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文书目及其研究成果

中文书目及其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澳]彼得·凯恩.阿蒂亚论事故、赔偿及法律[M].王仰光,朱呈义,陈龙业,吕杰,译.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陈聪富.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英美司法风格差异及其成因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中文书目及其研究成果

[1][澳]彼得·凯恩.阿蒂亚论事故、赔偿及法律[M].王仰光,朱呈义,陈龙业,吕杰,译.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陈聪富.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英美司法风格差异及其成因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德]U.马格努斯.侵权法的统一:损害与损害赔偿[M].谢鸿飞,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8][德]布吕格迈耶尔,朱岩.中国侵权责任法学者建议稿及其立法理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M].杜景林,卢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0]德国民法典编纂委员会.德国民法典[M].陈卫佐,译注.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张新宝,焦美华,译.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3][德]克里斯蒂安·冯·巴尔,乌里希·德罗布尼希.欧洲合同法与侵权法及财产法的互动[M].吴越,王洪,李兆玉,施鹏鹏,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4][德]克尼佩尔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5][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M].齐晓琨,译.第五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6]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

[17]郭卫华,等.中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8]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侵权赔偿纠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

[19]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人格权纠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

[20]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00年民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1]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2年民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22]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03年民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23]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5年民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4]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6年民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

[25]何勤华.外国法制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6]何勤华.英美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7]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8]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29]江平.侵权行为法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30]金俊银.法律教学案例精选:2008年民事卷(总第6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31]李步云.人权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2]李飞坤,李力.参阅案例研究——民事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33]李仁玉.比较侵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4]李显冬.人身权法案例重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5]李响.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6]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37]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38]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39]刘士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0]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1]刘文琦.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2]刘玉民.精神损害赔偿[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

[43]罗伯特·D.考特,托马斯·S.尤伦.法和经济学[M].施少华,姜建强,等,译.第三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4]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5]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6]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7][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8][美]爱德华·J.柯恩卡.侵权法[M].美国法精要·影印本.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9][美]格瑞尔德·J.波斯特马.哲学与侵权行为法[M].陈敏,云建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0][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侵权法的经济结构[M].王强,杨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1][美]文森特·R.约翰逊.美国侵权法[M].赵秀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2]欧洲侵权法小组.欧洲侵权法原则:文本与评注[M].于敏,谢鸿飞,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3]潘维大.英美侵权行为法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www.xing528.com)

[54][日]圆谷峻.判例形成的日本新侵权行为法[M].赵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5]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6]唐德华.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案例评析[M].第二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57]唐德华.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疑难释解[M].第二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58]唐德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59]田承春,等.人身损害赔偿实务[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60]佟柔.民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61]汪渊智.民法总论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4.

[62]汪渊智.侵权责任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63]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法律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4]王军.侵权法上严格责任的原理和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65]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66]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67]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68]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9]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70]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71]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

[72]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73]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74]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7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制例研究:第八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76]王泽鉴.王泽鉴法学全集:第十四卷(侵权行为法①)[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7]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M].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78]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9]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80]徐显明.国际人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81]鄢一美.俄罗斯当代民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82]杨洪逵.侵权损害赔偿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83]杨立新.类型侵权行为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84]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85]杨立新.新版精神损害赔偿[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86]杨立新,朱呈义.新版以案说法·侵权法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7]姚辉.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8][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89][意]毛罗·布萨尼,[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M].张小义,钟洪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90][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9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M].刘庸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92]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M].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93]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94]曾世雄.非财产上之损害赔偿[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5]曾世雄.非财产上之损害赔偿[M].台北: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

[96]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7]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8]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99]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00]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10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103]郑玉波.法谚: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04]珠海市非凡律师事务所.判例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05]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2001年第2辑(总第36辑)[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