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16分)
(1)(2分)示例:大象把对同类的感情转化为对人类的感情,遮盖死去的人或者为受伤的人筑起防护墙。
(2)(3分)A(提示:按重要性递减顺序)
(3)(3分)D
(4)(4分)示例:大象拥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大象的社群构成使他们有集体责任感(或:利他行为,相处融洽、单纯愉快);大象能思考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大象有情感,更有同情心。
(5)(4分)示例:文章主要从假定自己为大象的角度阐述,通过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使读者感到亲切,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突出大象出色的生活能力和丰富健康的情感。第⑪段到第⑭段转化为“我们”的角度,以第一人称从人类视角引导读者深入观察大象的内在情感,真实地反映人类对大象认知的缺失。阐述角度的转化使行文活泼,多侧面全方位引发人们的反思。
2.(16分)
(1)(2分)网约车平台使用新的运营模式,开始接入巡游出租车
(2)(3分)B(提示:“即使”表示假设让步,而第②段中“网约车合规化与传统出租车改革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是事实说明,所以答案应该是“尽管……但”;第⑥段语义递进,所以应该选“不仅仅……更”。)
(3)(3分)C
(4)(4分)作者首先指出现状,即对网约车的管理要求比出租车高,不利于新老业态的融合发展;然后以9月份全国价格投诉分析报告为例证,指出网约车与出租车被投诉率有巨大差异,阐明目前对两种车监管标准的差异之大,需要统一监管标准;最后再以安徽芜湖创新监管模式,将网约车与传统巡游车辆管理标准拉平,从而促进了新老业态的融合发展为例,有力证明上述观点。(提示:围绕观点,梳理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
(5)(4分)①内容:指出网约车的规范发展与传统出租车的改革转型相融合,是大势所趋;同时阐明融合发展并非排挤竞争,而是借助统一平台,实现新老业态更公平的竞争,增进社会的出行福利。②结构:总结全文,呼应题目;是对上文内容的补充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辩证性,使议论更全面,逻辑更严密。
3.(16分)
(1)(2分)意想不到的突破(或:创新能力、灵感和创意,)与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或:差异、矛盾甚至冲突;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独特经历;充满着无限可能的精彩冒险)(提示:本题要求联系下文理解第③段中“惊喜”的含义。第③段中说:“在由电脑决定的‘标准化’未来里,我们不会犯任何错误,但是却同样不会有任何惊喜发生。”依据下文第⑦段“标准化的完美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也必定会扼杀我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如果所有的错误都被智能产品挡在门外,那么生活中灵感和创意也不会涌现”可总结出,这个“惊喜”包括创新能力、灵感和创意。依据第⑦段“如果没有错误和创新,那么我们与通过程序设定好的机器人又有什么两样。不再有差异、矛盾甚至冲突的出现,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会被一板一眼的固定模式取代”可总结出,“惊喜”还包括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
(2)(3分)D(提示:本题要求选出分析第④段中引用皮切特言论的作用正确的一项。该段中,谷歌首席财政官帕特里克·皮切特首先提出这世界是破裂不完美的,然后分析不完美体现在何处,最后指出智能科技是实现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因此综合概括,引用皮切特言论就是为了强调智能专家认为智能科技是让世界完美的关键这一观点。只有D 项是对的。)
(3)(3分)A(提示:第③段说“在由电脑决定的‘标准化’未来里,我们不会犯任何错误”,因此A 项正确。B项,“作者完全反对”说法太武断。第⑤段中“智能科技的重要性确实不可否认”,表明作者是认可智能科技的。第⑦段中说“标准化的完美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也必定会扼杀我们的创新能力”,作者只是不完全认同B 项中提到的观点。C 项,“必将丧失”于文无据,第②段说“而我们最终会否被智能科技主宰而丧失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只是一种质询,并不是结果。D 项,“人类应该自主进行决策,解决问题,并不需要智能科技参与其中”这一说法过于偏激。文中说智能科技有利有弊,我们要利用它,但又不能完全依靠它,并非“不需要智能科技参与”。故选A 项。)(4)(4分)检测是否瞌睡、是否酒驾以及是否亲自驾驶的智能仪器,确实不是驾驶员真正需要的产品,所以称不上“对我们真正有益”,所以也是“并不理想”的智能产品。这些例子可以用来证明作者的部分观点。但是这些产品并没有“被用来代替我们进行决策”,也没有掠夺我们的“自主控制和决策的权力”。从本段的结论看,这些例子不足以充分证明观点。(提示:写到哪些例子?这些例子证明什么观点?论据是否充分?逻辑链条是否完整?)
(5)(4分)首先,文章从智能科技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享受体验与智能科技遭到更多质疑的事实,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分析智能科技改善现实生活的作用;然后转到标准化智能科技代替我们进行决策、做出判断的深层危害;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不需要精心设计好的“标准化”未来,而是需要帮助人类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人性化的智能产品。
4.(17分)
(1)(2分)D
(2)(3分)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指出当下文学批评仅关注“时代价值”与经验,而忽视了传统价值和经验,因而显得肤浅短视。
(3)(3分)C
(4)(2分)A
(5)(3分)提示:可能只注重“时代价值”,无法抓住要害、指明关键。“返归”可以让我们古今沟通中发现文学中永恒流传、让人确信的东西,能让我们思考定位一部作品的文学位置和意义。
(6)(4分)①事实感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②事实感是一切批评活动可靠、有效的充要条件;③事实感能以敏锐的洞察、深邃的剖析与清明的阐述,透视批评对象的真实意图,在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构成的意义世界中建立联系,确定作品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所属艺术门类的发展要求,并探寻新的端倪和趋向;④事实感是文学批评生机勃勃、历久弥新的唯一通途。
5.(16分)
(1)(3分)黑格尔“熟知非真知”的意思是熟知的事物并不一定真正被知道。正如我们熟悉审美与艺术,但并没有很好地思考过它们,故而无法深入地把握其价值意义。引用这一名言,明晰地回应了标题“审美救赎何以可能”。引用著名学者的言论,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为下文阐述未解决的问题做铺垫。
(2)(2分)“审美救赎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分析。
(3)(3分)C
(4)(3分)D
(5)(5分)
示例一:作者对“意象呈现”做了概念界定,并探究其本质为“象征呈现”,具有与宗教相似的作用。意象呈现让人类拥有世界,人类由此迁徙到意义的世界、虚无的境界。之后推进一层,从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审美救赎的角度论述。由此,较为充分地论证了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意向呈现的审美救赎价值。因此,我认为论证充分。
示例二:文章尽管对“意象呈现”的概念做了界定,分析了其作为象征呈现的本质,但是这些属性以及本质如何达成审美救赎,作者并未进一步分析。同时,文章仅仅停留在单纯的事理分析,缺乏典型的论据支撑观点。因此,我认为论证并不充分。
6.(16分)
(1)(2分)动机上的善的意图
(2)(3分)C(提示:ABD 三项都是从善的动机出发,而最终导致了恶。)
(3)(3分)D(提示:AB 两项中“所有”二字绝对化,不妥。该题可根据四类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进行判断:第⑧段画线句是SAP(全称肯定命题),选项A 是同价命题SAP,B 是SEP(全称否定命题),C 是SIP(特称肯定命题),D是SOP(特称否定命题)。根据四个命题之间的关系:SAP 假,SEP 可真可假,SIP 可真可假,SOP真。因此选择D 项。)
(4)(4分)作者引用的孔子和康德的名言具有典型性,在一个广泛的层面上说明了有很多人认为动机的善最为重要,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将“出于义务”看得很重要。引出了下文作者对于“合于义务”比“出于义务”更重要的分析议论。
(5)(4分)首先解释什么是伪善,然后指出伪善的问题所在,并阐述了“合于义务”比“出于义务”更重要的观点,接着作者论述了伪善的四种形式及其表现,进一步揭示出了伪善泛滥会造成的恶果。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引发青年人对于“伪善”、“合于义务”和“出于义务”的现实思考。(提示:共四点,答题时注意“论证思路”与“行文思路”的区别。)
7.(15分)
(1)(2分)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破坏城市的历史记忆,一味求新
(2)(4分)先提出观点“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接着说一代代人创造了城市并把记忆留在城市中。有两种承载城市记忆的方式,作者举了物质遗产和口头非物质遗产的例子。最后作者讲了地名的作用及打造城市“名片”的关键是体现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提示:先把握观点,再分析内容层次和论证方法。)
(3)(2分)C
(4)(3分)写出了在城市发展中不尊重(或任意宰割)城市历史(或记忆)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即外表光鲜美丽,内在却无文化底蕴,城市变得没有历史载体和文化底蕴。(提示:联系上下文,把握画线句的整体意思,注意两个比喻的比喻义。)
(5)(4分)①可以体现城市独有的个性和身份。②可以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③有利于把握城市的历史命运以及继续城市的人文传衍。④城市若被人随心所欲地涂改和任意宰割,恐会贻害后代。(提示:带着问题,紧扣“理由”,梳理全文,分点概括。)
8.(16分)
(1)(2分)文中指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2)(2分)一方面承上文辩证地指出全球化趋势带来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引出下文中国文化深层特色的论述。(1分)
(3)(3分)D
(4)(3分)A
(5)(6分)本文首先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展开,并举“欧盟”为例加以论证;继而举例辩证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因素,强调创新可以保持自己的深层特色;接着从中国人对于神明世俗的态度,概括出了注重现世生活、历史经验的中国深层文化特色;重点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变异性和坚韧性,尤其是中国人的主动性;从而得出结论:强调实用理性能够发挥调停作用,使中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并影响全世界。
9.(16分)
(1)(3分)“上海”这个名字是中性的,其他城镇名称大多表达对海的畏惧与祈愿,上海顾名思义是到海上去,蕴含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海的态度。
(3)(3分)C
(4)(3分)C
(5)(5分)文章首先提出对上海海洋文化的思考;紧接着从命名的角度以及从航运的发展、地理位置、时代的变迁、近代文明的冲击、都市现代性、现代科技发展等多个角度分析上海海洋文化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上海海洋文化的特点(精髓)。
10.(16分)
(1)(2分)D
(2)(3分)承接上文对“国家的开始”是“我们熟悉的历史阶段”的介绍,证明人们回看历史常以国家为基本的记忆展开单位;从前人史料影响和自身惯性思维两个角度挖掘人们难以摆脱国家视野的原因,暗示当前反全球化浪潮出现的根源。与下文凯利以考古学的方法进行更宏观和客观的科学研究形成对比,为证明凯利的思考更接近历史发展的真相作铺垫。(提示:答案必须包含对本段内容的概括、以及与上下文关系的分析。)
(3)(4分)《第五次开始》是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获奖作品。该书作者罗伯特·L.凯利是一名考古学家。该书阐述人类在技术、文化、农业、国家出现带来的四次变革后,将主动迎来全球化带来的第五个历史发展节点。(提示:介绍需包含作者姓名、身份,书名内涵,曾获奖项,书籍内容梗概等。)
(4)(3分)C
(5)(4分)
示例一:凯利认为,跨越国家定义的全球化将推动人类迈入新的更美好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观点连通了当下与未来,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在当前全球范围因为贸易问题产生争端的背景下,凯利乐观的预期能够给人们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克服障碍的决心,启迪人们反全球化是逆时代潮流而行,人们应该互相合作开创理想的未来。
示例二:凯利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将迎来历史上的第五次跨越式前进。这种乐观的预期颇具鼓舞力,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该观点完全建立在对人性的美好寄望的基础上,片面强调了发展中有利的一面,而忽视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历史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机缺乏足够的警惕,让人难以信服。
11.(16分)
(1)(2分)不对研究对象进行道德评判
(2)(4分)示例:在“族群冲突背后的群体心理”这一事例中,“不满”、“恐惧”和“仇恨”等是心理因素,自身利益、荣誉的得失以及个体的安全、地位等是利益因素。由于害怕利益的损失而试图改变现状的心态,是通过不满与仇恨等心理和情感因素表现出来。这些心理因素存在相互增强的作用,最终引起族群冲突。(提示:①准确识别心理要素;②准确识别利益要素;③正确分析心理、利益的关系;④推导情感因素和心理过程对人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3)(3分)A
(4)(3分)A
(5)(4分)本文先给出讨论对象,再通过与人文学科和文学艺术的比较,介绍社会科学的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定及其存在的反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因素对人类决策和行为的驱动作用不亚于理性”这一观点,并用族群冲突的例子加以论证。然后指出精致化和科学化是社会科学难以呈现复杂人性的原因,从对“精致的平庸”和“自负的深刻”的比较中,得出社会科学研究人性要在借助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倚重感性认识的结论。(提示:明确讨论对象,1分;展开论证,得出三个观点,2分;得出结论,1分。)12.(16分)
(1)(2分)“人为什么要讲道德”和“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看似问了两个问题,其实问的是同一个内容,即人讲道德的原因
(2)(4分)以人类并非天生完美,会受利益、人情等影响的一般事实证明了人类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讲道德的。据此推论,人类如果讲道德,那一定是经过权衡、反思之后选择的结果。从而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3)(3分)C
(4)(3分)A(选B得1分)
(5)(4分)本文开篇直接抛出论题——人为什么要讲道德;然后以数千万年来“讲道德”在建立人际关系、伦理秩序、社会预期上有其作用的事实回答了论题;继而通过反向追问“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推论出人类延续多年的“讲道德”是人反思和选择的结果,而非“天生地”或“必然地”;最后以“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两种论证方案表明人为什么更愿意选择“讲道德”。
13.(16分)
(1)(3分)以数据直观地表现出信息无孔不入,使人难以抉择,引出下文对“第六种自由”的讨论。(提示:结合文本第①段“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垃圾,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东西”和第④段“姑且将免于倾倒信息(宣传)垃圾的自由称为‘第六种自由’”分析可知,数据直观地表现出信息无孔不入,从而引出下文对“第六种自由”的讨论。)
(2)(2分)充斥着大量信息,让人无从选择(无法看清)的现实世界。(提示: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要联系词语本义,再结合语境来分析。分析时,需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解释第⑤段中加点词语“黑箱”在文中的含义,要结合“有用的信息在黑箱之中无路可寻,而无用的信息管道却像章鱼的爪子一样连接我们身体与生活的每一根神经。内心对信息的隐秘的渴望,以及信息垃圾的无孔不入,使人们在信息时代几乎无路可逃”来分析,而文中也明显看出作者对这种“黑箱”是持否定态度的。)
(3)(3分)A(提示:判断推断符不符合文意,需要仔细推敲每个选择项的每一个分句,找到相应的信息区间细致比对原文,看看内容上有没有文本依据,分句间逻辑关系是否与文本一致。A 项,比对文中第③段“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的表述,可见“不知情权的价值在于使生活变得充实因而免于承受废话和空谈带来的不必要的负担”因果失当,逻辑关系上与文本不一致。故选A。)
(4)(4分)第⑥段通过梭罗的言行,引出人们要走向真正生活的话题,表明回归真正生活的重要;第⑦段通过梭罗的言论从反面对信息成瘾者的表现加以嘲讽,指出他们看不清真正的生活;第⑧段通过梭罗对信息的认识,从正面告诫人们要掌握生活的原则,追求那些有永恒价值的东西。三个段落环环相扣,脉络清晰。(提示:论证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分析论证思路,可从论题、视角、核心概念、观点、过程、方法、结论、补充延伸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梳理,理顺要点,答题过程中最好使用“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承转性词语,语言要简洁。)
