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
暑假阅读后,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初读。基本上同学们都能够天天阅读,也通过暑假短短一个多月逐渐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同学们不需要老师催促,自己主动按照任务单进行阅读。每完成一个部分的阅读都使得学生获得了满足感,而整本书的情节也吸引学生继续后面章节的阅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个相对完整的阅读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摸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的过程,包括阅读时间的选择、圈点批注的方法、读书笔记的书写、思维框架的整理等具体的方面。
Q老师为了照顾进度慢的同学,特意将第一单元的其他两篇课文提前上,《林黛玉进贾府》放在最后。读完一遍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也可以泛读其他章节,整理读书笔记和阅读思路。在第一周的阅读课上,Q老师准备进行“红楼梦故事会”专题读书交流会,让同学们任意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章节或情节,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自己心中的红楼故事,并说明自己选择该情节的理由,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除此之外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因此,周一的早读课上便告知学生进行准备。
阅读课上,Q老师让同学们按照之前划分的十二个部分的顺序进行分享,并在黑板上认真记录学生所分享的情节。这样下来,大致可以梳理小说的情节,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要复述内容,而且要阐述理由,这是学生个性感悟的展示,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
让Q老师惊喜的是,同学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情节,有的同学甚至精心制作了PPT,配以音乐和画面来展示。有的同学还制作了有关“金陵十二钗”或是单个人物的思维导图,这个方法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有的同学以自己姓名命名了阅读方法,十分有趣。有的同学采用了诗歌的形式来分享……总之,每个同学的分享都带给大家理解文本的不同视角,趣味呈现出自己的阅读成果,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这堂课上,Q老师只作为一位记录员和倾听者,学生们也抓紧时间,没有过多的形式要求,一个同学分享完毕,便有其他同学来点评或质疑,这也为学生创造了他们自己的“读者群”。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多种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也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阅读,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二)问
有了上一次阅读课的基础,接下来的一个课时Q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走进经典,所以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决学生阅读中的困惑上。老师在课前收集了同学们的问题,和假期读书过程中学生在读书群里提出的相比,有的问题在学生阅读完一遍后就解决了。综合下来,学生问题最多的地方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这也是Q老师准备教学的重点。虽然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对于小说、散文等的教学都少不了欣赏人物形象这一重点内容,但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还是不能解决。一方面是因为《红楼梦》人物众多,情节错综复杂,人物形象立体、饱满。而在文选的阅读中,学生可能重点分析的就是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很容易通过故事的情节、环境、人物关系等把握人物性格。这也是为什么要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好分析人物的方法。老师的解读或是讲述耳熟能详的故事导致学生产生思维定式,比如说到林黛玉就是善良单纯,说到王熙凤就是圆滑世故等。学生在初读过程中也就习惯了给人物“贴标签”,这完全不利于对作品的宏观把握,久而久之也束缚了思维,低估了经典作品塑造出来的人物的价值。《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因此,老师应该教给学生方法,或是提供一种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把人物放入整本书中,全面地欣赏人物形象。
因此,Q老师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对林黛玉和薛宝钗这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同学们关注较多的“小人物”群像的分析上,试图让同学掌握分析人物的一般方法。其实在通读指导里,Q老师就提供了一些方法借鉴,但从实施效果上来看还不是很理想。
课堂上,Q老师首先对暑假阅读情况以及上节阅读分享课进行总结,展示出频率最高的问题是人物形象分析,然后切入正题。Q老师问道:“同学们最不了解的人物是谁?或者说是谁最吸引你?”同学们纷纷喊道林黛玉和薛宝钗。Q老师又问道:“这两个人物为什么如此有吸引力呢?”有同学答道:“因为她们是情敌。”Q老师笑道:“难道同学们也看到了那道经典选择题:如果让你选结婚对象,你会选谁?”同学们笑。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女性形象,也是经常被人们拿来做对比的,通常被放在对立面来看待。Q老师先让学生们分别来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但这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要让学生先用概括的语言阐释人物性格特点,再辅以相关回目的具体故事情节(用一句话概括)加以解读,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细致、立体地解读人物。
