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条流动的河流,调研者只有细心品味、全情投入才能有所感悟。纪录片的调研方式主要有现象观察、采访谈话、参与实践的观察三种。
现象观察是调研现实题材最有效的方式,它能让调研者去除功利性的采访,降低自身的存在感,消除观察对象的防备心理。当调研者像透明人一样置身于调研现场时,生活的隐秘细节与客观真相就会自然浮现。同时,观察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观察类纪录片形态的典范是直接电影,它将现象观察调研手段应用到纪录片创作中,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现象观察一般分为全景式观察和定向分析式观察。
全景式观察侧重于对人或事物建立宏观全貌式的社会学、美学的景观认识,而不拘泥于个体人物命运或故事细节的表述。全景式观察能展现宏观调研中获取的社会认识,并依托现象式的社会公共空间,挖掘出某种集体无意识的人群气质、物质生活面貌和社会运行的显性及隐性规则。注重全景式观察的纪录片创作者往往掌握了完整的美学体系,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其创作兴趣集中于宏大社会历史命题。比如呈现一个地区人们长久以来的生活状态、人际关系、精神气质,或指涉民族、族群,城市、社区的历史渊源、运行规则、社会演变等。在纪录片的历史上,《持摄影机的人》较早有意识地尝试了全景式观察,建构起十月革命之后的俄罗斯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及社会意识形态;美国直接电影之父怀斯曼则已非常成熟地采用全景式观察来表达对美国医院、教育等社会运行体系的批判;中国导演贾樟柯在纪录片《公共场所》里,也运用了全景式观察的纪录片拍摄方法。
与全景式观察的调研方式不同,定向分析式观察是针对特定的主题方向,关注有意义的场景、现象、行为、语言和细节,最终调研者在大脑中,将关注的信息上升至发现真实并揭示意义的高度。定向分析式观察旨在从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找到事物之间的某种隐藏关系。调研者以联想的方式调动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人生经验,判断并推测这种关系承载的意义。定向分析式观察能够在短时间里有效地使调研者加深对选题的认识,判断事物可能的发展方向,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和效率。定向概念源于宏观调研中的起始概念,同时也受媒体播出的市场需求影响。如关注人际关系变化的纪录片栏目《生活空间》与关注人物价值观的纪录片栏目《人物》,虽然都采用定向分析式观察,但两者的侧重点就完全不一样。
现象观察是不参与事件发展的冷静旁观,等待事实本质的凸显。虽然这种保持距离的调研方式能够更加真实地挖掘题材,但由于受到调研周期的限制,最好与其他调研方法配合进行。而一旦采用这种调研方式,就要全力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在现象观察的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小型DV摄影机进行拍摄,以便随时捕捉瞬间的现场细节信息,为之后的创作提供更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纪录片调研过程中,采访未来的拍摄对象及相关人士,是必不可少的调研方式,任何试图跳过采访阶段直接进入拍摄阶段的想法都无异于痴人说梦。采访是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最直接而经济的途径,同时也是探寻人的意识立场与心路历程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调研者在选择采访对象的过程中,根据纪录片主题的不同,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类人:
(1)亲历者与见证者:经历了关键性冲突与关键性事件等历史时刻的当事人。
(2)中枢人物:不一定处于社会组织结构中的战略性地位,可能只是某一局部的中心,例如一家之长、一次交流的中心人物等,但他能主导事件及控制场面。
(3)观点对立的人物: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背景,而导致持有完全不同观点的人。
(4)偏离常规的人:在思维认识、学术观点、为人处世甚至外表性格上有个性的人。
(5)权威领导人士:政党、运动、行动、团队、专业研究机构等的领导人物。(www.xing528.com)
(6)选题中的次要人物:也许在未来的纪录片中没有采用这些人的访谈素材,但在前期调研过程中,这是必须做的功课。
根据纪录片主题的需要和调研时间的限制,调研者只能对大多数的采访对象进行有限采访,对重点调研对象进行深入采访。
