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是一项兼顾体力与脑力的艰苦劳动,由于拍摄周期长、见效慢、受众群体小众化,指望纪录片导演像电影、电视剧导演一样名利双收不太可能。正如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前会长陈汉元所说,纪录片创作实际是一群聪明人在干傻事。因为如果创作者不够睿智,就无法在繁杂的生活中抓住事物的本质,赋予纪录片历史思考的深度价值与批判力量;如果创作者没有一股执着的“傻劲”,就不可能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观照他人的生活。同时,纪录片真实记录生活的创作特性与高度个人化的创作模式决定了纪录片摄制组的规模远远小于影视剧组,它更像是热爱纪录片的朋友凑在一起共同完成的一项创造性工作,而这种不惜时间与金钱代价、不求回报甚至还略带偏执的创作态度为纪录片注入了某种浓郁的个人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这也是纪录片人独立人格的魅力体现。即便进入工业时代,纪录片创作也是影视行业中投资相对较少、较清贫的工作,剧组成员大都是志同道合、甘于寂寞的长期合作伙伴。他们需要成为视听语言领域的多面手,以尽可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将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于纪录片长时间的跟踪拍摄。因此,纪录片剧组要寻找那些个性互补、分工明确的专业人士。每个成员必须清楚自己的角色与责任,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与专业水准的保障下,实现剧组的良性运转。对于大部分纪录片工作者而言,他们对纪录片的兴趣爱好凌驾于其他物欲之上。他们朴素、坚定、成熟,对生活富有思考。在创作中,这些工作者在制片人构建起的导演现场负责制的系统指挥下,工作目标明确,操作步骤清晰。团队以制度化为前提实现人性化管理,以一个强有力的创作核心来督促并保障大家的工作热情、效率与质量。
纪录片导演是实现纪录片创作的唯一负责人,其个人业务能力与艺术品位决定着影片的最终品质与文献价值,而纪录片创作又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纪录片导演必须是一个懂创作、好沟通的复合型人才。从选题调研之始,纪录片导演就必须亲力亲为,组织创作队伍、决定拍摄主题与内容、制订现场拍摄计划和制片进度计划、现场指导拍摄、发展与拍摄对象的友谊并予以适度引导。当现场拍摄失控时,导演应该果断中止拍摄,及时调整创作方向,把控后期剪辑合成,向投资方送审,最终完成纪录片创作。对于以时间为第一要素的纪录片创作来说,这是导演全情投入的漫长而甜蜜的一段人生旅程。
纪录片导演永远都在关注并探讨人性与生命的主题,他需要对生活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洞察生活的敏锐感,能探索人们生活方式背后的因果关系与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心理,对于假设性线索也要有勇于追踪的精神。拥有艺术家独有的眼光与敏感的纪录片导演哪怕只是从一群无所事事的老人身上,也能看到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背景面貌以及直面现实的人文情怀。纪录片导演一直在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观察生活,拥有将现象上升为意义的结构能力。纪录片导演不能停留在记录现实生活的表面,而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人物关系与潜在心理的探索之中,以挖掘出社会生活真实的一面。纪录片总是在烛照社会,而社会也同样在反哺纪录片。