(5)(4分)在作者看来“第六种自由”是指免于被过度信息干扰的自由,关注“第六种自由”,有助于提高我们免受信息干扰的能力,有助有我们走向真正的生活。但信息有用与否因人而异,有些信息在有些人看来是无用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有用的。而且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摆脱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可一概而论。(提示:从题干中“你是如何看待”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半开放题。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看法,即作者所说的“第六种自由”是什么;然后对此观点看法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其价值,明确其局限,最好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方法或措施等。注意表述自己看法时逻辑清晰、言之成理。)
14.(16分)
(1)(2分)B
(2)(2分)消除地域(或城市)之间的差异
(3)(3分)A(选B得1分)
(4)(4分)承载了思南公馆文化符码的公众号,与公馆实体空间的项目活动互为呼应,生成了人与城市对话的新型关系,城市文脉借由新媒体与大众生活实践的交互而延续。
(5)(5分)示例一:本文先以思南露天博物馆案例,阐释新媒体再现城市文化、联结大众生活实践并借此延续城市文脉的功能,再补充新媒体将不断创造生活实践,思南公馆的个案将成为常态,理由能够服众。
示例二:本文先以思南露天博物馆案例,阐释新媒体再现城市文化、联结大众生活实践并借此延续城市文脉的功能,但个例不能完全说服公众。由新媒体创造的新型社会实践的功效有待于时间来检验。
15.(16分)
(1)(2分)有理想、具有高尚的人格的人
(2)(3分)A
(3)(3分)C
(4)(4分)提示:天人合一、物我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儒释道能治世、治身、治心;中国哲学追求精神的超越;任选角度结合《前赤壁赋》论述。(答题方法:首先点明角度,其次举《前赤壁赋》中的例子扣合观点,要求论述能自圆其说。)
(5)(4分)首先总起提出“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做出更大贡献”;然后分别阐述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国哲学特重理想社会的追求与现实社会的治理”;中国哲学可与其他事物配合,求得和谐健康发展;末段总结“人类一定要认真吸取先哲的智慧”。
16.(16分)
(1)(3分)直接佐证“微博很给力”的判断,引出下文要讨论的话题:微时代来临,微生活无处不在。
(2)(2分)微现象悄然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3)(3分)D
(4)(3分)B
(5)(5分)示例:如王宝强离婚事件。王宝强作为一个影视明星,在微博上揭发抨击其妻马蓉,引起大量粉丝围观评论,话题热度超过了同期进行的奥运赛事。网民扒出王宝强各时段家事,对马蓉进行攻击、谩骂,全民集体狂热参与讨论,对他人家事指手画脚,过分消费,制造庸众社会。人们发表言论的渠道是便捷了,但人们的道德精神并没有相应提高。(提示:扣住“全民如此狂热地参与一场表达”“微时代是庸众社会的前兆”“是否预示着对精英的消解”,或“或许只影响到行为,并没有真正影响到精神”其中一点展开论述。思路:微现象+表现+文中观点+具体分析。)
二、文学类现代文
1.(17分)
(1)(3分)独句成段,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外婆摆渡时的话语,引出下文描写外婆和外公在风雨之夜冒险为难产的孕妇摆渡的情景,突出外婆“不能误人家赶路”的做人原则,体现她的善良和责任感。(提示: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还要考虑这句话独立成段的作用。)
(2)(4分)第⑤段通过环境、语言和动作描写,讲述了外婆和外公在风雨之夜冒险为难产的孕妇渡船并不收五元酬谢钱的事,塑造了外婆真诚善良、有责任感、不贪心的形象。(提示:塑造方法、具体内容、人物形象。)
(3)(3分)用排比手法记述“我”讨外公外婆欢心的一系列生活细节,展示了“我”在外婆忙碌时、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她的爱,体现了“我”和外公外婆的深厚情感,回忆中也寄寓着对外公外婆的思念之情。(提示:手法、内容、表达效果。)
(4)(4分)倾向于不合理。理由如下:①文章以外婆的渡船为线索。②文章在塑造外婆这一人物形象时,所选取的都是发生在外婆的渡船上的典型事例,渡船上面处处可见外婆的为人。③外婆的渡船蕴含着外公外婆对“我”的爱,更蕴含着“我”对外公外婆的深厚感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④渡船有象征的意味。渡船为展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淳朴的民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景,渡船如同一座桥梁、一个载体。最后一段文字颇有作者对今非昔比的感叹,除了深切思念外婆外,似乎还隐含着作者对过去淳朴人情不再的失落。(提示:观点要明确,可从结构线索、人物形象和作品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
(5)(3分)本文作者围绕外婆的渡船,回忆了发生在外婆渡船上的一些美好往事,塑造了一位真诚善良、不贪心、有责任感的外婆形象。同时借渡口这一场景(载体),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从前淳朴的民风。这在当下对我们的做人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我们也要向作品中的外公外婆一样,工作负责,坚守本分,对人真诚善良,给他人和社会传递正能量。(提示:概括作品的思想、分析评价思想意义。)
2.(15分)
(1)(3分)第④段通过父亲数钱的细节(动作)描写,第⑦段通过对父亲衣着的描写,表现父亲挣钱不易,生活节俭,却对儿子很慷慨,凸显了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提示:首先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点明效果。结合“父亲从银行取出一包钱,一张一张沾着口水数,数了一次又一次”分析,第④段是对父亲数钱的细节(动作)描写,结合“衣服破旧,还宽大得有些不合身”分析,第⑦段是对父亲衣着的描写。两段结合,可见父亲挣钱不易,自己生活节俭,对儿子却十分慷慨,从而凸显了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读来令人动容。)
(2)(4分)“拥”“奔”写出了父亲为多挣钱跟别人抢生活的急切;“走几步,停一下”“再前行几步”表明货物沉重,父亲扛着货物十分吃力;三个“弓着腰”写出父亲劳累的身姿。动词的运用,生动表现了父亲艰辛劳动的情景,写出了大将心理上受到的巨大冲击。(提示:首先锁定范围,即“对父亲劳动场景的描写”,然后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归类进行分析鉴赏,赏析过程要设身处地,答题要具体实在。)
(3)(4分)父亲三次给钱,构成了本文的主要情节(或线索);反复凸显了父亲慷慨无私的形象;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大将由木然到愧疚,直到悔恨的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提示:首先找出三次给钱的相关内容,然后结合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作品主旨等方面进行具体赏析,注意前后关联,才能发现“三次给钱”在全文构思中的作用。)
(4)(4分)“墙角里的父爱”语含双关,形象地表现出父爱的艰辛、卑微、无私、深沉和不易察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关注、体会父爱,感恩父母;标题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提示:文学作品的标题,一般可以从标题与情节、结构、形象、主旨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标题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可以从标题对读者产生的影响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回答这类题型时注意多角度分析鉴赏。)
3.(15分)
(1)(3分)运用比喻手法,把怀玉山脉绵延延展的形态比作奔腾的烈马、沸水,低矮的山冈比作凝结的水花,龙门山比作一把圈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新叶村所处环境的特征,更加真切地传达了作者对新叶村的独特感受。(提示:可以从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句式特点、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选择。本题如从化静为动等手法技巧角度鉴赏亦可。)
(2)(4分)本段采用排比句式,通过排比句式集中凝练地呈现繁复的内容,呈现了过去、现在交织之下的新叶村的样貌,能够更好地表现作者所谓的“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的状态。同时,选用传达自己独特感受的系列形容词,如“蒸腾般”“幽深”“时断时续”“淡淡”等,贴切地写出作者对新叶村的独特印象,体现作者独特的感受。内容与语言形式达成有机的统一。(提示:可从修辞方法、句式特点、词语运用等角度分析。)
(3)(4分)点明新叶村中央的池塘布局以及南塘与村落相映成趣的景致,点明南塘作为象征物的存在,以南塘的历史悠久衬托村落的悠久。与题目照应,点明南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是时间的见证。
(4)(4分)文章向我们呈现了作者在新叶村的所见所闻,如一个家族的流衍变迁、八百余年的池塘,构筑乡人记忆的巷道中、酒家、古老建筑等等,这一系列的现实留存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时间中遗存下来的遗迹,构成人间不会消散的体温,这些所见所闻促成了作者的所感所思。
4.(15分)
(1)(3分)观音像和草蒲团毫无变卖价值,突出了当时作者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也使祖母日后忘记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2)(4分)第一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外婆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表现的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写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扣人心弦。
(3)(4分)倒数第二段多用长句和整句,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的艰辛与执着,这样的句式富有气势,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长短结合,短句加强节奏感,写出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句式参差灵活,与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深入思考一致。
(4)(4分)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猫与故乡相互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故乡强大的感召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怀有磨灭不了的异乡感。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含蓄深刻而意蕴丰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5.(15分)
(1)(3分)表达了赛里木湖荒凉、冷酷、神秘的原始自然状态远远超出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通常感受。
(2)(4分)第⑧段描写了果子沟的仙境之美。语言细腻生动,清新自然,形象地刻画了果子沟的明丽动人。第⑩—⑭段描绘了赛里木湖的具体形象,在略作比较的同时,连用了5 个“真蓝”,反复表达感叹赛里木湖的非同一般,强调赛里木湖蓝得出人意料,与众不同,格外令人惊异。语言简约质朴。
(3)(4分)本文以游程为线索描述了往返两次所见的在不同天气情形中赛里木湖和果子沟呈现的不同景色,从而巧妙充分地表现了两处景色的神奇变化。前后对比,自然无痕。选材精当,详略分明。内容安排,自然流转。全文结构,浑然天成。
(4)(4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溢于言表。字里行间表现了自然变幻莫测的原始品质与特性,表现了自然本身的主体地位。作者一方面抒发了自己意外惊喜的内心感受,另一方面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给我们以具体启示:要热爱、理解和尊重自然。
6.(15分)
(1)(3分)作者从动作、语言、心理对奥士高纳进行描写刻画。主要刻画了奥士高纳大爷敏感、无助、爱面子而又执拗的底层劳动人民形象。
(2)(4分)为奥士高纳的出场提供了活动场景。第①段交代了故事的发生地——戈德维尔集市广场。市场的嘈杂肮脏,暗示这是底层百姓生活的地方,为奥士高纳的悲剧命运提供了社会背景。底层人士的勤俭致使主人公捡拾一小段绳子,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引发对老实人的诬陷嘲弄乃至最终造成人生悲剧。
(3)(4分)
观点一: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小说通过一根绳子的故事,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过于直白,不能体现小说意蕴的深刻性。
②小说以“绳子”为线索,布置全局,结构全文。全文围绕一根小小的绳子,描写一个老实人的悲剧,故事娓娓道来,不露痕迹。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小说的行文线索就不够明晰,情节衔接就不自然。
③小说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把“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就不具有由点及面、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观点二: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奥士高纳大爷,他是一位勤俭诚实的老实人,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描写小说的主要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②小说写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根绳子,因而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以致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可与小说的内容更吻合。
③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也是与小说的主题相融相符的。
(提示:观点明确,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恰当,言之成理即可。能把一条理由讲清楚就可以,不求面面俱到。)
(4)(4分)
①只要自己清白,不必向他人作过多辩解;
②为人品质如何,交给时间验证;
③不要诬陷他人;
④应相信他人,不要无端不信任;
⑤需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提示:可参考以上角度,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做适当阐述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7.(15分)
(1)(3分)在抒情散文中,第④段却运用了说明性的语言,又引用著名典籍的记载,平实、简洁、准确、科学、严谨地介绍了核桃的原产地以及名字的来源,为人信服。由此强调核桃流落异乡、更名改姓的特点,为下文抒写核桃在异乡扎根的生命力量张本,从而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2)(4分)第⑤段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核桃树人格化,说它强悍健壮,“打开身体”“万众一心地活着”等,又将光斑比作嘴巴等,都生动形象地突出核桃树旺盛的雄性气息和生命力量。用词富有情感色彩,如“最”“完全彻底”“齐声”等,充分写出了核桃树的生机和力量,极富感染力。
(3)(4分)本文选材、组材都围绕“核桃”来展开。先从纸上得来的对核桃的认知写起,抒写核桃虽远离故土、更名改姓,却用顽强的生命力,泰然大气地扎根他乡。接着写出核桃和父亲的联系,父亲通过栽种核桃树,在收获核桃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我”对核桃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进而引发了当生命失去归宿的时候应有怎样人生态度的思考。这种构思,新巧独特,耐人寻味。
(4)(4分)作者认为当人失去归宿感的时候,应该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点一点积聚力量,扎根新的生活。这种人生态度对我们有着正面意义和教育作用。在生活中,当我们面临离开故土或者找不到归宿这样的情况,也应该自强不息,泰然大气从容,直面困境,踏实劳作,开创新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
8.(15分)
(1)(3分)指出树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引用诗经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引出下文对树与人亲密关系的叙写,并照应了文题。
(2)(4分)第⑦段画线部分叠词及比喻的运用生动细腻地表现出女儿对树的微妙感情;整个画线部分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节奏和谐。这样写既表现出了作者对这一美好习俗的细致想象、回味,又较好表达了作者对树与人相生相伴关系的欣喜之情。而第⑩段画线部分通过排比,语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当今我们与树关系疏远的悲痛、反思、批判,排比加强了抒情的力度。两处画线部分,对象不同,要达到的效果不同,便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
(3)(4分)第⑨段之前主要从生活、生存的角度表现人和树的密切关系,它荫泽家族,在荒年为人们提供果腹的食材,成为人离乡返乡时的精神寄托,甚至成为女孩的终身陪伴。而对于岜沙人来说,树和人的整个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它不仅伴随人降生,还伴随人离世,乃至伴随生命再次启程。把岜沙见闻放于文末,不仅清晰地体现出了文意的推进,还能在指出当今人树关系疏远的沉痛现实之后,给人以更直观的比照和更深的启示,从而自然地引出结尾的深思与呼告。所以,这样的构思是合理而巧妙的。
(4)(4分)
