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文阅读及释义,项王与饮留沛公

古文阅读及释义,项王与饮留沛公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为王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2分)①逮飞系大理狱( ) ②既而阅实俱无验(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6分)既返命,桧讽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根据第②段何铸上疏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3.(17分)①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

古文阅读及释义,项王与饮留沛公

1.(18分)(2019·青浦·一模)

鸿门宴(节选)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②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②杀人如不能举(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A.跟从 B.随从 C.使……跟从 D.指挥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A.大王 B.称王 C.封王 D.使……为王

(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4)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选文概括刘邦在鸿门宴上转危为安的因素。(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第②段的内容分析樊哙的形象。(4分)

2.(18分)(2019·崇明·一模)

①何铸,字伯寿,余杭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可备拾遗补阙之选。即命对。铸首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诚孝既至,绍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帝嘉纳之。

②拜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上疏论:“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轻儇不庄,慢易无礼者,为行己之失。乞大明好恶,申饬中外,各务正其心术。”盖有所指也。

③先是,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桧语塞,改命万俟卨。飞死狱中,子云斩于市。

④桧衔铸。时金遣萧毅来议事,桧乃以铸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既返命,桧讽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

(节选自《宋史》)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逮飞系大理狱( ) ②既而阅实俱无验(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托名以规利( )

A.规范 B.谋取 C.规避 D.规划

②慢易无礼者( )

A.轻易 B.交换 C.容易 D.轻慢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为事君之失 非社稷之长计

B.徇虚以掠名 乃以铸为端明殿学士

C.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子云斩于市

D.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 飞袒而示之背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既返命,桧讽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

(5)根据第②段何铸上疏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士大夫中存在追名逐利之徒 B.官员中出现相互倾轧的情况

C.何铸已察觉秦桧欲加害岳飞 D.当朝君主不明好恶令人担忧

(6)第③段表现了何铸怎样的品格,试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3.(17分)(2019·虹口·一模)

①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父泌,字安期,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德宗出奉天,弃妻子奔行在,扈狩梁州,排乱军以出,再中流矢,裂裳濡血,为虏所执,死焉。

②时隋婴孺,逮长,知父执虏中,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终身不引镜。贞元末,吐蕃请和。隋三上疏宜许,不报。举明经,授润州参军事。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肆,不为屈。韦夏卿高其节,辟置东都幕府。元和中,吐蕃款塞,隋五上疏请修好,冀得泌还,诏可。遣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服除,擢隋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

③穆宗立,与韦处厚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除制出,以金币来谢者,隋却之曰:“公事而当私贶邪?”进承旨学士,迁兵部侍郎

文宗嗣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为切直,宦竖不喜,訾其非实,帝诏隋刊正。隋建言:“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无害公谊_。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久之,辞疾,不听,册拜太子太师。明年病卒,年六十。赠太保,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路隋传》)

【注】①德宗出奉天:指唐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②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或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处。③报聘:一种外交礼节。为答谢邻国的来访,而前往该国访问。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时隋婴孺,逮长( ) ②韦夏卿高其节(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隋怡然坐肆( )

A.放纵 B.集市 C.扩展 D.陈列

②訾其非实( )

A.诋毁 B.计算 C.资财 D.疾病

(3)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B.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C.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D.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4)把第④段画直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5)根据文意,概括路隋的形象特点。(4分)

4.(18分)(2019·金山·一模)

胡长孺传

①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至元二十五年,诏下求贤,有司强起之。至京师,待诏集贤院。既而召见内殿,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元贞元年,移建昌,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时程文海方贵显,其家气焰薰灼,即违法,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

②大德丁未,浙东大侵,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察怒曰:“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

③县有铜岩,颇峻险,恶少年狙伺其间,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卒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

④尝有民荷溺器粪田,偶触军卒衣,卒抶伤民,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⑤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赎焉,兄妻爱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长孺曰:“尔非吾民也。”叱之去。未几,治盗,长孺嗾盗诬兄受步摇为赃,逮兄赴官,力辨数弗置,长孺曰:“尔家信有是,何谓诬耶!”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遂归焉。

