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茶人如何处理瓶装矿泉水

宋朝茶人如何处理瓶装矿泉水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朝士大夫除了愿意在茶具上砸钱,还会不怕麻烦不惜工本地去订购点茶用的矿泉水。宋朝极可能还有一种比惠山泉还要适合点茶的水:竹沥水。市间出售的惠山泉,天台山上的竹沥水,都用砂瓶封装,听起来很像现在的瓶装矿泉水。但是宋朝的水质净化和密封包装技术毕竟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瓶装泉水在长途运输和层层分销的过程中会慢慢变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朝茶人在买到瓶装水以后还要再处理一下。

宋朝茶人如何处理瓶装矿泉水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名贵的物品,人们越不注重实用价值。一套售价几十万元的茶具不可能将草茶点出片茶的味道,更不可能把茶粉泡出咖啡的味道,把这样一套纯银茶具摆到家里,甚至都不舍得使用,那它有什么用处呢?用南宋周煇的话说:“士夫家多有之,置几案间,但知以侈靡相夸,初不常用也。”士大夫买到名贵茶具,无非是放在家里摆阔,很少有人用它喝茶。

周煇的话中有一个亮点:“士夫家多有之。”像那种三五十万一套的茶具,很多士大夫家都有,这说明什么?一是说明宋朝士大夫有钱,二是说明他们把喝茶这件事看得很重。

宋朝士大夫除了愿意在茶具上砸钱,还会不怕麻烦不惜工本地去订购点茶用的矿泉水。南宋王德远《调燮录》载:“水之宜茶者,以惠山石泉为第一,故士夫多使人往致之,市肆间亦以砂瓶盛贮售利者。”据说天下最适合点茶的水是产自江苏无锡的惠山泉,所以宋朝士大夫常常派遣仆人不远千里去惠山取水,再运回来点茶。因为有这种需求,所以市面上也有商贩出售惠山泉,用砂瓶装起来,卖给讲究生活品质的风雅之士。

唐朝陆羽著《茶经》时,将长江镇江段江心涌出的中泠泉列为天下第一泉,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到了宋朝,惠山泉夺了中泠泉的大位,一跃而为天下第一,深得宋朝士大夫的追捧。苏东坡诗云:“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即北苑茶,人间第二泉即惠山泉,前者为茶中魁首,后者为水中翘楚,为了体验好水配好茶的美妙享受,苏东坡不惜千里迢迢跑到惠山。

但是这样喝茶实在太过麻烦,所以苏东坡又有诗曰:“岩垂匹练千丝落,雷起双龙万物春。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鉴中人。”这首诗的题目是《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可见苏东坡的朋友元翰少卿寄来了两枚北苑茶和一瓶惠山泉,使老苏无须再亲去惠山品试了。

苏东坡还有一个好朋友名叫郭祥正,也是宋朝非常有名气的诗人,人称“李白再世”,其诗作中有一首《谢胡丞寄锡泉十瓶》:“怜我酷嗜茗,远分名山泉。兹山固多锡,泉味甘尤偏。幸遇佳客便,十瓶附轻船。开瓶嫩清冷,不待同茗煎。”锡山离惠山极近,这里的“锡泉”实际就是惠山泉。人家给郭祥正寄送惠山泉,一寄就是十瓶,看来郭祥正比苏东坡还要更有面子。

欧阳修《大明水记》云:“水味有美恶而已,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妄说也。”各地水质虽然不同,但都有甜有苦有清有浊,无论哪个地方都有好水,无论哪个地方都有劣水,如果纯以地域论英雄,说某地之水天下第一,某地之水倒数第一,那叫胡扯。但是欧阳修晚年在安徽阜阳隐居时,也托门生从江苏无锡捎回过惠山泉,可见他老人家也有追赶潮流的冲动。还有一回,他请大书法家蔡襄给他写了一幅字,事后付给蔡襄“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惠山泉等物为润笔”[1],说明惠山泉在他心目中可跟古董与名茶并驾齐驱,绝对是拿得出手的好水。

宋朝极可能还有一种比惠山泉还要适合点茶的水:竹沥水。据北宋笔记《江邻畿杂志》记载,我的开封老乡苏舜钦跟蔡襄比赛谁点的茶更好喝,蔡襄用的是高档茶,苏舜钦用的是普通茶,但是最后苏舜钦赢了。他为什么能赢呢?因为蔡襄用的是惠山泉,而他用的是竹沥水。(www.xing528.com)

斗茶图》,图上卖茶小贩背后腰间都斜插一把像雨伞一样的东西,那不是伞,是盛放泉水的砂瓶

竹沥水是产自天台山的泉水。将打通关节的竹子连接起来,做成一个长长的管道,将天台山上的泉水引到山下,用大缸盛起来,沉淀一夜,再分装到砂瓶里面,封口,贴上标签,运往全国各地出售,此即竹沥水。

市间出售的惠山泉,天台山上的竹沥水,都用砂瓶封装,听起来很像现在的瓶装矿泉水。但是宋朝的水质净化和密封包装技术毕竟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瓶装泉水在长途运输和层层分销的过程中会慢慢变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朝茶人在买到瓶装水以后还要再处理一下。怎么处理呢?“用细沙淋过,则如新汲时。”[2]把瓶中已经变质的泉水倒出来,倒到一个干净的容器里,撒入细沙,使其沉淀,澄清后就没有异味了,跟新汲的泉水一样。

其中原理并不复杂:沙子颗粒小,表面积相对大,带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而水中也有很多带电的杂质颗粒,所以沙子的电子就会跟杂质的电子正负相吸,聚成一团,然后慢慢地沉淀下来,于是变质的泉水就焕然一新了。

【注释】

[1]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2]《清波杂志》卷四《拆洗惠山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