示例一:作者表达了对当今人与树、人与自然失去了传统的亲密关系的忧思,他认为人要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的根,把自己的成长、命运和树、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这种态度对当下人有警醒和引导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恢复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寻找建立关系的纽带,从而加深我们对传统、对生命的认识和体悟。
示例二:作者表达了对当今人与树、人与自然失去了传统的亲密关系的忧思,他认为人要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的根,把自己的成长、命运和树、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这种态度总体而言有正面的意义。但是,时代在变,人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也在变,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的居住格局发生变化就武断地认为我们遗失了传统,失去了和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我们当然要重视传统,亲近自然,但我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9.(15分)
(1)(3分)表现出作者对去老舍家这段路程的熟悉和左穿右拐前往寻菊的高涨兴致;为下文蓄势;展现老舍故居的地理位置和附近环境,将之纳入老北京胡同风貌之中,突出其“北平味”。
(2)(4分)实写院内蓝天下两棵柿树挂满红色果实;虚写工笔画大师笔下老舍家的满树丹柿。图中的柿子和眼前的柿子互相映衬,虚实相生,使丹柿的形象更加鲜明;时空交叠,开拓意境,渲染出作者沉浸于柿树依旧的喜悦,也勾起人们对曾经的菊花美景和小院生活的想象。
(3)(4分)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小院曾经空中满树丹柿、地上遍地菊花的繁盛之态,突出其秋天的气势,表现出老舍家当年满种菊花丹柿的院落之美给“我”的震撼。(提示:手法+表现对象及特点+效果)
(4)(4分)交代本文的线索,以之串联起对老舍故居游览过程的叙述、老舍家生活和追求的介绍以及相关景物、照片、图画的描写;名为“寻最美的菊花”,实则象征寻找回味那富有诗意和生命气息的北平生活、清雅的文人情怀和诗书传家的文化传承,表现出作者对此的留恋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含蓄批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提示:从内容、结构、主旨、手法、效果等方面作答)
10.(15分)
(1)(4分)第①段以“跃出”表现了宁静、明丽天空下星星的动态美,又以视觉、触觉写出星星明亮并带有寒意的特点,烘托出环境的温馨安宁,引出下文。第④段运用拟人(移情)手法,称星星“一直与我对望”,赋予了星星人的情感,表现作者内心万千柔情,无限感慨。(提示:可以从星星特点、写作技巧、表达效果三方面思考。)
(2)(3分)①以三十年前后作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生命态度的巨大变化。②加入作者的亲身经历,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更有感染力。③作者不仅写了三十年前的经历,也说明了当年没有认识到生命之小的原因,一方面照应题目,另一方面也说明认识生命之小的难度之大。(提示:思考“这样写”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再结合内容、结构、主旨和该写法的一般性作用多角度作答。)
(3)(4分)①写了婴孩,再写萝卜苗,由人的娇小推及植物乃至一切生命都是娇小美好的,能紧扣全文主旨,形散神聚;②从结构上看,与结尾“不管动物植物,小生命总是大事情”相照应,结构更完整;③由认识到婴孩的娇小到发现萝卜苗的娇小,相对而言,把萝卜苗视作生命体看待比前者更难,认识上由易及难,由浅及深;④写婴孩侧重于赞美、热爱小生命,写萝卜苗侧重于如何培育、养护小生命,层次更丰富,文章的内涵也更充实。(提示:首先要正面回答“这样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再从内容、结构、主旨等多角度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4)(4分)①作者认识到生命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娇小的,都是惹人怜惜的,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②视小生命为大事情,以“总”字加以强调,将萝卜苗也视作生命的存在,悉心加以照料,体现作者对一切生命的敬重。③作者的这一感悟来自于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反思,表现作者对自己、对生活真挚的爱。④卒章显志(总结全文),使个人生命感悟更加警策有力,发人深省。(提示:内容方面,要先概括段落所写的内容,然后分析所写的内容能表现所写对象的什么特点,是表现景物的特点,还是表现人物的某方面,以及是否表现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倾向。结构方面,主要考虑该段内容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能总结上文,是否能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某处照应,是否是过渡段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1.(15分)
(1)(4分)该段语言运用的特点是多用散句,口语化。先用反复强化“我”急盼脚步声的心情,再用“想听见”“哪怕”“准备”等语意连贯且具口语化的词语,情境化地展现了“我”等女儿时专注、细密的心思。
(2)(4分)文章由期待女儿“脚步声”起笔,转而写到女儿成长、“我”的人生“脚步”以及实现生命价值与离家的矛盾等联想,由实而虚的行文贴合夜等女儿所思所想的情境,写出了父亲的“丰富”。
(3)(3分)第⑦段揣想女儿与“我”隔门对视,与上文作者从窗口看不到亲人形成对比,展现父母子女安好所具有的质朴的幸福感;第⑪段实写女儿到家,表现“我”内心的踏实与喜悦。
(4)(4分)结尾段扣题,揭示了为人父母的本性:为了儿女安好这一“单调”的心愿,甘愿承受辛劳与分离的煎熬;表现出与儿女相伴成长过程中父母细腻而丰富的思虑和甘苦享受。言简意丰且意味深长。
12.(15分)
(1)(3分)最顶头的那株洋槐与其他低处洋槐的生长形成对比与反衬;从“我”的态度(感受)的变化,侧面突出其生长的曲折、艰难,写出最顶头洋槐的顽强生命力。
(2)(4分)由裸露的沙砾联想到家族墓穴的幽冷之气,家族的衰败、湮没。引出下文作者由种洋槐联想到家族的历史与记忆不会湮没,家族具有绵长的生命力。
(3)(4分)前一句通过嗅觉、视觉、听觉描写了后坡洋槐树开花的美好场景,让作者心境改变,变得平和沉静。后一句用比拟手法写顶端的洋槐与后坡洋槐在风中欢腾的场景,让作者感叹生命的力量,深化了主题。
(4)(4分)内容朴实,该文直接取材于作者种洋槐的经历和感受,充分赞美了洋槐树顽强的生命力。内容厚重,从种洋槐联想到家族的兴衰,有历史纵深感。
13.(15分)
(1)(3分)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词真切传神,与前文把风声比作女人不舒畅的哭喊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和难以阻挡。
(2)(4分)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的一片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原始文明、对村庄的巨大冲击。
(3)(3分)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麦捆,可以说挽留住了我们。由此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4)(5分)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村庄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声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风具有了形象,而云模样怪怪的。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
但另一方面,刘亮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第⑪—⑬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作者也是迷茫的,第⑯段作者写“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
两种说法,前者是对刘亮程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的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刘亮程对村庄未来的思考的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
14.(15分)
(1)(4分)
①多处使用比喻,如将城墙比作朽木,将草比作风中的麻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穿行古城墙间的独特感受,以及荒草蔓延,到处疯长带来的苍茫之感。
②多处使用拟人,如“草拦住了通往城墙的去路”“一株株披头散发的草”,赋予草人的特性。“草拦住了通往城墙的去路”写出了草似守卫般驻守在此,守护这片遗迹。“一株株披头散发的草”写出了草的自由、奔放、隐忍、强韧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强。
③使用排比、整句,如“制造历史的人”几句。增强语言气势,写出荒草蔓延,历史遗迹被掩盖,造成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猜想和疑惑。
④善用词语,用词准确,如“制造历史”“打造景观”等。词语有画面感,如“镶嵌”“蔓延”“疯长”等。这些词语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3分)与七坪寨没有指示牌形成对比,意在说明格萨尔王庙的指示牌具文化渗透力(吸引力、感染力),也委婉地表达了对七坪寨历史遗迹保护不够的批评,同时说明草在没有文化指示牌的斗金观的保护作用。
(3)(3分)不是从历史中走过来的人,不必要去探寻历史的真相。这句话带有作者自嘲的意味。
(4)(5分)
①七坪寨有很多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草像古兵寨的兵,所以用“驻扎”;
③草是历史掩盖者,掩盖了很多的历史秘密,让“我”无法完整和真实地了解历史真相,引起了“我”对历史的遥想和探寻;
④草是历史的见证者,在历史的发展中一直在场;
⑤草是历史遗迹的保护神、痊愈灾难的良药,透过草可以看到历史背后的繁荣、沉默、呼吸;
⑥草本身也给人一种自由、奔放、隐忍、强硬之感。
15.(15分)
(1)(3分)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充满动态的烛光火影比作小河流淌,将光与黑暗的交错比作泥金画般的绫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由阴翳所形成的光影梦幻之美。(提示:手法+分析+效果)
(2)(4分)《草枕》中对羊羹的描写着重于羊羹所呈现的梦一样的深沉复杂的色相,突出了羊羹这种食品与西方食物相比之下的独特性。作者将羊羹与漆器相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阴翳之美带给人的心理上的舒适与安慰,强调“我们的饭菜总是以阴翳为基调,和‘暗’有着割不断的关系”,从而更加凸显了日本传统文化中对于“阴翳”之美的钟爱。(提示:围绕“描写什么”“怎样描写”“目的是什么”进行思考。)
(3)(4分)全文在第③段从描写转入了议论,批判有些人对阴翳之美的否定,指出阴翳之美是在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认知下产生的。以夜明珠与宝石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论证阴翳是具有魅力的,是对于全文阴翳之美的进一步肯定,为后文的针对现实的思考议论张本。(4)(4分)
①“电灯”是指西方的文化,“电灯熄灭”喻指先切断西方文化的影响。
②作者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抱着深深的热爱,能够充分认识到日本传统文化的美的特质。
③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其积极意义,然而作者也认识到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传统文化的式微是一种损失。
④作者期待能够保留传统文化的独特的美,并尝试从“文学”做起,先屏蔽掉西方文化的影响。
⑤作者面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是有建设意义的。
16.(15分)
(1)(4分)第①段开篇直接点题,首先从“生活姿态”“寻找自我”“人生境界”三个层次解释“清欢”,确立了全文的结构思路,继而用对比性文字描述了清欢生活的直观特点,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清欢生活的喜爱之意,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础。
(2)(3分)窗子和镜子是比喻说法,是说人需要认识外部世界,也需要认识自己。然而,如何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根本还是取决于人自己的心态,所以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
(3)(4分)“字”是用作记录和固定记忆的,而“水”又是流动不定的。将生命的历程比作水上的字,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流动性和人生记忆的转瞬即逝。这一比喻提示人们要回归自我,主掌自我,保持清欢的心境。恰切地呼应了本文的主旨。
(4)(4分)本文所主张的“清欢”的人生态度是有价值的,这一主张自陶渊明以来就一直被知识分子所推崇。在当下繁乱的社会生活中,许多人被功利、欲望和诱惑所羁绊,在富足中感受到的是压抑、困惑、紧张。因此,学会过“清欢”的生活是万分必要的。只有秉持“清欢”的人生态度,放下心灵深处冗余的负担,纯净灵魂,放松灵魂,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提示:概述人生态度+理解+分析评价)
三、
1.(8分)
(1)(2分)D
(2)(1分)C
(3)(5分)这种邻里畅谈欢饮之乐岂不比什么都美好?用反问句强调诗人对农耕生活中邻里交往之乐的由衷欢喜,希望不要匆匆离开此地。此句以情化理,理入于情,扣住移居的题目,写出诗人在此久居的愿望,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整句诗家常自然,意味深长。
2.(8分)
(1)(1分)捣衣
(2)(3分)A
(3)(4分)尾联借人映己,写的是朋友纵马如飞、归心似箭,实际上蕴含的是诗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能归家的惆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3.(8分)
(1)(1分)B
(2)(2分)C
(3)(5分)诗歌前两联描绘了诗人旅居他乡所见秋夜凄清景致,加之羁留日久、遭逢病痛,因此产生对家书不至的埋怨。但作者不直说家书不至的原因,却言“雁无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让读者思考背后的原因所在,与下文倚杖眺望京师长安的忧思呼应。
4.(8分)
(1)(1分)A
(2)(3分)D(提示:“一坐凛生寒”是衬托之笔,用满座观潮人被吓得胆颤心寒,再次对钱江潮这一奇观进行赞颂。)
(3)(4分)红日高照,秋云高远,水天相连,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诗人并不直接写潮,而是以日光、秋云、天空、大海来烘托,展现江潮远远而来、铺天盖地的壮观景象,充分表现出大潮所具有的澎湃动荡的伟力。(提示:回答此类题型,一般着眼于这两句写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效果如何。)
5.(8分)
(1)(1分)C
(2)(2分)C(选D 得1分)
(3)(5分)首联点明八咏楼的由来;颔联“明月在”与“古人空”形成对比,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历史变化,抒发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颈联以声衬寂,视听结合,描绘登临八咏楼所见环境的幽静开阔;尾联由景入情,直抒胸臆,表达对当下古人遗风缺失的遗憾之情。
6.(8分)
(1)(2分)D(提示:颈联用虚笔,想象友人归途所见情景。)
(2)(2分)D
(3)(4分)尾联运用借景抒情(移情于景)的手法,想象友人北归途中只有寒禽衰草相伴的凄苦悲愁情形,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担忧和悲伤之情,也写出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与《诗经》“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借鸿雁哀鸣来抒发流离之悲有异曲同工之妙。(提示:先思考“同一用意”同在何处,再从手法、内容、主旨、效果等角度分析鉴赏。)
7.(8分)
(1)(2分)B
(2)(2分)D
(3)(4分)通过间接抒情写出作者面对着漫天飞雪,感受着凛冽刺骨的寒意,欲饮酒却无人与之为伴,无人与之对酌的孤独情状,诗人只能等待归巢的“昏鸦”。待昏鸦而至既写诗人等待时间之久,又写出了诗人形单影只、漂泊无着、有家难归的孤寂与苦闷,富于感染力。
8.(8分)
(1)(2分)D
(2)(2分)B
(3)(4分)首联点出送别,一“登”一“指”颇有昂扬气概,并无远别的悲伤;颔联问别,不用寻常慰别之语,而以“关山事”与“州县劳”对比发问,表现诗人对友人送兵远行的关切。从全诗看,此处也暗含了诗人对立功边塞的神往。颈联描绘出行情景,“随”“引”二字巧用自然景色衬托军队风貌,勾画出军容的整肃威武和白少府赴边的英姿,透露出对白少府治军严明的赞扬;尾联写对友人的慰勉,预言白少府此行必能建功,以昂扬的情调送别友人,也含有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全诗激昂雄壮,与伤感失落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
9.(8分)
(1)(2分)C(提示:“急管繁弦”更多反映的是主观情绪的急迫。)
(2)(2分)D(选A 得1分)
(3)(4分)首句通过描摹暮春之景来渲染离别的情绪,第二句以“伤心”二字直抒胸臆,写送别的难舍;三四句以借代、比喻等手法感叹孙十的怀才不遇,空有才华却志向不得伸展,带有为其鸣不平之意;五六句直接表达勉励和劝慰之情;最后两句写乐声的急迫和夕阳落下,渲染不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矛盾心情。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深沉的离别之情。(提示:首先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特别注意作品情感的丰富性,不能简单化;然后带着“怎样抒写”的疑问来逐联梳理,从抒情方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角度具体分析。)
10.(8分)
(1)(1分)B
(2)(2分)C
(3)(5分)诗人先以“无梧桐”自谦,赞喻门人为凤凰,希望他振翅高飞;又提醒他家不是凤凰久栖之地,凤凰家在桂林,凡鸟无缘同处。最后叮嘱他勤奋努力,举杯祝福他异日折桂。句句用喻,含蓄又形象地表现了师长对门人的赞誉、叮咛和期望。
11.(8分)
(1)(2分)D
(2)(2分)B