⑥延祐元年,以病辞归,不复仕,隐杭之虎林山以终,年七十五。

【注】①干没:侵吞,占有。②驺(zōu)卒:骑马的士卒。③珠步摇:一种首饰。④嗾(sǒu):教唆,指使。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长孺亟命撤之( ) ②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绐以亡于盗( )

A.倦怠 B.欺骗 C.混乱 D.疑惑

②趣持至验之( )

A.立即 B.催促 C.通“取” D.取笑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B.以病辞,不复仕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秦晋殽之战》)

C.为过客患,官不能禁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D.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苏武传》)

(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

(5)第④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

B.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

C.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

D.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

(6)根据第②段和第⑤段的内容,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胡长孺的特点。(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8分)(2019·闵行·一模)

①公姓李,名卫,字又玠。公伉健有气,入赀为户部郎,司纳粟事。亲王某属每金千加平十两,公不可。强之,则舁柜置户部东廇下,署曰:某王赢余。王大惊,谕止之。世宗心重之,登极,授云南驿盐道,迁布政使,旋巡抚浙江。

②公不甚识字,而遇文人甚敬。修《浙江志》,建书院,饩廩独丰。公余坐南面,召优俳人季麻子说汉、唐杂事。遇忠贤屈抑,佥壬肆志,辄呜咽愤骂,拔剑击撞。凡文移奏章不过目,听人雒诵,不可于意者,嚄唶命改,动中肯綮。虽儒者文吏,皆心折骇伏,以为天授。

③公尤长于治盗。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即时擒获。所到处江湖千里如枕席,行舟桴鼓不鸣,不禁伎,不擒樗蒱,不扰酒坊茶肆。公为政一切听从民便,歌舞太平,诱掖而张皇之。民喁喁大和,愈卑贱者愈祷颂焉。雍正十二年,公总督保定,与户部尚书同勘海塘至浙,远近村氓以为公复来抚浙也,额手迎者蚁屯数十里,欢声殷天。

④论曰:世宗皇帝时,才臣任封疆者,田、李并称。然世之人往往优李而劣田,意颇疑之。后读朱批上谕:田文镜奏禁铜法,请民间有抛掷制钱者拟军,又奴婢首主人藏铜器者,许脱籍,治其主人之罪;公奏禁铜法,请官增价购,有售者即与值,不问所由来,亦不治藏者之罪。是二疏者在,世宗俱未允行,而两人之见解心术,判若天渊,已可见矣。

(节选自袁枚《直隶总督兵部尚书李敏达公传》,有删改)

【注】①佥壬:小人,奸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而遇文人甚敬( ) ②奴婢首主人藏铜器者(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强之( )

A.勉强 B.强迫 C.强暴 D.劝勉

②诱掖而张皇之( )

A.惊慌,慌张 B.夸张,炫耀 C.猖狂,轻狂 D.扩大,壮大

(3)第③段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

B.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

C.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

D.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

(4)把第③段画直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公总督保定,与户部尚书同勘海塘至浙,远近村氓以为公复来抚浙也,额手迎者蚁屯数十里,欢声殷天。

(5)第②段中画线句对人物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从第④段中的上谕来看,世人“优李而劣田”的原因是什么?请加以分析。(4分)

6.(18分)(2019·浦东·一模)

吴育传

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与杨亿同州里,每造亿,亿厚礼之。门下少年多易之,亿曰:“彼他日所享,非若曹可望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②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宦官过者衔之,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_。

③元昊僭号,议出兵讨之。群臣曰:“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育独建言:“元昊虽称蕃臣,其尺赋斗租,不入县官,且服叛不常,请置之,示不足责。且已僭舆服,势必不能自削,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如育所议。

④时京师有告妖人千数聚确山者,诏遣中使往召捕者十人。至,则以巡检兵往索之,育曰:“育虽不敏,聚千人境内,毋容不知。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今以兵往,人相惊疑,请留毋往。”中使以为然。顷之,召十人者至,械送阙下,皆无罪释之,而告者伏辜。

⑤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卒年五十五。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注】①宗子:宗室子弟。②僭号: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名号或器物。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毋容使者妄索( ) ②械送阙下(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门下少年多易之( )

