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茶是蒸青茶,宋茶是蒸青研膏茶,宋茶是对唐茶的革新(增加了研膏环节),也是对唐茶的继承(延续了蒸青工艺)。
唐朝人做茶为什么不炒青呢?我觉得应该跟烹饪方式有关。
众所周知,唐朝烹饪主要采用蒸煮的方式,把饭蒸熟,把菜煮熟。换句话说,这时候的中国人还不太习惯煎炒。所以在给茶叶杀青的时候,大家只想到蒸青,而想不到炒青。
进入宋朝,随着植物油压榨工艺的迅猛发展,油脂价格下降,煎炒成为主流,当大家都习惯于使用翻炒方式来料理食物时,蒸青向炒青演化。可是宋朝茶界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样的演化呢?原因无他:路径依赖而已——既然唐朝人已经把蒸青茶做得那么成熟了,宋朝人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就行,不需要扔掉蒸青另起炉灶。
同样道理,当日本人从唐宋两朝学会做茶后,也跟着走蒸青的老路。当然,现代日本不是没有炒青茶,但占主流的仍然是蒸青茶,这还是路径依赖的例证。
从现有文献来看,元朝时也许已经出现了炒青茶。元朝史学家马端临说:“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1]茶有砖茶和散茶之分,砖茶延续了宋茶的老传统,像大宋贡茶中的“大龙团”和“小龙团”那样,经过蒸青与研膏,制成漂亮的小茶砖;散茶则不再蒸青,改用晒青或者炒青的方式,这就是元朝的散茶。
元朝时仍以蒸青茶为主流,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一纸令下,把蒸青彻底改成了炒青。《明史·食货志》记载:“其上供茶,天下贡额四千有奇,福建建宁所贡最为上品,有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及荐新等号。旧皆采而碾之,压以银板,为大小龙团。太祖以其劳民,罢造,惟令采茶芽以进,复上供户五百家。”[2]朱元璋发现传统贡茶的制造工序过于繁杂,又是蒸青,又是研膏,又是入模,又是烘焙,为了减轻人民负担,他要求贡茶全部改成炒青的散茶。
在中国茶叶史上,朱元璋的这项改革被称为“废青改炒”“废团改散”,即废除蒸青,推广炒青,废除砖茶,推广散茶。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此人将蒸青团茶改成了炒青散茶
朱元璋的儿子朱权是研究茶文化的名家,他非常赞同老爸的改革:“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碾以为膏,杂以诸香,不无夺其真味。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本朝茶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3]宋朝贡茶名目繁多,工艺复杂,蒸青研膏,掺香调味,结果把茶的精华给弄丢了,反而喝不到茶的真味,而明朝对茶法进行简化,炒青散茶,冲泡饮用,既省工省时,又能保留茶的“自然之性”。(www.xing528.com)
仅仅依靠朱元璋的一道圣旨和他儿子的宣传倡导,未必能让蒸青在全国范围内突然消失,但是在朱元璋死后大约二百年,中国真的看不到蒸青茶了,也看不到宋朝那种调膏注汤的点茶之道了。万历年间的学者谢肇淛写道:“古人造茶,多舂令细末而蒸之[4]……至宋始用碾。揉而焙之,则自本朝始也。”[5]宋朝以前舂茶,宋朝流行碾茶,明朝则流行“揉而焙之”的炒青茶。另一位明朝学者许次纾说得更加明确:“古人制茶,尚龙团凤饼,杂以香药……若漕司所进建茶第一纲,名北苑试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銙之直,至四十万钱,仅供数盂之啜,何其贵也!然冰芽先以水浸,已失真味,又和以名香,益夺其气……不若近时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6]古代人做茶,喜欢掺香料,北宋建安贡茶亦然,一枚小茶砖价值四十万文,只能点成几碗茶汤,真是贵得离谱啊!做这种茶需要用水研膏,已经破坏了茶之精华,又掺杂香料,茶香还哪里会有呢?明朝人青散茶,随摘随炒,香色俱全,天然去雕饰,茶香无损失。
不过我们也不必盲从明朝人的见解。炒青与蒸青,点茶与泡茶,孰优孰劣,并无单一的评判标准。炒青散茶成本低,便于冲泡,省工省时,茶多酚流失少,但是茶味偏苦;蒸青研膏茶成本高,点茶之时又要烤茶、舂捣、碾磨、调汤,远远比不上冲泡饮茶的方便快捷,可是茶味偏甜。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宋茶饮用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在饮茶之时才能充分体验到传统手工时代的工匠精神和DIY乐趣。
【注释】
[1]转引自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一。
[2]《明史》卷八十《食货四·茶法》。
[3]朱权《茶谱·序》,中华书局2012年版,与田艺蘅《煮泉小品》合刊。
[4]其实宋茶与唐茶均是先“蒸之”,饮用之时才“舂令细末”,谢肇淛没见过蒸青茶,把顺序弄颠倒了。
[5]《五杂俎》卷十一。
[6]许次纾《茶疏·今古制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