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是纪录片获取并呈现真实信息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种风格化的创作手法。在采访之前,创作者可以观摩一些包含采访内容的纪录片,如凭借各种采访形式获取历史真实的纪录片《浩劫》、充斥大量生活自述与随机采访的纪录片《灰熊人》等。创作者在确定采访形式之前,除了对采访问题进行设计外,还要考虑是采用正式采访还是非正式采访,是介入式采访还是伴随式采访,等等。创作者只有事先确定好采访形式,才能明确运用何种方式与受访者进行交流,比如提问声音是否出现、开放式采访与封闭式采访如何交替融合等。在明确了采访大致内容与技巧方法之后,创作者要据此作好充分的采访准备。
无论受访者处于何种社会地位,采访者都应采取平等的交流态度,以诚恳求实为基本出发点,给人一种信任感与安全感。实践表明,女性采访者更容易与人快速沟通,进入深度心灵交流。此外,采访者还应该怀有强烈的自省意识,在访谈中适时采用自我批判式的语言表达。由于采访者的语言、态度、反应甚至一些细微的表情动作,都可能影响受访者的心理,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采访者应该表现出对交流内容的强烈兴趣,但又不宜表露自己的判断和态度。
环境决定受访者的心态,不同的采访地点能对受访者的表达产生不同影响。例如在家里、在办公室与在公共场合接受采访,受访者的话语体系是完全不同的。选择采访地点的关键是看采访者想要获取的内容与效果。受访者在居家环境内接受采访会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采访者有较多机会获得更加私密、更加个人化的回应;而在公共空间里接受采访,受访者的回答一般比较克制。另外,在一些突发事件现场进行采访,如交通事故现场、抗议游行现场等,访谈背景鲜活、画面信息丰富,容易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因此,任何采访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采访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谈话环境,涉及采访技巧与理念两个方面。
在环境的设计中,采访者要尽量避免围观对象对受访者的现场干扰。如果这种干扰在纪录片叙事中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应该在采访之前清场,这在一对一采访中尤其要注意。如果现场有超过一人的采访对象,采访者可以偶尔有意触发双方的互动刺激,或相互支持或压抑反感,使谈话内容更加精彩,激荡出诸多言外之意。在纪录片《老头》中,有从中国首钢集团退休的一对老年夫妻,导演杨天乙针对他们的纪实拍摄与采访就安排在其卧室。显然,这对夫妻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当老两口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不断向镜头抱怨时,话题涉及整个社会的退休职工保障机制、国企效益下滑与下岗潮、缺乏子女关爱和自身健康不佳等方面,从细节中勾画出大型国企退休工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片中有一段是老太太向杨天乙诉苦自己得不到丈夫的体贴,后景的老头反问她为什么不选择离婚。这种怪诞的气话创建了纪录片真实、独有的戏剧腔调,给受众带来某种深刻而辛酸的思考与回味。
如果现场针对多人开展群体访问,采访者应事先鼓励他们之间相互交流。访问不过是一种引导他人说出自己内心想法的话语形式,如果受访者之间谈话气氛良好,采访者应适时地“放弃”自己的角色。只是在谈话偏离主题的时候择机介入,引导话题通往正确的方向,保证纪录片获得有效的谈话内容。
采访者选择采访环境时应考虑后期剪辑的效果,例如街头采访时可以制造出“群众的声音”这类纪实感,就同一问题询问不同的人,将不同的回答并置,产生特定的艺术效果。在纪录片《卢米埃尔与40个大导演》中,美国电影怪才大卫·里奇旨在向发明电影艺术的卢米埃尔兄弟致敬。他邀请世界上40位著名导演,要求每个人用卢米埃尔曾经使用过的一部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摄影机来拍摄一段52秒的影片,并用镜头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你愿意参与拍摄这部影片?为什么你要拍摄电影?电影最终是否会消亡?虽然这些电影大师都在52秒内运用各自独有的镜头语言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但在纪录片中,大卫·里奇还是以现场采访的形式就这三个问题询问了这40位导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整合剪辑,传递出大师们对电影不同的理解与相同的热爱。