A.改变 B.容易 C.轻视 D.替换

②以礼部侍郎致仕( )

A.赴任 B.罢官 C.调离 D.退休

(3)第④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

B.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

C.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

D.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

(4)把第③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且已僭舆服,势必不能自削,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

(5)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叙写“宗子”的作用。(4分)

(6)文章第③⑤两段分别表现了吴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7.(18分)(2019·宝山·一模)

西洋

[明]沈德符

利玛窦字西泰,以入贡至,因留不去。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往时予游京师,曾与卜邻,果异人也。

②初来即寓香山,学华言读华书者凡二十年,比至京,已斑白矣。入都时在今上庚子年,途经天津,为税监马堂所谁何,尽留其未名之宝,仅以天主像及天主母像为献。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所不载,难比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上不听,俾从便僦居_。

③玛窦自云:其国名欧罗巴,去中国不知几千万里,今琐里诸国,亦称西洋,与中国附近。列于职贡,而实非也。今中土士人授其学者遍宇内,而金陵尤甚。盖天主之教,自是西方一种,释氏所云旁门外道,亦自奇快动人。若以为窥伺中华,以待风尘之警,失之远矣。

【注】①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明朝万历十年来到中国,后因病卒于北京。②《会典》:专记一代法典政制的书。③琐里:古代南洋群岛上的一个小国名。④西洋:当时将南海以西沿海各地都称为“西洋”。⑤风尘之警:军事行动。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比至京( ) ②若以为窥伺中华(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曾与卜邻( )

A.选择邻居 B.寻找住所 C.占卜验证 D.询问邻居

②为税监马堂所谁何( )

A.斥责 B.盘问 C.何人所为 D.呵问何人

(3)第①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B.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C.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D.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4)将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所不载,难比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上不听,俾从便僦居。

(5)根据文中内容推测,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为何称自己来自大西洋?(4分)

(6)根据第③段内容,概括利玛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分)

8.(18分)(2019·奉贤·一模)

①陈音,字师召,莆田人。天顺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六年三月,以灾异陈时政,言:“讲学莫先于好问。陛下虽间御经筵,然势分严绝,上有疑未尝问,下有见不敢陈。愿引儒臣赐坐便殿,从容咨论,仰发圣聪。异端者,正道之反,法王、佛子、真人,宜一切罢遣。”越数日,又奏:“国家养士百年,求其可用,不可多得。如致仕尚书李秉,在籍修撰罗伦、编修张元祯、新会举人陈献章皆当世人望,宜召还秉等,而置献章台谏。言官多缄默,愿召还判官王徽、评事章懋等,以开言路。”忤旨切责。

②司礼太监黄赐母死,廷臣皆往吊,翰林不往。侍讲徐琼谋于众,音大怒曰:“天子侍从臣,相率拜内竖之室,若清议何!”琼愧沮。秩满,进侍讲。汪直党韦瑛夜帅逻卒入兵部郎中杨士伟家,缚士伟,考掠及其妻子。音与比邻,乘墉大呼曰:“尔擅辱朝臣,不畏国法耶!”其人曰:“尔何人,不畏西厂!”音厉声曰:“我翰林陈音也。”久之,迁南京太常少卿。刘吉父丧起复,音贻书劝其固辞,吉不悦。后吏部拟用音,吉辄阻之曰“腐儒”,以故十年不得调。尝与守备中官争事,为所劾,事卒得直。弘治五年,吉罢,始进本寺卿。越二年卒。

③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世多以不慧事附之以为笑,然不尽实也。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如致仕尚书李秉( ) ②考掠及其妻子(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愿引儒臣赐坐便殿( )

A.拉,牵挽 B.延长,延续 C.退避 D.延请

②为所劾,事卒得直( )

A.顺利 B.公正处理 C.面对 D.担任

(3)第③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B.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C.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D.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刘吉父丧起复,音贻书劝其固辞,吉不悦。后吏部拟用音,吉辄阻之曰“腐儒”,以故十年不得调。

(5)分析第②段“琼愧沮”的原因。(2分)

(6)当时人“多以不慧事附之以为笑”,从①②两段看,除了规劝刘吉外,陈音还有哪些“不慧”事?作者有什么理由判断世人所说“不尽实也”?(5分)