在纪录片创作中,拍到有亮点的即兴镜头固然会成为作品的精彩之处,但这并不稳定。一个纪录片选题策划案执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作群体能在导演的指挥下,激发出最大的创作热情来完成导演的创作初衷。即便创作中缺乏现场即兴的成分,作品也能够凭借个性视角及思想深度来取胜。同时,导演还需要善于人际沟通,使合作者充分理解自己的创作思路与艺术追求,并发自内心地支持拍摄。这种调动创作团队积极性的行为,体现出导演创作能力之外的管理才干。须知,行使纪录片导演职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导演经常需要在痛苦与绝望的极端情境下作出选择。如果这种焦虑情绪由导演身上蔓延至剧组成员,对于创作而言,绝对是一场灾难。因此,导演应该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认真对待每一分钟的拍摄与剪辑,只有以拼命三郎般身先士卒的务实精神感染同事,获取他们在创作上的由衷支持,才能鼓舞大家圆满完成工作。
导演在剧组管理方面,必须表现出足够的情商,懂得人情世故,及时联络感情。不同的导演会表现出不同的个人处事风格,但关键之处在于:导演应采用以人为本的剧组管理模式,严于律己、及时沟通、真诚善待所有合作伙伴。
纪录片导演对影视创作的每一项技术环节与工种都应知之甚详,能够以专业的眼光与思维来进行创作,并能运用专业术语平等地与其他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另外,由于专业,纪录片导演还可以很快了解技术人员遭遇的现实难题,以共同商议解决。这种尊重摄制组的专业精神与谦卑顺畅的沟通方式能够帮助导演树立权威。举个简单的例子,哪怕是全世界足球转播水平最高的德国足球甲级联赛,拥有十几个机位拍摄,也没有依靠长焦镜头来长时间跟踪捕捉一个运动员局部动作的特写。因为长焦镜头景深小,无法长时间清晰地跟拍一个运动物体的局部。如果某位导演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试图指挥摄影师长时间跟焦某位运动员,自然会招致摄影组的抵触与嘲笑。
在中国电视史上,一个关于长焦镜头滥用的经典案例发生在1997年,柯受良飞越黄河的大型电视直播节目中。总导演为了记录柯受良飞越黄河的壮美瞬间,镜头设计居然选择了一个正面的长焦镜头。我们知道,长焦镜头一般起到减慢运动物体速度、压缩纵深空间的作用,用这种镜头处理一段惊险刺激且需强调快速动作瞬间的场面,非常没有道理。更为荒诞之处在于,看过直播的观众都应清晰地记得:在直播过程中,从正面角度观看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柯受良是否成功飞越黄河,因为正面镜头压缩了纵深感,失去了两岸的参照物,观众只能看到柯受良的摩托车飞起来后又栽了下去,不知道现场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观众在直播的第一时间居然要经受不明结果的心理煎熬,直播本应带来的刺激兴奋感却因为这样一个镜头的选择而荡然无存,整个现场实况转播变为一场劳民伤财的闹剧。可以说,存有技术盲区的导演毁掉了最精彩的瞬间。
工业规制的纪录片摄影团队一般包括摄影指导、摄影机操机员、摄影助理、剧照摄影师、照明师、照明助理、负责移动轨道及重型装置的摄影场工等,这些工作人员由总摄影师来统一管理。但大多数的纪录片摄影组仅由1名摄影师、1—2名摄影助理和1—2名灯光师构成,以保证现场工作方式的灵活性。在纪录片创作中,无论导演的思想有多么深刻,拍摄对象如何出彩,最终还是要依赖稍纵即逝的影像记录。因此,相对于故事片摄影师,纪录片摄影师的艺术素养与技术水平对作品的质量影响更大。在一个纪录片剧组中,摄影师职责的重要性仅次于导演,在导演不在现场或者分身乏术时,摄影师应该主动承担起指挥摄影组工作的责任。
如果说摄影机是一支笔,摄影师就是执笔人;如果说摄影机是一杆枪,摄影师就是冲锋队员。在纪录片创作现场,摄影师才是真正的核心。他需要精通各种摄影器材的工作原理,提前调试摄影设备,以保证拍摄任何重要内容之前,有关摄影机的色彩、白平衡、后焦距、寻像器清晰对比度、镜头选择、话筒采音效果、电池状态、磁带或存储器就位。摄影师还要对充电设备、灯光设施和供电装置等技术装备一一进行测试。通常在开拍之前,摄影师会亲自试拍一段影像素材,通过剪辑设备或现场回放来检测摄影机的运转状况。
纪录片摄影师大多采用纪实拍摄,除了特殊的长镜头设计外,摄影师必须注重场景镜头组合的拍摄理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每一个纪实场景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建立起拍摄组合,以方便后期剪辑。此时,摄影师要考虑场景动作的连贯性、运动方向与人物视线的轴线原则。纪录片追求真实内容的记录,但同样有着极大的美学创作空间。对于每一个镜头,摄影师要有上述创作意识。
