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近代民族工业及现代文明科技发祥地。江苏籍人潮州分校第一、第二期任教或学习,延续了这方面人才优势。
表27 江苏籍师生历任各级军职数量比较一览表
以下选取17名知名师生略作介绍(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少梅(1903—?),江苏镇江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因作战负伤,回乡疗养一段时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获准复出任江苏省第一区保安司令部参谋。1941年10月28日晋任为陆军步兵上尉。[480]
王明扬(1906—?),别字益寿,江苏丹阳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36年3月30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481]
王昆仑(1902—1985),潮州分校政治教官。笔名太愚,江苏无锡人。原名王汝虞,字鲁瞻,世居无锡城中姚宝巷,1902年8月7日出生于河北保定。先后在北京新开路小学、第四中学和北京大学读书。在北大期间,正值五四运动爆发,积极参加爱国宣传和示威游行活动。1922年年初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南下上海寻求各界的支持,期间拜见孙中山,在孙中山启发鼓励下参加中国国民党。回到北京后,根据孙中山教导团结进步青年,进行反帝反军阀秘密活动。1926年1月到广东,加入孙文主义学会,[482]随军参加第二次东征。曾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483]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1927年6月1日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1927年秋辞职。1927年9月19日被推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中央党部组织部成员。[484]1931年1月12日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
王昆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青年读书会,寻求抗日救国真理。1933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民主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193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宣传委员,中山文化教育馆总干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常务理事,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立法院劳动法委员会委员长。1941年夏与王炳南等在重庆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同盟”,为该组织主要负责人之一。1943年2月又与谭平山等发起“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5年春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被推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北平任教。1948年赴美国考察,1949年1月经苏联回国,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并代表民革出席1949年9月在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
王懋功
王懋功(1891—1961),原名国华,别字东成,又字东臣,江苏铜山人。6岁始从父读书,乡间私塾启蒙,14岁应童子试,经史均有根底。继入徐州初级中学堂求学并毕业。得乡人保荐,考入江苏陆军小学堂,毕业后再考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辛亥革命爆发时,曾随陆军中学参与光复南京军事行动。1912年秋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学习,后因故1913年肄业。分发江西陆军服务,任赣军第一师(师长李烈钧)司令部一等参谋,兼任战地参谋,步兵混成团第一营连长、营长,第一师代理参谋长,参加江西讨伐袁世凯的护法护国战争。讨袁战事失败后,为在军队履职遂改名懋功。[485]南下广东后,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将二十营亲军拨作警卫军,改编为最初粤军,任警卫军营长暨统领。1917年随军参加粤桂联军援湘战事,1918年9月组建援闽粤军,任援闽粤军第二军(军长许崇智)司令部前敌指挥部(指挥官蒋介石)参谋,第二支队(司令蒋介石)司令部附员。1920年8月任粤军第二军(军长许崇智)第一路军第二支队统领,参加陈炯明部粤军驱逐桂系军阀陆荣廷的作战。1922年6月陈炯明部粤军发起兵变,率部由江西返回广东,参与讨伐陈炯明部粤军战事。1922年11月任粤军东路讨贼军(总司令许崇智)第一军(军长黄大伟)第一旅旅长。1923年1月黄大伟率部转投陈炯明部,所部由许崇智改编,被免去旅长职,后为蒋介石延揽,任粤军总司令(许崇智)部参谋处(参谋长蒋介石)参谋。1923年春驱逐北洋军阀李厚基入闽,改建制为东路讨贼军,任第一独立旅旅长,东路讨贼军第三旅旅长,后又奉令任东路讨贼军命令传达所所长,指挥粤军第一独立旅、第三独立旅、第五独立旅、第八独立旅作战。1924年6月任广州大元帅府大本营参军。[486]
1925年1月5日任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校本部管理部代理主任。1925年1月20日任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检阅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兼)委员,1925年1月29日任第二期入伍生总队总队长,其时张治中仅为总队附,协助其训练新招入伍生。1925年2月以总队长名义,随军参加第一次东征作战。[487]为筹备潮州分校,1925年4月7日奉命兼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校本部行营主任,[488]意欲军至潮汕开设黄埔分校,后因东征军回撤而去职。返回广州后,续任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总队长。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5年8月25日国民革命军成立,新设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黄埔师生为骨干的党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先被任为总司令(蒋介石)部参谋长,后被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蒋介石兼)第二师师长,另称其时任党军司令部参谋长兼党军第二师师长。[489]1925年秋国民革命军组织第二次东征,1925年10月奉命留守广州,接蒋介石兼代广州卫戍司令部司令官。1926年2月26日被免去第二师师长职,并被扣押。后奉派与贺衷寒、杜从戎、陆瑞荣四人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入前苏联工农红军参谋大学(后改为伏龙芝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继赴德国考察军事和政治,1927年11月回国。参与反蒋派召开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主持“中国国民党改组派”军事政务委员会,并为重要骨干,期间被汪精卫聘任为侍从武官、军事顾问,还参与阎锡山、冯玉祥等发起的反蒋活动。1928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三军团(军团长杨爱源)第十一军军长,后任晋绥军第十一军军长兼任骑兵第八师师长。1930年5月参加反蒋中原大战,战败后隐居北平。1931年春蒋介石、汪精卫达成妥协合流,由汪精卫提名再获蒋介石任用。1931年1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委员。1932年3月31日任正太铁路管理局局长,[490]主持该铁路路政从法国人手中收归国有,并任正太铁路接收委员会委员长。因该路段属山西省境,1933年6月27日任山西省政府(主席阎锡山)委员,兼任山西大潼铁路督办,1935年2月8日被免职。[491]后任铁道部平绥铁路管理局局长。中国留俄同学会在南京成立时,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3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11月12日获颁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勋章。[492]1937年9月16日任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部副监。[493]
