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说中情节的常见写法和作用解析

小说中情节的常见写法和作用解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节线索的常见安排方法。出人意料的结尾能点明深化主旨,使小说情节生动,产生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中间段的一般作用: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④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线索的一般作用:使小说线索清晰、层次清楚。小说情节的其他作用: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浑然天成。情节的常见作用一般可从如下角度思考:内容角度:表现了何种内容。起突出强调作用。

小说中情节的常见写法和作用解析

一、情节的相关知识

(1)叙述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2)叙述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3)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顺叙:按时间顺序写情节。倒叙:往往将结局或后面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插叙:往往是在顺叙中插入一段或几段以前发生的的事件。补叙:在叙述完后,又进行补充叙述。平叙:同时叙述两件或多件相关的事件,几件事时离时合、互动生成,又叫“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平叙常见于长篇小说

(4)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情节线索的常见安排方法。以人为线索,以事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感情变化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地点)为线索,以游踪(行程)为线索。

(6)情节的要求:起伏变化、曲折有致。

好的情节往往具有一波三折、曲折变化、摇曳生姿、震人心魄的特点。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情节使小说有引人入胜、震人心魄的力量。

二、情节的写作方法

(一)设置悬念

悬念是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情节,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引人入胜、引起下文等。制造悬念的方法有倒叙、设问、抑扬等写法,注意悬念一定要有照应(首尾、前后、与标题等)。

(二)铺垫、伏笔、照应

铺垫、伏笔、照应往往使情节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三)巧合

巧合往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令情节发展起伏变化、摇曳生姿。

(四)陡转

陡转,也叫突转,指情节的突然转折。陡转往往推动情节的发展,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产生柳暗花明或风波骤起的艺术效果,令情节发展起伏变化。

(五)恰当的节奏

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小说的情节也应注意节奏,如小小说的情节往往开端、结局很快,发展、高潮较慢,这样才能急徐有致。

(六)结尾出人意料

好的结尾往往出人意料,令人回味无穷。出人意料的结尾能点明深化主旨,使小说情节生动,产生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

三、情节的一般作用

(1)开头段的一般作用:

①铺垫作用。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①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渲染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④烘托人物心情

⑤照应标题。

(2)中间段的一般作用: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照应前文。

③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段的一般作用:

①点明深化主旨。

②照应前文,使结构严谨。

③留下空白,令人回味无穷。

④照应标题。

(4)小说线索的一般作用:使小说线索清晰、层次清楚。

(5)小说情节的其他作用:

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浑然天成。

②合乎情理,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③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④多种叙述方式结合,使情节变化有致。

⑤过渡自然,使作品天衣无缝。

⑥主旨明确、思想深刻。

⑦多次点题、主旨明确。

⑧巧设悬念、引人思考,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⑨点明深化中心,突出主旨。

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www.xing528.com)

⑪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突出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想深度。

⑫构思新颖巧妙、令人耳目一新。

⑬内容充实丰富。

⑭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一叶知秋,既形象生动、内容充实,又思想深刻,令人回味。

⑮抑扬结合、对比突出,主旨鲜明深刻。

文化韵味浓厚,思想深刻、含蓄蕴藉、令人回味,表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杰出的文学才华和驾驭材料的能力。

四、情节的作用题型的一般答题思路

情节的作用就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表现作品的中心,紧扣人物和中心答题是情节分析题型的答题原则。情节的常见作用一般可从如下角度思考:

内容角度:表现了何种内容。

人物角度:表现人物的何种特征和品质

中心角度:表现了何种思想感情。

结构角度:

(1)线索:以什么(人、事、物、感情变化、时间、空间、游踪、行程)为线索,线索清晰、层次清楚。构思新颖巧妙,令人耳目一新。

(2)铺垫:为后文的何内容做铺垫,引出下文内容。

(3)设置悬念:设置何种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想象和阅读兴趣,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4)过渡:承上面什么内容,引出下面什么内容,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5)推动情节发展:某个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6)伏笔、照应:首尾照应、内容前后照应和标题照应等,使文章结构严谨、天衣无缝。

手法角度:

(1)使情节合情合理,增强艺术真实感。

(2)使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3)多种叙述方式结合,使情节变化有致,避免平铺直叙。

(4)小说某部分或结尾的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5)以小见大,既形象生动、内容充实,又思想深刻、令人回味。

(6)文化韵味浓,思想深刻,令人回味,表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积淀,杰出的文学才华和驾驭材料的能力。

(7)衬托作用。起突出强调作用。

【典例探究】

阅读汪曾祺的《侯银匠》,完成后面的问题。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炯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