一位优秀的摄影师会对自己的摄影装备倾注家人一般的关爱,他应该随身携带一个多功能瑞士军刀,当摄影器材上的某个螺丝松动时,他可以轻松拧紧。摄影师的“百宝箱”中还应有一块擦镜布和一张白纸:擦镜布用在镜头沾上灰尘或者是有水滴的关键时刻;白纸则用来调试白平衡,以保证影像段落的色温不会出现偏差。摄影师必须是一个细心且聪明的人,善于灵活处理各种摄影机故障。有一次,在内蒙古拍摄一个草原的牧民人家,由于拍摄现场下起瓢泼大雨,防雨罩下的摄影机被散落的雨滴打湿而瞬间断电,这是摄影机启动了自动短路保护系统。这时,摄影师只能就地取材,利用蒙古包里的炉火对摄影机进行长达半小时的烘干处理,最终解决了电路短路的问题。而另一次摄影机的故障就显得更为“离奇”:在现场拍摄过程中,老化的摄影机后部的电池盒突然开裂脱落,这可能是机器使用年头太久,又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工作的缘故,这意味着摄影机没法装上电池继续拍摄。摄影师在一个偏远小镇里,找到一位补鞋匠,用补鞋的502胶水将电池盒粘得严丝合缝,摄影机才得以恢复正常,这也成了全摄制组的一个特殊记忆。总之,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什么问题都可能出现,摄影师应该有心理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如果说在选取摄影机位置、角度等方面,摄影师尚有与导演共同商议的空间,那么一旦进入实际操作环节,如推拉摇移跟、变焦距运动、长镜头调度等,摄影师的专业能力就是保证纪录片品质优良的关键。因此,纪录片摄影师应具备极强的影像判断力、现场决断力及快速反应力。
一般来说,摄影师对平面摄影、绘画等视觉艺术都应有所涉猎,对构图、用光及场面调度有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周围的环境中挖掘纪录片的社会学与美学价值;善于在一堆人物中、一系列人物动作中发现某些行为的细微差异,彰显出人物个性。纪录片创作特别强调现场抓拍,因为这往往会成为影片中的神来之笔。这完全依赖于摄影师的现场判断,导演只关注摄影机前的场面及场面中的事实内容,而摄影师却是用景框来观察并呈现世界的,以电影的形式来记录人物的行为动作。导演可以控制现场及调度摄影机机位,但摄影师是唯一知道现场记录下的画面到底如何的人。在纪录片拍摄中,导演必须充分信赖摄影师的影像判断力和现场决断力,比如处理最简单的二人对话场面,摄影师将镜头对准谁,完全取决于摄影师对现场谈话内容、人物心理及关系的理解,如果谁说话镜头就对准谁,那将错失许多重要的细节。
对于需要长期操控专业摄影机及三脚架的摄影师来说,还需要有强健的身体和敏锐的思维,尤其在纪录片兼顾唯美与纪实的拍摄方式时。以纪录片《八廓南街16号》为例,片中的所有镜头都固定在三脚架上以保持画面稳定。当摄影机需要运动调度时,那一定是摄影师扛着三脚架上的摄影机来调换机位,同时,他还要考虑不受现场录音话筒线的干扰,这对摄影师的体力和反应都是一种严酷考验。
最后要指出的是,优秀的摄影师一定都性格随和,具有合作精神,不会在拍摄过程中乱发脾气。他们既实际又富有创意,对纪录片工作充满热情和敬业精神。因此,制片人选择摄影师时应综合考量,不能唯技术论。
抛开声音造型的美学不讲,如果纪录片的画面没有现场的声音信息,影像本身是无法支撑叙事并还原现实情境的,画面将失去真实的力量,记录的素材也无法结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因此,录音师在纪录片剧组中的工作十分重要。
如果要用无线话筒,录音师要准备足够数量的配套电池,最好随身携带小型电表和焊接设备。因为录音系统特别是电缆线插头及插孔的部分都很脆弱,一旦录音器材发生电路故障,这些设备可以当场抢修。一般来说,优秀的录音师都有自己的录音设备,这样的好处是录音师非常了解设备状况,应对意外的经验丰富。同时,录音师的“打包报价”会包括设备使用费,这往往比单纯雇一个录音师再外租设备要经济。
录音师是一份需要极其细心和耐心的工作,还需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在拍摄现场,导演往往首先考虑灯光和摄影机位,并要求录音师将麦克风置于画面之外,完成现场声音的录制工作。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许多导演和摄影师会因为追求画面效果而忽略录音的专业要求,录音师可能有时会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受尊重,这就要求录音师保持耐心,心平气和地提出自己的专业看法,让导演在现场及时协调,以保证纪录片声音的质量。
