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是根据一定的信念或假定的知识背景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它们进行主动的、连续的和严密的论证思考。”[1]作为一种基于理性质疑、强调事实、追求逻辑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能够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推断的能力。然而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朗读和语言的鉴赏上,极少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蒋军晶的群文阅读教学,顺应了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课改趋势,他善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解决疑惑、获得新知。
例如,“反复结构的童话”课堂实录[2]:
师:这些故事里反复的情节,我们能不能调整顺序?比如,小壁虎先向老牛借尾巴,再向小鱼和燕子借尾巴;比如,小乌龟先被乌鸦告知狮王去世了,再被蜗牛告知方向走反了,行吗?
(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
师:赶紧再去浏览一下这四个故事,小组内讨论。
(小组讨论)
师:谁来发表一下意见?
生1:我认为《小壁虎借尾巴》的情节可以换,因为小壁虎借尾巴,无论向谁借,都不影响这个故事。
生2:是的,反正问谁借都不成功,只要把他自己尾巴长出来的
情节放在最后就可以了。
师:嗯,这样的反复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并列式反复”。那么其他故事的情节也可以这样调整顺序吗?(www.xing528.com)
生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情节顺序不能换,因为老太婆先是要一个小东西,然后要房子,后来要当女王,欲望越来越大了。
(板书:欲望)
生4:《犟龟》的情节顺序不能换,小乌龟遇到的困难一个比一个大,如果换了,就反映不出来了。
(板书:困难)
生5:《七颗钻石》的情节顺序也不能换,因为故事里水罐的价值越来越大。
(板书:价值)
……
师:像这样的反复结构,我们称之为“递进式反复”。
“反复结构的童话”这一课,群文阅读内容有《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犟龟》《七颗钻石》四篇童话故事,蒋军晶在引导学生概括四个故事结构的共同点后,巧妙地激发学生思考四篇童话中反复情节能否调换顺序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得出不同童话反复结构同中有异,同时也明确了四个文本所传达的内涵。蒋军晶的逐步引导,很自然地帮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童话故事具有并列式反复和递进式反复两种结构。这样的教学,看似毫无难度,却在问题的设计上蕴含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主张教师减少课堂提问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低估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或创设情境生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探究,教师只需在必要时加以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