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诗词精读教学的讨论与优化探讨

古诗词精读教学的讨论与优化探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学们已经反复朗读过这首诗了,G老师请同学分小组找出《锦瑟》中有哪些意象,出现的典故有哪些。所以,古诗词的学习一定要精读,古诗词的精读就一定要仔细品味意象。以下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字斟句酌,锤炼字词G老师:上节课让大家思考《锦瑟》中写的妙的词句有哪些,妙在何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

古诗词精读教学的讨论与优化探讨

同学们已经反复朗读过这首诗了,G老师请同学分小组找出《锦瑟》中有哪些意象,出现的典故有哪些。

十分钟过去了,G老师开始提问,同学们都不愿意站起来回答。

G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很茫然,立刻就意识同学们可能对意象的概念还不清楚,就问:“是不是不会找意象呀?”同学们连忙点头。

G老师: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意象含蓄地抒发自己感情,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同学们在弄明白什么是意象后,几分钟后就有同学陆陆续续地找出了《锦瑟》中的意象。

L同学: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意象有“锦瑟”和“诗人”,这本身就是两个现实意象。锦瑟原有五十弦,高贵华美,却因“其声有适、怨、清、和”被人所恶,遭毁为二十五弦。诗人本身才华横溢,为人正直,却被迫卷入“牛李党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G老师:其实锦瑟就是诗人悲惨命运的象征,诗人和锦瑟一样,无端被排挤,被伤害。“无端”二字道出诗人心中的无奈和忧愤之情、令人心碎的迷惘感伤,诗人的埋怨通过“无端”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弦一柱足以让世人痛彻心扉,五十根弦那该是有多惆怅。一弦一柱将诗人的情感量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苦闷。同学们啊,精读,是对文本的微观的品读、揣摩、努力钻研,从困惑到解悟,做到心领神会。意象就是精读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仔细研读意象。所以,古诗词的学习一定要精读,古诗词的精读就一定要仔细品味意象。

M同学:“庄生”和“望帝”是两个意象,同时也是两个典故。

G老师:这里用了典故,李商隐是唐代诗人中用典最频繁、最精切,技巧最为复杂的。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李商隐用典的特色,这里找几个与之对比。杜甫以前的诗人用典往往选取的是和事理相通吻合之处,李商隐用典的特色之一就是有意篡改、误解,甚至是调侃历史典故,通常对典故先解构,在重构将原典故中所蕴含的情绪、情感与自己内心深处相似的情感结合构造新意象,而使诗歌创作主观性更强烈。其中“庄生”“望帝”就是属于对典故的重构。同学们可以参看课本上的注释部分,第一个是庄子梦见自身化作蝴蝶,梦醒时发现自己仍是庄周。蝴蝶自古就是美好、自由的象征,象征灵魂的超然,比如梁祝化蝶飞。蝴蝶幼虫的丑恶形象象征现实生活的苦难,蝴蝶翩翩起舞的翅膀象征着飞向美好的世外桃源,让人的精神得到寄托,可是这只是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等到“晓梦”后又回到残酷现实。庄生晓梦就是诗人在残酷现实中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但是梦醒后依然很痛苦,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惆怅。第二个典故,蜀国的国君望帝,曾为蜀国治理水患立下大功,不久后禅让,隐居山林。遗憾的是,这么伟大的帝王落得个亡国身死的下场,死后望帝化为一只鸟,夜夜啼叫来提醒自己的子民下田播种的时间到了,最终口中啼血,叫声凄厉悲凉,后人取名为“杜鹃”。后世诗人常用杜鹃来表达哀怨的情感和不舍的深情,后又被引申为怀才不遇,理想抱负不能实现。

M同学:前面背景介绍中提到诗人怀才不遇、境遇窘迫,在两党斗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望帝春心托杜鹃”使得诗人的悲伤之情、忧愤之感跃然纸上。诗人的遭遇和望帝相似,同病相怜,诗人借望帝的悲惨遭遇自比自己的窘境。“春心”象征美好的理想和情思,“托杜鹃”表明即使春心在晓梦时消失,但诗人并不消极让春心自生自灭,而是寄托于杜鹃鸟的啼叫,唱出自己的悲哀,体现出诗人哀伤却积极的态度。

P同学:我分析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南田日暖玉生烟”中借“鲛人”“美玉”两个意象比喻自己一生的遭遇,南海鲛人落泪成珠,美玉灰飞烟灭,自己空有满腹才华,随着年岁老去却不得施展,一生抱负如烟消散殆尽。

G老师:不错,不错,孺子可教,刚才同学们找意象还挺棘手,现在看来很在行了嘛。

W同学: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收束全诗,诗人的情怀,不要说今天回忆起来惆怅,即使在当时也已经令人忧伤、痛苦、迷茫,如今回忆起来更加怅惘、悲伤。

G老师:同学们太积极了,老师十分高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都能像今天一样积极讨论。

