模式的僵化。(2015级 陈书悦)
虽然,看到的教学仅仅是只有十分钟的一小部分,但是,背后整页整页的资料收集与反复多次的练习,与这份闪耀密不可分。我相信讲台上的淡定从容一定经过了数次演练,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过渡语以及每一个自信恰当的手势,都凝结着一个老师对讲台和底下学生的负责与热爱。(2015级彭华)(www.xing528.com)
我带着疑问在中国知网下载了两课相关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特地按照时间顺序关注了近三年的新解读、新构思。最终下载了《项羽之死》的相关文献36篇(实际阅读33篇),《木兰诗》的相关文献44篇(实际阅读12篇)。参考这些文献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照搬模仿……而是希望通过大量优秀教师的教学情况最快地熟悉课文,在他人文本解读间试图探索较为新颖的教学切入点。(2015级李坤荣)
黄晶晶在我们上完之后,又重新上了一次,但是她这一次的教学设计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她根据其他同学的讲课,对自己的教案做了很大的调整,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她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2015级 乐雅婷)
前期备课阶段也挺有意思的,但真的很费脑筋——天下教案那么多,却没有一个符合我心意。完全撇开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吧,目前又没有那个能力……在参考他人教案时,对于重复出现的教学活动设计本能地反感,就算那份教案还是获奖的名师教案。(2014级 林娜)
上《劝学》时,某同学故意说鲁肃与吕蒙结交是“势利眼”,结果难住了模拟上课的同学。从这个插曲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只有自己对课文有充分、细致的理解,有驾驭课文的信心,才能在面对学生的各种提问时不慌张、不迷茫,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2014级 韦天莹)
“新”意味着未被发现,也可能意味着岔路,前方提示此路不通。盲目地在前人已经铺就完好的道路旁挖土开路,造就的不一定是新的阳光大道,还有可能是弯路和错路。
对文本解读的“新”,应该建立在对文本深刻的认识上,“新”得靠谱;对教学设计的“新”,应该建立在对教学目标的清晰认识上,不本末倒置。(2014级陈佳琪)
一堂好课的标准不该仅仅是对的,更该是经常触动学生、启发学生思维的。
我们明明还只是未走上岗位的教师,就害怕跟权威有所不同。完全附和有时候可能比离经叛道更加让人失望。(2014级 陈逸璐)
或许我的文本分析会有出错和用力过猛的可能,但那都好过直接将别人的上法照搬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我想只有自己对教学有思考,才能使课堂有自己的味道。(2014级 郑鸿鸿)
把课文上成套路,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是挺悲哀的存在,因为其中没有灵魂,一堂没有灵魂的课连自己都觉得无力,还怎么去引领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2014级 郭文侠)
很多时候,我们被已有的资料束缚,缺少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也缺乏对文本的追寻和探讨。(2014级 乌佳丽)
微格教学更像是“暴露式训练”,旨在让我们从多样的教学情境中去暴露问题。要达到真正提高教学技能这一目标,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必经的三大步骤。在暴露出来的问题中,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根本算不上问题,可怕的是那些需要长时间不断训练才能克服的问题。(2014级徐佳露)
这两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如果你不去上,不去翻看那些名师的课,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上的课多无趣,自己多无知;如果你不亲自去讲台上站一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是什么模样。(2014级 苏周)
还有一年的时间,很多(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就要走出大学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从“受害者”变成一个“施害者”,这种可能性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但它也是推动我去思索、去寻找、去改变的动力。(2014级 汤若旭)
这两次微格教学,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打动了我,“未来的优秀的语文教师”正行进在路上,他们的教学富有趣味,教学活动设计颇有构思,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并且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生成了教师不曾预设的正向反馈。(2014级 吴舒倩)
当一名语文教师,具备过硬的基本学科知识是前提,设计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环节是基础,而在不断的备课磨课中仍能不忘初心,保持对这三尺讲台的无限热情,才是干好这一行的保障。(2014级 金毓洁)
在《孙权劝学》和《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中,我似乎摸索到一个比较高效的方式——抓课文标题。课文标题居文之首,勾文之要,是读者捕捉文章信息、窥探思想感情的一个窗口。(2014级 毛)
关于填空式设计,教师需要明确,最重要的是设置这个填空的意义在于什么,填空之后学生能够收获什么。这是首要的,也是最困难的。(2014级 高旻燕)
合理掌握介绍背景知识的时机,能够让课堂内容更为深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还需要对背景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2014级 周金宏)
把握住教与学“平衡”带来的愉悦,远胜于教师单方面滔滔不绝展示自己才能产生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因为这种“愉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生成的,有“共鸣”达成的喜悦。(2014级 孟思宏)
总之,无论教什么,先用学的态度去学,尝试做一名学生,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2014级 张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