(3)(4分)家境贫寒,晚上生火做饭很晚。但这样正好,可以等邻居卖药归来。这两句上句实写,下句虚写,虚实结合。一个“待”字,表现了乡间民风的淳朴,作者与邻里相处的和睦。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提示:可从词语含义、诗句内容、手法技巧、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赏析。)
12.(8分)
(1)(2分)A
(2)(2分)C
(3)(4分)在浩淼的洞庭烟波中,君山就如一点凝烟漂浮在茫茫水波之上。诗人以“一点”二字极言君山之小,运用衬托(反衬)手法,突出八百里洞庭湖的浩瀚无垠,想象奇特,新巧别致。(提示:扣住“一点”,从内容、手法、作用、效果等方面来赏析。)
13.(8分)
(1)(1分)写景怀古
(2)(3分)C
(3)(4分)末句意为“凄冷的夕阳默默地向西沉下”。“无言”为拟人手法,赋予夕阳以人的情感,景中寓情,渲染了孤寂苍凉的气氛,也暗示了作者对宋朝由盛到衰的哀叹与感伤。以景结尾,意蕴无限,令人回味。(提示:理解+手法+景物特点+情感)
14.(8分)
(1)(2分)C(提示:C项,“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分析有误。这个小序只交代了聚会的时间“时八月五日也”,聚会的人员“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写作该词的原因“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并没有交代写作的社会环境。故选C项。)
(2)(2分)B(提示:B项,“反衬出与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分析有误。“能几日,又中秋”意思是说此时是“八月五日”,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故选B项。)
(3)(4分)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以满地芦叶、一带浅流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提示: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然后要展开联想、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还要分析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并指出表达效果,如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读者的阅读感受等。)
15.(8分)
(1)(1分)宫调
(2)(3分)D
(3)(4分)
示例一:前者好。呼应“驿马”二字,表现出诗中的“我”出行之远、道路之艰;和下句结合起来看,从蜀道到吴江,东西辗转,山路水路一一经历,愈显奔波办差之忙之苦。与归隐的闲适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辛劳无果、虚掷时光而功名难遂的愤懑不平,也使尾句“笑我飘零”的自嘲更有依托。
示例二:后者好。通过比喻将旅途的艰辛和仕途的艰难联系在一起,虚实结合,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前后连着六句写自己的不得志:日间奔波操劳,夜里孤灯苦读,仕途坎坷困顿,境遇落魄凄凉,功名未成发已白,一生碌碌无所为。由外在的飘零劳累到内心的失落凄苦,逐层深化,自然而然地引出曲末倦仕归隐之念,使诗人对命运的悲叹更显深沉。(提示:观点明确,围绕观点从内容、主旨、结构、手法及效果等角度作具体分析,言之成理。)
16.(8分)
(1)B(2分)
(2)D(2分)
(3)(4分)前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碧山映江,优美平静;后两句,狂风忽起,涛澜汹涌,白头翁驾一叶扁舟,在巨浪中掀舞。前后动静斗转,动心骇目,凸显白头老翁搏击风浪的泰然气象,为后面阐发人生感悟做铺垫。
四、
1.(18分)
(1)(2分)①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②尽
(2)(2分)①C ②D
(3)(4分)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我自己也没有料到会先进入关中击破秦国。(得分点提示:戮力、河、介词结构后置、意)
(4)(2分)①鸿门宴上刘邦危在旦夕;②危急关头樊哙闯帐救主。(提示:主要意思对,关键信息不缺漏,表达要简洁。)
(5)(4分)①项伯护卫沛公;②项羽优柔寡断;③樊哙勇武且说辞有理有据;④沛公随机应变,抓住脱身良机。
(6)(4分)抓住“有勇有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示: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如“勇”的表现:闯帐、喝酒吃肉以及面对项羽时的表情、态度等;“谋”的表现:樊哙对项羽的说辞与刘邦之前的如出一辙,且与项羽对答时振振有词、言之有理,令项羽更加相信刘邦的诚意和善意。)
【参考译文】
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赔礼,说道:“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我自己也没有料到会先进入关中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谗言,使将军和我之间产生了隔阂……”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面向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慈手软。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展开刺杀。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沛公同生共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肩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封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为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而您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回答,只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2.(18分)
(1)(2分)①拘囚、关押 ②不久
(2)(2分)①B ②D
(3)(2分)A
(4)(6分)(何铸)出使归来复命后,秦桧暗示万俟卨,让他诬陷何铸因偏袒岳飞才认为岳飞没有造反,想把他流放岭南,皇帝没有答应,只把他贬到徽州。(提示:省略、“既返命”“桧讽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为7个得分点。)
(5)(2分)C
(6)(4分)何铸在审讯岳飞时,查实其冤情,为国护才。面对秦桧的权势,坚持自己的判断。在秦桧以皇上之意来威逼时,依然义正辞严地申诉。由此可以看出他不畏权势(刚正不阿)、以国事为重的品格。(提示:品格概括+分析)
【参考译文】
何铸,字伯寿,是余杭人。政和五年进士及第。御史中丞廖刚因何铸操行刚正,推荐他作为拾遗补阙的候选。朝廷随即命何铸入朝答对。何铸首先陈述:“感动上天的德行没有比孝更大的,感化万物的方法没有比诚更好的。如果诚孝达到了,那么继承大业,收复境土,又有什么困难的呢?”皇帝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何铸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不久改任殿中侍御史。他上疏论:“士大夫心术不正,弄虚作假来获得好名声,又假托好名声来谋取私利。言不由衷而行事前后互相违背,行事险恶却自我标榜,假装友善却互相倾轧,这是他们侍奉君主的过失。轻佻不庄重,轻慢不守礼,这是他们立身行事上的缺失。希望皇帝申明正义,分清好坏,告诫朝廷内外的官员,各自务必要端正心术。”这大概有所指吧。
此前,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被金人所痛恨,秦桧恨岳飞与自己意见不合,想要除掉他,胁迫岳飞的旧将王贵诬告岳飞谋反,逮捕岳飞关押在大理寺监狱,秦桧先命令何铸审问岳飞。何铸把岳飞带到厅堂,责问他谋反的情况。岳飞袒露后背给他看,背上有先前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肌肤。不久查证事实,都没有证据,何铸察觉岳飞的冤屈,把情况报告秦桧。秦桧不高兴地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何铸曰:“我难道仅仅是为了一个岳飞吗?强敌未灭,无故杀戮一员大将,使士卒离心,这不是国家的长久之计。”秦桧无言以对,改命万俟卨审问。岳飞死在狱中,他的儿子岳云于集市被斩。
秦桧对何铸怀恨在心。当时金国派遣萧毅来商议国事,秦桧就任命何铸担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充任报谢使。何铸出使归来复命之后,秦桧暗示万俟卨,让他诬陷何铸因偏袒岳飞才认为岳飞没有造反,想把他流放岭南,皇帝没有答应,只把他贬到徽州。
3.(17分)
(1)(2分)①到,等到 ②敬重
(2)(2分)①B ②A
(3)(3分)B
(4)(6分)况且韩愈所写的并非凭空虚构,而是元和年以来沿用到现在的,没有违背公理。请朝廷逐条指出明显错误的地方,交给史官修改审定。
(5)(4分)①路隋为人至孝,对父感情很深。他的父亲路泌被吐蕃扣留,路隋日夜哭泣,坐着时必定向着西面,不吃肉。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长得很像父亲,终身都不照镜子。多次上疏请求与吐蕃交好,希望父亲泌能够回来。②路隋不屈服强权,有气节。受到了上司李锜的刁难,被派去管理集市,他安然坐在肆中处理事务,坚决不向李锜屈服。③路隋为官清廉,不收他人财物。他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时有人向他赠送财物,他都以公事不受私赠为由拒绝了。④路隋实事求是,修史态度严谨。他监修国史时,有人提出《顺宗实录》内容不实,他一方面为作者韩愈辩护,一方面请朝廷指出明显错误的地方再交给史官刊定。
【参考译文】
路隋,字南式,他的祖先来自阳平。父亲名叫泌,字安期,通晓五经,为人端正诚实少言,凭借孝悌闻名。建中末年,担任长安尉。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避难时,路泌丢下妻子儿女,奔赴皇帝停驻的地方,随从皇帝逃到梁州,从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两次被乱箭射中,衣裂染血。被敌兵所抓,死在那里。
当时路隋还是幼儿,等到长大,知道父亲被敌兵所抓,日夜哭泣,坐着时必定向着西面,不吃肉。母亲告诉他,他长得很像父亲,于是他终身不照镜子。贞元末年,吐蕃求和,路隋多次上奏认为应该答应,没有得到回复。路隋考中明经科,官授润州参军事。李锜想以困窘羞辱他,让他主管集市事务,路隋安然坐在集市中,不因此而屈服。韦夏卿敬重他的品格,征召他到东都幕府任职。元和年间,吐蕃前来通好,路隋五次上疏请求与吐蕃交好,希望父亲路泌能够回来,皇帝下诏答应。派祠部郎中徐复回访吐蕃,然而路泌却已经死了,皇帝怜悯他,追封路泌为绛州刺史,官府为他治丧。路隋守丧期满后,朝廷提拔他担任左补阙、史馆修撰,路隋以正直坦诚著称。
穆宗即位,路隋和韦处厚一起被提拔为侍讲学士,又升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次授予官职的文告出来,(常有)拿着金币来感谢他的人,路隋拒绝他们说:“这是公事,怎么可以接受私人的赠送呢?”官进承旨学士,又迁任兵部侍郎。
文宗继位,路隋凭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负责修撰国史。起初,韩愈写《顺宗实录》,写宫中事情十分切要率直,宦官不满,诋毁韩愈所写不是实情,皇帝下诏让路隋修改校正。路隋进言道:“史册,是褒扬劝勉的记录,平民的善恶尚且不可以捏造,更何况人君呢?那些非议的人却拿隽不疑、第五伦(这样正直无畏的人)作比,来蒙蔽视听。李宗闵、牛僧孺等人认为史官李汉、蒋系都是韩愈的女婿,不可以参加编写,让我来下笔,我认为不对。况且韩愈所写的并非凭空虚构,而是元和年以来沿用到现在的,没有违背公理。请朝廷逐条指出明显错误的地方,交给史官修改审定。”过了很久,路隋因病辞官,皇帝没有准许,封他为太子太师。第二年(路隋)病死,享年六十岁。追赠太保,谥号叫贞。
4.(18分)
(1)(2分)①立即 ②抵押
(2)(2分)①B ②B
(3)(3分)B
(4)(6分)当胡长孺到达铜岩时,强盗们突然冲出拦劫胡长孺等人,胡长孺正恭顺地向他们说好话求情时,跟在后面骑马的士卒很快聚拢过来,强盗都被抓捕,(胡长孺)派人将他们的同党全部抓获并依法处置,以后在铜岩走夜路都不用担忧了。(提示:关键词要落实,如“突出”“要”“谢”“俾”“虞”等,文意要贯通。)
(5)(3分)B
(6)(2分)①刚正不阿(或:不畏强权) ②足智多谋(或:善于断案)
【参考译文】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至元二十五年,皇帝下诏求贤,官吏强行起用他。胡长孺到达京城,在集贤院等待诏命。不久,皇帝在内殿召见他,任命他为集贤修撰,他与宰相意见不合,改任教授扬州。元贞元年,他被调到建昌,恰好录事的官位空缺,上级下文命胡长孺代理这个职位。当时,程文海正处显赫尊贵之时,他家气焰骄盛,即使犯了法,也没有人敢责问,他修建外门,侵占了官道,胡长孺立即命令他拆掉外门。(www.xing528.com)
大德丁末年,浙东严重歉收,戊申年,麦子也没有收成,老百姓饿死很多,尸体枕藉。宣慰同知脱欢察奉命赈灾,从富户敛钱一百五十万供给灾民。来到胡长孺治县,嘱咐胡长孺把余下二十五万藏好,自己便转巡别处去了。胡长孺看出脱欢察企图贪污那笔钱,便把钱全都散发给了灾民。一个月后,脱欢察返回,向胡长孺索要那笔钱,胡长孺把救灾案卷交给他说:“钱都在这里了。”脱欢察大怒说:“你的胆子有山那么大呀!谁叫你这么干的,竟敢如此放肆!”胡长孺说:“老百姓一天没饭吃,一定有饿死的人,实在来不及把情况向您汇报,不过公文案卷都在这里,可以证明这一点。”脱欢察即使恼怒,也不敢再责问。
县里有一处地方叫铜岩,有一伙年轻恶棍常常等在那里拦路抢劫,成为过往客商的祸患,官府不能禁绝。胡长孺穿着商人的衣服,让仆人背着财物跟着他,暗中命令十个骑马的士卒悄悄跟在他后面。当胡长孺到达铜岩时,强盗们突然冲出拦劫胡长孺等人,胡长孺正恭顺地向他们说好话求情时,跟在后面骑马的士卒很快聚拢过来,强盗都被抓捕,胡长孺派人将他们的同党全部抓获并依法处置,以后在铜岩走夜路都不用担忧了。
有农民挑着尿桶到田里施肥,偶然碰到了军中士兵的衣服,那士兵就打伤了农民,并打碎尿桶跑了,始终不知道打人士兵的名字。农民来告官,胡长孺假装生气说农民诬告,并将戴上刑具的农民押到集市上,使手下暗中侦察。之前打人的士兵路过,竟拍手称快,胡长孺命手下将他抓到所属的部队,对他处以杖刑并要求他赔偿农民尿桶。
永嘉县有一户平民,弟弟曾将一串珠步摇抵押给哥哥,当弟弟想赎回这串珠步摇时,他的嫂子喜欢上这件首饰,便欺骗他说珠步摇被盗贼偷走了,弟弟屡次诉讼没有得到公正的解决,于是前去向胡长孺告状,胡长孺说:“你不是我管辖的百姓。”呵斥他离开。不久,在惩处盗贼时,胡长孺指使盗贼诬告那位哥哥接受赃物珠步摇,役卒将哥哥逮捕来官府,哥哥极力争辩数次官司也没有得到解决,胡长孺说:“你家确实有这件首饰,怎么说是诬告呢?”那位哥哥惊慌地说:“有固然有,是我弟弟所抵押的东西。”胡长孺催促他拿来检验,并叫他弟弟来,把珠步摇给他看,说:“这不是你家的东西吗?”弟弟说:“是的。”于是将首饰归还了弟弟。
延祐元年,胡长孺因为生病辞官了,不再出来做官,隐居在杭州的虎林山直到终老。
5.(18分)
(1)(2分)①对待 ②出面告发、揭发、检举
(2)(2分)①B ②D
(3)(2分)C
(4)(6分)李公任保定总督,与户部尚书一同勘察海塘,到了浙江,远近村民以为李公又回来做浙江巡抚,以手加额前来欢迎的人像蚂蚁一样聚集了好几十里,欢声震天。
(5)(2分)描绘出李卫的愤怒与激动,表现出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性情
(6)(4分)对待“禁铜”一事,田文镜建议采用“拟军”“治罪”等方法,可见其严苛;而李卫则建议采用增价收购、不治罪的方法,可见其宽厚仁义。因此,世人认为田劣李优。
【参考译文】
敏达公姓李,名卫,字又玠。李公身体健壮精神饱满,捐钱买官做了户部郎,管理纳粟事务。有位亲王吩咐每千两额外加收十两作为库平银,李公不答应。亲王就强迫他这样做,他就叫人抬出柜子放在户部东廊下,并在柜子上写:某王赢余。这位亲王一听大吃一惊,赶紧下谕停办这件事。世宗内心很器重他,登上皇位之后,授任他为云南驿盐道,后升任布政使,不久做了浙江巡抚。
李公没什么文化,但是对待文人很尊敬。修《浙江志》,建书院,拨发的薪俸粮食特别丰厚。公事之余李公南面坐,请艺人季麻子说汉唐杂事。遇到忠良受屈,奸人放肆,他就伤心哽泣发怒大骂,拔剑撞击。凡是公文奏章他都不过目,听别人反复诵读,有不合意的地方就口说命人修改,常常切中要害。即使是儒者文吏,都惊讶佩服,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禀赋。
李公尤其善于治盗。凡是盗匪的老巢,李公探访了解得清清楚楚,临动手之前拿一个锦囊交给将官,让将官前去按照他说的做,立马就将盗匪擒获。所到之处江湖千里安如枕席,行船不敲警鼓,不禁歌舞伎,不抓赌博,不惊扰酒楼茶馆。李公当政一切听从民便,民间歌舞升平,李公引导扶持使之发展壮大。百姓景仰这样的处事方式,越是地位卑下的人越是歌颂他。雍正十二年,李公任保定总督,与户部尚书一同勘察海塘,来到浙江,远近村民以为李公又回来做浙江巡抚,以手加额前来欢迎的人像蚂蚁一样聚集了好几十里,欢声震天。
论赞:世宗皇帝时,能臣担任封疆大吏的,田文镜和李卫并称。然而世人常常认为李卫是好官,田文镜是坏官,我心里对此颇有疑问。后来读到皇帝的朱批上谕:田文镜上奏禁铜法,奏请对民间有抛掷官府制钱私造铜器的人处拟军之罪,还有奴婢告发主人私藏铜器的,准许脱离奴籍,并治他主人的罪;李公上奏禁铜法,奏请官府加价收购,有卖铜的就给他钱,不过问铜从哪里来,也不治藏铜者的罪。这两份奏章,世宗都不准施行,可是两人的见解心术,就像上天和深渊一样区别明显,已经可以清楚看出了。
6.(18分)
(1)(2分)①胡乱 ②戴上刑具
(2)(2分)①C ②D
(3)(2分)B
(4)(6分)况且(元昊)已经超越本分使用车马服饰,看情形一定不能自行削减,应当援用建国之初对待江南的旧例,稍稍改变他的名号,用安抚的手段来控制他。
(5)(4分)宗室子弟在其他地方为所欲为,在吴育管辖的地方却十分收敛。这一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宗室子弟对吴育的敬畏,从侧面突显了吴育不畏权贵的品格。(提示:分析题回答要全面细致。审题时可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画线句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样写说明了什么?和传主有何关联?这样依次作答,过程清晰,条理也比较清楚。)
(6)(2分)深谋远虑;公正无私
【参考译文】
吴育,字春卿,是建安人。父亲吴待问,与杨亿是同乡,每次拜访杨亿,杨亿都优厚地礼待他。门下的年轻人大多轻视他,杨亿说:“他将来得到的俸禄,不是你们可以企及的。”连续升官到光禄卿的职位,最终在礼部侍郎的职位退休。
吴育年轻时奇特聪颖学识广博,考进士时,取得礼部考试第一名,考中甲科。被授予大理评事之职,迁任寺丞。先后担任临安、诸暨、襄城三县的知县。吴育在襄城任职时,奏请凡是官府所需要的东西,需开列出具体数目,不让使者胡乱索要,羊猪全部都由大官供应,因此百姓节省了差不多一半的供应费用。来这里的宦官记恨他,有时半夜敲开县城大门,索要牛来驾车,吴育拒不答应。以前宗室子弟所到之处,随意让鹰犬践踏农田,而进入吴育管辖的襄城境内,就互相提醒告诫,没有敢放肆的人。
元昊越位称帝时,朝廷商议要派军队征讨他。群臣都说:“元昊是个小丑,很快就可以消灭了。”唯独吴育建议说:“元昊即使名义上号称蕃臣,可他一点点赋税,都不交给官府,并且他这个人服从叛逆反复无常,请把他放在一边,来显示他不值得责难。况且元昊已经超越本分使用车马服饰,看情形一定不能自行削减,应当援用建国之初对待江南的旧例,稍稍改变他的名号,用安抚的手段来控制他。”当时大家正决意讨伐他,不久前去讨伐的将领大多全军覆没,很久没有成效,最终封元昊为夏国主,按吴育先前所主张的那样去做。
当时京师有人上告有一千多妖人聚集在确山,朝廷下诏派遣中使前去逮捕十人。中使到了,就派遣巡检兵前往搜捕,吴育说:“我即使不机敏,有上千人在境内聚集,也不可能不知道。这只不过是乡民用佛法聚会的名义来谋取钱财罢了,派一个差役去办理就能达成目的。现在派兵前往,人们就会受到惊吓相互猜疑,请停止行动不要前往。”中使认为是对的。不久,抓来了十个人,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京城,结果都无罪释放了,而诬告的人服罪。