此时,片场的采访环境与导演的答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除了单纯地为受访者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选择合适的采访环境实际上还与影片的整体基调、影像风格与谈话内容密切相关。凤凰卫视为纪念美国“9·11”恐怖事件一周年特制的影片《历史在眼前爆炸》,对当时主持过“9·11”直播报道的主持人进行采访,选择的环境就是当时的演播室。这些受访者既是新闻播报人,也是历史见证者。在采访中,主持人重在回忆当时他们的现场反应与诸多新闻生产运转背后的信息。此时,访问环境的设计与平时的演播室背景既要有关联,又要有区别。因此,受访的主持人采用有别于正常播报的坐姿与服装,以演播台下的视角与冷静的思绪来回忆当时紧张的直播状态;而在“9·11”恐怖事件现场的凤凰卫视记者则回到当年报道的外景地,回忆当时紧张混乱的现场报道情况;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选择在凤凰主持人群像的宣传墙前接受采访,总结“直播立台”的凤凰新闻传播理念;凤凰卫视负责执行整个直播报道的新闻高层主管,则以“9·11”恐怖事件现场画面的抠像为背景,讲述插播新闻、紧急部署、连线美国、连续直播等诸多背景信息。以上均体现出《历史在眼前爆炸》为契合访谈内容对采访环境的精心设计。
情绪放松是自由表达的前提,让没有经过表演训练的受访者在一个没有交流感的情境下说话,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使受访者感觉轻松又不至于离题,采访者可以这样开场:“请您放开了说,如果有说错或者讲述不清之处,不用担心,我们会在后期剪辑上进行修整。如果您不介意,我们有时可能会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打断一下您的谈话,这当然有些不礼貌,但还请您见谅。”绝大多数人听到这些话都会表示理解,谁都希望在高效率的谈话中完成采访。双方事先明确谈话的方向和大致内容,能减轻受访者的压力。
要营造自然轻松的谈话氛围,采访者提问的方式和语气要平实、自然。如果采访者太拘谨、紧张,或过于随意,都不利于谈话的进行。一些有经验的采访者在访谈开始前会讲几句笑话,或者恭维一下受访者,这些都是拉近彼此距离、调节现场气氛的好办法。同时,如果受访者讲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话题时,采访者要及时回应,但也要具备引导话题的能力。
在访问中,采访者不要经常查看自己的采访笔记,因为这种心不在焉的肢体语言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受访者谈话的情绪。采访者可以事先将采访提纲写在手卡上,在倾听受访者的过程中,如果忘记下一个话题,扫一眼就可以。这样既有利于采访者把握访问的方向,也可以使双方交流更加顺畅。采访结束后,采访者最好再检查一遍手卡,看看是否有遗漏,并询问受访者什么话要补充。
采访者应该事先向受访者讲述自己目前了解该问题的程度及相关背景情况,规划出问题逻辑,给对方一个问题范围与框架,牢牢把握话题的走向。同时,采访者应保证问题简洁、直接,具有针对性,最好的办法是仔细揣摩问题表述是否明确,会不会引发歧义。如果问题的答案可能引发歧义,就必须加以改动。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避免大而空的问题,如“考上大学的感受怎么样?”就不如“你还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刻的心情吗?”这样聚焦具体情境、细节、事件、人物的提问方式针对性更强,受访者在脑海中可以直接对接历史场景记忆,激发更多的表述意愿。
另外,提问时不要在核心问题前面加太多修饰,因为这样会让受访者产生信息混乱,无法理出访问的主次顺序。采访者不要在采访时炫耀自己的学识和语言技巧,而应致力于抛砖引玉。采访者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善于从中理出头绪,敏锐地发现并抓住受访者语言的核心与情感线索,并由此展开一系列追问,或者换一种方式重复受访者的话,引发其更深入的回答。
在访问过程中,采访者虽然是一个交流者,但本质上也是一个质询者。尽管他在语言表达上不能咄咄逼人,但目标一定是获取“硬性事实”。因此采访者要有足够的好奇心,保持质疑的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如 “你当时难道就没有这样想过吗?”“如何证明这点呢?”,等等。如果采访者敏锐感觉到受访者在某些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或细节信息,就要马上作出反应,询问深层原因。受访者此时通常都会积极回应,话匣子就能由此打开。如果受访者在谈话过程中突然沉默,采访者则一定要尊重受访者的“静默时刻”。这其实也是一种镜头前的人物行动,受访者就所提问题进行思考,或犹豫、或斗争、或遗憾、或伤感,这种情绪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镜头感染力。同时,采访者对“静默时刻”的耐心等待也是鼓励受访者打开心扉的最有力的武器。在许多经典纪录片中,这类静默的段落都曾使受访者产生强烈的情感爆发。当然,当受访者沉默时间过长时,采访者可以适当鼓励或激发受访者,比如尝试以某种疑问的口吻重复受访者的最后一句话,也许就能打开对方的心扉。