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意犹未尽,还沉浸在《锦瑟》的赏析讨论中。

G老师: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想继续赏析《锦瑟》,没关系,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精读就是要反复细致地揣摩词句,通过对词句的揣摩能更为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你们觉得《锦瑟》中的哪些词句用得好,好在哪里。我们下节课来欣赏一下李商隐在遣词造句上的独特魅力。

以下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字斟句酌,锤炼字词

G老师:上节课让大家思考《锦瑟》中写的妙的词句有哪些,妙在何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

(讨论了几分钟)

M同学:我个人觉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一弦一柱”和“思华年”写得好、写得妙,因为锦瑟的一音一节都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回忆美好的岁月,联系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妻子去世后,那么诗人思华年还包含有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对过往恩爱的回忆,但美好已经逝去,惆怅油然而生。

G老师:分析得有道理,有自己的见解,的确,“一弦一柱”把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写得可感、量化,让情感传达得更具体、更淋漓尽致。我们在精读古诗词的时候就是要一字一句地认真揣摩,反复玩味反复斟酌,方可感受到诗情诗意。还有没有同学分享自己品读过程中是如何锤炼的词句呀?

T同学:“迷蝴蝶”与“托杜鹃”的“迷”“托”很值得斟酌。“迷”写出了诗人痴迷、沉醉于虚幻的梦境,越是痴迷,越是反衬出现实的痛苦。“托”字把诗人的那种难以名状的无奈与积极的态度巧妙地、形象地描绘出来。”(www.xing528.com)

G老师:分析得很到位,因为李商隐自己被现实压迫,现实中无法挣脱,所以要借助他力,托杜鹃来追寻春心。古诗词凝练的特点要求诗人在表情达意时注重对语句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凡是优秀的古诗词一定是经过诗人苦心孤诣地锤炼而成的,因此,我们精读古诗词的时候就应该字斟句酌,锤炼词句,这样才能充分感受诗词的精髓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主题探讨

G老师:前面我们对《锦瑟》做了背景介绍,进行了意象分析、词句的锤炼,现在我们对《锦瑟》的主旨进行探讨。诗歌的朦胧决定了主题的多义性,关于《锦瑟》的主题历来都是争论不休的问题。现在老师先说出一种,有人说这是爱情诗,“锦瑟”是令狐楚家青衣的名字,李商隐在令狐家读书时爱上锦瑟,《锦瑟》被看作是对婢女锦瑟的告白。同学们,你们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吗?

W同学:“我觉得《锦瑟》是悼亡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的诗,李商隐和妻子感情甚笃,妻亡后一直未娶,‘锦瑟’是亡妻王氏生前喜欢弹奏的琴。李商隐睹物思人,写下这首怀人之作。还有人言这是政治诗,诗人生活的李唐王朝江河日下,诗人有报效国家的志向,却屡屡遭受打压,眼睁睁看着国家日渐衰落内心苦闷。

G老师:有道理,从我们对《锦瑟》的背景分析就可以想到这一层。还有人说这是一首自伤诗。有那位同学知道原因吗?

M同学:诗人满腹才华,陷于牛李党争,在夹缝中艰难度日,才华不得施展,表达了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无限怅惘之情,方有自伤一说。

G老师:阅读是开放性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学会个性化解读作品,而精读正有利于我们个性化解读。

三、比较阅读

为了对古诗词精读得更加彻底,可以把同类诗词放在一起赏析,运用比较鉴赏法,能突出诗词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比较鉴赏要遵循“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的原则。提高知识的分离性,防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知识混淆,所以,将诗词进行对比精读很有必要。以下是G老师以李白行路难(其一)》为例为学生进行分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主要抒发了李白怀才不遇的情感,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

李商隐的《锦瑟》同样也是怀才不遇的怅惘之作,李商隐在现实压迫下岁并未完全沦落,但是无奈的感情色彩尤为浓重,最终只有把美好的愿望寄托于杜鹃,“托杜鹃”态度情感是悲哀的、无可奈何的。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李白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将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写世道艰难,表达了离愁别绪。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两首诗词都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情感,但是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李商隐与李白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所不同,当然,给人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

在表达手法上,李商隐《锦瑟》用了大量的典故、意象。李商隐是唐代诗人中用典最频繁、最精切,技巧最为复杂的,李商隐用典很有特色,喜欢有意篡改、误解,甚至是调侃历史典故。他通常对典故先解构,再将原典故中所蕴含的情绪情感与自己内心深处的相似情感结合构造出新意象,如“锦瑟、庄生、望帝、春心”等。李白用典往往选取的是和事理相通吻合之处,“冰塞川、雪满山”象征诗人政治道路艰难。李商隐的《锦瑟》大量用了比兴。李白《行路难(其一)》不仅用比兴、象征,还用了对比,用一系列动词来描绘,形象展示内心的苦闷与抑郁及其情感的激荡变化,整首诗充满了跳跃性。精读古诗词时应该通过多方对比,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在对比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中的情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