学生们通过自主梳理和小组讨论,得出林黛玉大致有以下性格特点:孤傲清高,敏感多疑,多愁善感,才华横溢,叛逆,自卑,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薛宝钗则是温柔敦厚、博学多识、豁达大度、世故圆滑、阴险奸诈、顺从隐忍。Q老师把这些词分列黑板两边,并在林黛玉、薛宝钗旁边分别写了“好人”“坏人”四个字。问学生: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吗?显然同学们觉得老师是故意这样问的,便都不作声。有个同学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薛宝钗不是坏人。”老师示意他说下去:“既然我们都说她温柔敦厚、豁达大度,她怎么可能是坏人。”这个同学还是没有说出理由,但至少观点出来了。Q老师又让学生讨论了三分钟,提醒学生回顾自己的读书笔记,还是按照刚才的方法,从情节中找依据,从多方面来看待人物,而不仅仅从感情这条线出发。显然,同学们一直围绕着《红楼梦》的“爱情悲剧”这个主题来看待问题,才会导致认识的片面性。
通过讨论,同学们找到了更多的细节描写来支撑观点,Q老师也将薛宝钗“阴险奸诈”一词划去。在具体情节分析时,也和林黛玉进行对比,因此一举两得,把两个人物性格特点补充完整了。但是,有同学还是疑惑:林黛玉和薛宝钗并没有完全对立,我看到有好几处写她们两个人友好相处。该同学的提问显然是Q老师没有预料到的,还涉及后面课时的内容,因此Q老师决定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找到了第四十二回、四十五回以及四十九回等,都能辅助说明二者不是绝对对立的。那么二者究竟在哪里体现出了对立?这个问题在第一遍阅读后回答显然有点困难,Q老师留下问题,准备在之后的阅读课上再来研讨。
Q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来分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群像,给出了三组人物:袭人与平儿、晴雯与小红、紫鹃与雪雁,通过分析她们的动作、语言、结局等得出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小人物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的命运遭遇,在差异中确定人物的个性特点。对小人物的分析,一定程度上是对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的补充,让学生感受长篇小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特定的人物群像的塑造,为人物分析提供更多的参考。
通过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们应该可以明白老师所要传递给他们的是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贴近文本,整合信息,有理有据。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原生态的阅读感受,只有学生自己去读,去梳理,才有提出问题的可能性。否则学生只是按照专家的解读自圆其说,并不会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三)品(www.xing528.com)
第二课时,Q老师主要是带领学生品味《红楼梦》极高的语言艺术。《红楼梦》的语言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彩,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感染力。书中人物的话语无一不符合人物个性,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品味人物语言的时候,学生首先选择了王熙凤作为语言分析对象,王熙凤也是小说中最会说话、最能察言观色的典型代表,并且她的话语一般都不直白,爱说反话,需要揣摩其真正的内涵。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对话也需要好好理解一番。
分析王熙凤的语言前,Q老师问有没有哪些同学特别关注的《红楼梦》的语言特色,有三位同学举了手。Q老师便让三位同学轮流带领同学回归原文中去品味具体的语句。品味语句除了一遍遍地读,Q老师还借助电视剧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最常见的还是王熙凤日常逗乐贾母,妙语连珠。A同学找到了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锤定音,奠定了王熙凤个性化语言的基调: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B同学找到的是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整顿弊政时,声色俱厉而又从容挥洒。C同学找到的是第十六回王熙凤为贾琏接风,夫妻二人对酌聊天,王熙凤更是将自贬用到了极致。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情景,同学们发现王熙凤能根据不同环境、人物说出不同的话,不仅没有违和感,而且还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王熙凤反中有正、话中有话的修辞功夫实在令同学们佩服。
在分析林黛玉语言特点时,学生对黛玉死前那两句话比较疑惑,这也是比较难理解的话。虽然字数少,但其内涵十分丰富。“老太太,你白疼了我了!”Q老师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并在第一个“了”字下面加了着重号,问学生:“这个‘了’字是否可以去掉?”持两种观点的学生都陈述了理由。Q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就整个故事经过来分析,从林黛玉进贾府,到贾母决定让贾宝玉娶薛宝钗,来体会这个“了”字的作用,以及为什么林黛玉会说是贾母白疼她了。这一句话折射了林黛玉的一生,写出了情,点出了意,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而“宝玉,宝玉,你好……”这一句,Q老师主要让学生根据文意来想象填补出林黛玉会说什么,同学们填出的基本都是贬义词,那就和我们看到的“好”形成强烈的落差,再结合上一句话,把林黛玉的怨、恨、悲、苦、无奈等情感梳理了出来。对具体语句的组合分析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其内涵,更使学生对“黛玉之死”这个小说高潮有了更深的理解。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不仅仅表现在人物语言上,还有人物的命名、诗词的巧妙运用等,都对情节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有的甚至起到了暗示人物命运、勾连故事情节的作用。这都需要学生在整体把握作品之后再来细细品味,挖掘语言的深层含义。一部《红楼梦》可研究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Q老师也希望学生有探究的精神,常读常新,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四)辨