大部分采访都有时间限制,采访者要根据时间确定采访的问题及逻辑顺序,这体现了采访者时间分配及节奏把控的能力。采访者要充分尊重受访者的时间安排:时间短就直奔主题,时间充裕则可以视问题的重要程度逐步推进。一般来说,与事实相关的问题放在前面,私密或关于情感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是采访的通用法则。
采访者可以直接挑起话题或以他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方式来开启敏感话题。如果这种直面矛盾的提问方式显得不太礼貌,那么采访者可以弱化问题的针对性,将受访者作为观察者而不是当事人来评述现实。例如采访某位离婚的人士,从社会角度开始谈论离婚现象比直接询问他离婚的原因要柔和得多。当受访者放松下来进入谈话状态时,其思维一定是活跃而兴奋的,自我保护的思想警戒会有所松懈。此时,采访者如果采用突袭式的触发性提问方式,受访者就有可能跨越心理防线给出真实答案。受众可能看到受访者因为“谈兴大发”而说出一些个性激扬的语言,也可能发现受访者面对突然插入的话题,发生的微妙的表情变化。这些镜头前超越语言内涵的潜在信息,让两种不同的信息表意系统得以统一呈现,也让纪录片中的影像采访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现针对一位参加过某重要历史活动的亲历者,设计一个访问提纲:
(1)请您介绍一下自己基本的情况。
(2)您之前还参加过哪些类似的历史活动?
(3)什么原因促使您参加这个历史活动?
(4)请您介绍下这个历史活动的来龙去脉,尤其是您参与的部分。
(5)您参加这个活动时,有哪些细节与心情令人难忘?
(6)您觉得这个历史活动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是什么?(www.xing528.com)
(7)您觉得人们会怎么看待这个历史活动?它会带给人们什么改变?对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
(8)您觉得这个历史活动还有什么内容是大家需要了解的,而我们之前并未聊到?
以上问题只是针对新闻“六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及过程如何设计的一个基本的提问逻辑与框架。纪录片选题丰富多样,创作者应该在这个框架上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确定采访机位实际上考虑的是采访与受众的关系问题:受众是谈话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这决定了受访者在镜头内部的视线、景别以及与采访者的距离。
受访者直接面对镜头说话,是一种强有力的镜头呈现方式,直指受众的内心。此时的采访者实际上代表了受众的兴趣与价值取向,问受众关心的问题,行使记者的权利。受访者一旦开始回答,采访者的反应和语言互动对受众来说都没有意义。受众交流式采访规避的就是采访人的存在,强调受访者与受众的精神交流,重点在倾听受访者的语言信息上。为实现这种镜头前的交流语境,采访者一般会坐在摄影机的下方,头部比镜头稍低,采访者距离背景1.5米左右,以方便制造出浅景深的效果,突出受访者。如此安排后,虽然受访者是对着采访者说话,但镜头呈现的效果是他对着镜头说话,即对着受众在说。如果后期剪辑将采访者的问话剪掉,受众就会产生与受访者直接交流的感觉。
受访者对着镜头外的采访者说话,实际上暴露了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如果受众认为镜头存在会影响摄影机记录的生活本真,那么强调镜头在场则是为了追求另一种真实,对象交流式采访正体现了这种创作理念。采访者坐在镜头的一边,受众可以明显看出受访者是在与镜头外的某人进行交流,采访者的声音自然就成为可运用的结构元素。使用这种采访形式时,摄影机镜头的高度要与受访者的视线高度基本一致,使双方的视线形成交流。同时还要注意受访者的朝向,防止将几个采访对象的访问并置剪辑时,他们的朝向一致,因为这种画面效果会显得十分滑稽。
在对象交流式采访中,镜头处理还应遵循一个基本规律:采访者发问时,可以使用全景,以纳入采访的空间环境信息与采访交流的情境信息;受访者回答时,摄影师逐步推镜头使用中景,以受访者的回答作为镜头的重点;当受访者出现特殊或紧张表现时,摄影师要进一步推镜头,使用特写或大特写予以强调和表现。当拍摄完主要采访内容之后,摄影师还要补拍几个受访者的细节镜头、采访者的反应镜头以及与采访内容相关的画面信息镜头,例如谈话中提到的某些历史照片及关键性物品的特写等。