南京沦陷后随军迁移武汉、重庆地区寓居,先后协助军法执行总监唐生智、鹿钟麟、何成浚执行战时军法事宜。在此期间曾参与汪精卫在重庆上清寺公馆召集“改组派”会议,对于汪提出所谓“和平救国”主张没表态。汪精卫到南京组成伪政权后,曾试图拉拢他遭其拒绝。1940年4月13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中将。[494]1941年2月任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部副总司令,因病没赴任。后应顾祝同邀请,赴江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供职,协助顾祝同、韩德勤处理江南事务。1943年7月当选为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评议员,1945年1月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同月任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部副司令长官,期间还兼任苏北游击挺进军总指挥。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部参与接收南京事宜,1945年9月9日参加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作为江苏省政府主席列席中国高级军政官员在受降席左侧就座,经历标志抗战胜利的受降仪式。1945年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任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苏省团部干事长。1945年10月23日主持改组江苏省政府,续任主席。1946年1月兼任江苏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官及江苏省军管区司令部司令官。1948年9月2日被免去江苏省政府主席本兼各职。后任国民政府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行政院政治设计委员会委员。1949年3月赴台湾。
方靖
方靖(1900—1990),原名抑溪,别号海濂,后改名超,再改名靖,江苏江都(一说上海)人。1900年12月29日生于江苏江都县乡村一个农户家庭。早年于原籍江都就读旧制中学三年,1917年因经济拮据辍学。曾入酱园当学徒,1918年赴上海投靠长兄。1920年春赴广州,再返回湖南郴县,投效广西武卫军,任司令(马济)部宪兵排士兵。1921年再赴广州,投效粤军第一路军第一统领(王懋功)部,因曾读书识字任棚长(班长),后任准尉司务长、少尉排长,随粤军赴广西作战。1922年夏随部参加粤军入赣战事,因功任王懋功部卫队连上尉连长。1922年11月参加粤军援闽作战,任粤军东路讨贼军第一旅(旅长王懋功)机枪营营长。1923年随军返回广东,因第一旅被遣散,转入粤军第七旅(旅长许济)第十四团,降职为机枪连连长。1925年春粤军整编,任建国粤军第二军(军长梁鸿楷)第四师(师长许济)第八旅(旅长陆瑞荣)第十六团第一营副营长兼第二连连长,1925年9月奉命率部禁闭许崇智公馆,至许离穗赴沪。1925年8月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所部粤军第四师编为第一军第三师(师长谭曙卿),随军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于惠州之役负伤。1926年夏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步兵第一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分发北伐东路军总指挥部兵站监部,任监护队少校队长。1927年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顾祝同)第九团任职,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8月部队编遣,任缩编后的第一集团军陆军第十一师(师长曹万顺、副师长陈诚)第三十一旅(旅长桂永清)第六十二团(团长陈又新)第一营少校营长,渐被陈诚赏识后为该系重要干部。1929年春任第六十二团(团长萧乾)团附,1930年5月随部参加中原大战,任第六十二团代团长,不久实任该团团长。1933年1月1日任陆军第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第一七七旅旅长。1933年2月第五十九师在霍源被红军全歼,其作战负伤后,于部队溃败中逃脱。痊愈后,任陆军第十八军(军长陈诚)司令部特务团团长,不久即出任陆军第五十二师(师长夏楚中)第一五六旅旅长。后该师更改番号为陆军第九十八师(师长夏楚中),任该师第二九四旅旅长。1933年12月27日在江西临川所部与友邻部队误会枪战,惊扰驻节该地的蒋介石,被下令撤职查办,后经陈诚极力疏缓始得复职。1935年4月30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上校。[495]1936年3月率部驻防湖北当阳、江陵地区。1937年5月7日国民政府颁令由陆军步兵上校晋任为陆军少将。[496]1937年7月奉派入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受训,并任第二总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万耀煌)分队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之月浦战事。辗转安徽徽州整编时,率部编入陆军第七十六师(师长王凌云),任副师长。1938年夏任陆军第十三师师长,率部参加平汉路抗战与武汉会战。1938年12月裁撤旅级编制,率部编入第七十五军(军长周嵒)建制。1939年1月率部驻防湖北宜都地区,参加冬季抗日作战攻势。1940年春任陆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师长,率部参加鄂西会战。1942年春任陆军第十八军(军长方天)副军长,后任暂编第九军军长,率部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6月获颁四等云麾勋章。1944年8月获颁三等云麾勋章。1944年9月任陆军第七十九军军长,率部入四川内江地区整补。1945年8月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学习,1945年10月获颁忠勤勋章,1945年11月毕业。在学期间兼任叙泸警备司令部司令官。1946年5月获颁胜利勋章。1946年7月任整编第七十九师师长,1948年1月获颁四等宝鼎勋章。1948年春恢复军编制,仍任第十四兵团(司令官宋希濂)第七十九军军长。1948年9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中将。1949年2月4日在湖北荆门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解放军官教育团学习。
