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循序渐进,指的是(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它是人类认识一切事物的客观规律,也是开展各项教学活动都应遵守的原则之一。识字教学也不例外。但受到识字教学本身特点的影响,在识字教学中,循序渐进除了指学习内容本身的安排应从易到难,还包括通过增加复现率逐步实现对汉字的掌握以及在阅读教学中有机渗透识字教学两方面的含义,具体体现为识字教学的课时衔接和年段衔接。
1.识字教学不仅仅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
课文中的生字什么时候教合适呢?大多数教师把识字当成是第一课时的任务,在第一课时集中完成识字的任务,而第二课时则主要用来阅读。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将教学任务相对独立、集中了,教学效果可能会比较好,但是,老师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生字的复现率。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学过的知识,人脑首先会将其存入短时记忆,这个时候的记忆是不稳定的,很容易被遗忘。只有保持一定的复现率,才能由短时记忆转化为比较稳定的长时记忆,在人的头脑中长期保存。如果仅仅将识字教学理解为某一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学过之后就不闻不问了,那只是完成了让生字进入学生的短时记忆这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会将其纳入长时记忆,也可能将其遗忘,这样的识字教学效果是没有保障的。只有在每节课中都渗透识字的教学,才能保证识字教学的效果。
巩固识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因此,除了在不同课时复现生字词、帮助学生记忆外,在同一节课中,教师也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实现生字词的不断复现。这个案例正体现了这一点。
在初步学完本课生字之后,教师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多次复现本课的生字,增加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同时游戏也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www.xing528.com)
另外,教师还把刚学的生字放到新的语言环境——一首小儿歌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因为有了前面和生字的“反复见面”,学生很容易就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找到所学的生字,并记住它们。
2.注重低、中、高学段间识字教学的延续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落实这一要求。但是,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教学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并不是说到了中高年级识字教学就不重要了。一定的识字量是学生顺利开展阅读和写作的必要基础。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掌握的汉字(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阅读和写作需要的。因此,中高年级教师仍应充分重视识字教学,在阅读、写作等语文活动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中高年级学生由于经历了两年多的汉字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学习能力也逐步开始向抽象学习过渡。因此,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绝不能照搬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路子,而是要向自主化、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向进行探寻。要通过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识字,增强其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能更有效地将新学习的汉字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增强其汉字识记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正所谓结构化的知识是记忆中储存时间最久的知识,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也要通过归类梳理、分类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