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言语实践方面,而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情感与审美教育层面。工具性和人文性要统一,教师要善于去挖掘与人文性相关的教学因素,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打好底子。而板块式教学似乎存在“重工具,轻人文”的倾向,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围绕语文的工具性打转,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写一写,语文的工具性得到有力地释放。比如《散步》教学中,对于课文朗读,教师进行了较为“强势”的指导——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学生进行第一次朗读。2.“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学生进行第二次朗读。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学生第三次朗读。于是,光这一环节的朗读方法指导和各种反复朗读就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情感与审美教育似乎缺席了。特级教师王益民老师就曾指出:“余老师没有在课堂上很好地体现《散步》的‘魂’。课堂并没有‘主题’参与的影子,没有完成《散步》作为一篇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之于人性美化、道德洗礼的任务,学习过后学生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无法做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2]的确,无论是各种朗读指导,还是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进行语言的品味,《散步》这一课例都体现了极强的“工具性”色彩。虽然,语文的工具性的重要无须赘言,但语文同样也是文化的载体,一旦课堂上“人文性”这一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这样的语文课,对语文学科素养的培育来说,就是不够完整的。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有可能成为应试的高手,但很难成为高素养的人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