当初吴育担任开封府尹时,范仲淹在中书省,吴育因事与范仲淹不和。不久范仲淹担任河东安抚使,有上奏请求朝廷的事,大多被当权者所阻止,但吴育选取其中可行的坚决实施。吴育去世时五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吏部尚书,赐谥号“正肃”。
7.(18分)
(1)(2分)①等到 ②图谋,暗中观察,觊觎
(2)(2分)①A ②B
(3)(2分)C(选A 得1分)
(4)(6分)礼部因为(利玛窦)所称的大西洋,是《会典》中所没有记载的,很难与其他名列客籍、长久朝贡的蕃国相比较,主张姑且酌量赏赐后打发他回去。皇上不同意这种意见,让他就便租屋居住下来。
(5)(4分)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非常有限,对意大利乃至欧洲都一无所知,只能将南海以西的地方统称为西洋。利玛窦自称来自大西洋,既便于中国人接受,又能与其他“西洋”诸国区别开来。
(6)(2分)①扩大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②向中国人传播天主教教义。
【参考译文】
利玛窦字西泰,因朝贡来到中国,于是就留下来不走了。近日因病在他的住所去世,皇上赐办的葬礼赙金十分丰厚,今天他的墓地就在西山。往年我游学京城的时候,曾经与他择邻而居,果真是个奇特的人。
他刚来中国的时候就寓居在澳门香山,学习汉语、阅读汉文总共二十年,等到来到京城,头发已经花白了。入都时是庚子年,途经天津,被税监马堂盘问,把他不知道名称的宝物都扣留下来,只给他天主像和天母像作为献礼。礼部因为(利玛窦)所称的大西洋,是《会典》中所没有记载的,很难与其他名列客籍、长久朝贡的蕃国相比较,主张姑且酌量赏赐后打发他回去。皇上不同意这种意见,让他就便租屋居住下来。
利玛窦自己说:他的国家名叫欧罗巴,离中国不知道有几千万里,今天南洋岛上的琐里等国,也称西洋,与中国亲近。这些按时向中国贡纳的朝贡国,实际上不是他所说的大西洋。现在中原传授他的学问的读书人遍布天下,而金陵尤其众多。天主教本是西方宗教的一种,佛家所说的旁门外道,也自有其新奇动人之处。如果有人认为他是对中华有所觊觎,意在等待什么军事行动,那就大错特错了。
8.(18分)
(1)(2分)①退休 ②同“拷”,拷打
(2)(2分)①D ②B
(3)(2分)A
(4)(5分)刘吉服父丧期满被重新启用,陈音写信给他劝他坚决推辞,刘吉感到不悦。后来吏部打算任用陈音,刘吉阻拦,并说他是个“腐儒”,因此陈音十年得不到提拔。
(5)(2分)陈音的义正辞严、刚正不阿反衬出徐琼的趋炎附势、不知廉耻,陈音的一番话使他在众人面前感到惭愧沮丧。
(6)(5分)批评皇帝,认为皇帝高高在上,不能虚心好问;擅自举荐官员,干涉朝廷用人;对抗众臣,不随大流吊唁太监母亲;不顾个人安危,当场呵止西厂抓人等。陈音不谙人情世故和官场规则,遭人排挤冷落是常态,世人难免随波逐流而笑话他。作者如此书写表现了史家的严谨和对陈音的尊重。
【参考译文】
陈音,字师召,福建莆田人。天顺末年进士。改庶吉士,被授予编修一职。成化六年三月,因灾异上表陈奏时政利弊,说:“讲学需以好问为先。陛下虽然有时驾临经筵,然而高高在上,在上者有疑惑不曾询问,在下者有见解不敢陈述。希望皇上延请儒臣赐坐便殿,从容探讨,启发圣聪。那些异端之说,都是儒家正道的反面,法王、佛子、真人,应该全都取缔遣散。”过了几天,又上奏道:“国家养士百年,希望他是可用之才,不可多得。如退休的尚书李秉、在籍修撰罗伦、编修张元祯、新会举人陈献章皆当代有声望的人,应该召回李秉等人,任命陈献章为台谏。言官们多缄口不言,希望召回判官王徽、评事章懋等人,以广开言路。”因违背皇上旨意受到严厉责备。
司礼太监黄赐的母亲死了,朝廷大臣们都前往吊唁,只有翰林院没有去。侍讲徐琼和大家商量这事,陈音大怒说:“侍奉天子的朝臣,个个去跪拜宦官的家人,如何面对天下人的议论!”徐琼羞愧不堪。任期届满,陈音升为翰林侍讲。宦官汪直的党羽韦瑛夜里带领巡逻兵闯入兵部郎中杨士伟家中,捆绑了杨士伟,还拷辱他的妻子儿女。陈音与杨士伟是近邻,登上墙头,大声呵斥道:“你们擅自侮辱朝臣,难道就不怕国法吗!”那人说:“你什么人,不怕西厂吗!”陈音厉声说:“我乃是翰林院陈音。”很久之后,陈音调任南京太常少卿。刘吉服父丧期满被重新起用,陈音写信给他劝他坚决推辞,刘吉感到不悦。后来吏部打算任用陈音,刘吉阻拦,并说他是个“腐儒”,因此陈音十年得不到提拔。陈音曾经和守备中官争辩事情,被对方弹劾,这件事最终得到公正处理。弘治五年,刘吉被罢职,陈音才晋升太常寺卿。过两年陈音就去世了。
陈音精通经术,很多读书人在他门下受教,然而他生性健忘,对于世俗人情和一些繁琐的事务都不懂。世人经常把一些做得不聪明的事情附会在他身上,以此为笑柄,但这些并不都是事实。
9.(18分)
(1)(2分)①继承 ②成功
(2)(2分)①B ②C
(3)(2分)C
(4)(6分)(程养斋)十九岁时,父亲被风疾所缠,两位兄长恰好去外地游历,他在父亲身边侍候陪伴,并且经营处理家务,被人们称为贤良孝子。
(5)(3分)表现程养斋处事机敏果断,为民着想;承接上文写程养斋“明于处事”,为下文表现他对程氏家风的传承作铺垫。
(6)(3分)希望敦礼讲义的君子之风能够流传;赞颂程氏父子的才学和人品;表达对尚志的痛惜与缅怀。
【参考译文】
程养斋,讳名文邃,字乘素,养斋是他给自己取的号。程氏祖先世代居住在安徽歙县黄墩,唐末时搬到江西新建,到宋朝淳佑年间又搬到婺源。程养斋十九岁时,父亲被风疾所缠,两位兄长恰好去外地游历,他在父亲身边侍候陪护,并且经营处理家务,被人们称为贤良孝子。等到父亲去世后,他对上侍奉母亲、兄长,对下抚养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人无闲言。
程氏建立宗祠,并且增补修整它。到了养斋这一代,为此立下祭法,规划长远,更加虔敬而且思考周密。顾惜宗族,厚待乡里,能继承祖上的家风。为人循规谨慎,脚踏实地质朴诚实。著有《无忝志》《经目志》《礼考》等若干卷,又编辑《先代遗训》《师友格言》。亲自用端正的楷体细书成卷,每天取读用来自警。平日里衣冠严整,行为谨慎,见人庄重严肃又善于处事。婺源曾遇饥荒,他率众人拿出粟米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设立规章条例,事情成功并且让各方都获益。主编《婺源县志》,书写成后,大家都认为他做得好。程养斋五十七岁那年在家中去世。按旧例程养斋当时任都察院都事一职。他去世以后,因为儿子尚义由知府加封五级,得以赠封资政大夫名号。程养斋娶妻董氏。有两个儿子:尚志、尚义。
尚志字心之,他年少且沉静,少言笑,严正刚毅如年老有德者。十八岁时补录为地方上的弟子生员,勤学不懈,对于《十三经》都能成诵,而不受卑陋时文的诱惑。曾读古史书,分类整理记录,追求经邦济世之用,磨砺自己的气节,曾说:“读书人进入社会,根基不牢固,不能担当大任,就是没有作为的人而已!”他兼通算法,能推导三角八线,来阐发宣城梅氏(文鼎)数学的精义。在家孝顺母亲尊敬兄长,最受养斋喜爱,赶赴金陵应试,死于途中,年仅二十二岁。养斋为他痛哭,有人说:“人不是善友不交,物不合道义不取;对朋友和善友好,对兄弟温情和睦。”这些都足以显扬其名声了。尚志因为儿子学金为户部主事加封二级,得以赠封奉政大夫的称号。他的妻子王氏以守节尽孝获得旌奖。尚志有两个儿子:学金、南金。
10.(18分)
(1)(2分)①适逢、恰巧 ②了解、赏识
(2)(2分)①B ②B
(3)(2分)B
(4)(6分)当他拿笔写作时,闭目遐思,忘记了自己与周围的一切。他常对别人说:“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鬼神都会帮助你参透。”
(5)(2分)知恩图报;热爱自然
(6)(4分)第③段在第①②两段叙述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谢翱身为普通老百姓,因文天祥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一直以来竭尽全力知恩图报。由此推断,如果他有报效国家机会,一定会殚精竭虑,奉献自己,为民谋利,为国尽忠。这样的赞叹和推断更突出了谢翱本是布衣,却具有“天下之士”的志向的可贵。
【参考译文】
谢翱,字皋羽,福建长溪人,后迁居福建的浦城。他的父亲谢钥,生性极其孝顺,为母亲服丧期间,非常悲伤以致毁伤了身体,在母亲墓旁搭建草庐守孝,终身没有做官。精通《春秋》,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流行于世。谢翱继承了父亲的学问,考进士没有考中,落魄地生活在漳、泉二州,风流洒脱,具有临难不苟的节操。正赶上丞相文天祥在延平建立府署并挑选僚属,谢翱投拜军门,受任暂时代理咨事参军,名声震动梁楚一带,后来又告别离开。
等到南宋灭亡,文天祥被俘而死,谢翱悲痛难忍,只身在浙江以东地区游荡,遇到高山大川、池馆台榭、云雾草木,如果与他跟文天祥分别时的光景和名称相似,他就会徘徊瞻顾,失声痛哭。浙东有严子陵台,峭立千丈,当时天寒风大,谢翱带着酒登临高台,在荒亭角落设立文天祥的牌位,反复叩拜,跪地俯伏,以酒浇地祭奠完毕,多次嚎啕痛哭,又拜了两拜才站起身,悲痛的心情无法抑制,就用竹如意敲击着岩石,高唱楚歌为文天祥招魂……唱完以后,竹如意与石头都碎了,听到的人都为之哀伤。然而他志向高远,不可拘限,看世间万事没有什么称心合意的。特别喜欢优美的山水,雁荡山、天姥山、金华洞天……搜求奇异,所到之处就造访记游,拿来夸耀于人,就像带着珠宝回来一样。他的诗风直追盛唐而上,不写近代语,言辞高古有南朝风人体(乐府歌辞)的余韵。他的文章尤其崭拔峭劲,雷光电曳,如出入风雨之间。当他执笔写作时,闭目遐思,忘却了自己与周围的一切。他常常对别人说:“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鬼神都会帮助你参透。”他深思苦索大都如此。婺、睦二州的人士,都纷纷跟随他求学。
论赞道:谢翱不过是一介平民罢了,在朝中不曾有什么高官爵位,只因为受到了文天祥的赏识,就穿着麻衣草鞋,终日奔波于高山大泽之间,就像无处容身一样。假如让他任官职受厚禄,受到朝廷百姓的托付,他必定能够死守边疆。谢翱不辜负文天祥的知遇之恩,难道会背弃国家吗?谢翱真是天下(才德非凡)之士啊!
11.(18分)
(1)(2分)①手持 ②同“按”,考查、审察
(2)(2分)①A ②D
(3)(2分)B
(4)(6分)皇上以为您知道善恶,明白兴衰之理,所以用亲笔信表明他的心意。您也派儿子去做了人质,这是君臣之间的相互信任啊。
(5)(2分)B
(6)(4分)表层原因:来歙言行一致,诚实可信。深层原因:来歙出使的根本目的并非贪图个人功劳,而是真心诚意促使双方信守道义,各得其宜。
【参考译文】
来歙字君叔,是南阳人。被光武帝封为太中大夫。当时皇帝正为陇、蜀两地尚未归顺而忧虑,来歙于是主动请求说:“臣希望能遵奉您威严的命令,用确然不移的诚信去开导隗嚣。”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建武三年,来歙第一次出使,往见隗嚣。建武五年,又把光武帝的玺书带给隗嚣。(持节送马援)回来后,又前往劝说隗嚣归汉。隗嚣于是派儿子以人质的身份跟随来歙到京师。
当时太行山以东大体平定,光武帝谋划向西接管隗嚣的军队,然后率领他们一道讨伐公孙述,又派来歙为使者。隗嚣部将王元劝说隗嚣,因为他提出许多值得怀疑忧虑的问题,因此隗嚣好长时间犹豫不决。来歙向来刚毅,于是愤然责问隗嚣说:“皇上以为您知道善恶,明白兴衰之理,所以用亲笔信表明他的心意。您也派儿子去做了人质,这是君臣之间的互相信任啊。如今反而想听信奸人的蛊惑之言,做招致灭族之祸的谋划,难道您要背叛君主辜负儿子,违背忠信吗?”来歙想上前刺杀隗嚣。隗嚣起身入内,部署统率军队,要杀来歙,来歙从容地拿着符节登车离去。隗嚣更加愤怒,派人带兵包围他。来歙做人讲信义,言行一致,并且多次前来这里游说,(他所说的话)都可以得到核实验证,西州的士大夫都信任尊重他,许多人都替他说话,因此能够免难东归。
建武八年春,来歙袭取略阳,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直达略阳,斩杀隗嚣守将金梁,趁机据有这座城池。隗嚣大惊说:“怎么这样神速啊!”于是调集所有部队几万人围攻略阳,开山筑堤,引水灌城。来歙和将士们誓死坚守,箭用完了,就拆掉房屋砍断木头用来制作兵器。隗嚣将精锐部队全部派上去攻城,从春天到秋天,他的士兵疲惫困顿。光武帝于是大规模调集关东部队,亲自率领来到陇地。隗嚣的部队溃逃,对略阳的包围才解除了。
隗嚣灭亡后,来歙就大规模修治攻城战具,在金城攻打羌人,彻底打败了他们。陇西虽然平定,而百姓闹饥荒,逃亡的人随处可见。来歙于是倾尽仓库所有,转运到各县,用来赈济灾民。于是陇右地区才得以安定。
史官评论道:“世人称颂来歙是天下信义之士。他作为两国之间的专使,难道还排斥使用欺诈的技法吗?而他唯独能以诚信著称于世,实在是因为他的诚心在于使双方都信守道义各得所安,而他自己却不贪求个人的功劳啊。”
12.(18分)
(1)(2分)①通“餍”,满足 ②确实
(2)(2分)①D ②C
(3)(2分)B
(4)(3分)刘晔并不真正忠心,而是顺势迎合皇帝的意向
(5)(6分)凭刘晔的聪明智慧和权谋,如果坚守道德和仁义的立场,以忠信为行为准则,即使是古代德才卓越的人,又有谁能比得上他呢!
(6)(3分)巧诈不诚,独任才智,一意逢迎,不行德义,不讲忠信。
【参考译文】
侍中刘晔,深受皇帝曹叡的亲近尊重。皇帝打算攻打蜀国,朝廷内外大臣都说不可以。刘晔入宫和皇帝商议说可以伐蜀,但是出宫后和朝臣们讨论时,却又说不可以。刘晔有胆有识,无论可伐不可伐,他都说得有理有据。中领军杨暨,也是皇帝近臣,又敬重刘晔,坚持不可伐蜀的观点最为坚决,每次觐见从宫里出来,都要去拜访刘晔,刘晔就跟他分析不可伐蜀的原因。后来杨暨跟皇帝讨论伐蜀的事,杨暨恳切劝谏,皇帝说:“你是一介书生,哪里懂得军事!”杨暨赔罪说:“我的话确实不值得采纳,但是侍中刘晔是先帝(指曹操、曹丕)的谋臣,同样说蜀是伐不得的。”皇帝说:“刘晔跟我说过蜀是可以伐的。”杨暨说:“可以把刘晔召来当面询问。”于是皇帝下诏召来刘晔,询问刘晔的意见,刘晔始终不说话。
后来刘晔单独觐见,抱怨皇帝说:“攻打一个国家,是重大谋划,我能够参与这个重大的谋划,常常担心睡梦中泄露军机以致增加我的罪过,哪敢在人前谈及此事!军事行动,是诡诈之道,大军未动之前,越秘密越好。而陛下却公开说出来,臣担心敌国已经听到了。”于是皇帝向刘晔道歉。刘晔觐见出来,责备杨暨说:“钓鱼的人要想钓上一条大鱼,就要放长线顺着鱼来回游动,等到它筋疲力尽可以制伏的时候才拉回钓线,这样就没有钓不上来的大鱼了。君王的威严,岂止是一条大鱼!你确实是个正直的臣子,然而你的计策不值得采纳,不可不深思啊。”杨暨也向刘晔道歉。
有人对皇帝说:“刘晔并不是真正的忠心,他只是观察陛下的心意顺势迎合而已。陛下不妨试探与刘晔谈话时都用相反的意思来问他,如果他的回答都和您所问的相反,这就证明刘晔经常跟陛下的意见吻合。如果每个问题他都顺应赞同的话,他的迎合之情就无所遁形了。”皇帝就按照这人所说的方法来试探刘晔,果然发现实情,从此跟刘晔疏远了。刘晔后来精神恍惚,出任大鸿胪一职,因忧闷而死。
傅玄在《傅子》中说:灵巧诈伪不如拙笨诚恳,的确如此啊!凭刘晔的聪明智慧和权谋,如果坚守道德和仁义的立场,以忠信为行为准则,即使是古代德才卓越的人,又有谁能比得上他呢!但是他滥用自己的才智,不敦厚诚实,以致对内失去皇帝的信任,对外受窘于世俗的压力,最终因此而危及自身,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
13.(18分)
(1)(2分)①听从、采取某种方式 ②到
(2)(2分)①A ②D
(3)(2分)B
(4)(6分)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你们的收入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定好一个时限补足欠款,可以吗?
(5)(2分)C
(6)(4分)苏颂护送契丹使者,夜宿遭遇变故,他遇火不避,处骚乱不惊。君王有怀疑,苏颂回来后便奏明了实情,被神宗称道。以上二事说明苏颂虑事周全,应对沉着。
【参考译文】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考中进士,担任江宁知县。
仁宗驾崩,要建陵墓。主管官员向各郡苛征珍奇又难以得到的东西。苏颂说:“先皇遗诏要求务必采取俭约的方式治丧,哪有地方不出产却强行征求的道理?应该考量各郡的有无情况,随情处理。”
苏颂护送契丹的使者,住宿恩州,驿馆房间着火了,随从们请他出去躲避,苏颂没有动身。州兵想要进入驿馆救火,苏颂关上门不让他们进来,从容指挥防火兵卒把火扑灭了。刚着火时,郡人一片骚乱,有人叫喊说契丹使者生出事变,救兵也想借此机会制造事端,幸亏靠苏颂镇定指挥才平息事态。这事后来传到京城,神宗对此感到怀疑。苏颂出使回来,上朝奏报详情,皇上称赞了他很久。
苏颂调任亳州,有豪门妇人犯了罪判处杖刑可是却病了,苏颂每十天都去检查,她的病还是没有好转。谯县主簿邓元孚对苏颂的儿子说:“你的父亲高明,且凭善于治理而著称,怎么可以被一个妇人欺骗。只要吩咐医生依法检查,自然不会冤枉她。”苏颂说:“若所有的事情依法办理,便无法顾及世俗人情了。若言语有失轻重,人心就会观望,也许会造成令人后悔的局面。”不久妇人病死了,邓元孚感到惭愧,说:“我辈度量狭小,哪里能揣测出苏公的用心啊。”
吴越饥荒,苏颂被选任杭州知州。一天,他出门遇见一百多人,悲伤地诉说道:“我们因为拖欠市易缗钱而被转运司责罚,连日被囚禁,即使死了也无法偿还。”苏颂说:“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你们的收入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定好一个时限补足欠款,可以吗?”他们都道谢说不敢负约,最后果然都按期交足了欠款。
后来又请求重新造浑仪,皇帝于是任命苏颂为提举。苏颂对于律历有深入的研究,因为吏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常有精巧的思路,苏颂奏请任用他。苏颂教给他古代的方法,造了三层高台,在上面放浑仪,中间放浑象,下面放司辰,用一个机关相连接,通过水力带动轮辐旋转,不借助人力。时刻一到,司辰就出来报时。根据星辰在天空中运行的度数,以观察验证准确的时间,片刻不差,白天黑夜,都可以推测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
14.(16分)
(1)(2分)①符合、合乎、切中 ②按照道理
(2)(2分)①D ②B
(3)(2分)C
(4)(4分)群臣既已知主上的心意,便只有获取决断接受成规,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谏议,这就是隋朝到了第二世就灭亡的原因啊。
(5)(3分)一是让史书具有真实性;二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孙做表率,真实理智面对自己的所为,不回避不矫饰。
(6)(3分)首先,对比唐太宗与隋文帝的治国方略,可见唐太宗知人善任、奖罚分明、擅于治国;其次,通过唐太宗拒绝康国求内附,表现出唐太宗是一位能从百姓生活着眼来决定外交事宜,不要虚名的皇帝。
【参考译文】
乙丑日,皇上(唐太宗)问房玄龄、萧瑀说:“隋文帝是怎样的君主?”回答说:“文帝勤于治理朝政,每次监朝听政,有时要到日头偏西,五品以上官员,设置座位,讨论政事,卫士传递食物就地食用。虽然品性算不上仁厚,亦算是个励精图治的君主。”皇上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帝不贤明而喜欢苛察,不贤明则察事有不能通达之处,喜欢苛察则对人多有猜忌,凡事都亲自决断,不信任群臣。天下极其广大,每天要处理万种机务,即使再怎么劳神伤身,哪能一一合理!群臣既已知主上的心意,便只有获取决断接受成规,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谏议,这就是隋朝到了第二代就灭亡的原因啊。朕就不是这样。选拔天下贤才,安置他们在百官之位,让他们考虑天下之事,由宰相总理,深思熟虑,认为方便安妥,然后上奏报告。有功就赏,有罪就罚,谁还敢不竭尽心力而各司职守,何愁天下治理不好呢!”因而敕令百官:“今后诏敕文书发布有不当之处,都应禀奏,不得迎合顺从,而不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康居国要求归附朝廷。皇上说:“前代的帝王,喜欢招抚绝远地域的国家,以求得降服远国的美名,这毫无益处而且让百姓受损遭罪。如今康居国要求归附,倘若他们遇到危急困难,道义上不能不救。行军万里,哪有不疲劳的!让百姓疲劳来获取虚名,这种事朕是不做的。”于是不接受康居国的要求。