阮开基(1892—?),潮州分校学员大队大队长。别号毅然,江苏金山人。先后于江苏陆军小学堂、南京陆军第四预备学校毕业。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19年3月毕业。1925年随军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历任国民党党军步兵营连长、营长。1925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学员大队大队长、教官。[497]1926年秋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12月任南京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国民军事教育处附员,1932年春加入中华民族复兴社,1934年1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参谋。1935年12月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处长戴笠)第二科执行主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三战区第一游击区(总指挥陶广兼)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官,率部参加浙赣战役。
苏元贵(1900—?),潮州分校政治部准尉剪报员。江苏如皋人。1925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准尉剪报员。[498](www.xing528.com)
宋之洵(1895—?),潮州分校校本部少校书记官。别字伯潜,江苏人,登记通讯处为贵州安龙县。1926年夏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本部少校书记官。[499]
张永年(1900—?),潮州分校政治部上尉干事。江苏丹徒人。1925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上尉干事。[500]
罗青年(1900—1928),江苏人,登记通讯处为潮州商务印书馆。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第一、第二期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1928年1月10日在广东蓝藩作战阵亡。[501]
周觉一(1903—1927),江苏江阴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6月1日毕业。留校任第二期步兵大队第一队少尉区队长。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5月6日在江苏埠宁作战阵亡。[502]
周恩来(1898—1976),兼潮州分校政治部主任。幼名大鸾,别字翔宇,又名伍豪。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03年入家塾启蒙,1910年春到奉天铁岭银岗书院、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东关模范学堂)学习。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创办《敬业》杂志,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历任该会智育部部长、副会长、会长,1917年6月毕业。1917年9月赴日本,入东京高等预备学校,参加旅日中国留学生的爱国团体——新中学会。1918年3月和7月,分别投考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因成绩不佳未被录取。1919年4月底返回天津,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为天津学生界的主要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结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评议员邓颖超,兼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主编。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留法学生核心组织工学互助社。1921年春由张申府、刘清杨介绍,加入巴黎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6月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大会,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7月奉中共中央命令回国,1924年9月初到广州天字码头,由阮啸仙、彭湃迎候。10月被任为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部长,并聘任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教官,讲授政治经济学。不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教官,1924年11月13日政治部主任邵元冲随孙中山北上,11月中旬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任职后按照苏联创建红军的经验,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和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除指导、落实政治部各项工作外,还代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在黄埔军校的中共党组织,发动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开展工作,扩大共产党的影响。所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商得孙中山同意,组建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1924年11月下旬和12月间,军校成立教导一团和教导二团,由其主持的政治部将第一期毕业生中的中共党员分派下属各连任党代表。还在军校中建立党的外围组织“火星社”,以“火星社”成员为基础,在军校师生中成立公开的群众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当时滇、桂、湘各军新设的军官学校,都直接或间接受到“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影响。在一年多时间内,其组织就遍布广东各军,使当时驻粤各军风气为之一变。
1925年1月征得党代表廖仲恺同意,指派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支援广东广宁县农民运动,镇压反动地主武装。1月15日广州革命政府发布东征命令,由军校两个教导团和第二期学生共计3000人编成的黄埔校军随许崇智率领的粤军参加右翼作战,他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身份负责黄埔校军的政治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领导军队政治工作。因其随军东征,在中共广东区委内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部长(军委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最早成立的领导军事工作的部门。1925年2月3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身份,[503]同校长蒋介石及苏联顾问加伦等,率黄埔军校校军出发,参加第一次东征。1925年5月25日被军校任命为军法处处长。[504]1925年9月13日任黄埔军校筹备校史编纂委员会(主席邵力子)8名审查员之一。[505]1925年9月19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506]1925年9月28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507]1925年10月6日东征军出发,设立东征军总政治部,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兼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508]1925年11月21日任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期间兼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主任。在潮州分校积极开展政治教育工作,[509]聘请黄埔本校熊雄、恽代英、萧楚女等中共党员为潮州分校政治教官,还聘请中共党员李春蕃(即柯柏年,马克思主义原著翻译家)、李春涛(国民党左派)到校授课,并指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杨嗣震(中共党员)创办校刊《韩江潮》,作为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1926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党代表汪精卫)副党代表。1926年3月初与第一军将领何应钦、钱大钧等联合署名发表通电,主张遵奉孙中山遗嘱召开国民会议。1926年4月上旬,已暴露身份的250多名中共党员开始撤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及黄埔军校,辞去第一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职务。5月初在广州任国民革命军政治训练部举办的特别政治训练班主任,并参加讲课。
