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是对茶砖进行烘焙,跟欧阳修《斗茶歌》里的“焙乳”是一个意思。茶砖从棬模中取出来,必然是湿漉漉的,含有大量水分,不能长期存放,所以需要用炭火焙干。
陆羽说:“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1]采茶,蒸青,把蒸熟的茶叶捣烂,揉匀,拍成茶饼,烘焙至干,用锥刀在中间穿孔,用细竹穿成一大串,然后包装上市……陆羽用非常精练的语言叙述了唐朝人做茶的全部流程,其中虽然没有研磨漂洗的研膏环节,但是最后仍然少不了烘焙这道工序。可以这样说,宋茶也好,唐茶也好,现代茶也好,包括元明清三代做茶[2],都少不了烘焙这道工序。
唐人焙茶,方式粗陋。据陆羽《茶经》记载:“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在地上挖一小坑,坑边砌墙,墙上用木头构造两层烤箱。焙茶之前,在坑里燃起一堆炭火,用削尖的竹子把茶饼穿透,挑起来,直接在火上烤。烤到半干,放进烤箱的下层。烤到全干后,升到烤箱的上层。
宋朝人改进了焙茶工艺。据黄儒《品茶要录》记载:“夫茶本以芽叶之物就之棬模,既出棬,上笪焙之。用火务令通彻,即以灰覆之,虚其中,以热火气。”用柔韧的竹子(而不是木头)编织成一种名叫“笪”的烤箱,竹子传热更快,且有清香,不会把茶砖烤出异味。焙茶用的炭必须是烧透的,上面用一层炭灰覆盖,只让热气升腾,不让明火冒出来,以免茶砖外焦里嫩,烘焙不匀,散发出烟熏火燎的焦炭气。
卖茶翁茶器图 木孔阳/编
但是黄儒又说:“然茶民不喜用实炭,号为冷火,以茶饼新湿,欲速干以见售,故用火常带烟焰。烟焰既多,稍失看候,以故熏损茶饼。试时其色昏红,气味带焦者,伤焙之病也。”有些人为了赶工,为了缩短烘焙的时间,为了让茶砖尽快上市,故意用明火来焙茶。从外面瞧,茶砖好像焙透了,其实里面还是湿的,要是焙到内外俱干,又会把外层烤焦。如果调出的茶汤没有光泽,颜色暗红,能尝出烟火气,那就说明焙茶时用了明火。
宋朝茶砖很小,但是密度很大,“如蜡茶,其声铿铿然。”[3]轻轻敲击一枚优质的砖茶,是可以听到金属声的。砖茶密度大,好处是“耐藏”,表里坚实,潮气难以入侵;坏处是“难焙”,要烘焙很长很长时间,才能将其焙透,可是焙的时间一长,又容易焙出烟熏火燎气。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宋朝皇家茶园采用了一种异常繁琐的焙茶工艺:先焙后洗,多洗多焙。(www.xing528.com)
《北苑别录》载:“茶之过黄,初入烈火焙之,次过沸汤爁之,凡如是者三,而后宿一火,至翌日遂过烟焙焉。然烟焙之火不欲烈,烈则面炮而色黑;又不欲烟,烟则香尽而味焦,但取其温温而已。凡火数之多寡,皆视其銙之厚薄,銙之厚者有十火至于十五火,銙之薄者亦八火至于六火。火数既足,然后过汤上出色,出色之后,当置之密室,急以扇扇之,则色自然光莹矣。”先用猛火烤干茶砖表面的水分,再用沸水焯去烟熏的异味,如是三次,然后在火堆旁放一夜,第二天送去“烟焙”。所谓烟焙,绝非烟熏,而是使用那种燃烧过半、完全看不见明火和黑烟的白炭来慢慢烘烤。如果炭火猛烈的话,茶砖骤然受热,表面会鼓起小疙瘩,而且颜色发黑。如果炭还冒烟的话,在烟气熏蒸之下,茶香尽失,茶味焦苦。所以焙茶须用白炭,温度不高不低,比体温稍高就行了。烘焙的次数取决于茶砖的厚度,厚砖烘焙十到十五次,薄砖烘焙六到八次。烘焙次数达到要求以后,再入笼稍蒸,使茶饼恢复本来的色泽。蒸过之后,立即放进密不透风的室内,用扇子猛扇,茶饼自然会变得油光可鉴,品相上佳。
鉴于烘焙工艺对制造宋茶是如此重要,所以宋朝人习惯上将制茶的工厂简称为“焙”。例如建瓯凤凰山的北苑茶厂被尊称为“御焙”,又名“龙焙”,一名“正焙”,而北苑周边的民间茶厂则被称为“外焙”“浅焙”“私焙”。
【注释】
[1]《茶经》卷上《三之造》。
[2]元朝起可能已有炒青茶出现,至明朝初年,炒青完全代替蒸青,现代绿茶实际上奠基于此。
[3][南宋]王德远《调燮录》卷中《辨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