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老师在散文教学中表现出的问题,以下提供一些散文阅读教学的解决策略。
(一)正面应对散文,提高认识
老师首先应该对散文的内涵、分类和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所掌握。如面对散文的分类时可以采取分流的方法,以读法为纲,细析小类,分化散文,把已经能够明确的文类从“文学性的散文”中剔除。其次,老师要正面积极地应对散文教学,不要走老路旧路,不用老套的方法进行教学。关注“散文”文类的解读方式,强化文体意识,对不同体式的散文有不同的对待。王荣生教授特别指出三个特别关注的关键点:关注散文的文类特征形成与“散文”文类相匹配的解读方式,或散文解读的基本取向。强化文体意识,根据文体特征,分野小类,形成可依循的相应的解读理路。细化文体研究,揭示散文文本的最要紧处,努力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解读方法。这里强调的是教学立足于文本自身,而不是老师强加于文本的主观情感。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学习散文最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欣赏文中作者所描绘出的“美”,体现出语文学科独有的语言魅力。散文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情境。想象是人们预见未来的神奇的思维能力。通过想象,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形象,使审美对象与学生的主观意识达到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这有赖于老师利用语言的提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合理想象。通过想象,学生在脑海里将一个个方块字转化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感受身临其境的状态。C老师在案例中播放PPT中的照片也是进行了情境的创设,但是光有情境的创设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探究美。高中散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在于引导学生感悟和欣赏蕴含在课文中的美的元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也是大有益处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愉悦学生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健全、完整、理想的人格,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在教学中,老师应挑选优秀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品味其语言美,感受其思想情感美、意境美和艺术魅力美,发挥艺术想象力再度创作原作,引导学生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和人生的美妙绝伦,激发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艺术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对散文美的感受力。
(三)以品读带动学生阅读兴趣
在以往的散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忽略品读的方法。但是散文品读,不仅有利于积累文学语言,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品读散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品散文的写作思路,包括散文的内容、表现形式、结构特点;品散文的线索,包括散文的文眼、脉络、顺序。(www.xing528.com)
品读是个主动阅读的过程,是一种精读,要精读文章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表现力、最能引人深思、集中反映作者思想情感、文学功力的句子、段落。
但是并非单纯停留在读的层面就能够教好散文,因此在品读中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这篇散文主要在谈些什么,作者具体怎么说的,这样说有没有道理,是局部有道理还是全部有道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意义。
若无法回答前面的问题,就无法知道从文章中应吸取哪些有价值的知识。等读出了作者的想法,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就能知道文章到底给了你哪些启示。案例中C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让学生在第一课时中自由朗读文本,之后没有进行再次品读。
其实在每一个场景中都可以先读,再分析文本,之后师生再次朗读文本,这和第一次朗读所获得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故都的秋》一文中可以提出如下几个基本问题:郁达夫为什么爱北平的秋天?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文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些段落?郁达夫这么写有道理吗?这些问题是贯穿整篇文章还不是单一存在的?学生可以边品读边思考问题。
在品读后,仿写散文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含蓄的语言、隐晦的表现手法下所展现出的人、物、景、事和情。仿写是学生想象力的产物,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通过仿写散文,学生还可以体会不同体裁文本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融会贯通,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与技巧。C老师赏析文章段落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要求同学们仿写句子,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仿写的基础是老师已经将文本中的段落和句子赏析透彻,学生已经融入自身的认知中,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