9.(18分)(2019·黄浦·一模)

程养斋暨子心之家传(www.xing528.com)

①程养斋,讳文邃,字乘素,养斋其自号也。先世居歙黄墩,唐末徙新建,至宋淳佑中徙婺源。年十九而父婴风疾,两兄适客游,君侍疾左右,及经理家事,称为贤孝。及既孤,上事母、兄,下抚三庶弟,人无间言。

②程氏建立祖祠,而增修饬之。至养斋,为立祭法,规久远,益虔且密。恤宗族,厚乡里,能嗣其家风。为人循谨,践履质实。著《无忝志》《经目志》《礼考》若干卷。又辑《先代遗训》《师友格言》。自端楷细书为卷,日取以自警。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婺源尝值岁饥,君率众出粟平粜,设立规条,事举而为利溥总理《婺源县志》,书成人以为善云。年五十七卒于家。以例得都察院都事职。卒后以子尚义由知府加五级,得赠资政大夫。娶董氏。子二:尚志、尚义。

③尚志字心之,其为人年少而沉静,寡言笑,严毅如宿德。十八岁补邑弟子员,力学不懈,于《十三经》皆成诵,而不牖于时文之卑陋。尝读古史书,分类而纂记之,求经济之用,自厉气节,尝曰:“士入世,立脚不坚,任事不巨,则庸人耳!”兼通算法,能推三角八线,以阐宣城梅氏之义。居家孝悌,最为养斋所喜,赴试金陵,卒于途,年二十二。养斋哭之,有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于朋友肸肸,于兄弟怡怡。”兹足著其人矣。以子学金为户部主事加二级,得赠奉政大夫。妻王氏以节孝获旌。子二:学金、南金。

(节选自《惜抱轩文集》)

【注】①平粜(tiào):遇到荒年,官府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②溥(pǔ):广大。③肸肸(xī):笑声。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能嗣其家风( ) ②事举而为利溥(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而不牖于时文之卑陋( )

A.窗户 B.诱惑 C.制止 D.约束

②求经济之用,自厉气节( )

A.节约俭省 B.个人消费 C.治理国家 D.物质生产

(3)第②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B.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C.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D.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4)把第①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年十九而父婴风疾,两兄适客游,君侍疾左右,及经理家事,称为贤孝。

(5)分析第②段作者写婺源饥荒事件的作用。(3分)

(6)原文末有一段作者的评论,请依此推断作者为程氏父子作传的缘由。(3分)

姚鼐曰:婺源为大贤朱子之乡,士大夫犹以敦礼讲义为贵,君子之遗风远矣!如程养斋者,诚无愧一乡之善也与?养斋于修县志时,婺源士皆惜心之之死,欲载之志内,养斋不可,今学金乃请余传之。其父子用意,显晦皆是也。如心之之贤俊,矫出于俗,使天假之年,所成立可量哉!

10.(18分)(2019·静安·一模)

谢翱传

[明]宋濂

①谢翱,字皋羽,福之长溪人,后徙建之浦城。父钥,性至孝,居母丧,哀毁庐墓,终身不仕。通《春秋》,著《春秋衍义》《左氏辨证》传于时。翱世其学,试进士不中,落魄漳、泉二州,倜傥有大节。会丞相文天祥开府延平,长揖军门,署咨事参军,声动梁、楚间,已复别去。

②及宋亡,天祥被执以死,翱悲不能禁,只影行浙水东,逢山川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处及其时、号相类,则徘徊顾盼,失声哭。有严子陵台,孤绝千丈,时天凉风急,翱挟酒以登,设天祥主荒亭隅,再拜跪伏,酹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悲思不可遏,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歌阕,竹石俱碎,闻者为伤之。然其志汗漫超越,浩不可御,视世间事无足当其意者。独嗜佳山水,雁山、天姥、金华洞天……,搜奇抉秘,所至即造游录,持以夸人,若载七宝归者。……其诗直逆盛唐而上不作近代语卓卓有风人之余。文尤崭拔峭劲,雷电恍惚,出入风雨中。当其执笔时,瞑目遐思,身与天地俱忘。每语人曰:“用志不分,鬼神将通之。”其苦索多类此。婺睦人士,翕然从其学。