录音师在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场景勘察并展开听觉构思。在勘察场景过程中,录音师要了解现场环境、空间面积与声音的传播质量,对坚硬的墙壁会产生声音反射等问题要心中有数。另外,录音师还要观察现场是否有噪声,并思考如何解决噪声问题。如室内空调冰箱、室外车流人流等产生的声音,是否能回避或者转换场景?录音师勘察的目的就是保证录制干净的现场声音。如果录音师能够根据监听耳机中的现场杂音来判断需要的麦克风型号和摆放的位置,将为后期剪辑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使得声音的叙事创作空间被有效开发。但如果现场有建筑工地、飞机场、街道等喧闹场面,录音师可以提醒摄影师注意,在镜头中最好不时加入这些噪声,让观众理解纪实现场的声画一体。至于空调、电扇、电视机以及摄影机的充电装置等发出的微弱声响,录音师可以在拍摄之前提醒相关人士关闭这些设备。
录音师的声音构思要配合镜头叙事。声音有场景的透视关系,需要配合镜头空间来呈现声音环境的纵深、距离与层次。声音和镜头一样,要符合连贯性原则,同一镜头内部、同一场景内镜头之间、不同场景之间的声音转换要保证是连贯的。这就要求在拍摄中,话筒距离纪实对象的距离是稳定的。吊杆话筒就能够随时调整位置与角度来保持现场声音的平衡。当摄影师改变角度时,录音师要注意画面景别与角度的变化对声音的影响,真实还原现场环境。例如镜头由特写转为全景,如果录音师还用拍摄对象的随身耳麦来采集声音,那么音效与画面一定不匹配。所以此时,录音师应该用摄影机本机话筒或外接话筒来录制这个声源的同期声。
在非专业人士看来,录音是一件简单且乏味的工作,但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品质不良的声音对作品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目前,大多数中国纪录片对声音创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使得许多影片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评奖中,虽然画面极其优美,但因声音质量差而未获奖项。因此,纪录片拍摄中使用专业录音师显得尤为重要。
纪录片的许多拍摄都要求工作人员在机动的状态下完成,此时录音师要让吊杆话筒尽可能接近现场声源,同时保证话筒在景框外,不能有话筒的影子。如果拍摄时,有复杂的镜头调度与人物运动,摄影师采用手持摄影机拍摄,录音师的录音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时的最佳拾音组合是:将一只无线话筒别在主要人物的身上,再用一只全向话筒收录现场声音。如果仍然采用吊杆话筒,那么在移动话筒的过程中,录音师要时刻监听是否有杂音;如果是使用绑在竹竿上的自制吊杆话筒,录音师则要注意将话筒线连带绑在竹竿上,防止话筒线穿帮或因为吊杆的运动而产生杂音。另外,录音师移动时,要尽量避开电缆、家具等障碍物。
在拍摄基本完成后,如果条件允许,录音师最好录制一段环境基调声,也就是拍摄现场大家都静默60秒,录制一段场景内真实的环境声,以便后期混录时可以弥补声音上的瑕疵,让纪实音效更加平顺。另外,录音师要对现场环境保持声音敏感,抓住环境中独特的声音,如农村里的鸡鸣狗叫,村委会的广播声,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声,风沙、海浪的声音,孩子玩耍、老人晨练等特殊人群的声音。
灯光师通常是摄影师的助手之一,负责布置纪录片拍摄现场的灯光和保证照明电力。
在拍摄现场,灯光师需要与摄影师协商对拍摄对象或者场景布光。例如在场面和静物的拍摄中,灯光师可以对拍摄影调进行设计,通过摄影机加滤镜或者利用色温滤纸加光源的方法为纪录片创造出写意性画面;而拍摄特定的人物采访时,灯光师可以充分利用主光、辅光、轮廓光、细节光甚至眼神光来为人物造型,创造出访谈的交流情境。灯光师一般都是由摄影师来挑选的,他们之间的默契合作是现场拍摄质量的保证。
