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自创办到潮州分校结束,经历了三年多光景,政治、军事形势均有较大变化。以军校称谓,在不同阶段或特定情形,有过递进名称与解读,潮州分校亦从当初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改称“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显现出革命狂飙年代之风云变幻。黄埔军校作为演练兵家、塑造党军的绝好阵地,作为政党表现彼此军事能量的优良场所,使国共两大政党在政治、军事方面受益匪浅。潮州分校第一、第二期生入伍之际,正值第二次东征胜利,曾经有过短暂的国共合作时光,不独中国国民党几名头面人物留下踪影,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导人周恩来,也在粤东一隅展现时代风采,足令后世瞩目。
延续黄埔军校前六期生研究,将既往研究目光辐射潮州分校,亦属势所必然之举。潮州分校两期师生累计近千,其中著名人物不在少数。当年黄埔军校师生,乘国民革命洪流之汹涌澎湃,叱咤风云驰骋疆场,披荆斩棘所向无敌,潮州分校亦有影响较大之著(知)名师生,在其中发挥作用尽显风采。虽然潮州分校学员比较黄埔军校前四期生,在将帅成才方面难于比拟,如将潮州第一、第二期师生群体综合考量,在当时军事、政治方面影响与作用则不容忽视。笔者拟借现存史料作些浅释:
据史料显示,绝大多数第一、第二期生入学时年龄偏大。第一期年龄30—37岁的大龄学员94名,25—29岁学员亦有104名。综上所述,按照第一期有年龄记载栏的362名学员计算(有部分缺载年龄项),累计25—41岁的学员有209名。据不完全统计,有75.66%以上是大龄学员。第二期招生时,注意招收年纪较轻学员,但从《同学录》观察,仍有30岁以上学员25名,25—29岁90名,计25—34岁学员115名,三分之一学员处于年纪偏大,对于他们军旅生涯、晋升将校是个重大屏障。
根据史料记载,第一、第二期学员当中,比较著(知)名的将领(军、师级以上)有:方靖、赵公武、毛人凤、戴之奇、王岳、张其中、周志道、胡競先(是潮州分校首位晋任旅长)、谢辅三、蓝啸声、吴敬群、梁仲江、竺鸣涛、侯声、唐三山、蒋志英、黄华国、温靖、李树棠、李益群、刘超寰、郑明新、温轰、薛广、魏汝谋、雷克文、傅湘临、林伟宏、黄云山、夏德贵、涂宽、彭俊、梁固荣、骆韫韬、宓熙、张翘柳、杨汉青、张志岳、李雄标、杨政民、周浩、欧阳马耆、曹铁城、吕锟、陈绶、王国忠、丘清英、罗尚忠、丘懋高、刘雄章、尤崧、何凤川、吴中杰等。抗日战争殉国将领有:罗策群、马威龙、滕久寿、黄纪福、程啸平、方懋伸等。兼任潮州分校校长蒋介石是该校最著名领导者,著(知)名教官有:何应钦、王俊、王懋功、王绳祖、陈焯、蔡熙盛、李卓元、何辑五、蔡忠笏、陈隐冀、陈勉吾、陈又新、余韶、吴斌、杨德亮、林岳生、张光、余锦源、谢玉栽、温淑海、黄绍美、赵一肩、姚唯、方万方、童锡坤、王振寰、林志岳、何涤宙、叶植楠、刘炎藩、阮开基、何玉书、胡遁、胡启儒、罗群等。有些将领率(随)部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期间的著名会战和战役,不乏骁勇善战之抗日功勋卓越者。知名的抗日殉国将领罗策群、马威龙、滕久寿、黄纪福等,率部战至弹尽援绝生命最后一刻,表现了中国军人面对强敌倭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炮兵出身的蔡忠笏是国民革命军炮兵奠基人和高级将领。
在中国共产党及民主进步人士方面,兼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那时已是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之一。红军及早期工农武装团、师级以上指挥员有:魏赤、李芬、李上达、刘光夏、刘孟槐、刘瑞生、刘腾光、吴汉超、李云贵等;著(知)名学员有:温鸣剑、侯枫等;著(知)名教官有邓演达、王昆仑、廖运泽、廖鸣欧、杨嗣震、鲁纯仁、刘康侯、宋思一、王逸常、徐石麟、胡秉铎等。(www.xing528.com)
由是观之,潮州分校第一、第二期师生,在黄埔嫡系军事将领群体比较前四期成名者稍逊,但是依旧延续了黄埔生在国民革命军中的军事优势,继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军队建设乃至战争进程,在国家军事历史上曾发挥应有作用和影响。黄埔出身的军事将领所处北伐风云、抗战烽火、国共合作,进步与倒退、革命与反革命交织一体的历史时期,使他们成为引领军事历史潮头的“精英群体”。潮州分校作为最早的分校,时间短暂群体偏小,只能作为庞大的黄埔嫡系军事将领集团之一小部分,在现代军事历史某一个侧面彰显风采。
军事与将领是紧密连接的对子,综观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民国历史,彪炳“黄埔”军事与现代战争更是密不可分。“黄埔”军事与现代战争造就了“黄埔”嫡系将领和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政党与军事的结合,先后为执政党之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造就了国民革命军和人民解放军,潮州分校部分知名将领,继续承袭了黄埔军校前六期生的军事优势,在现代军事、军校、军队中发挥过应有作用。综观历史与现实,黄埔将领群体曾是中华民族和国家意义的武装力量及军事栋梁,他们曾为中华民族及国家兴盛乃至救亡图存而“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曾是中华民族与国家军事成长历程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奠基者!要认清他们曾在国民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其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诸多方面留存各自不同的轨迹与风采。
军事现代化承载着“黄埔精神”宏伟步伐,今日之中华民族比较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为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宏伟目标,海峡两岸共圆“中华梦”“强国梦”“强军梦”之呼声汹涌澎湃,两岸政治、军事前景变得更为现实期盼,海峡两岸与全球华人之血缘纽带是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断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改变的,历史学术在其中彰显推波助澜功效,亦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以民族主义与血脉相连兄弟情谊,比较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能为两岸搭起超越政治与意识形态界限之中华民族桥梁。
重温黄埔史料,彰显纪念意义,缅怀前辈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为海峡两岸的共同记忆与共同梦想,再次策励中华民族走向“强国梦”“强军梦”之伟大复兴康庄大道而共同努力,这就是时代赋予“黄埔精神”之当今“民族精神”,也是海峡两岸共同愿景和期盼目标,在海峡两岸伟大民族复兴中,实现我们全球华人共同的“中国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