人物深入采访要消除采访对象的顾虑,深入了解其性格特点与生存现状、内心真实的需求与困惑、生活观念与价值取向等。由于调研不是拍摄,调研者一开始要尽量营造一种开放式的交流氛围,将谈话引入非诱导领域。调研者要扮演好抛砖引玉的角色,寻找谈话的由头,与采访对象的建立情感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纪录片考验调研者的毅力甚于智力,想要让采访对象对你有倾诉的欲望,就需要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的窘迫心理、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抑制与自我保护机制。因此,与新闻节目强调采访技巧的原则不一样,纪录片调研中决定采访最终效果的因素不是技巧而是时间,不是规则而是情感的投入。调研者要实现与采访对象之间自由的交流,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首先,介绍自己,表明来意,让对方不要马上拒绝;其次,相互试探,调研者要尽快找到双方之间真正的连接点,比如共同话题、情感上的共鸣等;再次,当双方构建起良性的互动时,调研者要深入话题、揭示真相、表达立场,这是调研双方互相信任后才有的心灵谈话时刻;最后,让访谈这种“加速的亲密”形式从紧张中缓慢下来,结束本次访问,为下一次谈话埋下伏笔。采访谈话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调研者能否从采访对象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但二者之间要真正建立起无话不谈的交情,恐怕只有靠时间的积累与情感的投入才能达到。
在采访的过程中,调研者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录音机。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如果真正进入访问状态,对新鲜问题陈述事实观点时,表达最自然随意,甚至经常出现点睛之笔;之后如果对同一问题重述,可能就会状态全无或稍显做作。因此,当纪录片需要采访对象讲述关键信息时,前期调研的访谈录音也许会成为其中很好的声音元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不如拾音效果优良的录音机,尤其是涉及数字、特定事例、专有名词、人物名称、时间地点等具体又不容许犯错的信息时,录音机能够在关键时刻帮你恢复记忆。
参与实践的观察主要是指调研者本着深入现实生活本质的初心,设身处地地体验拍摄对象实实在在的情感与思维,参与拍摄对象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调研者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实践活动内部的主导者,也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伴随实践活动,进行有限度参与的观察者。参与程度的上限是不介入或干预实践活动,下限是至少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求能够真正了解拍摄对象的心态与文化。
参与实践的观察的优点是调研者能够目睹实际发生的行为事件,能对事件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设身处地的理解,以此拥有稳定的第一人称内部叙事视角,获得许多内部运行法则与真相,最终搭建起观众与拍摄对象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这是任何宏观调研中,书本文献材料不能传递的直接感受。获得过普利策奖提名的《纽约客》记者特德·康诺弗做过的最疯狂的参与实践的观察就是将自己送进监狱,成功卧底纽约历史第二悠久的监狱长达10个月,以参与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身份,揭示了美国监狱里惊人的内幕。参与实践的观察不是为寻求真相而不择手段,而应该在法律制度与创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展开,这时刻考验着调研者的耐心。同时,伴随着参与实践的深入,调研者能够发展与拍摄对象的人际关系,此时,要注意防止调研工作走向两个极端:
(1)为体验观察制造本不会发生的事件。
(2)深入当地的现实生活并痴迷其中,体验观察变为“土著化”。
参与实践的观察必须符合纪录片求真存实的精神,不存在的事件自然无法体验,如果以参与的名义制造事件则有悖于纪录片的道德。调研中可以挖掘现场可能被触发的事件,这些事件是符合生活逻辑的真实存在。纪录片创作团队可以通过提前沟通协调来确保拍摄时能够进行现场记录,这和凭空制造一个事件去改变历史的运行逻辑有本质区别。纪录片非虚构的本质允许创作者可以触发潜在的真实,但不能改变历史。
“土著化”这个名词来源于人类学,指的是调研者过分投入情感,以致忘记了自己人类学家的身份,失去了客观冷静的态度。同样,纪录片调研者也应时刻不忘自己只是纪录片工作者,以影像方式还原客观真实才是最终目标。参与是观察的手段,观察是参与的目的,调研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历史上,采用参与实践的观察拍摄纪录片的杰出导演是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他从1974年开始率领一个摄制组,在日本山形县附近的上山市牧野村扎根居住了16年,跟踪拍摄纪录片。小川绅介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的团队租赁了2 400平方米的稻田,向农民学习种植水稻。他们的工作计划是前三年种稻,后三年拍片,目的在于完全体验农民的耕作方式与劳作生活,拍摄出真正“起始于现实,又回归于现实”的纪录片。小川绅介1982年完成了《古屋敷村》,1987年完成了《牧野村千年物语》。这两部影史杰作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纪录片工作方式。难怪有人说,小川绅介是在用生命拍摄纪录片。对于如此美誉,小川绅介这样解释:“我深深地感到,如果你要拍人物或天气,就应该先亲近他(它),只有成为朋友,才能踏实地拍他(它)们。我想拍的是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