③赞曰:翱一布衣尔,未尝有爵位于朝,徒以被天祥之知,麻衣绳屦,章皇山泽间,若无所容其身。使其都重禄,受社稷民人之寄,其能死守封疆决矣。翱不负天祥,肯背国哉?翱盖天下之士也。

(节选自《宋濂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长揖:投拜。②号:名称。③七宝: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也指金轮宝、白象宝等七种佛教法器。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会丞相文天祥开府延平( ) ②徒以被天祥之知( )

(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号而恸者三( )

A.号召 B.哭喊 C.呼啸 D.号令

②翱不负天祥( )

A.依仗 B.辜负 C.违逆 D.担负

(3)第②段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直逆/盛唐而上不作近代语卓卓/有风人之余

B.其诗直逆盛唐而上/不作近代语/卓卓有风人之余

C.其诗直逆/盛唐而上不作近代/语卓卓有风人之余

D.其诗直逆盛唐/而上不作近代语卓卓/有风人之余

(4)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当其执笔时,瞑目遐思,身与天地俱忘。每语人曰:“用志不分,鬼神将通之。”

(5)第②段写谢翱祭拜文天祥和嗜游山水,反映了谢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2分)

(6)分析第③段议论的作用。(4分)

11.(18)(2019·普陀·一模)

①来歙字君叔,南阳人也。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随歙入质。

②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遣子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使人将兵围守之。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③八年春,歙袭略阳,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

④嚣亡后,歙乃大修攻具,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陇西虽平,而人饥,流者相望。歙乃倾仓廪,转运诸县,以赈赡之。于是陇右遂安。

⑤论曰:“世称来君叔天下信士。夫专使乎二国之间,岂厌诈谋哉?而能独以信称者,良其诚心在乎使两义俱安,而己不私其功也。”

(节选自《后汉书·卷十五》)

【注】①隗嚣(wěixiāo):东汉初天水人,趁乱为陇地豪强拥立,归汉后仍图谋割据。②冘(yóu)豫:犹豫。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歙徐杖节就车而去( ) ②皆可案复(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部勒兵,将杀歙( )

A.统率 B.划割 C.强迫 D.挑动

②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

A.卖出 B.打开 C.点燃 D.拆掉

(3)第②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B.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C.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D.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遣子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

(5)对第④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战之前,来歙“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B.来歙作战勇猛,再次在保卫战中获得胜利

C.获胜后,来歙用尽粮仓里的米来救济饥民

D.“陇右”即“陇西”,在来歙治理下得以安定

(6)根据作者的评论,概括来歙被世人称颂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4分)

12.(18分)(2019·松江·一模)

①侍中刘晔为帝所亲重。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执不可伐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后暨与帝论伐蜀事,暨切谏,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谢曰:“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暨曰:“晔可召质也。”诏召晔至,帝问晔,终不言。

②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于是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谢之。

③或谓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复逃矣。”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晔遂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死。

④《傅子》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敦诚悫,内失君心,外困于俗,卒以自危,岂不惜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不厌其密( ) ②信矣(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 )

A.有益 B.渐渐 C.更加 D.增加

②子诚直臣( )

A.只是 B.正义 C.正直 D.爽快

(3)第①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

B.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

C.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

D.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

(4)第③段画线句“果得其情”中“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将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

(6)依据全文,简析刘晔的性格特点。(3分)

13.(18分)(2019·徐汇·一模)

苏 颂 传

①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②仁宗崩,建山陵。有司以不时难得之物厉诸郡。颂曰:“遗诏务从俭约,岂有土不产而可强赋乎?量其有无,事亦随集。”

③送契丹使,宿恩州,驿舍火,左右请出避,颂不动。州兵欲入救,闭门不纳,徐使防卒扑灭之。初火时,郡人汹汹,唱使者有变,救兵亦欲因而生事,赖颂安静而止。遂闻京师,神宗疑焉。颂使还,入奏,称善久之。