灯光师应具有职业精神,随身携带各类辅助性电动小工具,以便在安装照明设备的过程中随时处理一些技术细节。另外,灯光师还要携带备用灯泡、插线板和各类电池,以备不时之需。现场一旦出现不能解决的技术故障时,灯光师要有应急电话号码可以拨打,以保证能从别处紧急调配灯光设备,或者是找到修理电路的专业人士。可以说,灯光师必须是一位能在现场解决所有电路照明问题的专家。(www.xing528.com)
在纪录片拍摄中,剧组经常会深入普通人的家中,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一旦需要在普通家庭里布置灯光,灯光师就要避免出现家用电负担太大导致火灾的安全隐患。所以剧组在准备使用灯光照明之前,灯光师要查看房屋内电源电压情况,判断应该使用何种插头,电源能否满足照明所需。尤其在我国农村拍摄时,查看电路状况并决定是否需要更换粗保险丝,都是灯光师的职责。
纪录片和电影一样,都是光影的艺术,无论是纪实拍摄还是再现拍摄,光都是非常重要的叙述与造型元素。导演应及时与灯光师沟通拍摄意图,共同商议现场光源的使用,并依据拍摄的内容与人物情绪来确定使用何种光源。现场到底是采用高反差光还是低反差光,高调光效还是低调光效,使用现场光源还是人工布光、补光。如果布光,采用什么性质、什么照度的光源,如何保证镜头切换时光源的连贯性等问题,灯光师都应该向导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让导演做决策。一旦进入紧张的现场拍摄阶段,灯光师的工作几乎就已完成,最多只会拿个反光板来补光。大多数时候,灯光师就是现场唯一可以“置身事外”的人:他既能以一个纪录片创作的专业人士,也能以一位普通观众的身份来近距离地冷静审视现场,对拍摄工作提出独特的见解。此时,导演不妨认真听取灯光师对现场拍摄的意见与感受,帮助自己审视现场的工作。
总之,灯光照明是一门艺术,对其创造性的使用往往会为纪录片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有兴趣深入了解影像照明的读者可以查阅英国人古拉德·米勒森的《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一书,在照明技术与艺术的领域获得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
对于大多数低成本运作的小型纪录片剧组来说,安排一个专职制片稍显“奢侈”,许多制片人或导演会选择在拍摄地寻找一个精明强干的现场制片,那些在当地有自己的朋友圈又对纪录片有热情的年轻人是现场制片的首选。他们对当地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情世故的了解,能为现场实际拍摄带来许多便利。
优秀的制片会在交通便利和节约经费的双重考虑之下,选择一个既对剧组成员的胃口,又干净卫生的住处。如果在市区拍摄,制片要考虑现场是否有停车位;如果在旷野拍摄,则注意不要将停车的地方纳入镜头视野。另外,现场的饮水、餐饮、临时休息地等后勤保障工作,在严格控制每天支出的情况下,要做到有条不紊。笔者曾经在湖南湘西花垣县拍摄过一位护林老人的纪录片,老人终日住在自己搭建的帐篷内与青山为伴,以防止有人盗伐树木。为了完成现场拍摄,笔者和摄影师雇用了当地的四个挑夫,让他们带着小型帐篷、被褥、厨具和新鲜食材上山,为我们做好后勤工作,这也让历时三天的拍摄犹如一次野营。最后,所有制片经费开支还不及剧组住宾馆的开销,这就是寻找当地人作为现场制片的好处:经济高效。
制片犹如一部推动整个摄制活动的发动机,必须精明强干、执行力强,能够在仔细分析剧本之后,合理安排拍摄场景并调配各类资源,判断拍摄工作的优先顺序,参考时间、路程、天气和资金等诸多因素并作出最佳选择。在拍摄过程中,如果没有出现不可抗力的因素,制片应该坚决执行进度表,并对导演工作进行适当的监督,以保证拍摄工作的效率。在安排纪录片进度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拍摄进度应张弛有度,要保证剧组成员有吃饭和休息的时间,要考虑路程时间和拍摄时间的比例。
(2)在进度表上列出摄制组的特殊需求和所需的特殊设备。例如哪些天需要用摇臂等重型装备拍摄,需要几个场工,哪些天需要使用特殊摄影器材、特殊镜头等。同时,将相关人士的联系电话附在进度表背后,方便能随时联络。
(3)在进度表中,尽量将简单的工作放在前面,使剧组成员在逐步进入创作状态之后,再拍摄关键的段落。如果不必在特殊时间、场景下进行现场拍摄,制片可以将访问、器物拍摄等镜头安排在室内,时间可以定为全天拍摄的最后阶段——夜间来进行。因为这样拍摄采访时,不受天气、光线、噪声等影响,摄影师在结束了一天辛苦的外景工作之后,也可以完成一个相对轻松的拍摄任务。
