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不仅仅是提取关键词、概括关键信息的过程,更是理性思维发展的过程。受自身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学生的自主阅读往往停留在低阶阅读阶段,缺少有质量的思维活动的参与。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更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生疑、自主提问,在师生双向质疑中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向纵深发展。
首先,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细节处入手,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与探究,运用多元表征方式,促进知识的深度整合。其中,说明文阅读中,对概念性知识获得立体感知,形成对知识的恰当表征,是学习发生正迁移和高效解决语文问题的前提。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绘画、表演等可视化表征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探究知识的内涵或属性,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可以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还可以通过对新学习内容的归类、分析,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促进学习内容的可视化和模块化。
还是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学生经历了上述“看图说话”的活动环节,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有了一定的体会,教师可以趁机从“拱圈”这一专业术语入手,做如下设计:
赵州桥的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28道拱圈在哪里?怎么拼?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一画28道拱圈,看谁画得对。
“拱圈”这一术语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许多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并未关注到“拱圈”的含义,草草略过。教师从其入手,引发了学生对“拱圈”构造的质疑和探究,究竟什么样的结构才叫“拱圈”?是桥上面有一道“圈”吗?28道拱圈,是纵向的叠加,还是横向的铺排?带着疑问,学生一步步对文本进行探究:提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在纸上,再根据图形展开解释说明。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调动了多种感官,一边画一边想,还可能有动作演示,逐渐完成了对一个全新概念的科学认知与深度理解。(www.xing528.com)
其次,教师应善于从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从课文标题、关键字词、矛盾冲突点、认知疑难点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比较。比如,“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这一句是学生认知的疑难点,教师就可以牢牢踩实这个疑难点,锻炼学生的思维。除上述绘图法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换词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语言表达背后的专业性:
“拼成”可以换成“组成”吗?“合拢”可以换成“连接”吗?
学生此时对“拱圈”的构造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教师再提出换词比较,学生就可通过对石拱桥建筑材料——石料的想象与理解,明白“拼成”“合拢”要比“组成”“连接”更符合石料的特性,因此更为准确。
对文本的质疑探究是高阶阅读的重要表现,围绕文本中陌生概念“拱圈”所展开的两个活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似乎也是指向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把握,但是实质上,它们都是通过对语言特点的把握,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如质疑、探究和创新能力,它的指归不在语言,而在于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