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国的著名表演艺术大家都有着自己的表演理论,且其论述的重心和观点各有不同,但他们却都有同一个共同点,即要求演员将舞台看作是心中的“圣殿”,将训练场地看作“修炼”身心的“圣洁空间”。这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演员对专业的专注与崇敬,并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的身心极限,真正为表演事业付出汗水。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精神生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充。尤其是现在的不少学生,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十分富有,但却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很多学生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习惯,在表演艺术的学习上急于求成,缺少对戏剧艺术内涵的理解,更缺少对表演事业的热爱。还有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很少主动与他人沟通,不会关心他人,不能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变化,再加上受到一些浮躁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这些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产生障碍,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无法在舞台上自然地进行各种表演。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遍布全球的通信网络。人们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驰骋的同时,也放弃了人与人面对面的心灵沟通。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是缺乏信任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工业化的浪潮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来延续千年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活动逐渐被机械化、批量化的工业生产活动取代,原来的大家族逐渐被城市中的小家庭取代,甚至出现了单身、独居的潮流,是城市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每个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但与之相反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当代的年轻人不得不学会一个人承受孤独,不得不学会独自处理所有的问题,并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习惯性地压迫自己的真实想法。正因如此,我们越来越不习惯依靠身体的直觉,而是追求用大脑中的“记忆经验”来指挥自己的行动。这种在生活中形成的下意识地压制本能冲动,并依靠理性判断来控制身体行动的思维模式对于表演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当代许多表演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即自我内心的“封闭”。这样的演员在表演时内心是“空虚的”,因此他们不得不极力地去锻炼自己的表演技巧,并试图以此来掩盖这种“空虚”。事实上,这种表演可以等同于虚假做作,甚至一些错误的表演观点还会认为表演就应当突出“演”字,即把表演艺术看成技巧的展示,而将表演情绪当作一种优点,以至于一些过分的表演被当作一种“时尚”,这种观点是应当坚决反对的。
因此,在当代的戏剧表演教学中,适当引入波兰戏剧大师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身心训练思想和其人文主义的戏剧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格洛托夫斯基看来,舞台的贫瘠是铸造优质演员的“圣地”,而演员只有像僧侣一样的潜心“修炼”,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戏剧作品。格洛托夫斯基强调演员要为艺术“奉献”,要变得“圣洁”,并要求演员用自己的身体向观众展示内在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用身体来赚取财富,哗众取宠,否则这样的表演就不是艺术行为,而是娼妓的行为。此外,他还意识到导演的态度会对演员的发挥产生不小的影响,并提出,优秀的导演应当懂得尊重演员的艺术展现,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去命令演员,演员与导演间应当做到相互坦诚、相互信赖、相互鼓励和支持。
【注释】
(www.xing528.com)
[1][英]西蒙·穆雷/约翰·基弗著;赵晗译.形体戏剧评价[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2]“史诗戏剧”,是一种超越亚里士多德的人物、净化、戏剧冲突等戏剧手法的戏剧形式,史诗剧要求演员和观众都从行动或叙事中“间离”出来,能够批判地表现和理解人物和故事。
[3]钟明德.从贫穷剧场到艺乘[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7.
[4]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5]斯特拉·阿德勒(Stella Adler,1901—1992),犹太裔美籍人,20世纪著名演员、表演教师。她是当时唯一跟随斯坦尼本人学习过的美国人,回国后,纠正了当时如李·斯特拉斯伯格等业内对斯坦尼体系的误读。她先后于1949年和1985年分别于纽约和洛杉矶创办了斯特拉表演学院,并曾在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教授表演课程。直到今天,斯特拉学派对美国当代戏剧与影视表演的影响仍然是极其深远的,其学生包括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