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以创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长处,在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环境下,采用和充实以创作目标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两者有机结合。戏剧形体系列课程为教改课程群,在《戏曲身段》《形体基础训练》《外国代表性》《舞台技能》4门课程中构建起“以创作目标为导向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该课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
当前,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以创作目标为导向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戏剧形式的规范训练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戏剧课程中发展戏剧表演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新的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了从以前的知识传输和技能培训到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转变。
(二)建构“创作目标导向体系”
课程内容的结构主要表现为“戏剧形式标准化培训+逐步建立面向目标的培训”,灵活的形体技能指标,着重于学生的体验和对身体形态的控制(包括内部和外部动作)。通过身体的塑造和戏剧表演的学习,将形体训练的目标与学生的训练相结合。
1.“创作目标导向体系”的建构原则
“创作目标导向体系”的建构,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确定性、递进性和系统性。
(1)综合性是“创作目标导向体系”的最重要特征,这也取决于戏剧的高度综合性的学科特征。它既包括学科内的知识综合,也包括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后者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例如,在优化基本规范性课程时,我们加强了戏剧知识、舞台技巧、基础形体技巧等综合性课程,使扎实的基础肢体技能训练与戏剧表演形体经验相辅相成,形成了明确的逻辑关系。
(2)探索性是“创作目标导向体系”的另一个基本特征。知识的综合利用,甚至跨学科的形体训练方法,例如探索舞蹈、武术和其他舞台表演动作技能训练,都可以使学生通过将不同形式的形体训练与舞台动作表演相结合来学习戏剧动作的经验。
(3)开放性,是根据戏剧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形体教学的内容和目的,使形体能够符合戏剧情节,例如模仿和表演身体作品。在形体教学中,一个环节是探索利用各种形式学习和体验戏剧动作特征的有利机会。
(4)确定性,创作导向本身要明确,课程教学要规范,不能令人产生歧义。要使用形体和戏剧领域公认的案例,如古典舞身韵、武术等,尽量避免学术界尚无定论的内容。
(5)递进性,在整个教学周期中,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课程在设置问题时也应有所区别。基础课阶段的课程,创作导向宜少和相对简单;随着学业的增加,相应课程的创作导向宜随之增加,创作导向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呈递进式发展。(www.xing528.com)
(6)系统性,独立课程内部的问题,应当有内在联系,自成体系,涵盖课程知识的主体或核心内容。各门课程的问题也应互为联系,形成完整的体系,如戏剧形体教学的大三元素形体基训、代表性动作技能训练、舞台表演动作技能训练既各成体系、相互衔接,又在各自课程体系内体现不同的戏剧形体的特点。
2.“创作目标导向体系”的基本内容
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在《戏曲身段》《形体基础训练》《外国代表性》《舞台技能》4门课程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以创作目标为导向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本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原则,在精心构思、反复论证、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共计设计了20余个戏剧表演片段、45个“目标导向任务”,由此构成了较为系统的戏剧表演课程群——“创作目标导向体系”。以《戏曲身段》为例,该课程的“创作目标导向体系”(动态可调)包括水袖的基本动作与造型、扇子组合动作等6个戏剧表演片段,涉及凝神、聚神、放神、舞情、若水、骄横、羞涩夸赞、移步移景等18个创作目标驱动任务。
(三)发挥创作目标的导向和驱动作用
在教学的主要方法上体现为两点:一是随着年级的提高、课程的深化,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展现戏剧创作目标,以创作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创作戏剧表演动作,学生相互鉴赏和评价自主创新动作,教师对学生在自主创作和鉴赏、评价等活动的表现进行激励和点评,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二是在创作目标导向式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达到了良好的“学用结合”“学思结合”的效果。
(1)提出创作目标:一般由教师提出创作目标,有时也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创作目标。
(2)理解创作目标:有三种方法,一是由教师对目标要点进行细化讲解,起到“导演”的作用;二是请2~3位学生谈他们对创作目标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三是学生分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深化对创作目标的理解。
(3)学生创作表演:请3~5位学生进行创作表演。
(4)评价与提升:其他学生进行鉴赏、评价,教师进行点评,进而提升创作水平。
(四)课程评价方法与新型教学体系相配套
新的课程教学评估体系采用“知识+技能+创新”的结构,主要是通过理解和表达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创作目标,结合学生对表演的欣赏和对表演的相互评价。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进行评估,并重视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思考经验。新的评估方法着眼于每个班级的学生表现,并逐渐从最初的“最终评估”过渡到“正式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