起初,皇上对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代史官所记的内容,都不让君主看见,为什么呢?”房玄龄回答说:“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过错,如果让君主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呈献。”太宗说:“朕的用心和前代帝王不同。朕想亲自翻阅当朝国史,以了解以前所犯的过错,作为以后的警戒,希望你撰写后拿来给朕看看。”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献言道:“陛下身怀圣德,行为没有过失,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陛下个人要翻阅《起居注》,这事没有关系,假如将此规定传示子孙后代,臣担心陛下曾孙、玄孙的后代,万一没有陛下这样的圣明睿智,就会掩饰过失袒护短处,史官必然难以避免刑罚诛戮。如此一来,史官们就没有不迎合而顺从旨意做事,以保全性命远离灾祸,那么悠悠千载历史,还有什么可相信的呢?前代君主之所以不看本朝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太宗不听从。房玄龄便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将国史删改成《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癸巳日,书完成后,呈献给皇上。皇上看到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门之事,用辞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安定周室,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史官何必隐讳呢!”立即命令删削虚浮之词,秉笔直书当年杀李建成、李元吉这件事。
15.(18分)
(1)(2分)①裁定、决定取舍 ②备办
(2)(2分)①C ②B
(3)(2分)C
(4)(6分)吴汉便伪造了一封光武的亲笔信,传发文书晓谕渔阳郡,派儒生带着去见彭宠,让他把所听到的详细描述出来劝说彭宠,吴汉又随后进入渔阳。
(5)(4分)这句话写光武帝感慨吴汉很能激发人的斗志,说其威重可以匹敌一个国家。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吴汉临危不惧、一往无前的气概,表现出帝王对吴汉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6)(2分)权变有术(或:处事灵活、善于变通);临危不乱(或:沉着冷静)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是南阳郡宛县人。家里贫困,在县里供职担任亭长。更始元年,担任安乐令。
适逢王郎起事,北方各州骚乱惶惑。吴汉平时听说光武帝是有威望的人,一心想要归附他。于是劝说太守彭宠,可是彭宠的属官都想要归附王郎,彭宠不能定夺。吴汉于是告辞出来,心里盘算用什么办法来诈诱众人,还没有想出办法来。路上看到一个儒生模样的人,吴汉叫人把他请过来,为他备办食物,询问他所听到的关于光武帝的事情,……吴汉大喜。吴汉便伪造了一封光武帝的亲笔信,传发文书晓谕渔阳郡,派儒生带着去见彭宠,让他把所听到的详细描述出来劝说彭宠,吴汉又随后进入渔阳。彭宠深以为然。于是派遣吴汉率兵与上谷诸将会师南进,所到之处斩杀王郎将帅。在广阿追上了光武帝,光武帝授任吴汉为偏将军。
建武十二年春,吴汉带兵进攻广都,攻占了它。皇帝告戒吴汉说:“成都有十多万部队,不可轻视。你只坚守广都,等待他们筋疲力尽,才可以发起进攻。”吴汉亲自带领步骑二万多人进逼成都,凭借江北险阻安营扎寨,派副将刘尚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江的南岸,两军相距二十多里。皇帝听到消息大吃一惊,责备吴汉说:“近来告诫你千条万条,没想到你事到临头却如此糊涂错乱!赶紧带兵返回广都。”诏书还没有到达,谢丰、袁吉两军齐出进攻吴汉,刘尚没办法救援他,吴汉的军队失败,逃入营垒,谢丰便包围了他。吴汉于是召集诸将激励他们说:“我想要秘密出兵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兵御敌。成败的机会,就在此一举了。”于是犒劳士卒喂饱战马,关闭营门三天不出,却竖起了很多旗幡,让烟火不要熄灭,趁夜里衔枚领兵和刘尚会合兵力。谢丰等人没有察觉。第二天,吴汉出动全军迎战,结果大败蜀军。
吴汉生性好强恃力,每次跟随皇上征战,皇帝不放心,吴汉总是侧着身子侍立在一旁。诸将看到作战阵势不利,有的很惶恐,失去常态。吴汉神情自若,正忙着整治器械,激励官兵。皇帝曾经赞叹道:“吴公颇能振奋人的意志,他的威望可以匹敌一个国家!”每当出兵,早上接受诏令,晚上就启程出发,从来没有置办行装的时间。等回到朝廷,慎重明察,见于言谈举止之中。
16.(18分)
(1)(2分)①驻扎 ②号称
(2)(2分)①C ②A
(3)(2分)C
(4)(6分)朝廷下诏命令谢玄征发三个州的民夫兵丁,并派彭城内史何谦率军队在淮水、泗水一带游弋,让他们形成援助襄阳的态势。(提示:诏,皇帝命令;人丁,民夫兵丁;遣,派遣;军,率领军队;以为,让……成为;形援,军事布局上的声援、呼应。)
(5)(2分)B
(6)(4分)在淝水之战中,谢玄知人善任,他先派遣广陵相刘牢之作为前锋。首战告捷后,刘牢之派兵追击,活捉众多敌将。此外,谢玄知己知彼,利用苻坚急功近利的心理,以为“半渡而击”之策可行。未料秦军缓缓后撤之时,谢玄率八千精兵迅速渡水,趁乱斩杀敌军。最终秦军阵脚大乱,在淝水之战中落败。
【参考译文】
谢玄字幼度。从小聪明有悟性,与堂兄谢朗都深受叔父谢安的器重。谢玄长大后,显示出了治理国家的才能,朝廷几次征召他,他都推辞不受。其时前秦苻坚正当势力强盛之际,晋国边境多次遭到侵扰,朝廷下令征召能够抵御北方的文武兼备的良将,谢安便举荐了谢玄。中书郎郗超即使向来与谢玄不和,听到这一举荐也不得不叹息说:“谢安敢于冒犯众怒举荐亲侄子,确实是英明的。谢玄一定不会辜负他叔叔的推荐,因为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当时苻坚派兵围困襄阳,车骑将军桓冲负责抵御。朝廷下诏命令谢玄征发三个州的民夫兵丁,并派彭城内史何谦率军队在淮水、泗水一带游弋,让他们形成援助襄阳的态势。襄阳陷落后,苻坚的部将彭超向据守彭城的龙骧将军戴逯发动进攻。谢玄率领东莞太守高衡、后军将军何谦驻扎在泗口,想派遣密使通报戴逯,让他知道救兵已到,只是一时找不到前往彭城的途径。小将田泓请命前往,于是他就泅水悄悄地前行,快要到彭城时,不幸被贼军抓获。敌军用丰厚的赏赐收买田泓,让他对彭城守军说“南来的援军已被打垮了”。田泓假装答应他们,来到城下时却大声告诉城中说:“南来的援军很快就要到了,我一个人前来报信,被贼军抓住,你们一定要努力坚守啊!”随后田泓被害。
等到苻坚亲自率军驻扎项城,号称拥雄兵百万。皇上下诏命令谢玄为前锋,统兵八万。谢玄先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五千人直取洛涧,很快就斩杀了梁成和他弟弟梁云,敌人的步兵骑兵同时崩溃,争着渡淮水逃跑。刘牢之派兵追击,活捉敌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并缴获他们的军用物资。苻坚进军驻扎在寿阳,靠近淝水沿岸排兵布阵,谢玄的军队不能过河。谢玄派人对秦将苻融说:“你们那么远到我们的疆土,却在淝水岸边列阵,这是不想速战速决。”苻坚的部下都说:“咱们应该凭借淝水的阻隔,让他们不能上岸。我们人多他们人少,这种情势下必定会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管让军队退后,让他们过河,到时候我们再用数十万铁骑趁他们半渡之时彻底消灭他们。”苻融也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就指挥秦军后退布阵,军队于是乱了阵脚,再也控制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带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苻坚的军队溃败奔逃,自相践踏,投水而死的不可尽数,淝水因此堵塞得不能流通。其余人马抛弃铠甲连夜逃走,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晋国军队已经来到。在草野里奔走,在露天下夜宿,再加上挨饿受冻,有十分之七八死去。皇帝下诏派殿中将军慰劳谢玄军队,赏赐了上百万钱、上千匹彩绸。
五、
1.(12分)
(1)(1分)A
(2)(3分)点明“思政堂”的位置和命名原因,并交代作者作记的缘由。
(3)(2分)B
(4)(3分)A(提示:根据内容相关性、句式对称性和“故”等关键词语提示,可见①③一组,且顺序为③①;同理可见,②⑤一组,文中横线之后有“政者”一句,可见⑤句在后,方能连贯起来。②句“得于己”正好承接④句。排列后连起来试读一遍,前后连贯,才可以确认。)
(5)(3分)“德”是指对百姓意愿(或愿望)思考清楚并心有所得,“政”是指端正自己,然后再去管理百姓。
【参考译文】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任池州知州的第二年,修治了他朝北的后堂,给它命名叫“思政堂”。意思是他在朝南的堂上处理政事,而在这里思考政事。这一年冬天,我作客路过池州,他嘱咐我为思政堂写一篇记。
当初,王君修治这个思政堂的时候,用公俸的余钱,拆换那些旧腐坏断的地方,修缮加固之后,就不受寒暑的困扰了。开门就近看去,旧园胜景、凉台清池、可供游息的亭子、可以漫步的小路,都在眼前;平整的畦陇、低矮的栏杆、赏心悦目的花草竹树,都在周围。王君于是退处堂中,专心一意,日思夜想,不敢忘却政事,可见王君为政治民的勤心尽力了。
那使人应接不暇又容易让人迷惑的是“事”,变化无常而不可拘守的是“时”,应用没有定例但又不可更改的是“理”。知道“时”的变化就顺应它,见到必然之“理”就遵循它,那么事情虽然没完没了也容易应对,虽然常使人迷惑也容易处理了。所以如果所给予的是顺着人们意愿的,那一定是人们所满意的;如果所给予的是违背人们意愿的,那一定是人们所厌恶的。能够真正这样做的,没有不是始于思考,而后自己有所得的。自己有所得,所以叫做“德”。端正自己然后去治理百姓,所以叫做“政”。所谓政事,难道仅仅停留在管理公文、督促赋税、判决诉讼而已吗?然而等到王君领悟了治理之道,那也就不必再去思考这些了。人心和社会风俗的转变,难道仅仅依靠“正己而治人”就够了?古代君子为政治理,从不认为这是简单的事情。
现今王君的治学,对于书没有不读的,而对于《春秋》的研究尤其深入,他的卓然独到的见解,化解了前人的疑惑,这是许多人所达不到的。王君来治理这个地区,施展他平素的学识,来修明这里的政事,能够在公事闲暇之余,自认为有所不足,于是在这里思考。虽然在现在的官位上还不能完全伸张他的志向,然而可以推究,王君如此地勤勉,那么池州的百姓,难道没有蒙受他的恩泽的人吗?所以我为他写了这篇记。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2.(13分)
(1)(1分)C(提示:第①段尾句是表推测,意思是“能够……的恐怕只有书吧”,“乎”可以表达这种语气;“矣”表陈述,“耳”的意思是罢了,不能表达出这种语气。因此排除BD 两项。第②段尾句是个问句,是针对前面现象的发问,意思是“这又是为什么呢”,选项中“耳”和“矣”都不能表达这种语气,因此排除AD 两项。故选C项。)
(2)(2分)C(提示:“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事迹闻名于当世”,文中无据。)
(3)(3分)A(提示:B项,以老聃、韩宣子、季札等事例说明古人读书条件艰难;C项,批评的是“今之学者”“后生科举之士”,而不是“近岁市人”;D 项,第②段写先秦圣贤是略写,对同时代学风是详写。故选A 项。)
(4)(4分)第①②段为下文叙述李公择的行为,阐发正确的读书主张张本。第①段通过与象犀珠玉、金石草木对比,突出书对于人的巨大功用,与第③段叙述李公择读书所获甚多,以及“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等语句相照应。第②段通过古今对比批评同时代人不重视读书的习气,与最后一段倡导勤奋读书的主张相照应。以议论引出人事,由反面现象提出正面主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提示:理解第①②段的内容,分析这两段内容与下文之间的关系。第①段,拿书与象犀珠玉、金石草木对比,突出书对人的重要作用。第②段以古人读书的态度和今人相比,强调古圣人学习皆从读书开始,他们读书条件差,但读书却卓有成效,而今人读书条件明显好于古人,却不认真读书。前两段引出下文叙述李公择是如何读书的,前后形成对照,为后面阐述正确的读书主张做铺垫。)
(5)(3分)应李公择的请求为李氏山房作记;推崇李公择将书卷藏于僧舍的行为是仁者之心;表明自己将阅读李公择藏书来自补的心愿;让后来者明白古人读书之难,规劝当世学人改变有书不读的社会习气。(提示:能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集中在最后一段,“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表明自己将阅读李公择藏书来自补的心愿;“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表明作者是应李公择的请求为李氏山房作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表明是为了让后来者明白古人读书之难,规劝当世学人改变有书不读的社会习气。此外,第③段中讲李公择将书卷藏于僧舍的行为,是为了推崇李公择的仁者之心,表达自己对他的赞叹和敬仰。)
【参考译文】
象牙、犀角、珍珠、美玉这些奇异珍贵的物品,虽然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却不实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虽然具有实用价值,可是用过之后就会破损,取完就会枯竭。既能使人赏心悦目又具有实用性,用过不会破损、取完不会枯竭,有贤能的人和无贤能的人都可以依凭各自的资质而各有所得,道德高尚的人和聪明睿智的人都能凭借各自的天分而各有发现,资质天分不同但是只要求取就不会没有收获的,不就只剩下书了吗?
自从圣人孔子开始,人们的学习一定是从读书开始的。在那个时代,只有东周王室的柱下史老聃称得上拥有很多书。韩宣子到了鲁国,才见到《易象》和《鲁春秋》。季札出访地处中原的鲁国,这才得以欣赏到“风”“雅”“颂”。而楚国仅有左史倚相,能读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三皇五帝时的艰涩难懂的古书。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能够读到儒家六部经典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他们的学习条件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然而他们都熟习礼制和音乐,在道德上具有深厚的修养,这些都不是后代的读书人所能企及的。自从秦汉以来,著书的人越来越多,书写工具和文字笔画一天天趋于简便,因而书籍也随之日趋丰富,读书的人没有哪一个没有书的,然而学习、读书的人越来越不认真,这是为什么呢?我还赶得上见到那些老一辈的儒学先生,据说他们小时候,想要找《史记》《汉书》也找不到,有幸借到了,都要亲自动手抄写,日夜诵读,唯恐抄不完、背不熟(就得归还了)。近年来书商屡屡翻刻刊印诸子百家的书,每天都有许多书流传于世。对于读书人来说,书是这样地多又是这样地容易得到,照理说他们的文章词采和学术造诣,应当比古人好上许多倍。可是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士子,全都把书捆扎起来而不去阅读,言谈空洞无物,漫无根底,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好友李公择,年轻时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中的僧舍里读书。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那里的藏书共有九千多卷。公择已经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图书,探讨它们的源流,采撷其中的精华,并且仔细品尝其中的况味,(将书中的精华)化为已有,体现于文章中,表现在行动上,因而闻名于当世。可是那些书依然像它们本来的样子,并没有丝毫的损毁。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满足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所以公择不把书收藏在家里,而是收藏在他从前住过的僧舍中,这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苦心啊。
我已经衰老多病,对于社会没有多大用处了,只希望能有几年的闲暇,遍读李君藏书中我还没有见过的书。而庐山本来就是我希望游览而一直没能去成的地方。大概我将终老于此了,我把公择的藏书全都翻出来,拾取他所留下来的书来自补,也许会有所收益吧!而公择要我写篇文章作为他的李氏山房藏书记,于是我才写下了上面的一席话,让后来的人认识到,以前的君子见到书的困难,而当今的读书人有书却不读是非常可惜的。
3.(14分)
(1)(1分)D
(2)(3分)A(提示:原文写“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予欲置一亭纳凉”。楮树原本就有,作者是想建一座亭子用来纳凉。)
(3)(3分)C
(4)(4分)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具体而细致地写出了楮树成荫后的种种情状,一方面印证了作者前文对楮树的判断,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楮树的认可和喜爱。(提示:可以从修辞、句式等角度鉴赏。)
(5)(3分)文中说楮树可造纸、制衣、入药、洗面,是为“材”;可楮树木质疏松,不能用于建造屋宇,是为“不材”。作者表面写楮树,实则写人,隐隐表达了对人才生存环境的思索:不得其用,则终身不能施展;能得其用,便能展现自身才华。(提示:先对“论述”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着眼全篇推测写作意图。)
【参考译文】
金栗园后面,有一个二十多亩的莲池,水边有一个园子,楮树长得很茂盛。我想要在那建一个亭子来纳凉。有的人劝我说:“楮树是一种不成材的树,最好把它砍伐了,种上松柏。”我回答说:“松柏长得很慢,很久才得阴凉,我怎能等得了?”又有人说:“种桃树、李树。”我回答:“桃树李树成荫,也需要四五年时间,我云游四海,踪迹像云一样,怎能滞留于一处呢。我只希望眼下可以遮荫罢了。”楮树虽然不成材,也不像商丘的树木那样,闻了之后让人狂醉三天不醒。(楮树)也是介于成材和不成材之间的一种树。认为它成材吧,可是它不能用来作为栋梁斗栱;认为它不成材吧,可它的皮可以做纸,子可以入药,可以用来绘染绸缎,也可以用来洗脸,它的用处还是很多的。以前苏轼作《宥老楮》诗,大概也是因为楮树有这些可取的地方。
今年夏天非常热,呆在前堂感觉像火烧的一样。到了这个地方却清风送爽,凉快无比。楮树叶如手掌那样大小,树荫浓密,整个亭台都在它的荫蔽之下。用竹搭了个亭子,亭子上盖着箬叶,不仅阳光透不进来,还可以避雨。骄阳西下之时,层林遮蔽,树叶间啼鸟声此起彼落,那幽深的氛围感觉就像在深山老林一样。这几天以来,这些树于我而言就像饮食衣服一样,片刻也不能离开,非常合乎我的心意。我心想假如种的是别的树,尚且应当改种这种树,况且这些楮树已经长得如此茂盛。难道只是感谢它吗,且让我用最高的礼节来对待它,于是我就以“楮”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4.(13分)
(1)(3分)运用排比的句式,表现张氏园亭中草木、建筑或清幽或华丽的景致,突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的特点;全句音韵和谐,气势贯通,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提示:从句式特点、内容取舍、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2)(1分)D
(3)(2分)B
(4)(3分)C
(5)(4分)作者借记园亭表达了士“不必仕,不必不仕”的观点。士若能报效国君,则出仕行义求志,不能则不必贪恋官禄,不如归隐养生治性。记园亭的地理位置、景物建筑、物产养殖及修建经过,都突显其既便于出仕,又适于归隐的特点,为引出议论做铺垫。园亭的特点和作者的议论都表明张氏先人为子孙考虑深远周密;而张氏先人建此园亭的远见卓识和泽及子孙的功德也证明了作者见解的正确性。
【参考译文】
取道京师向东行,共走了八百里,才看到位于汴水北面的灵璧张氏的园亭。外面有高大茂密的修竹,蓊郁茂盛的乔木,园中引汴水的支流成池塘,又凿山上的怪石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河湖泊的秀美;椅、桐、桧、柏各种树木,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呈现出京、洛的气象;高堂大厦,蕴含着吴、蜀的精巧。园之深广可以隐居,园之丰饶可以养身。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笋茹可以款待四方之客。
张家世世代代都有显达的人,从他伯父担任殿中君和他父亲担任通判府君之时,就在灵璧安家,建造了这个园子,修建了兰皋亭来奉养双亲。后来他们到朝中做官,在当时很有名望。他们用剩余的资财,一天天地增修扩建园亭,到现在有五十多年了。园子里的树木都已长成十围粗,浓荫遮蔽了河岸。凡是园中的百般事物,没有一件不适合人心意的,真可算是用力很多而且很长久的了!
