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以高考作为参照目标之一来组织教学活动,阅读部分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也使许多老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活动中。长此以往,这种教学认识会造成学校、老师、学生对写作训练的忽视。从大多数学校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现象——学校正常的课程安排大概是每两周进行一次作文课,剩下的课程则是阅读教学课。可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课往往多于写作课,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学生自身对于写作课也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了学生写作的困难。这些情况也是许多刚入职老师面临的难题,M老师在刚成为语文老师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多少了解,在教学安排上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入手,将语文学科的教学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M老师慢慢发现了这种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13年的某一天上午,M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今天他要讲的是一篇古文——《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M老师按照语文教参上面的顺序安排课堂教学,采取“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字词讲解—段落释义—人物形象分析—中心思想的总结—课后习题的训练”的模式完成本课程的要求,在课堂随练中设置了一道关于《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试题,试卷的问题是:“请用白话文将《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描述出来,必须体现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测验结束后,M老师对此次测验进行了评改。经过测验、评改,M老师发现这个班级的同学在语言表达、写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个别学生直接放弃了测试;有的同学仅对课上讲授的字词进行了释义;有的学生则是按照课文注解的提示进行堆砌式的翻译,语言的表述不通顺,没有逻辑性;有的同学语言组织错乱,没有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进行刻画。看到以上答题情况,M老师的心情很沉重,他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学生在语言表达、写作方面的情况如此糟糕?”在担忧的同时,他不得不寻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二)问题的分析
M老师将学生的测验题统一收上来,对每一个同学的试卷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和每一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他们试卷中存在的疑惑进行了认真的记录。随后M老师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老师自身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和反思。(www.xing528.com)
首先,M老师着手分析学生产生消极写作的原因。他认为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于课文理解不够透彻,没有真正读懂课文;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些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较差,并且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指导。但是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自身努力程度之外,应该也与老师的教学存在着一定关联。M老师开始思考:“是否与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关联?为什么学生在考试中的作文分数也总是上不去?”带着这些疑问,M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
其次,M老师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回顾。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好像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写作方面的练习。在平时的教学中,M老师自己也缺乏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意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写作部分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学生与写作的接触也仅仅是在两周一次的作文课上,他感觉到在每次的写作课上学生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好像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久而久之,他们对写作产生了一种害怕的心理,因此才造成了这样的一种结果。M老师结合以往学生的作业情况和上课状况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开始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如何将写作训练和阅读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最后,M老师将他从学生那里所了解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了总结、整理,通过与其他优秀老师交流沟通,此时的M老师才意识到语文教学整体性、系统性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既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也有着一定的共性问题,不能把彼此割裂开来。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彼此互为基础、密不可分。所以M老师开始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明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听、说、读、写教学之间的关系。
(三)解决的对策
M老师已经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他开始着手研究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他认为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大学生的写作力度,克服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语文写作中。M老师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加深对文本的内容的了解,从而更敏锐地探寻、感知人物的精神世界。另外,应加强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写作的习惯,以文本为范例,将阅读的文本作为写作素材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打开学生对阅读认识的一个新的视角,学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克服畏难情绪,真正爱上写作。M老师设想采用小组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将写作引入阅读教学中,采取读与写的结合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将注意力聚焦在教学活动中,避免像以往那样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灌输。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展示每个小组的写作成果,还要重视对学生写作成果的点评,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M老师认为老师在研读课文时应遵循文章体例,选取切合体例的独特视角,确定最佳的立意。换句话说,老师对一篇文章讲解的切入点其实就是一篇作文的题目,这样为学生认识和思考文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也让老师自己的课堂充满个性,变得鲜活生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