④徙亳州。有豪妇罪当杖而病,每旬检之,未愈。谯簿邓元孚谓颂子曰:“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颂曰:“万事付公议,何容心焉。若言语轻重,则人有观望,或致有悔。”既而妇死。元孚惭曰:“我辈狭小,岂可测公之用心也。”

⑤吴越饥,选知杭州。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

⑥既又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九》,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遗诏务从俭约( ) ②时至刻临(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郡人汹汹( )

A.骚乱不宁 B.议论纷纷 C.气势凶猛 D.争吵不休

②颂既邃于律历( )

A.深入 B.深远 C.探究 D.精通

(3)第④段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B.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C.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D.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4)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

(5)依据第④段,对邓元孚“惭”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武断推测豪妇装病 B.以为自己比苏颂高明

C.不如苏颂说话有分量 D.自己见识浅陋

(6)欧阳修曾赞许苏颂“处事精审”,以第③段为例加以分析。(4分)

14.(16分)(2019·杨浦·一模)

①乙丑,上(唐太宗)问房玄龄、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

②康国求内附。上曰:“前代帝王,好招来绝域,以求服远之名,无益于用而糜弊百姓。今康国内附,傥有急难,于义不得不救。师行万里,岂不疲劳!劳百姓以取虚名,朕不为也。”遂不受。

③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节选自《资治通鉴》)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 ) ②史官所述,义归尽善(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无益于用而糜弊百姓( )

A.使糜烂浪费 B.使奢侈、受伤害 C.使浪费、受伤害 D.使损耗凋敝

②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 )

A.抬起 B.行为 C.全部 D.推荐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置之百官 朕之为心

B.文帝勤于为治 为后来之戒

C.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 以求服远之名

D.异于前世帝王 于事无失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5)文章第③段,唐太宗“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他这样做有何好处?(3分)

(6)根据文章①②段内容,分析唐太宗的人物形象。(3分)

15.(18分)(2019·长宁·一模)

①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更始立,为安乐令。

②会王郎起,北州扰惑。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乃说太守彭宠,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乃辞出,念所以谲众,未知所出。望见道中一似儒生者,使人召之,为具食,问以所闻刘公事,大喜。即诈为光武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汉复随后入。宠甚然之。于是遣汉将兵与上谷诸将并军而南,所至击斩王郎将帅。及光武于广阿,拜汉为偏将军。

③十二年春,汉攻广都,拔之。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副将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急引兵还广都。”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_,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今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④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尝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

(节选自《后汉书·卷十八》,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宠不能夺( ) ②为具食(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给事县为亭长( )

A.官名 B.侍奉 C.供职 D.处事

②汉性强力( )

A.强大有力 B.坚 忍有毅力 C.勉力、努力 D.倔强、强硬

(3)第③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

B.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

C.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

D.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

(4)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即诈为光武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汉复随后入。

(5)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4分)

(6)第②段“诈书谲众”和第③段“潜师就尚”除了反映出吴汉善用谋略,还分别反映了吴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16.(18分)(2019·嘉定·一模)

①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及长,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于时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曰:“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

②时苻坚遣军围襄阳,车骑将军桓冲御之。诏玄发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襄阳既没,坚将彭超攻龙骧将军戴逯于彭城。玄率东莞太守高衡、后军将军何谦次于泗口,欲遣间使报逯,令知救至,其道无由。小将田泓请行,乃没水潜行,将趣城,为贼所获。贼厚赂泓,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勉之!”遂遇害。

③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诏以玄为前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牢之纵兵追之,生擒坚伪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军实。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坚众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赐钱百万,彩千匹。

(节选自《晋书·谢玄传》,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次于泗口( ) ②众号百万(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 )

A.开辟 B.庇护 C.征召 D.躲避

②将趣城,为贼所获( )

A.通“趋” B.通“促” C.通“取” D.通“赴”

(3)第③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B.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C.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D.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4)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诏玄发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

(5)第①段画线句反映了郗超对谢玄被推举持有怎样的态度?( )。(2分)

A.惊讶 B.赞赏 C.嫉恨 D.不满

(6)有人认为淝水之战高度地体现了谢玄的军事才能,请结合第③段谈谈你的看法。(4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