古代的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要不做官。一定要做官就忘掉自身,一定不做官就忘掉他的国君。就像饮食一样,自己感到适宜就行了。然而士人很少能按这种道理去做而坚守其节操的。隐居者安于现状不愿外出做官,出仕的人为利益所牵而不愿退出。于是前者往往被非难为违背父母之命,弃绝世俗;后者的弊病在于为了利禄苟安于官场。如今张氏的先人,为子孙后代考虑得长远而周到,所以在汴水、泗水之间建筑居室种植园林,而这里是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道。凡日常的奉养,宴游之乐趣,不必刻意追求就能满足。他们的子孙若要迈出家门去做官,距离朝堂不过几步之遥;若想关上院门回家隐居,就可坐卧于山林之内。园亭对于贻养性情,推行仁义保持志节,无一不非常适合。因此张氏的子孙凡出仕的都获得做官守法而有政绩的名声,凡在家不仕的都保持了高洁谦让的德行。这都是他们先人的遗泽啊!
5.(13分)
(1)(1分)D
(2)(2分)D
(3)(3分)C
(4)(3分)第①段采用对比法、引证法和例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观点。首先用对比法,将“寓意于物”和“留意于物”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进行鲜明对比,从道理上初步阐述观点;接着用引证法,引老子的话证明膏粱声色等悦人之物令人沉溺受害,并指出圣人之所以不曾“废此四者”正在于“聊以寓意”而已;最后用例证法,列举刘备、嵇康等都有所喜好,但因为是“寓意于物”所以能够“乐之终身不厌”,从而充分证明观点。(提示:先总说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再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5)(4分)首先表明观点“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并侧重论证“君子可以寓意于物”;接着说明君子“不可以留意于物”,举钟繇等人为例证明“留意之祸”;然后自陈年少时过于耽溺书画的经历作为教训;最后交代作记缘由,希望王晋卿不要沉溺于书画,从而“全其乐而远其病”。(提示:全面梳理,概括要点,注意前后关联。)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意趣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耽溺于事物中。如果把意趣寄托在事物中,即使很微小的事物也会很快乐,即使迷惑人心的美物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耽溺在事物中,即使很微小的事物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迷惑人心的美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美味的食物使人口味败坏,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抛弃这四样东西,也会暂且用来寄托意趣。刘备有雄才大略,却喜用毛编结饰物。嵇康达观,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在木屐上涂蜡。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身喜欢而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且足以取悦于人而又不移动人心的,没有比得上书和画了。然而到了耽溺而放不下的程度,那么祸害就说也说不完了。钟繇(因痴迷于蔡邕笔法)发展到吐血和掘(韦诞的)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为书法)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不离身,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上面这些人都是由于嗜好书画,干出如小儿嬉戏一样幼稚可笑的事,结果害了他们的国家,自身又遭殃。这就是耽溺在事物中的祸害啊。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唯恐丢失家里的书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他们不给我赏鉴。但不久我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是本末倒置丢失了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我就不再那样沉溺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有时也想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飘过,百鸟的鸣声从耳边掠过,怎可不愉快地接受,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
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研习《诗经》《尚书》,经常能与贫寒的读书人争胜。平日里他也排斥精美的食品,远离歌舞和女色,而专心在书画方面。他又在私宅的东边建了宝绘堂,用来储藏书画。他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耽溺于物,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可以使他保全收藏书画的快乐而远离耽溺的祸害。
6.(13分)
(1)(1分)C
(2)(3分)D(选A 或B得2分)
(3)(1分)A
(4)(4分)前者生动刻画出贤相为国计民生而忧虑,时刻准备上朝答对的神态。后者刻画了奸相为一己之利而烦忧,装模作样的神态。前后形成对照,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褒贬。
(5)(4分)第④段先总结宰相所思所为对于治国安民的重要性,再补充了尸位素餐、明哲保身的庸相不可取,体现行文及阐述的缜密周全。
【参考译文】
朝廷从建国初即沿袭前代的制度,在丹凤门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向臣子)表示要勤于政务。当北面门楼上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举着灯笼火把的仪仗队光亮如同一座火城。宰相来到门前,马车铃声叮叮当当。这时宫门未开,夜还没有过去,侍从撩开车上帷盖,宰相下车到待漏院暂歇。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
宰相或许在想,百姓尚未安定,怎样使他们平安;四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战事未歇,怎样使它平息;田野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贤人尚未被任用,我将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贬斥他们。气候反常,灾异接连不断,我愿意辞去相位来祈祷上天消除灾异;各种刑罚未能废弃,欺诈行为天天发生,我将修养德行来加以整治。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宫门开后,善听四方的天子近在眼前。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当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世风清明安定,百姓因此而富裕。如能这样,那么宰相总领百官,享受万钟俸禄,那就不是侥幸而得,而是完全应该的。
宰相或许在想,我有私仇未报,该怎样斥逐仇敌;有旧恩未报,该怎样使恩人荣华富贵。美女、宝玉、丝绸,怎样到手;车马、珍玩、器物,怎样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便考虑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诤,我便考虑怎样罢黜他们。春夏秋三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面有忧色,我便考虑怎样用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枉法,国君听到怨言,我便考虑怎样奉承献媚求得皇上的欢心。宰相为私事打算没有个完,强自坐着假睡。宫门开了,金殿上皇帝屡屡顾视。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被他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如果这样,那么即使宰相被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也不是什么不幸,而是完全应该的。
因此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一人,难道可以不谨慎以待吗?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名声,也没有好名声,随波逐流,窃取高位无功受禄,滥竽充数明哲保身,也是不足取的。
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写此文,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诫执政的大臣。
7.(13分)
(1)(1分)C
(2)(2分)B
(3)(3分)B
(4)(4分)作者用大量问句来强调自己以砚为癖但又不执着于好砚的原因,一是物无定论,二是佳者易为人所夺,三是虽感慨自己的才能学养尚不足为砚增色,但自己对砚的专注或已增加了砚的价值。这些问句逐层深入,不断加强语气,不仅解释作者收藏砚台的意义,也显示了作者坚持在砚上寄托情志的雅好。
(5)(3分)示例一:“传家旧物”好。“旧物”和“籝金”形成更为鲜明的对照,也与第①段作者敝帚自珍的态度相映衬,表明自己不同流俗,寄寓于物而不耽溺于物。
示例二:“传家之宝”好。作者在前文反驳了客用世俗的眼光衡量砚的价值,后又准备将砚台赠与儿子,勉励他好好读书,可见作者对这些砚台的珍视。译成“传家之宝”更能凸显出作者的态度。
【参考译文】
我少有嗜好,平生所收藏,除了书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自从做了史官,收藏了一方端砚。后来到南雍为官,又得到一方砚,是歙砚。前后陆续得到几块砚石,我嘱咐工匠雕琢加工,总共有十方砚台。我心想:“收藏了这么多足够了,超过十方我就不要了。”于是自称十砚主人。用木匣把砚台收藏起来,题名叫“砚室”。有时取出一方砚,放置在几案上,与它兀傲相对。
有个客人见我嗜砚成癖,就规劝我。我说:“嗜好此物不是好过嗜好别的东西吗?”后来,有个具有敏锐眼力的客人看了看说,全都不是上等的好砚。我说:“你知道我嗜好的是砚台罢了,难道我嗜好的是上等的好砚吗?况且从前评砚的人很多。欧阳修、蔡襄到洪迈等人推崇上等龙尾砚,说它在端砚之上,而苏轼则把龙尾砚戏称为‘牛后砚’,后来竟然又替同是龙尾砚的罗纹砚作传。难道一件物品没有定论,它的轻重贵贱全出自读书人的嘴巴?那你又怎么知道我所收藏的砚究竟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假使我因嗜好砚台,非得挑选好砚才收藏,那么珍贵奇特的赏玩之物,世上不是有比砚好一万倍的东西吗?那些珍贵奇特的赏玩之物,不是有权有势的人是不能得到的,因而这些人常常打着算盘夺他人所好,所以我不会因此改变我的嗜好。只是我才情浅薄没有文采,只知道嗜好砚,却不能为它增加价值。正因为我不能够增加砚的价值,又哪里会计较它品质的高下呢?即使如此,像我这样嗜好砚,又不移情于珍贵奇特的赏玩之物,那么砚托身于我而受到特殊的喜爱,怎么知道砚不会因此而变得贵重呢?既然如此,那么我的癖好就不必放下了。”
将来某一天,我的儿子学习读书写字,我就取出其中一方砚交给他,跟他说:“等你学会读书写字了,我就把全部砚台给你。”有人问起,就说:“这是我们家的‘青毡’啊,希望不要像金银财宝一样来衡量它。”十砚主人记。
8.(12分)
(1)(2分)A
(2)(1分)B
(3)(2分)D
(4)(3分)运用比喻,把凫绎先生的诗文比作可以疗饥的五谷和治病的药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凫绎先生的诗文有益于国计民生,能够针砭时弊,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用。
(5)(4分)在当时,社会上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文风泛滥,而像凫绎先生这样直言不讳、反映现实的文章却得不到重视,苏轼的行为明确表明了他对凫绎先生诗文风格的支持,这对于改变当时的不良文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还赶上见到史官记事因有疑而在书上留有空缺,有马的人把马借给别人骑,现在见不到这些情形了。”史官记事存疑处便穿凿和不把马借给别人骑,难道对社会有什么损害吗?然而孔子尚且留意这种现象,认为世上的君子和有德行的人,一天天地见不到了,后辈再见不到以前的那种风范习俗,因此一天天趋向机谋巧诈、阿谀逢迎却没有人来制止。即使这两者不足以造成损害,可是君子和有德行的人的遗风存在,孔子就会留意这种现象,更何况那些足以对社会构成损害的呢!
从前我的父亲前往京师,与卿士大夫们交游,回来告诉我说:“从今往后,文章会写得日益精工,可是君子之道将要消逝了。读书人夸夸其谈而脱离实际,重视华美却轻视质朴,这种风气我已经看到它的征兆了。”他把凫绎先生的十几篇诗文拿给我看,说:“你要记住。几十年之后,天下不会有写这种文章的人了。”先生的诗文,都是有的放矢,精炼犀利没有虚词,文章必定切中当世的弊端,先生诗文质朴而切实,像五谷一样可以用来充饥,像药石一样可以用来治病。那种以游说浮夸为高明,以浮华不实之辞为美的文章,先生没有写过一句。
此后二十多年,我的父亲已经过世,可是他的话还留在我脑海。现在的读书人写出文章来,大多不切实际空泛无用,他们用精深微妙的言辞高谈阔论,简直已使汉唐之文都显得鄙陋了!可是那些反复质问辩论,直言不讳,像先生写的这种文章,世上却没人重视。我因此感慨于孔子的话,又怀想父亲的遗训,更加想要寻求先生的文章,后来从先生的儿子颜复那里得到了,于是抄录并收藏起来。先生名太初,字醇之,姓颜氏,是先师兖公颜回的第四十七代孙。
9.(13分)
(1)(1分)C
(2)(2分)C
(3)(4分)以水、火比喻普通民众,以湿地、干燥之物喻指贤者倡导仁义的方向,以水流向湿地、火趋向干燥之物形象地论证了贤者在教化民众与培养人才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4)(2分)A
(5)(4分)文章开篇点明人才培养的重要,再以古今对比突出先王之治天下,注重人才培养,由此批驳当今之在势者“无才”之说的谬误。接着分析培养人才的可能性以及责任所在。最后提出希望,呼吁当权者、士大夫采纳己见。
【参考译文】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心术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智慧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智慧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如果这一两个人的心向着仁义,众人便和他们一起追求仁义;如果这一两个人的心倾向利益,众人便和他们一起追逐利益。众人所奔赴的,就是大势所趋向的,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没有敢违背它的,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智慧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都用仁义道德教化百姓,所以那时有统一的社会规范和风尚。世道教化衰微之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因此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需要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形成声势,众人因此听从他们的号召而渐渐成为习俗风尚。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倡导利益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利益而牺牲,决不回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回应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总是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贵之地,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当代人才,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不说这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
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才智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如果他的才智足以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然而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要致力于此,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如果采取我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如果采取我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就会认真谨慎对待自己的志向,担心稍有不当,就会败坏风尚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也许可能有收到成效的那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10.(13分)
(1)(1分)B
(2)(2分)C
(3)(3分)B
(4)(3分)D
(5)(4分)作者认为度数在治历、治械等技术方面的功用是小用,在训练人思维的精细、准确方面是大用;大用、小用在于人们的需要。这对当下的数学学习,或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生活,都是有启示作用的。学习时不应该重技巧(技术)轻思维,而应根据具体的需要来选择。(或:我认为作者说的是有道理的,用处之大小原本就是因人的需要而定的。)
【参考译文】
唐尧、虞舜时代,羲氏、和氏制定历法,没有数学就不能成功。六艺中,数学位居其一;而其他五艺,如果不用数学来辅助进行,也不能做到工巧。师襄、师旷之于音乐,公输般、墨翟之于器械,难道有别的什么特异的法术吗?精通于用数学之法罢了。所以我曾经说过夏商周三代之前,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师傅传授群徒学习的学问,全都葬送在始皇焚书坑儒的火焰之中。汉代以来大多是任意揣摩,到了今天这个时代这种学问都被废弃了。
《几何原本》,是数学的元典,是用来计算测量方圆平直,确定规矩准绳的。利玛窦先生从少年时期就留意研学,精通这门学问,他和我交游很久,因此我常常接触到这些学问。于是我请他将这类书翻译成中文。我私自认为如果此书没有翻译,那么别的书就根本不能进一步研习,于是我们共同翻译这本书的大要,约为六卷。
像数学这样看似无用的东西,它所发挥的作用,在于它是众多用途的基础,真可以说是天地间一切景象荟萃的地方,是汇集各家各派学术的海洋。我内心认为:“没想到这门古老的学问在废绝了二千年后,还能对唐尧、虞舜、夏商周三代典籍的阙疑有所补充,它对当代的补益也一定不小。”于是偕同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刊刻传播它。
利玛窦说:“这本书啊,用来当百家之用,或许能培养出羲氏、和氏、公输般、墨翟这样的能人,但这还是小的方面;这里边还有更大的用途,要用它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使人的思维细致又精确。”我认为小用还是大用,其实取决于各人,就像邓林伐木,是用作栋梁还是屋椽,其实是看选取什么罢了。于是赶紧传播先生所说的小的方面,让人能够寻绎这些文字,揣摩其中的原理,然后就知道先生带来的学问是十分可靠而无需置疑的了。大概如此的话,那么这本书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11.(13分)
(1)(1分)B
(2)(2分)A
(3)(3分)C
(4)(3分)B
(5)(4分)先用聚财用财类比聚书读书,引出本段意旨:既要读更要善读。继之比较“不读”与“读之不善”的危害,强调“读之不善”更为严重,“读之不善”可等同于败家辱宗,使人警醒。最后揭示全文主旨:藏书读书的可贵之处就是使人“求足于内”而完善自身。
【参考译文】
我自幼喜欢广泛读书。看见人家有各种各样的书,一定要从头读到尾。年龄稍大,读《四库总目》,虽然理解不得要领,还是一定要全部看完。
家里穷得一无所有,有时连粥也喝不上。饥寒交迫,有时出门去谋生,离开后家人就等着我回来吃饭。我回到家家人看着我背着东西回来,面露喜色。打开包裹,里面竟然全是买回来的旧书和破书,家人看着我一脸无可奈何。我经常衣服穿不周全,吃也吃不饱,面对妻子儿女瘦瘠枯槁、饥寒颤抖的样子,常常无言以对而内心愧悔。然而我嗜书的本性始终没法改变,至今二十多年了。我总计藏书一万多卷,汉魏后的金石文字以及宋元以来的名人真迹,又有近千卷。即使不能成为藏家,唉,也算是够多的了!我得到书的艰难情形是怎样的啊?当年孟郊(作者误为卢仝)想要存放古代留存下来的经书,于是藏书于空隙之处,确实是重视藏书了。将我得到藏书之难,和孟郊对藏书的重视相比,又怎样呢?我租住在乐安江边,就像离群的鸟儿,连个固定的栖所也没有。我因此将我的屋子命名为“巢经巢”。
唉!书就像财富一样啊。当人们没有的时候,想方设法希望拥有它;拥有了却仅仅是用绳子扎紧并把它锁进加固铰纽的箱子里,不为自己所用,这样反而不如没有这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就不会有所牵累了。有的人倒是读书,但是仅仅追求书中讲的居室、衣服、饮食、博戏,放纵自己而毫无获益,也没看出他们懂得读书。收藏书却不读书,和读书却又不善读,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藏书而不读书,还不失为守着财富的俗人;至于读书而不善读,这就像是使家业败落祖宗蒙羞的不孝之子了!从外部获得物质感官上的满足,而不是向内心求得精神的满足,这又哪里见得可贵呢?