1926年12月离开广州,潜往上海就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5月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8月1日与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7月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继续在上海坚持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12月秘密进入江西根据地,先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并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兼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宪政实施协进会委员,国民参政会第四届参政员。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后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5年8月与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外交部部长,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历届全国人大代表。
钱潮(1900—?),潮州分校大队部中尉书记。别字之江,江苏奉贤人。1925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大队部中尉书记。[510]
黄敬熙(1900—1926),潮州分校步兵大队第一队少尉区队长。[511]别字筱麐,江苏南京人,另载江苏江都人。1925年1月考入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骑兵科,1926年1月毕业。1926年5月恢复潮州分校时,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大队第一队区队长。[512]1926年7月随军参加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战事,1926年10月13日在福建作战阵亡。[513]
蒋铁民(1900—?),江苏宜兴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36年6月1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炮兵少校。[514]
童锡坤(1888—?),潮州分校战术教官。别字厚圃,别号定陆,江苏江宁人。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16年5月毕业,分发江苏陆军服务。历任江苏陆军第九混成旅排长、连长、团附。1924年12月到广州,任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教授部战术教官,随军参加第一次东征作战,后任第二期学生步兵总队(总队长胡树森)第二队队长。1925年8月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后驻军广东东路,1926年1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战术教官。[515]1926年8月参加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作战,1927年10月任江苏省防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镇江要塞司令部司令官。1929年3月任国民政府国军编遣委员会总务部(部长葛敬恩)科长,参与中央军序列编遣事宜。1937年2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516]1937年8月10日被国民政府颁令晋任为陆军步兵中校。[517]1945年11月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上校,同时退为备役。
蔡熙盛
蔡熙盛(1891—1948),潮州分校战术教官。别号剑夫,江苏奉贤人。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19年3月毕业,分发江苏陆军服务。历任江苏陆军第一混成旅炮兵队见习、排长,后任独立炮兵营连长,江苏陆军武备学堂教官。1924年11月任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教授部教官,炮兵科战术教官,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战术教官。[518]随部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作战。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蒋介石兼)第十四师(师长卫立煌)第一团团长,第一路军(总指挥何应钦)第九军(军长顾祝同)第十四师(师长卫立煌)第一旅旅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攻克武昌城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学员总队总队长。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部新编第一师(师长钱大钧兼)副师长、代理师长,率部参加龙潭战役。1928年2月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总预备队(总指挥朱培德)第三十二军(军长钱大钧)第六十九师师长。1928年7月部队编遣,任缩编后的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陆军第三师(师长钱大钧)第八旅旅长。1936年7月9日获颁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勋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江苏省第三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1939年1月21日任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部司令官。[519]1940年3月4日被免职。[520]1940年3月28日任鲁苏战区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兼)部总参议,后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军法执行总监。1946年2月退役。1948年春因病逝世。
据上表资料显示:军级以上人员5人,占13.52%,师级人员2人,占5.41%,两项相加为7人,达到18.93%。从综合分析师生情况上来看,江苏籍聚集了潮州分校的一些知名将领,有兼任潮州分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政治教官王昆仑,知名将领王懋功、方靖、蔡熙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