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老师困惑的散文阅读教学问题

C老师困惑的散文阅读教学问题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这期间C老师还组织学生前后座为一小组讨论问题。第四步,赏析完“秋晨静观”的描写后,C老师播放PPT,通过图片展示和文章所描述的场景相类似的场景。接着C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段作者所用的写作手法仿句。C老师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突破散文阅读教学上的难题。

C老师困惑的散文阅读教学问题

(一)课前准备

C老师在课前认真阅读老师用书,首先明确写作时代与学生相隔较远,想让学生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应当先对作者情况和背景进行介绍。其次紧抓文章的文眼,在此基础上对景物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作者的生平遭遇体会文章中特有的情感。有了上课思路后,C老师查找有关郁达夫的背景资料、做好了PPT、设计好课题中的问题环节,一切准备就绪,C老师满心期待着第二天的语文课。

(二)课堂讲授

1.《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与备课时的步骤一样,C老师首先进行作者背景介绍,让学生在了解作者情况后进入课文。跟着C老师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请从文中找出可以概括‘故都的秋’特点的词语。”学生朗读完课文后回答问题,老师总结答案分别是:清、冷、悲凉。C老师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根据相应的特点找出相符合的场景。”学生们分别在文章中找出了符合清、冷、悲凉的场景。明确了课文共描绘了五种景象——秋晨静观、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找到了这节课的关键所在,于是C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PPT打开,按照课文的顺序开始讲解课文。

以下以一个场景为例——赏析“秋晨静观”。

第一步,C老师先让同学快速默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第二步,C老师向同学提问:“根据文章内容,运用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秋晨图’。”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这期间C老师还组织学生前后座为一小组讨论问题。学生们讨论后C老师再明确答案:“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抬头望碧空,俯身拾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动的声音。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云之中。”

第三步,找到重要句子后C老师抛出问题:“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面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没有像之前一样热烈讨论,课堂一下变得沉闷。看到这样的场景,C老师赶忙说道:“在写作时有时会调动不同的感官来描写景物,本文也不例外。请同学们以此为方向进行思考。”在C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们很快抓住了这一段的重点就是通过颜色进行景物的描写。明确这一描写的特点后,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快速地回答问题:“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写出了‘清’的特点。”看到学生的思路“走入正轨”后,C老师大喜,急忙鼓励其他同学参与问题的思考。她说道:“刚才A同学回答得很准确,其他同学请沿着这样的思路看看剩余的两个特点作者是如何呈现的。”一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同学主动举手。C老师心里犯了嘀咕,但是为了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只能再让几个成绩好的同学来回答问题。最后C老师总结道:“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动的声音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www.xing528.com)

第四步,赏析完“秋晨静观”的描写后,C老师播放PPT,通过图片展示和文章所描述的场景相类似的场景。C老师补充道:“这就是我在网上找到最贴近作者文章场景的图片,大家一下看看这是不是我们脑海中的那一幅场景。”接着C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段作者所用的写作手法仿句。

就这样,C老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对五个场景进行赏析,并讲授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之后C老师要求学生将所学与实际生活结合,练习仿句,为日后的写作进行训练。

2.《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C老师首先回顾上一节课时总结到的故都的秋特点:冷、清、悲凉。然后C老师向学生提问:“作者笔下的秋是悲秋吗?作者为何悲秋?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一名同学建议可以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C老师引导学生说道:“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就在这时,有名同学小声地说道:“可是能够有闲心喝茶,静心观看四周的秋景。这是愉快的事情啊,为什么就说是悲秋呢?”听到这里,C老师连忙补充有关本文当时的历史背景,说道:“1934年4月,郁达夫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射。”提出疑问的同学皱着眉似懂非懂点了点头。C老师按照提前预设的教学内容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文章情感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后疑惑

课后C老师为了解学生是否在课堂中有收获,利用闲暇时间找到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询问这两节课的感受和疑惑。但是得到的答案让C老师大吃一惊。以A同学为代表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课堂的评价是大致能够听懂,但是散文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感觉大多数是比较枯燥的知识点。能力中等的同学回答道:“上课内容主要都是围绕写作的技巧和感情,有时老师带领我们分析的情感和我自己所想并不一致,这让我很疑惑。”能力较弱的同学直接说散文让他觉得听起来枯燥、学起来无聊。C老师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突破散文阅读教学上的难题。

这样的散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几乎成为一种常态,老师拿到散文体裁的文章大多是遵循这样固定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对于三维目标中的每一个目标看似都有所涉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散文阅读教学脱离了文本本身,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成对作者所处时代的抨击。

可以想到,这样的散文教学对于学习赏析散文的帮助并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也可以理解。因为许多老师都像C老师一样把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散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要让学生明白和理解作者当下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教学早已没有了“语文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