12.(13分)
(1)(1分)A
(2)(3分)D(选C得1分)
(3)(3分)B
(4)(2分)D
(5)(4分)
示例一:“盖人之裕在物”是紧承上文所述裕轩并不宽敞而提出的,“物”的概念是物质。而第③段“我欲贵也,通侯牧守不为尊”等句表明“物”的概念还包含了名利,因此“物”的概念前后并不一致。
示例二:“盖人之裕在物”是与“王子之裕在我”相对举的,这里的“物”与“我”(即“内心”)相对,指的是外在条件,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而第③段所论的“物”也是既包含实指的物质,又包含虚指的名利(如“我欲贵也,通侯牧守不为尊”等句),所以“物”的概念前后是一致的。
【参考译文】
会稽人王元实在他的居所旁新建了一座小书斋,为它取名叫裕轩。我已经为他的这座小书斋题了名,而王元实又请我为此作记。
裕,是宽广的意思。如今王元实的这座小书斋,长不满一丈,高度不超过一仞(七尺),院子小得不能容下两手合围那么粗的树,小路细得不能让一匹马的脚通过。小书斋挤得满满当当,门户狭窄逼仄,看不到一丝空隙,却称之为“裕”,可以吗?一般人所认为的“裕”在于物,而王元实先生所认为的“裕”却是在于内心;一般人都以拥有充足的物为“裕”,王元实先生却只知道自己内心的“裕”而不知道物“裕”和“不裕”。因此他的内心充裕了,亦感到物其实算得上丰裕了,这大概就是王元实先生为这座小书斋命名为“裕”的原因吧?
当今世人,忧愁思虑都集中在感情上,喜好快乐都受到内心的牵动。我想要富裕,当年西晋石崇与王恺斗富时炫耀的珊瑚树也不算多,西蜀之地盛产铸钱铜矿的铜山也不算富饶,陶朱公和猗顿积聚的财富也不算丰厚;我想要尊贵,通侯和州郡的长官也不算尊贵,士大夫所乘用的大车和显贵者所乘的由四匹马驾驶的高车也不算荣耀,万钟的丰厚俸禄和列五鼎而食的奢侈豪华的生活也不算满足;我想要娱乐,吃饭时面前的食物占据了一丈见方的地方也不算奢侈,歌舞华靡也不算过分,到处驰骋狩猎也不算无度,珍奇的鸟类和供玩赏的珍品充满亭台馆舍也不算奢侈华丽。那么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来求取这些,如果有什么得不到,就会食不甘味、寝卧难安。如此一来,即使是游遍广大无边的原野,登上高大广阔的山丘,我也会觉得无处容身,又怎么能称之为“裕”呢?
而王元实先生却不是这样的,他吃一盂饭就饱了,喝一升酒就醉了,不要求太多的饮食,而内心就觉得很充裕了;夏天铺一床细葛布的席子就觉得很凉爽,冬天盖一件皮衣就觉得很暖和,不要求太多的衣服,而内心就觉得很充裕了;朗诵喜欢的诗歌,朗读喜欢的书籍,心情舒适的时候就外出游玩,玩够了就停下来休息,累了就躺下来睡觉,不要求太多的游乐和供赏玩的珍物,而内心就觉得很充裕了;脚步不踏入诉讼的厅堂,耳朵不听取市集上的闲言,眼睛不沉溺于美女娇美妖冶的容颜,口中不谈论国家政事的是非,也不必定要超过他人,而内心就觉得很充裕了。一张床很小,但是除了能容身之外我不再需要别的;一间房子很小,除了能遮蔽风雨之外其他不是我担忧的事;家里的仆役愚钝,子侄后辈们痴傻,除了能够供差遣使唤,此外非我所责求,既然这样,那么到哪里不会感到“裕”呢?所以书斋不宽敞还为它取名为“裕轩”,实在是由于王元实这个主人啊。
甲午年,我迁居到越地,寓居王氏府上,了解王元实先生的为人,与他交往而关系友善,于是我为此写下了这篇记。
13.(13分)
(1)(1分)B(提示:注意第一个方框所在句子前面有标点符号“;”,可以看出前后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是对应关系。)
(2)(2分)B(提示:细心比对原文。原文说“规模肇自先世”“至政尤加表章”,可见“张文政最早兴建”理解有误。)
(3)(3分)A(提示:既然说“故凡佳山所在,莫如附诸道释之宫”,说明这里探讨的是“佳山所在”的问题;从“故”“莫如”可以推知前文应该有与“附诸道释之宫”形成比较的语句。)
(4)(3分)引城南联句意在让友人提出质疑,引出下文的议论;而引《燕喜亭记》意在指出近景亦有妙处,从而证明赏景不取决于远近而取决于内心是否宁静、达观。(提示:结合“与韩意特异,何也”分析,可见引城南联句是为让友人提出质疑,意在引出下文“余曰”的一段议论;结合“山既静者之好,则远近奚择?”“则退之为王氏《燕喜亭记》,何以特赏突然之丘出于所居之后耶?”分析,可见引述《燕喜亭记》意在指出赏景不在远近而在内心是否宁静,从而证明作者观点。)
(5)(4分)本文介绍了横翠阁的由来和观景体会,即事说理,指出赏景不能有好远略近之心,由此推及人事,提出要保持内心宁静,不要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用以自警并诫人。(提示:写作意图即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主题和思想,分析作品写作意图要联系作者的写作动机、目的和态度。通常文章会写到一些具体的内容或经验性的体会,但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往往不在这里,多数是借题发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借以表达对社会人生的观点看法,这种观点看法又往往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分析时要适当联系起来判断。顺着这个思路来分析写作意图,方向上就不太可能有大的出入。)
【参考译文】
洞真观的四周,山脉互相连接。它的西面山峰像屏风一样矗立着,道士张文政有一个阁子坐落在这座山上。阁子从先世就开始建造,到了张文政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与修饰,但凡登上这个阁子,山间的泉、石、草、树、鸡、狗、人家,就能一览无余。正像是谪仙李白所说的“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我去拜访并爱上了这里,于是给它题名为“横翠”。我弟弟彦和能写大字,颇得山谷老人黄庭坚的书法意趣,于是让他题写了那个匾额,并张挂在阁子的门楣上。
我又因此而感叹说:古人都有喜好山林的癖好,但这样的癖好不是心静的人不能真正拥有。奇异险峻的山峰,不管什么地方都会有。如果不幸处在无人的地方,那么就算过了千百年也不能一展真容;如果把它放在大城市里,那么那些强健的人常常在其间挥臂攀援,把那里变成争胜的场所。所以凡是好山好水所在的地方,还不如让道观寺庙处在它的旁边,以供高人雅士来观赏。
我曾经和客人在这里游玩,倚靠在栏杆上,就看到这座山在眼前呈现出各种变化,时而云霞绚丽,时而风雨阴沉。近处绿色的原野向天边延伸,和碧天浑然一体,千姿百态,汇聚在阁前,观赏者神情怡然,与天宇之间的浩荡之气贯通,不能穷尽它的边际,这是超凡脱俗般真正的快乐啊!有人却说:“以前韩愈和孟郊城南联句道:远远望去,远处的山峰碧绿一点,眼前为之一亮。但从横翠阁俯视此山,简直近在咫尺,与韩愈的意思大相径庭,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说:“山既然是心静的人所喜欢的,那么远近有什么区别呢?再说,平缓的山岗横亘在眼前,翠绿的山峰耸立在天边,即使相差极远,但那景物变化的姿态,远的和近的实在没有什么不同。通达的人眼界开阔,绝不会为景的远近所左右,倘若不认为这样,那么韩愈给王氏写《燕喜亭记》,为什么特别突出那座处在居所后面的高起的山丘呢?”
唉,如果果真存有喜远忽近的心思,那推及到人事上,一定会满足了欲望就去追求功名,满足了富贵又开始追慕神仙。贪欲之心,没有满足停止的时候。难道这是心静的人该有的作为吗!张文政的老师仲清对此了然于心,张文政当然懂得这个要义。我写了这篇记来阐发这个道理,又怕自己将来做事情,犯类似的错误,所以把我的见解附在文末,姑且用来警策自己。还要作为对世人的警诫。梅溪何朝隐写。
14.(15分)
(1)(2分)C
(2)(3分)D
(3)(3分)A
(4)(3分)文章用了较多篇幅写景,表现了偶园和周边景色的丰富和优美。但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下文表达不为“山水花木所凝滞”的观点作铺垫。由写景自然引出议论,能更加体现作者的思维流动特征。
(5)(4分)先是“我”对“客”关于如何布置、装饰偶园的建议持否定态度;再是举祖逖、陶侃以及苏轼之例,进一步拓展,提出外物不足于累之的观点。由偶园到书画再到一切外物,由“物”谈到“世用”,构成了文章层层递进的论证逻辑。
【参考译文】
由北边的城门出去,有一座桥像长虹一样横跨江面,这就是我乡人所说的凤林桥。过桥向北,沿河向西走百十步,偶园就坐落在那里。偶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左右的古寺庙和隔壁的园子,有很多苍老的樟树、修长的竹子、高大的梧桐和茂密的柳树。在竹柳之间有一座隐约可见的小楼,叫芳草阁。站在高处眺望远处,西山飘来清爽之气,令人倍感舒服。向下看是澄静的江面,明媚的阳光映射水面,从竹影柳阴中看它们,像是金玉铺地,美不胜收。不一会,有一艘小艇穿过桥下自东而来,掠过河岸向西行驶,波纹荡漾向两边分开,才知道是水。春雨绵绵十多天,秋江正涨水的时候,楼边沙洲小岛尽成湖海。游船直达门槛下,门前高大的垂柳,在江流中露出树梢。西山百尺老樟,可攀着树枝而上。如果是在有雪的早晨倚栏远眺,就看见群山一片皎洁;月夜临风,四望凄清;南边的楼台佛寺,都成点缀了。
由芳草阁向北,是江霞馆,馆中重重门户洞开,长江仿佛近在几席之间。护墙将两边分开,波光明澈地透射进来。隔壁园子的翠竹高达千寻,随风狂舞,杂乱地挤在台阶前面;积雪压在上面,使它们径直匍匐到庭下;太阳出来残雪消融,它们就先后慢慢挺直起来。
由江霞馆向北,是兰皋,幽深可人,高地上有小楼,可以远眺北山。山下田畴百亩,放眼望去非常开阔。
由兰皋转而向西,是夕揽亭。开窗朝东看,芙蓉、柏树和栗树等各种树木,都正对窗户。夕揽亭和附近的寺庙仅隔一墙,清晨傍晚的钟声鼓声,足以引发人们深深的省思,佛寺里唱诵经文的琅琅之声,在枕上可以清楚地听到。
上述种种,如今仅剩名号存在,历经风雨园子已破烂不堪,于是庄重严肃地把“偶园”二字写在上面。
有一个客人教我在楼前开凿水池,在水池上修建亭子,在栏杆内种花,在庭院前堆上假山,我表面答应,但心中并不赞成。祖逖渡江击楫,陶侃日运百砖,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有识之士不于当下建功立业,而寄居一隅来躲避世俗、藏匿自身,难道是自愿如此吗?况且圣人不拘泥外物,能与时俱进,所有的喜好本来就不能够束缚他们。苏轼在给舅舅的信中说道:“书画等物品,在我看来就像粪土罢了。”这话如果不是苏轼就不能说,不是苏轼就不肯说,不是苏轼就不敢说。书画尚且是这样,更何况是其他的东西呢?园亭本来是供人清闲娱乐的,然而如果刻意装饰,不免会让自己更加悠闲安乐,对社会没有补益。即使人的心灵,也多少会被山水花木所约束!我选择保全这个园子的本来样子,希望它不成为我的累赘。园子是偶然成为现在这样的,我也就姑且偶然为它写下这篇记吧。
15.(13分)
(1)(1分)A
(2)(2分)C
(3)(3分)第②段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作者从反面强调我们应该知生、贵生,并引用《尚书》之语,强调自身心行端正对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最后得出不知贵生会导致仁孝之心全部丧失的结论。
(4)(3分)B
(5)(4分)汤显祖主张“贵生说”,希望徐闻学子以及徐闻知县都能“学道而爱人”,使士民重视珍惜生命,讲习礼义,尊重人的自身价值,民风因此惇雅。作者通过此文表达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参考译文】
天地的本性,以人为贵,有人却反而贱视自己,原因何在呢?
孟子担心人们仅仅用形体容貌来看待自己,于是便说这种形体容貌就是天性,是应该珍视和尊重的。懂得这一点就会想到生命的来源,仁爱孝顺的人,侍奉上天如同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如同侍奉上天。所以说:“侍奉死者就像侍奉生者一样,这就是孝到极点了。”治理天下就像祭天和祭祖一样,这就是孝的呈现。古人说:“天地的弘大德泽,在于使万物生生不息,圣王之所以贵重珍宝在于他的位置。”为何要珍视这个位置?因为在位者能施惠于苍生并使其生生不息,所以大人为官之学,要从懂得生命开始,懂得生命就懂得珍视自身,从而也就懂得普天下的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这个道理了。
然而天地的本质极为宏大,我怎敢用具体的东西来限制它呢;天地的大德十分深广,我怎么忍心用自身的恶行来伤害他们呢。《尚书》说:“不要捞起秽物,自作自受,惹得自己一身臭气。”说的是自己的心性原本是馨香的,作恶就是污损自身。又说:“恐怕别人使你们身子倾斜。”说的就是败坏纲常世法的人,会使得百姓们的身子倾斜不正。凡此种种,都是由于不懂得自己生命和天下人的生命的可贵,所以仁孝之心全部泯灭了,这种人虽然有生命,真是跟死亡一样没有区别。至于他拥有的那个位置,更没有什么好珍贵的!
我先前对“生”的道理不够明白,轻慢地对待生命的情况很多。受官以来,偶然读到伊尹说的话:“上天生育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的人来开导后知的人。”于是感叹道:“称他们是天民,应该就是因为这了。”我才领悟孔子说的“君子学了道理,就会爱护百姓”。所以每经过郡县,如果长吏和生员们有可以交谈的,我总是向他们提出这些看法。而徐闻的知县熊敏先生,是个爱民的人。这个县的士气民风,也自然惇雅可爱,在新会以南是首屈一指的县。而且他多次到我这里挽留我,不舍得我离开。所以我写了这篇《贵生说》来表达谢意。
16.(13分)
(1)(3分)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语言生动富有变化。先用整句铺排设喻,从山色、水味、花光、女态等多角度突出趣的美妙;再用散句,表明趣只能用心领会,意味深长。
(2)(1分)C
(3)(2分)D
(4)(3分)A
(5)(4分)文章先说趣之难得,只有领会于心的人才知道它。再通过古今之人烧香煮茶、玩赏书画古董等“慕趣之名,求趣之似”的行为,表明这些只是趣的表象。然后,提出“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的观点,例举“童子”“山林之人”“愚不肖”皆能得趣,而年长、官高、品大有碍于趣的获得。最后,指出陈正甫做到“会心”,摆脱了这些束缚,回归自然,身心自由,依然得到了“趣”;表达了对友人及作品的高度赞扬。
【参考译文】
世间人难获得的只有趣罢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颜色,水里头的滋味,花里头的光影,女人的姿态,即使擅长言辞的人也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只有领会于心的人知道它。现代人仰慕着趣的名声,追求近似于趣的东西,于是有辨说着书法绘画,鉴赏着古董就自以为够得上“清”了;还有人不务实际想些玄奥道理,离开红尘不问世事,就自以为够得上“远”了。等而下之,有人刻意效仿韦应物那样烧香煮茶。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神情有什么关系!
趣,如果是从自然之性中得到的就是深层的趣,如果是从学问中得到的往往是肤浅的趣。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趣这种东西存在,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真正的趣。脸上没有故作庄重的神色,眼睛不专注于某一物;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双脚跳跃不定;人生最快乐的时光,真没有超过此时的。孟子所说的“没有失去孩童淳朴天真的心思”,老子所说的“能够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大概所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这是最无私心杂念、最大彻大悟之时的最上乘的情趣。山林里的人,不受限制不受束缚,能够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所以虽然没有追求趣,却已经接近趣了。那些愚昧庸俗的人所谓的接近趣,是不讲求品味的。品味越是低下,所以他们追求的就愈低级。有的喝酒吃肉,有的纵情声色。完全任其心意行事,毫不忌讳和畏惧,自己认为在世上没有任何追求了,所以全世界嘲笑他他也不管,这又是一趣了。等到人年纪渐大,官职渐高,愈来愈讲求品味了,身体像套着无形的枷锁,心灵如同扎着芒刺一般,全部身心,都被见闻知识所束缚,道理学得越深,可是他离趣却越来越远了。
我的朋友陈正甫,是个深得其趣的人,所以被他编入《会心集》的那些人,趣占了大半。否则的话,即使有人孤高得好像伯夷,清高得好像严光,也不能被辑录在趣的名录内。啊!有谁想到品味像陈君这样,官职像陈君这样,年纪壮盛像陈君这样,却能够懂得趣到这种境界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