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谓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雾云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簇,上下透彻,如酵糵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真精华彩,既已焕然,轻云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盈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然后结霭,凝雪,香气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箸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点茶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关键在于调膏和注水。什么是调膏?就是把茶粉放到盏底,先加少许热水,用茶筅搅匀,搅得跟很稠很稠的米糊似的。调出茶膏,紧接着要注入更多的热水,同时用茶筅搅拌敲击,让茶糊迅速稀释。
有一种错误的点茶法叫“静面点”,点出来的茶汤平铺直叙,没有一点儿云脚,虽然也能形成茶沫,但是茶沫太小,没有像谷粒和蟹眼一样细密的纹路。这是因为搅拌的速度太慢,动作太轻,茶沫没有堆积起来。
还有一种错误的点茶法叫“一发点”,茶汤表面现出了纹路,但是稍瞬即逝,不能持久。这是因为搅拌时手太重了,茶筅又太慢了。
正确的点茶法是这样的:调出茶膏,开始续水,续水的速度先慢后快,搅拌的力度先轻后重,熟练地运用腕力和指力,往同一个方向旋转着搅拌,一边搅拌,一边上下敲击。如此点茶,茶汤才是均匀的,茶乳才会浮到最顶层,茶汤表面才会形成久久不散的细点和花纹,就像盛夏之夜的星空一般好看。当然,不但好看,而且还特别好喝。
为了打出完美的茶沫,注水需要分七次完成。
第一次续水(第二汤)应该直接注向茶盏的中央,水流的方向跟茶汤表面相垂直,一边注水,一边旋转水壶的壶嘴,注水要急,收壶要猛,搅拌要用力,使茶汤颜色从淡到浓,像一粒粒珍珠泛出水面。
第二次续水(第三汤),搅拌一样要用力,但是注水的力度要轻,先注盏底,再注四周,好像用水流在茶盏里画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一样。这时候茶汤的颜色已经没有第二盏那么浓了,茶汤的纹路从碗底泛出水面,细如谷粒,大如蟹眼。(www.xing528.com)
第三次续水(第四汤)要少,半盏即可,搅拌要慢,使茶汤表面呈现出云雾一般的纹理。
第四次续水(第五汤),水量可以增加,搅拌速度要更慢,贴着盏底搅,如果盏底的茶糊泛不上来,就用茶筅上下敲击;如果盏底的茶糊全泛上来了,就用茶筅在茶汤表面来回搅动,使茶糊均匀融合,调出的茶汤会呈现出雾霭一般的纹路、积雪一般的光泽。
第五次续水(第六汤)之后,别急着搅,视茶糊的形状而定,如果像结了块的牛奶,星星点点散布水面,就用茶筅或者筷子转着圈儿搅动,可以顺时针,也可以逆时针,直到茶糊完全散开。
第六次续水(第七汤)是最后一次,此时没有固定手法,全看盏底茶糊的剩余量和茶汤的浓度而定,如果茶汤仍然很浓,茶筅搅拌费力,俗称“咬盏”,那就另外点一盏较淡的茶汤,跟这盏浓茶混合一下。
无论多么爱茶的人,喝完这七盏茶汤也就差不多了。记得《桐君录》上说过: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茶可以泡出浓浓的泡沫,那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再有益的东西也不宜饮用太多。
煎茶图式 酒井忠恒/编,松谷山人吉村/画,186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