第三课时,Q老师的教学重点在小说主题的探究上。Q老师通过阅读,认为《红楼梦》的主题应该是“功名与命运”。但是在一开始的阅读指导中,Q老师没有给出主题,这也是Q老师纠结的地方:到底应不应该先限定阅读主题?一方面,老师限定主题是目的性极强的,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去阅读,避免“跑偏”,但是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十分考验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Q老师考虑到《红楼梦》主题的多样性,很难用一个主题去涵盖,主题多了也很难讲清楚,不利于学生把握。Q老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还是倾向于“功名和命运”这个主题。虽然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是要从文本走向教学,还需要考虑到是否有益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接受和学生自身的成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解读情况,这一课时Q老师采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辨明小说主题,理解思想。在辩论开始前,Q老师给出一些规则,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提醒他们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封建科举制度、家长制度等有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同时,还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以自己的价值观为衡量依据来看待小说中人物的某些性格或行为的不足。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给出自己的观点,写在黑板上。有的组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女性的赞歌,有的小组则认为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还有小组认为是爱情和亲情的悲剧等。最后Q老师也写上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还筛选了一些名家的观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重新审视作品。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和评价,就能找到文本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下课前Q老师给同学布置了一次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为其立传,不限文体。Q老师也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下水文”,让学生明白要为一个人物立传,需要先梳理文本中所有相关的内容,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习作涉及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取舍和整理能力的训练,以及如何组合信息以及对文本的鉴赏和比较分析,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其性格和特质。立传只是一种呈现形式,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解读人物,对人物做出客观、周全的评价。
(五)写
阅读的效果最终要以写作来呈现,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应设计必要的读写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借助经典作品的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同时也借此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书中人物立传这一训练形式也让学生又一次走进作品。因为有了特定的关注对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生发出不同于初读时的理解和感悟。
在第二周的阅读课前,Q老师已经阅读了每个同学的作品,并认真记录下每篇的优点和不足。班上同学所选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主要人物,很多同学选择的一些小人物也写得非常好,如C同学选择为刘姥姥立传,将其与贾母对比。这一视角很新颖,他将一个乡村老妇在作品中的作用分析得头头是道。从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态度十分端正,都很认真地梳理所需情节,也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在文体上也有新的尝试,有的同学尝试了诗歌,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人物的一生,再加上自己的情感,这样的作品也需要读者慢慢品味。这对于写惯了议论文的学生们来说也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课堂上,Q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评改习作,并在小组内推选出较为优秀的作品在班上朗读,让全班同学来欣赏、评价。正如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Q老师一直强调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平台。学生的作品也不是写给老师一个人看的,不是为了取得一次成绩而写,而是为了和同伴分享、交流,进而取得进步。特别是阅读后的写作就是为了加深阅读后的交流。学生因为有了自己的读者群,在写作时也会考虑到读者的因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益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