这是一种采访者主动介入事件与现实生活的表现形式。此时,采访者的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创建并结构现场纪实采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尤其在处理冲突性、对抗性的谈话场面时,摄影师必须完整记录下谈话双方的表达与反应,让受众读懂现场传递的信息内涵。美国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就是使用采访者出镜式挖掘事实真相的高手,他拍摄的揭秘美国枪械暴力文化根源的调查类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就大量以记录自己现场调查访问并介入现实生活的方式来结构影片。例如,他鼓动并陪伴哥伦比亚中学校园枪击案的受害者去和K-MART超市谈判,要求K-MART超市取消买卖子弹的业务;他孤身前往美国枪械协会会长、好莱坞老牌动作片明星查尔顿·海斯顿的家里,质问其为何不向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校园枪击案的受害者道歉。虽然这种采访者干预现实的纪录片结构方式有主观性太强之嫌,这可能与迈克尔·摩尔是美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有关,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宣扬政治主张的主观意识已经远远超越了纪录片客观记录的要求,但迈克尔·摩尔以独有的采访者出镜的方式,为受众呈现出另一种主观视角下的历史真相。
现场采访结束后,需要录制一分钟现场空音以弥补后期音轨的空档,因为当受访者陷入沉思的静场状态时,如果被邻居家小孩的哭闹声或某些意外的声音惊扰破坏,谈话情境就会被破坏。这时如果插入补录的现场空音,可以在效果声上找回沉默的感觉。当纪录片用全景画面插入现场空音时,还可以引发现场静默的独特气氛。虽然这不符合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但在某些由于技术故障没有记录下现场静默时刻的特殊状况下,用这样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现场声音的问题还是可以的。录制现场空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偶尔碰撞了话筒,或者话筒线路出现接触不良、时断时续的状况时,现场空音可以较好地合成补充进采访中,把瑕疵修复好。
在录像带时代,新带开拍前都要预留一分钟彩条。在每段采访开拍之前,摄影机也要预留15秒左右的空场磁迹,以方便后期剪辑时,录像带能够在编辑机上留有挂带预卷的时间。在数字时代,每段采访开拍之前,摄影师都应预留5秒左右的时间,这样所有的动作行为就能被完整记录下来,以便后期剪辑时找到最合适的剪辑点。如果影片不打算使用采访者的问话,就必须提醒受访者回答问题时应尽量完整成句。否则剪掉采访者的问话,受访者的回答就变得莫名其妙,即使谈话内容再精彩,影片也无法使用。
在全球越来越重视版权的时代,任何拍摄对象的形象与话语素材都可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影像资源。创作者要规避不必要的使用风险,可以在事先或结束采访后,请受访者签订一份采访同意书,防止未来使用受访者的谈话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纠纷。同时,摄制组可以给予受访者以物质及礼节上的酬谢,当然物质不一定体现为金钱。例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摄制组在结束采访之后,会送给受访者一个标有“东方之子”的小金牌。此举体现出摄制组对受访者的尊重,为拍摄工作赋予了一些人情味。
总体来说,采访工作是体现纪录片创作团队综合人文素养最有力的方式。只有完成深入人心的采访,才有可能抵达现实世界与人类自我的实在真相。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封闭式采访
2.开放式采访
二、分析题
1.分析纪录片《死营革命实录》,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封闭式采访与开放式采访。
2.分析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分析纪录片采访的不同表现形式。
3.设计一个针对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采访提纲,把握访问的逻辑及问题的走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