(4)每天拍摄前,制片应事先发给剧组成员每人一份严密的拍摄进度表,让各部门明确自己今天的任务,各尽其职。进度表中应备注外景地、用餐时间、摄制组采购时间等重要信息。
(5)制片应事先取得摄制场景的拍摄许可和特殊人物的采访许可,随身携带证件、采访拍摄介绍信、小礼品和一些机动资金。
(6)制片在设计进度表时,安排外景地应考虑天气因素,要有将内景拍摄列入计划的准备,或者其他应急方式,以杜绝因天气原因造成的人员闲置与资源浪费。总之,纪录片创作涉及多工种合作,制片需灵活应变。
(7)小型纪录片剧组往往没有副导演,制片需要承担部分副导演的职责,如帮助导演填写每盘磁带的场记单,及时提醒导演控制耗片比与预算等。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创作,每天摄制工作结束后,创作部门都要对存储器里当天拍摄的声画素材做好场记。这一方面有利于后期剪辑能很快找到要用的素材;另一方面,制片也可以随时了解拍摄消耗的内存、磁带或者胶片的数量,防止出现后期拍摄无存储器或无磁带可用的局面。一般来说,纪录片的耗片比较高,如直接电影大师怀斯曼的纪录片作品,90分钟的成片基本都是从近70小时的素材中剪辑完成的,耗片比高达46∶1。当然,这与怀斯曼严格奉行的不介入原则,与采用不加任何旁白的直接电影形式有关。因此,纪录片的耗片比要根据拍摄题材与导演使用的方法、前期调研及准备工作来确定。比如拍摄幼儿园小朋友的纪录片肯定比拍摄老人晚年生活的纪录片的耗片比高,而没有经验的年轻导演也会消耗更多的时间成本来创作。
纪录片创作要与现实中的人打交道,而剧组对外沟通的窗口几乎都是通过制片完成的,这决定了制片必须成为人际交往的心理专家与沟通高手。比如在与拍摄地的官方和民间打交道时,制片既要争取到各种关键场景的拍摄许可和某些重要人物的采访授权,又要与当地老百姓迅速融合,以便在借用某些道具、场地或使用人力服务方面更加实惠与便利。当然,制片还要有敏锐的现场反应力和灵活的交际手段,在某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有独特的办法来应对。当年段锦川和张元拍摄纪录片《广场》时,由于影片的摄制场景是天安门广场,在这个特殊的地方进行任何拍摄活动都必须经过层层审批,直到在天安门派出所领到官方准拍证才可以正式开机。这对于独立纪录片人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但段锦川做到了。他凭借在同一时期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部表现国旗班的纪录片而与官方建立的友好关系,获得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拍摄许可,从而套拍了这部个人纪录片《广场》。虽然这种方式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从影片的最终效果来看,这部由独立制作人完成的拿了众多国际奖项的纪录片作品,似乎也只能用这种“特别方式”才能制作完成。
另外,纪录片制片要与各工种人员签订劳务合同,为摄制组人员及拍摄事项办理各类保险,与器材公司签订设备使用合同,与发行与播映单位签订一系列法律条文及合同。这不仅考验制片的组织协调能力,更对其提出了极高的专业素质要求。
纪录片是一项将社会调查工作影像艺术化的过程,是一种真实的视听体验。在筹集资金、搭建剧组的同时,纪录片创作也将进入非常重要的前期剧本写作阶段。剧本是一剧之本,优秀的剧本将为影像叙事打下扎实的基础,保证团队成员思想统一、条理清晰、准备充分地进入现场,完成前期拍摄与后期创作。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加拿大热门纪录片节
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二、分析题
1.针对不同纪录片节提案标准,将同一份选题处理成针对三个不同纪录片节的提案。
2.针对纪录片录音师的工作要求,做一个现场声音录制及合成的练习,要求采集拍摄现场30种不同的声音元素,经后期处理合成应用于不同场景。
3.针对纪录片剧组制片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份纪录片拍摄的日程设定及现场制片预算明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